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系列有关黑胶唱片的文字,曾刊登于本地和东南亚唯一华文音响音像杂志《视听艺术》上,也是个人回忆的一部分。
黑胶情怀之一:
细说从头
从最初接触黑胶唱片至今算算已有四十余年了。每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听黑胶唱片时的温馨氛围,便似乎能闻到唱机和唱片的气味。
余生也晚,第一次听到黑胶唱片时,七十八转唱片时代已进入尾声。紧接而来的是四十五转以及三十三转唱片时代。有一段短时期还见过十六转唱片。而三十三转唱片早期多为十寸直径型,还有不同的颜色,通体透明的唱片。后来十二寸黑胶“长寿唱片”(Long
-
playing
records –
简称LP)渐渐流行起来,身历声
(stereo)录音也全面取代了单声道
(mono)录音了。时值六十年代末。虽然已不时兴,但七十八转唱片还未绝迹。记得在当年小坡的旧青年书局还可以买到“中国唱片”版的华乐,地方戏曲甚至中国“国产”的西洋古典音乐录音。那时音乐之火烧得正旺,也不嫌唱片架灰尘密布,一有几个闲钱便到青年书局寻宝去,每次都弄到两手乌黑肮脏,可是离开时都心满意足。
早期由于热衷于华乐,购买黑胶唱片多以艺声唱片或中国唱片为主。一般都会去当年位于如今半岛购物中心一间叫“美丰”的香港艺声唱片代理商买。间中也向珍珠巴杀小店或夜市地摊买一些翻版的牌子,如罗盘,东风等等。
转向西洋古典音乐是七十年代初期的事,原因之一是当时市面上可以找到的中国大陆华乐录音都买得七七八八了,而当年香港中乐队演奏录音又听不惯。另外;开始学习西洋乐器也是一个原因。现在回头看,最大的推动力也许还是来自当年一班志同道合的死党。那时大家气味相投,有空无聊便相约打唱片擂台。由于年轻气盛,各人都抱着类似“斗鸡”的心态,怀着必胜的决心,带上最心爱的唱片,每次聚会都名牌云集,举凡Decca,
DG,
Philips,
RCA,
CBS旗下名将倾巢而出,杀气腾腾!你可以想象卡拉扬(Karajan)率领下的柏林爱乐
(Berlin
Philharmonic)大军和伯恩斯坦(Bernstein)
率领下的纽约爱乐 (New
York
Philharmonic)兵马狭路相逢的场面吗?当年比拼过程中的种种现在看来不无滑稽感,但也算健康活动,大伙一齐听,一齐评论,胜负结果大家也一般都认同,就有点像另类的“读书会”,其乐也融融“。各种各类版本唱片听多了,不知不觉之间也“修成”了一定程度的音乐和音响鉴赏能力,这时期的古典音乐唱片多购自小坡禧街的广声唱片公司。
可惜好景不长,八十年代LP市场开始日薄西山,紧接着CD和数码录音时代降临。这个过渡时期有点改朝换代,兵荒马乱的感觉。CD一开始时在宣传上给人一种永不损坏,天长地久的误导。加上使用,保养容易。一下子便使到很多人放弃了收藏多年的黑胶唱片。就有如今天我们丝毫不犹豫的放弃胶卷相机一样。平心而论,CD的确有其诸多优点,收藏方便又没有杂音的烦恼。但仿佛“水至清则无鱼”,音质也干净得缺少“人气”-
没有黑胶唱片的空气感和人性感,不耐久听。
当然:今时今日,如果拥有顶级音响器材组合,又调校得当也不是大问题,但肯定要有相当的投资。然而CD最致命的一点还是当初狠狠重金买下,几年后却惊觉此物并非能长相厮守之物。一旦表层化学物质洞穿便算是玩完了!比官僚还官僚,一点没商量余地,又如和得了癌症一样无可奈何。还不如黑胶唱片
- 不小心刮花了一面或一两段(track),你还有另一面或其他段可以听,不致一败涂地。而且就算刮花了也看损伤程度,不至于完全不能唱。
无论是细致品味或实用便利,听CD和听LP似乎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听CD时可以心不在焉的一边走动,一边做东西。你会很放心,因为你知道CD不像黑胶唱片,唱多了也不会有丝毫损耗,音质也不会改变,完全没有丝毫风险或损失。听LP时若是如此便会觉得浪费,有罪恶感,总之心里不安。因此:听LP时一般都会比较专心和珍惜。因为听LP的人都明白LP和人一样会逐渐消耗,会老会残。最终还会
…………!
自从八十年代转听CD,九十年代以后便几乎没听LP了。但幸亏除了较早时送掉的一批七十八转中国版华乐唱片以外,其余都堪称保存完好。最近老友阿狂兄惠赠EMT专业名唱机一部,于是我又开始听LP了。多年后的今天,仔细端详当年精挑细选,省吃俭用换来的一大批黑胶老唱片,不无感慨
-
好些比它们年轻十多年的CD已寿终正寝了。而它们仍还“健在”!看着这一张张以往小心珍藏的宝贝,每一张都能唤起不同的回忆。有关CD的回忆便没有这么深刻,毕竟CD相对还是新交而黑胶唱片却是多年老友。
间隔了这么多年,再次听到LP声响的那刻,真有种久别故土,重闻乡音的感动。
19.4.200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