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客栈》
等待多年的好戏《龙门客栈》DVD终于面市了。这是著名导演胡金铨的经典之作。这部武侠电影,从很多方面来看都可说是划时代的。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武侠片”这名词被改为“武打片”(或“功夫片”甚至意识模糊的“动作片”)。想想也不无道理,因为这类片子里的侠义精神已随时代渐渐消失!是否世风日下很难说,但方向肯定由市场决定,而广大观众群往往喜欢官感刺激,拳拳到肉多于道理正义。
胡金铨先生生而逢时,在当时可说是个得天独厚,福星高照的人。拍电影来可以一派艺术家作风,只求达到理想目的,不计代价,也完全不管投资者的死活。据说有时为了等适合的天色光线,拍一个场景镜头可以让一整组演员和工作人员枯等上个两三天!为电影艺术他一丝不苟甚至不近情理!四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感受到他的那股为理想,目标,誓不言休,枭雄般的豪情和手段。
正因如此,我们才能有幸享受了他辛勤耕耘的成果遗泽。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忘了长期在幕后苦苦支撑,出钱出力的衮衮诸公!因为他们的眼光,决心和坚持,终于打开了中国电影的新局面,也为后来的中国电影进军国际(市场)造桥铺路。
如今重温这部电影,虽不再被其“特技”或“动作”效果所震撼。画面的清晰度也不能和近期的许多电影相提并论。但胡金铨先生对戏的历史位置,各种细节,构图,色彩的讲究,在人物个性形象塑造以及氛围营造方面,还是有非常权威性的说服力。毕竟胡金铨先生是个有真才实学和丰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家。
胡金铨先生对作品水平成色的苛求,除了个人的自我期许之外,也建立在一种对中国电影的使命感上。因此:表面上的“慢工出细货”并不足以代表胡金铨先生对中国电影的贡献。“智勇双全,鞠躬尽瘁”也许更为贴切。
依稀记得《龙门客栈》是当年(60年代末期)在大世界游艺场里的青天戏院看的。那时刚离开学校,不知天高地厚,一心只想从事音乐工作。当时正值新加坡华乐开始向半专业化迈进,连广播媒体如电台和电视台都在为推广华乐和艺术歌曲而举办的“斗歌竞艺”比赛!并且哄动一时。连邻国马来西亚的观众都每期追看电视直播,可说“形势一片大好”。
您也许不知道:当时(还是60年代)本地华乐界里有些人是受到什么启发(刺激!)或影响而开始接触学华乐的?现在回头来看,当年的华乐爱好者,除了左派团体以外(现在看来,华乐对他们来说似乎更多是思想宣传“工具”和手段,讲得滑稽点,就有如圣咏和教会的关系一样,多少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据我所知,有好些朋友首次对华乐产生兴趣都是因为“武侠片”的缘故(有点“土”吧?)。因为当时的电视和电影院都常上映“武侠片”。而“武侠片”配乐大都离不开中国民乐,也即是本地所谓的华乐。武侠电影看多了,耳濡目染对一些华乐曲目也渐渐熟悉起来,后来更由于喜欢而积极学习华乐器。
然而那个年代中国和新加坡政治气氛紧张,华乐录音和乐谱原本就有限,有政治色彩的根本不能上岸(幸亏乐器还能入口)。因此有志者只能在条件不佳,资料欠缺,自学为主的环境下奋斗。也许精诚所至,其中有些人终于学有所成,日后还成为了专业乐团演奏家呢!
由此可见“武侠片”的影响力还真不小。那时我才刚刚以“学徒”的身份参加国家剧场艺术团属下的华乐团。有一次听到团员中有人吹奏刚流行开来的昆曲曲牌《姑苏行》,婉转悠扬的曲笛声调,令人无限神往。询问之下,才晓得此人正是因为看了《龙门客栈》,“发现”此曲,才找唱片记谱自学的。
《龙门客栈》里的“配乐”除了上述的《姑苏行》(侠客萧少兹(金字旁)的主题音乐?)以外,还有片头的《舞剧小刀会序曲》,衬托东厂太监曹少钦有王者威严兼杀气腾腾的浙江民间吹打乐《将军得胜令》,为东厂番子出场助威的《水上锣鼓》以及用来加强紧张气氛的笙独奏《孔雀开屏》等等。这些音乐其实一般都用得挺配合剧情的。有趣的是这些货真价实的中国大陆民乐作品肯定不是“负责”配乐的周蓝萍先生所创作。而当时还频频高喊“反攻大陆,剿灭共匪”的台湾国民党当局,似乎也没有留意到这部台湾(联邦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里所大量使用的“匪乐”!
俱往矣,谁想到八十年代以后,台湾的国乐(相等于中国的“民乐”或新加坡的“华乐”)团体和中国的各大民乐团都有频繁交流,台湾的国乐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也常到中国大陆拜师学艺。气氛一片祥和,偶尔局势紧张,幸而没有《龙门客栈》里官匪难分的打杀场面,但愿以后也不会有。
外一章
为了“寻梦”,曾找齐了《龙门客栈》里的配乐原本录音 - 黑胶唱片,CD 一应俱全。可惜再也无法寻回当年的感觉。除了聆听环境,音响器材不同。少了电影画面,氛围变得很不一样。但最大的原因也许还是心境,光阴似箭,流年似水,奈何!
22.4.2008 (原发表于《视听艺术》,修改于23.9.201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