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宁大学艺术学院网上访谈问答
Q1.您的祖籍是中国哪个地方?作为华人,您对神州大地最向往和感情最深的地方有哪些?
A1.我祖籍广东三水,作为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二代,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出世的那一代,我对神州大地最向往的是数不尽看不完的秀丽山川名胜风景,由于少年时代所受的是中文源流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除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情也深。
Q2. 可以具体解释一下您的音乐会题目《家》的具体所指吗?是某段时光、某个地方,还是某种感觉?这和您的华人身份有何内在联系?
A2. 音乐会《家》的内容主要包含了许多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地区风土人情以及个人成长的记忆,作词者诗人林子女士是早年来自马来西亚的新加坡公民,在她的诗文当中也蕴含了种种对故乡市镇乡野自然景物的种种的记忆和怀念,其中也不免有我们这一代,受中文教育者永远也抹不去的感情。
Q3.于您而言,新加坡文化最为亲切和最有特色的是哪些方面?Q4.您认为新加坡的本土音乐有哪些特色?
A3-4. 这可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同时也不容易说得清楚,首先,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文化的移民国家(如今还是),主要包括了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三大族群,另外,新加坡人口虽然以华人居多,但官方行政语言却是英语英文,学校里教学语言媒介也以英语英文为主,因此很多价值观也自然而然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加上日渐薄弱的各族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语言混杂所形成的种种现象,不知道是否也能算是一种特色?至于感觉亲切与否,或许也因人而异,也很难讲得清楚?
Q5. 在音乐创作生活中,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
A5. 印象深刻的事太多了,首先想到的就是1973年随同新加坡文化代表团到前苏联的莫斯科以及基辅等地作文化交流访问,1979年获得新加坡交响乐团奖学金到澳洲昆士兰音乐学院留学,这个机会除了为我打开了前所未有的音乐视野也为后来的事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还有1984年在亚洲作曲家同盟大会上获颁入野义朗纪念奖(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奖,但这些年来得奖者就包括了中国作曲家谭盾,叶小刚以及香港的罗永晖,陈永华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也包括了纽西兰和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杰出年轻作曲家等等)再有就是2000年在新中文化交流备忘录计划下,和中国北京电影乐团在北京音乐厅合作举办了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同年也受委为新加坡国歌重新编曲。2001年又是另一个事业高点,那年新加坡艺术节委约并演出了共10个乐章,长达两个钟头半,记录了中国古代伟人孔子一生事迹的大型清唱剧《化雨》。其他还有1994年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 到上海和上海乐团交响乐队以及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队合作录音(那回一共录了三张CD),当然还有1996年获得新加坡最高文化奖项的新加坡文化奖。
Q6. 除了音乐创作之外,您还有哪些兴趣爱好?这些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A6. Hifi音响,阅读写作,书法篆刻,乐器收藏等等等等都是我的业余爱好 .......除了能增加生活情趣以外,有时也多少有助于构思创作以及发掘题材。尤其是音响,它和我的音乐写作有很直接的关系,通过音响除了可以更近距离的观察学习不同时代的音乐杰作,其实际效果,也往往是现场音乐会或排练时所无法获得的。
Q7. 在音乐会《家》中,我们了解到您与林子先生进行了合作,林子先生的词中哪些段落触动到了您对家的联想呢?
A7. 首先,认识林子女士是很偶然的,大约三年前在互联网上偶然看到林子发表的诗词,感觉很有共鸣,就此联系上并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合作过程当中共写了10多首独唱曲以及9首合唱曲。另外,林子也为我的5首钢琴独奏曲以及4首竖琴独奏曲配上了相应的诗句。由于我们年龄相差不远,因此生活经历有许多共同之处。林子虽然来自马来西亚,在新加坡也已经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也早已是新加坡公民了,因此,她在诗文里对家乡的记忆和怀念,也令我很自然的产生共鸣,毕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毗邻,风土人情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今马来西亚的一些小镇市容也常令我回想起1970年代前后的新加坡。
Q8. 在音乐会《家》的开头,主持人提到,您近两年作曲风格的构思上都以昔日的“感觉”为主导,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些“感觉”呢?
A8.简单来说:所谓的“感觉”基本上都离不开记忆中从前的老家以及新加坡昔日的种种市容风貌 .....
Q9. 在音乐会《家》中,作品《遇见》和《元旦》令我们印象深刻,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创作理念和背景吗?
A9. 如今回顾,不知不觉之间,个人音乐写作生涯也有近50年了,间中写过各种各样风格形式的音乐,其中包括了中西古典以及现代前卫风格的作品,这回的想法是想尝试写些通而不俗和一般人都容易接受的旋律,由于个人几十年来在此地的生活见闻以及文化背景,因此有意无意之间在写作中也结合了一些昔日在此地曾经流行一时的中外老歌民歌以及中西艺术歌曲的格调。至于《元旦》这首歌曲,则是多少有点刻意模仿1950-60年代中国大陆一些歌曲的风格,那年代的新加坡常有机会在收音机里听到这类中国歌曲。
Q10. 您的音乐作品是如何将中国音乐元素与东盟音乐元素融合体现的呢?
A10. 除了在乐队写作配器时必须考虑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在音乐表达方面,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将中国音乐元素与东盟音乐元素融合”的问题,个人以为,要真诚的以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精神面貌,首先应该从长时间生于斯长于斯的环境熏陶和记忆沉淀当中去感受,而不是刻意去标榜一些并没有经过深入体验的浅显表面元素,个人以为,这是一种缺乏诚意和深度的表现。
Q11. 您同时也是钢琴伴奏的编配者吗?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谈谈您对钢琴伴奏的设计理念吗?
A11. 和一般流行歌曲的作业方式不一样,我的作品都是独力完成写作的。至于钢琴伴奏的设计,或许是早年受到经典德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因此在形式上有点接近舒伯特的伴奏写作方式。例如在曲式结构以及音型节奏方面等等........
12.10.2022
《家》网上音乐会2022
照片:1990年代代表新加坡到印尼日惹出席亚细安作曲家会议时参观当地古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