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30日星期三

黑胶心情之九:

顾圣婴







       朋友送我的黑胶唱片当中赫然还有两张1960年代前后的艺声/中国版顾圣婴钢琴独奏专辑。顾圣婴何许人也?以下是网上文字描述:

       “如今提到中国的钢琴家,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到郎朗。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曾有“钢琴五圣手”名满天下。这里面有一个人是被认为最有才华,也是最出名的。她就是“钢琴诗人”顾圣婴。她的名声享誉海内外,曾为祖国赢得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的大奖。这个曾屡次征服了世界的钢琴家,如今早已被世人渐渐遗忘,知者更是寥寥。她的一生充满了璀璨与辉煌,同时又有着令人无限唏嘘的悲情人生。在30岁的大好年华自杀,死后骨灰未存。”

       在文革期间全家自杀的顾圣婴是和刘诗昆、殷承宗、李名强,傅聪同时代的钢琴翘楚,曾经璀璨辉煌的人生,如今只剩下无限惋惜和唏嘘 …........!值得安慰的是她还是留下一些珍贵难得的演奏录音 ….......

31.8.2023

照片:1950年代的顾圣婴。

心血来潮,上网搜索了包括了Martha Argerich以及郎朗在内的众多舒曼/李斯特《奉献》Widmung 演奏视频版本,最感动的还是顾圣婴的这个演奏版本,里头仿佛充满了她的激情悲心,感觉她是在用生命来演绎的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7ZJwHurYI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8月29日星期二

黑胶心情之八:

桂林山水






       朋友送我的许多黑胶唱片当中有张1960年代前后中国版的“桂林山水”这张唱片以前从来没见过,虽然封套有较明显岁月痕迹,但唱片状况基本还不错,毕竟还是原版,音质比起曲目相同片名改为“新春乐” 的香港艺声唱片好多了。

       另外,这张唱片里的《桂林山水》由江雨林作曲,和另一首较常听到的《桂林山水》曲风落差很大,仿佛没有那么“优美”?但写景方面似乎更有深度,也很耐人寻味。无论如何,两首《桂林山水》我都喜欢,因为里头都有早已逝去的旧时月色。

30.8.2023

照片1 - 2中国原版的“桂林山水”。

照片3 - 4香港艺声唱片的“桂林山水”(比较“优美”的另一首)和“新春乐”。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黑胶心情之七:

Joan Baez




       近日又有朋友送我几十张各类黑胶唱片,其中以中国版华乐唱片为主。中有一张特别,没有封套,只是装在一个不起眼的色纸套里,唱片倒是干干净净的,看来还全新没唱过的。再仔细看看,居然是1960年代大名鼎鼎的美国女歌手琼贝斯Joan Baez的个人专辑!

       在美国反战运动如火如荼的当年,歌唱界领军人物之一的Joan Baez 曾唱过许多反战民歌,其中就有《答案飘荡在风中》Blowin' In The Wind Donna Donna 以及 Both Sides Now等等。

       Vanguard 也是有点名气的唱片牌子,录音效果也不错,总之,得宝了!

29.8.2023

照片1Joan Baez的个人专辑。

照片2Joan Baez 与名歌手Bob Dylan。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8月28日星期一

广东人说的: 前途似咁 ...... ?!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个 ...... 有个颇受注目的留言,也许道出了一些人的心声 ...... ?!

I'm not on the street yet! I've been a musician all my life and I still think that's what my life was for. I do wish our society valued musicians and teachers more. We shouldn't have to struggle.

Katie Ketchum

2023年8月27日星期日

今是昨非?




       世界科技无疑是与时并进的, 只是审美观和价值观也如此吗?如果出生在聊斋志异里的罗刹国或许终身以丑为美也合情合理?只是活在 20 - 21 世纪,美丑的概念却往往可以让人晕头转向无所适从?

       就说发型,1960 年代由于美国嬉皮士风潮,许多男士都留长发以示新潮,于是一时之间远在原本保守的东方各地,现代“长毛”也随处可见。此事在来源地的美国有两种反应,官方对此现象感觉有点不安,有人就说:他们怕的不是长头发,而是长头发背后所象征的东西。老眼昏花的老太太们则说:长发很好看,但现在的女孩子好像都长得越来越丑?!

       1970年代在新加坡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当年此地政府为了某种安全理由(?)严禁男人蓄长发,以致原本隆重登陆此地演出的当红日本新世纪音乐天王喜多郎都因和此条例相持不下而被拒之国门以外,一气之下最终原机打道回府!一时成了大新闻!

       到了1980年代,长头发早已不是问题,在澳洲留学时开始留长发,还是自己动手修理,倒不是为了跟上潮流,仅仅只是为了省时省钱,成了习惯,回国后也懒得上理发院,于是便不修边幅直到今天 ........

       如今在街上举目四顾,五颜六色奇形怪状还变本加厉配衬各种刺青的发型仿佛满街都是!以前只有流氓罪犯或神经病才有的装扮也都纷纷“飞入寻常百姓家”!

       也是世事无常?只是当年的喜多郎真是“死”得冤枉?!

28.8.2023

图片11980 年代的我。

图片2:当年流行一时的喜多郎音乐制作。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8月26日星期六

黑胶心情之六:

伯恩斯坦的《卡门》







       我对这个版本的喜欢,从拥有黑胶唱片激光唱片各2套来看应该挺明显了?

       歌剧《卡门》(Carmen)可说是十九世纪法国作曲家Georges Bizet(比才)的代表作。今天我们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卡门》都是一部超凡之作,很难想象当初这部作品首演是以惨败告终,而Bizet本人不久之后也含恨而殁

       《卡门》是一部充满西班牙民俗色彩的歌剧。想想也怪好像历来最出色和最脍炙人口的西班牙题材音乐作品,诸如法国作曲家Lalo(拉罗)的小提琴协奏曲“西班牙交响曲”,俄罗斯作曲家Rimsky Korsakov(李姆斯基 -科萨科夫)的西班牙随想曲,法国印象派作曲家Ravel(拉威尔)的Bolero(波列罗舞曲)以及德国作曲家Richard Strauss(李查史特劳斯)的交响诗“唐吉呵德”等等都不是出自西班牙作曲家之手,而其中似乎又以法国作曲家最“热爱”西班牙。

       在众多的歌剧《卡门》录音当中,我最喜欢这套由美国指挥家Leonard Bernstein(伯恩斯坦)指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剧团演出的DG版本。提起这套歌剧《卡门》,不由想起八十年代初期在澳洲昆士兰留学的日子。

       当年的昆士兰音乐学院就座落在昆士兰植物园边上,其中景观说得俗气一点就是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虽然也处在市中心,但一点也没有闹烦扰之感。香港中乐团有一年来此地访问演出,还曾经在植物园里的露天舞台亮过相(还是由当时的音乐总监吴大江亲自指挥)。

       从昆士兰音乐学院图书馆的一排大玻璃窗外望,绿意央然木掩映的昆士兰植物园就在眼前,图书馆面积并不算大但设备完善,最棒的是有很多很多的唱片(当然是黑胶唱片)和唱机,学生们习惯一边看书做功课一边戴上耳机听音乐。长年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我听了很多古典交响乐,歌剧,协奏曲等等,这类经典长篇大作如果要坐下来仔细聆听必须花很多时间,尤其歌剧更是费时费劲,但一边做功课一边“走马看花”式的听,很容易便听完一出歌剧。几年下来,听了不少唱片,特别喜欢的还一听再听,因此从中也发现了很多好演奏和录音如Solti 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歌剧院演出,Wagner(华格纳)作曲的歌剧TannhauserAcademy of Saint Martin in the Fields 演奏,Marriner 指挥,Vaughan Williams(佛翰威廉斯)的The Lark Ascending Five Variants on Dive and Lazarus 以及Karajan 指挥的Mahler(马勒)第五交响曲等等等等。

       Bizet的歌剧《卡门》便是当时常听的,也是唯一一部不必看书做功课都可以专心一志,从头听完的歌剧,但也只限于Bernstein指挥的这套。我感觉这部歌剧好像是量身定制给Bernstein的,因为Bernstein 一贯的热情浪漫气质恰恰和Bizet歌剧契合得有如天造地设。音乐性就不必说了,技术上:无论在整体独唱,重唱,合唱以及乐队的力度,张力和色彩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之外,从头到尾都维持了高度的演奏演唱质量完全没有冷场。就连剧中的对话Bernstein 也处理得充娱乐性和戏剧性“戏曲”音乐里所谓的完美,也大约不过于此吧。

       我所知道的和听过的《卡门》录音版本已多得不计其数,不同的演奏录音对于一些音乐以外的细节诸如对话以及一些外加(乐谱中没有注明的)的“效果”如“斗牛士之歌”中间的群众欢呼喝采声等等在不同指挥的演绎下都有不同的处理(或完全欠奉),其中自然有高下之分,在这方面:Bernstein的演绎版若非最精彩的也肯定是最好的之一。你若有机会听听Bernstein的《卡门》演绎版当能明白我的意思。例如:第一幕中从后台走向前台,再由前台退回后台的活泼调皮童声合唱和卡门在工厂里闹事伤人,女工们惊惶狂喊大叫,场面混乱的那一段以及前述第二幕“斗牛士之歌”中间画龙点睛的群众欢呼喝采,听来各个场景都仿佛置身其中历历在目,好像在看电影。

       翻翻“随片而来”的唱片介绍(乃是一本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巨册,一般CD册子和它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赫然发现录音工程师竟是已故指挥帝王Herbert von Karajan 的御用录音师Gunter Hermanns!怪不得录音效果如此美妙高超!梦寐以求的音色,音场,定位,动态都应有尽有。

       从澳洲回国之后,曾四处寻找这套唱片。由于黑胶唱片生产当时已是黄昏工业,原本卖黑胶唱片的商店都顺应市场潮流,改卖CD了!这套七十年代初期录制的《卡门》屡寻不获。直至同一录音CD面世之后才有机会再重温这出歌剧,这已经事隔六年了。刚买到这套CD时心里很高兴,可是一听之下,却有点失望,听来听去就是少了几许昔日听黑胶唱片的兴奋和满足感!那时也不明白原因何在?现在回头看,CD版的音响效果固然差强人意,但真正的原因还是黑胶唱片音响的优越性,另外:黑胶唱片毕竟是第一版,质量还是不一样。

       幸亏皇天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前(20年后!)承蒙好友承志指引和帮助,终于在Ebay上找到了一套Bernstein指挥的二手黑胶《卡门》。唱片一套共有三张,盒子虽然看来有点沧桑感,但唱片本身状况还可以,听了之后,感动兼激动之余马上决定再多买一套。现在CD《卡门》还在,但只在开车时听。


外一章

       一向,Karajan的许多指挥录音都是我衡量交响乐团演奏的水平指标。就有如从前邵氏电影公司的宣传口号一样:“邵氏出品,必属佳片”!但现在再回头看以往的邵氏影片,严格来说(个人观点):在艺术上能谈得上是经典传世之作似乎也不多。但Karajan就不同,他指挥下的个别录音也许有高下之分,但几乎没有败笔的例子。绝不像Bernstein,他的不同演奏录音在水平上,有良莠不齐情况

       可是这一回,比较过KarajanBernstein的“卡门”,Karajan依然保持其一贯的一流水平,但老实说:我还是比较喜欢Bernstein指挥诠释。

30.9.2009/3.11.2018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8月25日星期五

今天,“创新”一辞就和一百年前的“前卫”一样,早已没有新意了?许多人还是动不动就说创新,连一些有关决策人等也如此,就像是一种口号式的口头禅,最终到底是“创新”还是“复古” ?抑或是 …......... ?!




华乐,何去何从?!

经常都有圈内人谈起华乐(包括中国的民乐,台湾的国乐,香港的中乐)的发展和前途去向问题。
干了一辈子的音乐,其中至少有八成和华乐有关。其实个人的音乐生涯还是从自学华乐开始的,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除了早年的种种参与,也目睹了这段时间里华乐团的发展过程。
就有如西洋管弦乐团的发展和西欧音乐的“因果”关系,华乐团华乐器的发展和改良过程其实和华乐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乐团人数的扩展以及乐器的增加改良和音乐创作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和齐齐与时并进的。
从1950年代到今时今日,华乐团的发展以及许多华乐创作很多方面都借鉴了西方的各种模式和技法。由于有前车可鉴的种种便利,因此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便已经把一些专业华乐团的水平提升至无论在演奏能力和创作质量上都有直追西方管弦乐团以及其所演奏的现代音乐创作的趋势。如果各种丰富的乐器音色运用发挥得当,在合奏色彩上比之西洋管弦乐队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是:华乐合奏发展的早期(1950 - 60年代),在制谱方面,敢于结合西方的一些作曲技法,譬如在传统曲调里配上一些简单的西洋和声已经是一种“创举”,后来就渐渐变本加厉,到了今天当各种“最现代”的作曲技法都毫无节制无不所极的用在“华乐”上而没有考虑(或不懂)华族乐器的“本性本能”,也忽视了华族音乐里的许多传统美学观念,有时就变得有点本末倒置?!
其实,仔细想想,就和圣经上所说的:“阳光之下无新事”,今天的音乐艺术里(据个人的实践与经历)已经没有什么真正新的事物了?这样讲并不是说无需再“创作”,所谓“新”往往也就是一个相对的问题,或许,今时今日能够在许多方面做到“与众不同”以及有独特个人印记和个性,才是一种合情合理的“创新”,人有所谓和而不同,贵在能够沟通,音乐艺术不也一样?何必非要做到“惊世骇俗”?(况且如今很多时候除了“吓”不了人,也谈不上新意,以致两头不着岸?!)
和西洋古典音乐500年以上的发展过程相比,华乐超快的“进化”,从一个角度来看似乎像是一种奇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一蹴而至的现象又仿佛有点不正常 - 中间少了很多自然酝酿发展的过程。令人不由联想起今天从现代农场出来的许多“科技食品”。
由于进展神速,华乐的发展也很快的来到一个瓶颈。这也有点类似今天西方音乐创作的瓶颈现象 - 似乎在形式,技法,音响等等方面都已经前有古人,路似乎已到了尽头的感觉!今天华乐团的演奏能力以及普遍的“现代化”取向,还有一个常常引起争议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华乐?以华乐器演奏的音乐就是华乐吗或中国人写的音乐就是中乐吗?这些质疑的产生很多时候就源自时下许多华乐创作的风格或民族性。
也许前路茫茫,近年来本地也有人倡议“南洋风格”,这“灵感”或许来自上世纪50年代本地画家集体到印度尼西亚峇厘岛写生而形成的“南洋画派”。其精神内涵就有点接近音乐里的国民乐派或民族乐派,这些仿佛都不算是新的创举。而所谓的“南洋风格”或“新加坡风格”就有如什么是华乐一样,莫衷一是,又有谁能说得清楚?
最终: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最重要和关键的还是深度和高度,简单来说就是作品要好,其他种种(风格技法)都只是次要的。汲汲于以及刻意的追求某些“主义”或形式(甚至还未弄清楚是什么一回事),往往是于事无补的。
不明白有关决策方面,除非对文化的真正内涵无知,或就是别有居心,不然难道不明白:企求成就一种文化除了要有诚意还要有耐心,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要相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浑然天成才是最高的境界。反之:刻意人为的经营很容易变成揠苗助长,对真正的文化和艺术而言,都不是正道,久而久之还可能对年轻一辈形成一种负面的教育和熏陶。
仿佛有点离题了,华乐究竟该何去何从?其实我也很想知道,也一直都在思索。只是如今的世界光怪陆离,人心不古,不学无术加上投机取巧,山头主义功利挂帅等等等等,非常复杂!这种大趋势的狂澜并非少数有志之士所能力挽。
如果不愿随波逐流,又不想(或不能)“归隐林泉”,或许只能尽量努力心平气和的活在当下以及老老实实专心一志的做当下该做的事,其他就让时间来证明罢!
16.8.2014/26.8.2018
老照片:1990年前后人协华乐团团员在总统府和已故黄金辉总统合影。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8月23日星期三

黑胶心情之五

马勒四




       在马勒 Mahler 的交响曲里,最喜欢第4和第5,听得最多的还是第4。而在芸芸众多马勒4录音里最喜欢海丁克Bernard Haitink 指挥的版本。海丁克指挥的版本我有黑胶和CD两种,CD版是Berlin Philharmonic,今天听的是黑胶。

       据说马勒的《大地之歌》灵感来自唐诗,但毕竟是经过洋人翻译,当中隔了不止两层,总觉有点牵强,像是一个外国人心眼里的古代中国?反倒是每当马勒4 第一乐章响起,就会想起程颢的这首“郊行即事”清明郊游诗: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23.8.2023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8月22日星期二

黑胶心情之四

卡门”在北京






       在翻出那套黑胶唱片 The Music of Old Vienna的同时,也看到另一套早已遗忘的歌剧“卡门”。

       仔细看看介绍,这是1982年在中国北京天桥剧场的一个现场演出录音,由一家法国歌剧公司制作,由一中(郑小瑛)一法两位指挥领导演出,最特别的是全剧以中文唱出,这应该是个世界第一?

       这套唱片也记不起是如何弄到的,印象不深肯定是很少听,为何不常听?昨天一听之下就明白了。

       虽然是40年前的黑胶唱片,状况居然还不错,录音现场感也很好,就有点像在现场看演出,很真实。问题是所有现场的杂音包括演员在台上走动的声音,观众的私语咳嗽声等等等等也都清清楚楚声声入耳,比看现场演出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一开始对这套唱片没什么印象,对这个1980年代不经剪辑的现场演出也就不抱太大的期望,事实上,若以今天中国的音乐水平,肯定会有更完美的表现,无论如何这还都是富有历史意味的有趣唱片。

21.8.2023

图片:黑胶唱片 “卡门”相关照片。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8月21日星期一

黑胶心情之三

读者文摘唱片





       今天突然有点怀旧,于是翻出了这套1976年用工作血汗钱 - S$59狠狠买下的黑胶唱片 The Music of Old Vienna。顾名思义,里头都是和老维也纳有关的音乐。S$59在百物飞涨的今天可能微不足道,但在当年却是人协华乐团1/6 的月薪!那时还和家人住在 Strathmore Avenue 的蓝玻璃老家,再次听到那熟悉的声响就不由令人想起从前。

       1970 - 90 年代的读者文摘除了出版各种各类书籍,也出版(翻版?)多种古典以及流行音乐唱片,从黑胶到后来的激光唱片不一而足,录音效果有好有坏,就看买家的运气。手头上的这一套7张的 The Music of Old Vienna 黑胶唱片音质差强人意。演奏的乐团以及指挥也非心目中的顶级人马,只能说是一分钱一分货吧?但其所带来的种种温馨回忆却非金钱所能衡量。

21.8.2023

图片:黑胶唱片 The Music of Old Vienna 以及邮寄通知。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8月19日星期六

黑胶心情之二

人到无求品自高?






       今天又翻出几张黑胶唱片来“享用”,边听边想,为何以往总是提不起劲听黑胶?除了黑胶唱片会有损耗的风险而不舍得经常听,因为黑胶唱片和激光唱片不同,却和人的寿命有点相似?人是过一天就少一天,黑胶则是听一次就少一次?另外还有个麻烦的问题,首先有些黑胶唱片杂音比较多必须清洗了才能唱,状况好的黑胶唱完了也要清洁一些尘埃以防后患。更不方便的是,黑胶还不能和激光唱片一样随时换track,总之麻烦多多 .......

       为何黑胶唱片还是聆听音乐的首选?主要还是因为它温暖自然的活生感觉,也没有一般激光唱片音响水至清而无鱼的那种冷感,让人更能投入到音乐里去。

       听黑胶唱片是一种对事物的讲究和追求的表现?就如同喝茶喝咖啡到了一定“境界”一样?如果怕麻烦,那也许就会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或许,无求是一种境界,但无知却不一定是一种幸福?缺乏品味或品位,因为无知而无求更是令人无言以对?总归是,人生苦短,如果可以,为何不把时间花得更为值得?又是个社会以至教育价值观的问题?!

19.8.2023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黑胶心情之一





       从1970年代初至今断断续续收集也同时送出的黑胶唱片,大略算算,各类西洋古典,华乐民歌,中西流行黑胶也还剩有1000多张,经过年来多轮淘汰,所余大部分都是心目中的精品,有些甚至还未开封。有时想想,千多张黑胶,如果每天听一张大概也要3年才能都听一遍。

       由于唱片来自不同来源和时期,数量多了,除了有些带有年轻时代回忆的,有好些都记不起究竟是什么时候买的或如何弄到的(稀有版本)?就如今天下午听的这两张。

       1965年录音Solti 指挥的Bartok Concerto for Orchestra 没有听过的印象,如今一听之下无论音响演绎都在一流之列,以前此曲首选都是Karajan DG 版本,现在听了这个,只能说别有洞天,庆幸没有失之交臂。

       听了这么精彩的西洋经典演绎,接下来想换换口味,就听听随手翻出来的“猎人之歌”。这是一张蝴蝶牌的翻版唱片,封套背后贴有一张上有简单“评语”的小纸条,这是我听黑胶的一个习惯,也说明了以前曾经听过。虽然这张廉价黑胶录音音质差强人意但里头的歌曲却一下子便把人带回半个世纪前的世界,就和里头的歌曲一样,那是个多么淳朴亲切真诚美好的人间世道,哪像今天“马户又鸟”无处不在的罗刹海市 .........

19.8.2023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