人与人之间
…......!
有些老朋友无疑很讲义气,只是对人对事往往一刀切,
例如:朋友所喜欢的人就是好人,朋友不喜欢的人都是坏人,不喜欢一个人就把他所有的优点也一并抹杀
….....
很多时候我们的分歧点就在于此。
这种情况在本地文人圈子里也很常见,也是我一般不愿“成群结党”的主要原因,绝非自命清高,只是一旦参与,很多时候就会和搞政治的人一样变得不分黑白没有原则!
或许是个人偏见,但在这点上,我对一些所谓“饱读诗书”的文化人的行为特别不能苟同认可,有时会想,他们的书到底读到哪去了?!就不要说什么文人风骨气度,在他们文章讲话字里行间的价值观还可靠吗?
记得2000年前后,新加坡中国大使馆大使新上任,想了解一下本地的文化活动情况,于是在大使馆内设宴招待十来位本地文化艺术工作者,时任新加坡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邵一吾博士通过当时的新加坡国家艺术理事会理事长朱添寿先生邀请我参与其盛。
本来还兴致勃勃开开心心的,哪知道到了大使馆却碰到了两件不愉快的事,第一件:当邵一吾博士把我引介给中国大使之后,大使就和身边同是受邀而来的一位上了年纪(这人也打过一两次照面,不幸也同姓!不幸中之大幸,还好不是著名书法家潘受先生)的教育界名人说,你们都是同宗名人啊!哪知这位也算是前辈的“同宗”却一脸不悦的说:潘耀田?没听说过!一时之间,大使有点愕然,场面也有点尴尬
….......
祸不单行,另一位写作界的名人也给我脸色看,至今还不明白?我和她素未谋面,介绍认识握手时正眼也不看人,临别说再见也不瞅不睬
….......
当时不禁想:你以写游记起家,但比起台湾的三毛,无论文字技巧或感觉都有个距离
…........
文化奖也还未得到,怎么就如此高傲?
宴席之间和我还有交谈的除了宴请方面的主家人等以及朱添寿,本地文教中人仿佛只有新加坡文艺协会会长叶昆灿先生还显得比较友善。
如今回想,这些事肯定事出有因,很可能是当年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无意中得罪了这些人的朋友或“同党”?不然,我和他/她们一路来都谈不上什么接触,为何他/她们会在这样一个场合有意令我难堪?如此行为表现,在中国友人眼里又是什么感觉?个人虽然谈不上完美,也从来没有得罪他/她们甚至也不算认识,为何这些所谓“受过高深教育的名人”如此没有胸襟风度?是因为新加坡国家小,人的心胸也小以及缺乏智慧吗?英校出身的太太说:受英文教育者一般都不会如此,就算假装也要保留一点风度,就算是对人的一种善良吧,为何这些和我们受同样教育说一样语言的所谓“华文精英”表现如此差劲?!
毕竟还是个缺乏平常心的平常人,有些事,还没到那个境界,只能老老实实的说:也许会原谅,但不会忘记
….......
5.1.2019
老照片
1:出席中国大使馆国庆宴会。左起胡炳旭夫人,笔者,杨秀伟,李伍华以及著名指挥家胡炳旭。
老照片
2:与(左起)傅春安先生,中国大使张九桓以及当时的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