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乐谱
重温有关当年钢琴长笛考试的旧文,心血来潮翻出当年考试用过的乐谱。
For Nothing 徒劳 ?!
这是1980年代广受HIFI发烧友所推崇的一张天碟。当初买它主要也是冲着它的录音出色,一听之下发现歌手也是一流。漫随时光流逝一年年过去,却渐渐听出一些深刻内涵甚至人生宿命 ….. !?
昨天又翻出来重温,感觉很贴合近日的心情,尤其当听到 For Nothing 这首歌里头的一些句子:
再无需勇气与恐惧。
再无需热情与忧虑。
所有的爱就这样消失无踪 …...
回忆里的勇敢、
希望、关切的事物
以及我们所有的高贵梦想,
如今都化为一片虚无 …....
不要武器,停止战争,
不再关心人数与业绩,
当所有我们曾经奋力争取的
都将化为一片虚无 …....
这首歌仿佛色调有点灰暗,但也许这就是真实的人生?如能积极点,就好好活在当下并多珍惜眼前人。
6.5.2025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早上统元兄来电说已经替我找到 Micro Seiki RY5500 黑胶唱机以及 SAEC WE- 8000/ ST 16寸半唱臂的买家,这两件都是伴我多年的一代 HIFI 名器,其中 Micro Seiki 还随我搬过两次家! SAEC 则是20多年前在香港买的。
一时悲喜交集,喜的是卖价还不错,悲的是即将与之“永别”!如今回想,连同几年前前换掉的 Krell KMA 100 pure class A 后级扩音机,已经陆续挥别了三件曾经拥有的心爱之物!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原本是形容人事变迁生离死别,但当一件相处有年的器物和你一旦面临分手,竟也不免依依不舍,只因其中有绵绵的岁月悲欢!
5.5.2025
有位脸书朋友经常发表/交代“生活感悟”,我也来凑凑热闹 ….
乱世感言
年纪大经历多了,对许多事仿佛都热情不再,也很容易有心灰意懒的负面情绪!但以前的世界好像没有今天这么糟?
看看这些天的国际动态更觉得世情荒谬,就看看世界超级强权美国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种种世风日下乱象以及如今许多善恶美丑不分违背传统不男不女的现状,令人不禁有种世界末日已近的不安。
这里头也让人看到了看到了恶人当道天地不公不仁的现实,也许人性丑恶自古已然?然而所谓的文明世界,人们为了权宜之计而“因时制宜”的去付托重任披着羊皮的狼,或把恶人推向权力高峰,这究竟是无奈还是无比愚蠢?!或许,这就是天意?!
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但凡有点智慧的人内心深处应该都清楚?世上所有荣华富贵都将会是过眼云烟,只是很多聪明人却往往为了一时之快一己之利而做出违心甚至伤天害理的事,这究竟是命中注定天意难违还是另一种“及时行乐”以及“活在当下”?
必须感恩,我们 1950 年代前后出生这一辈,仿佛经历了比之前任何一代人都多?从二战后为贫穷挣扎求存(但人性淳朴)以至今天普遍的科技突飞猛进生活富足(但道德沦丧?!),只是放眼四周,不免要替下一代的人担忧了 ….
13.4.2025
照片:1996 文化奖颁奖礼。
华乐 回忆
有好几天都忙着种种琐事烦事,今天午后有点闲暇便想听点音乐。听了两首西洋古典协奏曲之后还意犹未足,突然想起很久都没有听华乐了,正在考虑要听什么,一眼看到唱片架上的这张CD …...
这是一张从1980年代初黑胶唱片转录过来的CD录音,已经不记得上一次听是什么时候了。音乐一响起,那种时代的亲切感即刻涌上心头,这是久违了的声响,也是一种渐行渐远的传统老式华乐风格?!
CD 里头的4首乐曲都很精彩,但对其中琵琶协奏曲《花木兰》和二胡协奏曲《新婚别》印象特别深刻。
记得1980年代在人民协会华乐团任职时和已故舞蹈家李淑芬老师第一次合作就是通过琵琶协奏曲《花木兰》这首音乐。
二胡协奏曲《新婚别》在胡琴大师闵惠芬深情款款的演绎下,除了不作第二人想,也是当年许多二胡演奏者心仪的曲目。比起名头更响部头更大的《长城随想》,个人其实更喜欢这首,不知为何如今却落得: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也是在人民协会华乐团任职期间,有幸会见了当时来新演出教学的闵惠芬老师。一派大师风范但平易近人的闵惠芬老师除了赏脸光临Daisy Lodge 的寒舍,也和我们一同出席了由谭泽江指挥的华初华乐团音乐会,耐心听完音乐会后还为乐团提供了宝贵的回馈意见 …......
14.4.2025
悲愤老年?!
也许自己愚蠢?也许那些设计有关表格的人愚蠢兼不通人性?每次上网填表格都无可避免的要碰到同样令人晕头转向无所适从的事?就如这一次,为何就是不能直接简单一点?!
来到这把年纪,虽然对当今许多日常事务办理方式不以为然,但也明白,要跟得上如今电脑科技世界的生活生存规则步伐就要不断的学习去适应。只是每次面对这许许多多电脑密码、输入步骤以及不清不楚的链接指示以及时间限制压力都要令人血压升高?最终也总都是毫无选择要被迫从失败中学习再学习 ….. 没完没了、浪费时间还要忍受毫无意义的挫折感 ….. 如果这些都是必要而有意义的那还没话可说,关键是;从一个1950年代出生的人的深切感受,我们今天的生活素质人情世故真的有随着科技进步而有所改善?别的不说,许多原本简单容易的事都变得复杂繁琐无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价值审美观念也如此,这样的世界活得还有意义吗?!
如果科技不断进步,人们会变得更聪明或更蠢?人类会不会永远受制于科技以及其背后的阴谋独裁者?
如今回顾,还是1960前后出生的那一辈人最为幸福,虽然当年物质条件上很多方面都不比今天,但我们大多都拥有一个相对单纯而快乐的童年,并没有今天那种种虚有其表到头来没甚用处的竞争学习压力?
诚然,除非当下一头撞死,生活还是要继续,只是作为一个对世态半清半醒、有血性而未能开悟的俗人,也明知道讲也没用,但该生气时还是要生气,不愿假作高人洒脱状或乡愿般逆来顺受。
莫非,今天世界是年轻人的乐园,老年人的地狱?!
7.4.2025
附图:请仔细品味那些令人不知如何回应的愚蠢问题 - email address 填也不对,不填也不对,local mobile no 也一样!诸如此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