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elberg 的路霸电影
2025年10月14日星期二
2025年9月27日星期六
古稀感言
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
有人说:人过50,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过了60,一月不如一月,过了70则是一天不如一天!仿佛有点夸张?但事实上也似乎如此!首先是精力衰减百病丛生记忆消退等等等等接踵而来 ….....
诚然,身体状况会直接影响心情,但世情的转变以至道德价值逐渐朝着地狱方向沦陷往往才是令人最难以消受。持平而言,以往也不是没有坏人坏事,但如今世界的种种现状(政治、教育)对于一个“过来人”而言在科技进步的“加持”之下,就像是所谓的青出于蓝更胜于蓝,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过的那一点文明纯朴都几乎已经消磨殆尽?以往的许多是非黑白如今也都成为一片暧昧的灰色。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由于科技的突飞猛进,见证领略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改善乃至杀人武器的层出不穷推陈出新,我们战后出生的一代人经历的变化无疑要比任何一个年代的人都多?不可否认,科技有造福人群的一面,但同时也有毁灭人性甚至可能毁灭人类的一天?别的不说,就说如今发展神速的人工智能AI 在不远的将来就可能超越人类的智慧能力并如1968年经典电影2001: A Space Odyssey 所预言一般 “统治”人类?那就不只是抢了人类饭碗那么简单了?
由于无从抗拒的经历了前所未有并享受了种种科技所带来的方便,我们这一代人或许理应感恩?但退一步想,在没有这些科技的时代,人们会不会觉得时间不够或更加快乐?人与人之间是否更加接近,生活种种更为人性化?人类为时代“进步”所付出的种种代价是否真的值得?问题关键在于你有没有选择的余地或自由?!
聪明并不代表有智慧和远见?在被急功近利的聪明所误的同时莫非也显现人类的愚蠢与自私?
人到古稀也不一定都不好?最低限度,你也许很快就不必再去烦恼许多无趣的破事了?!
28.9.2025
照片:1980年代初和梁荣平老师合影。
2025年9月18日星期四
传承?使命?
看到今天的FB旧文“人协岁月之 - 编曲的日子”的一则回应有点感想。
诚然,每个人的回忆都是很个人化也都充满各种感情的。情感这回事因此也许就没有对错高下贵贱之分?但如果事关艺术或带艺术成份,还是有一定的品位或品味之分?当你是这方面的专业者时就更为敏感。尤其你在面对一些带有时代温馨感情,在意义和质量上又值得保留的事物时,品位或品味的考量就显得很重要。至于一件事物能否保留保存多久,最终也只有时间可以证明,但无可否认的,初心和诚意是很关键的。
对个人而言,老歌编曲除了能抒发个人怀旧之情,面对时代变迁,也要利用当今相对优越的各方面条件在呈现方式上拉近代沟,使之成为另一种有效保留并推广传播的途径和选择,当然万变不离其宗,前提还是必须尽可能保留原物件的精神面貌。就譬如有一天回到昔日老家发现已经面貌全改物非人非,那所谓的老家还有什么感情和意义?
19.9.2025
1993年个人编曲的《爱的涡流》音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tbyuzXN8Ik
2025年8月27日星期三
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
2025年8月7日星期四
2025年7月27日星期日
脚车的回忆
小时候家住亚历山大女皇镇一带的史达摩道 Strathmore Avenue,那时脚车和现在一样很常见,只是除了设计上没有今天的花俏,实用价值似乎也比较高?
刚上初中时就和许多同龄的孩子一样,很希望能拥有一辆脚踏车,但那时根本没钱买也不敢向父母开口,看到住在家后面三层楼组屋的袁浩森(后来参加了儿童剧社)以及其他孩子常常骑着他们的脚车来往邻里更是羡慕不已。
有一天意外发现家里居然还藏了一辆直把手,类似赛车型制的细轮脚车,一时喜出望外,原来这是爸爸以前外出工作时用的,已经很久没用收藏起来被我发现了。由于这是成人脚车,我当时长得也不够高,央求了很久爸爸才让我试着骑骑。
一开始不免摇摇摆摆跌跌撞撞,一旦骑稳了却是乐趣无穷。看到有学校同学骑脚车上学顾盼自得的样子,心动之余也想有样学样,这回父母却坚决不允许,认为学校离家太远(靠近大世界游乐场一带的金昇路)每天来回骑车不太安全。
当年有辆脚车的好处除了可以方便轻松在邻里到处闲逛游荡,还可以不花一毛车费便能去到一些比较远的地方。必须明白,当年的一毛钱确实比车轮还大!
记得骑得最远的一次就是和几个邻家小朋友相约结伴从女皇镇一路沿着武吉知马直上林厝港最后到达格兰芝海边,当晚还留宿在其中一位朋友亲戚的村屋里。
好不容易说服母亲实现了“格兰芝之行”,至始至终她虽然还是不怎么赞同但也没再阻止,只是看来有点担心的样子,对她而言虽然有伴同行但毕竟路途还是很遥远。如今回想当时真有点不知其中轻重风险,也没有顾及母亲的心情。
为了赶路,我们天微亮就出发,带上简单午餐。以防迷路,领头带路的陈平( 海南人,后来移居美国)还拎上一张地图。间中除了停下来吃午餐,便是一路不停前进,到达目的地时已是午后一点多钟。从来没有骑过这么久的车,脚都酸麻了!还好当时年少精力充沛,略为休息之后,我们便又到附近的海边去溜达溜达,还顺便抓了几只螃蟹回去为晚餐加料。乡村人淳朴热情晚餐也丰富,饱餐一顿后大家都很累了,一早便争先恐后的钻进那为我们准备,设有蚊帐干净又舒服的大床 …....
第二天清晨被鸡啼鸟声唤醒,吃完早餐便到旁边的菜园林子里随意逛逛,领略点平时没有的乡村田园气息,看到田间弯腰劳作皮肤被朝阳晒得通红的老农,脑际就“触景生情”般的响起了刘森 演奏的笛子曲《栽种忙》。
午餐过后踏上和来时同样遥远的归途。虽然只离家一天,但归心似箭。还记得母亲见到我“平安归来”显得非常开心,马上煮糖水慰劳并庆祝。
外一章:
少年时期很羡慕人家有辆竞赛型的脚车(如图1),但当时没能力买。如今年纪大买得起了,太太又百般劝阻,说不小心翻车跌倒怎么办?最近还是禁不住怀旧心切,来个折衷,买了辆和当年骑去格兰芝那辆相仿的(如图2),就在家附近骑骑玩玩,也聊算是圆了旧时的心愿吧。
28.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