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日星期二


澳洲家书之 35

阿菲


       你好!来信在42日收到了。至于你们所寄来的衣物,一个月前便已收到,并立即写了一张明信片通知你们,大概还没收到吧?此地的邮政服务有时真令人失望!
       谢谢你们给我报导了许多新加坡的时事以及阿康阿June的趣事。
       我现在当学院临时华乐指导,每星期教3个钟头左右的课(时多时少),因此,每星期约有A$21的额外收入,只是至今还未收到钱,至于那些中国大陆来的,有两个懂得拉二胡的偶尔也会来教教,另外还有一个不懂中乐器的,就只能在旁边干着急 - 看着别人赚钱了!
       上星期,中国北京中央广播民乐团来澳演出,第一站便是我们这里,下去还会到几个主要的城市去演出(请看有关传单)。我在音乐学院看了一场他们的演出,水平很高,听起来就和他们的唱片一模一样。
       这几天都在下雨,天气稍微冷些,今天早上的气温是华氏70度,晚上回来时也在下雨,祸不单行的是,在这节骨眼上,巴士车居然又罢工了!真是岂有此理,上个月刚刚罢工一次,现在又来了,听说是为了要缩短工作时间的缘故,真是得寸进尺,这些人在华人社会一定会难以生存?
       今天晚上,我煮了一道自创名菜 - “酱油鸡”,用的是冷冻鸡,连同其他的“菜肴”共花了一个钟头,比平日多了半个钟头,幸好吃起来还可以(有老黄卖瓜的成分?)。每次吃完饭,总有个“余兴节目”,猜到是什么吗?若猜不着请查阅传单上的答案(按:洗碗洗碟 ..........)。
       听说Danny已经从台湾回来了,他说以后就算要倒贴500大元都不愿再回去了,可见情况之“惨烈”,但我想李卫国(按:当时的人民协会理事长)大概还是会去(当然是连人协华乐团也一起带去)?

最后请代问候爸妈及家中各人+ Danny并祝,

一切顺利,愉快!
耀田敬上4/4/1981


附旧文:


澳洲回忆之:

中央广播民乐团

       机缘巧合?在音乐学院留学期间居然让我碰上了两岸三地的“华乐”团体到昆士兰来访问演出,第一个就是中国北京中央广播民乐团以及数位演唱家。
       中央广播民乐团在昆士兰布里斯班共演出两场音乐会,一场在音乐学院,一场在市政厅音乐厅。当年的中央广播民乐团还是彭修文所领导的那个团,可惜那回来的不是整个乐团,彭修文也没来。
       虽然如此,但乐团还是“星光闪闪”,其中演奏名家就包括了王国潼(二胡),何树凤(琵琶),简广易(笛子)以及熊岳(筝,当今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闫惠昌的夫人),还有就是民歌演唱家殷秀梅!
       乐团演出的基本都是一些“经典”曲目如《二泉映月》,《彝族舞曲》,《战台风》以及《牧民新歌》等等等等 ............
       如今回想,当年在异地看民乐演出除了另有感受以外,也更怀念以往的民乐演出,主要是那种亲切熟悉的印象和感觉 - 中央广播民乐团那时的现场演出态度认真技术精准娴熟,和他们的唱片录音差别不大,就好像听唱片一样,不像今天 ............ ?!
       和民乐团团员虽略有交流,可惜当时“兵荒马乱”,如今除了当年的现场录音,并没有任何照片留下,就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回忆............
7.7.2018

照片:昆士兰音乐学院华乐队创立者Dr Dale Craig以及两位队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