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9日星期日

来自尺八的信息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无人问,踏过樱花第几桥?

       这首意境清新秀丽的诗出自民国初年的“诗僧”兼“情僧”苏曼殊之手,作诗时他人在日本,诗句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感伤。
       尺八原是一种中国唐代竹管吹奏乐器,顾名思义,长度是古尺一尺八寸。尺八于唐朝后期传入日本。时至今日,这种形制的乐器(5孔萧类)早已在中国本土失传,但1000多年以来在日本却得到妥善的留存与发扬。如今日本的尺八演奏主要有“都山”和“琴古”两大流派,在网上听名家孤高寂寥虚无飘渺的箫声,就像是一种来自远古的呼唤。
       早年在新加坡难得看到尺八,对尺八的印象都来自一些图片和录音。第一次看到尺八实物还是1980年代初在澳洲留学时,当时对着那根前所未见的漂亮竹子,简直惊为天人!不完全是“山芭”(土包子),因为这么结实美好的竹子,就和饱满肥美的日本米饭一样,只有日本的土壤才长得出来。
       从尺八这个乐器的制作和保留种种,可以一窥日本人做事的一丝不苟,来自日本的尺八由于材料和手工都属上乘,价钱并不便宜。因此虽然对尺八有浓厚的兴趣,但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才拥有了一支,还是一位友人低价让出。
       今天的尺八虽然有不同长度调性,但都统称尺八,一般有七或八个竹节,管子分上下两截,之间有个接口,可以拆卸成两个部分以便清理收藏和外出携带。
       手头上这管尺八是标准一尺八寸形制,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很有质感。背面音孔下方刻有制作者的名号“雪舟”(令人想起柳宗元“江雪”里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琴古式牛角歌口(吹口),通体淡淡米黄色泽,管内壁涂满厚厚的红色护漆,尾部竹根明显朝上弯曲,是传统尺八的一种典型样款。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原本以为是把品相完美的尺八,仔细摩挲端详,却发现下截中间音孔旁边的竹皮有个不大不小的破损疤痕。也许个人有点“完美主义”,本来眼不见为净,但如今看到了心里却总有点疙瘩 ….........
       这几天不时吹奏把玩,已渐渐能接受那个“疤痕”。或许:“雪舟”正在传递一个信息,告诉我:无论尺八,尺八的主人或其他人都一样会有优点和瑕疵,提醒我要尽量去欣赏别人的“好”和尽量“忽视”别人的“坏”,这样或许会活得比较开心些?只是,以今天的世情和个人的性情,又谈何容易?只能对着尺八说:尽量吧!
28.1.2017




2017年1月26日星期四

一年不如一年的年歌!

       偶然在早报娱乐版“观众大声说”上看到有读者留言:想听“原汁原味”的新年歌。
       有关读者说:拜托电视台不要从早到晚都播自家艺人唱的新年歌曲,我们也想听原汁原味的新年歌,不是一些改到面目全非的新年歌 …........
       对此个人深有同感,总觉得无论中外,也无论圣诞节或华人新年或其他的传统节日,都难免带有怀旧的情怀,这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一种?诚然,促成一个普天同庆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其中商业性的渗透成分是无可避免的,只是多少的问题。问题是其中却往往“附带”了一些无知无聊的所谓“新意”。
       首先必须明白,“怀旧”和“创新”之间有其自然的抵触和抗争,而令人产生回忆感情的“经典歌乐”(就和经典古典音乐一样)是无需“创新”的。若只为了要刻意“创新”和迎合一些俗人的口味而没头没脑的去涂鸦颠覆一些“经典歌乐”,节日便会像失去了旧日的亲切呼唤而显得空洞和没有意义,因为这些原汁原味的“经典歌乐”不仅仅只是一种应节的音响而已,它里头还包含了此地昔日的种种悲欢记忆,对一些人来说,它简直就是久违了的乡音,每年的这个时候它都会来渡人回返那早已烟消云散的故园!
       如果一个编曲者或演唱者不熟悉这些歌曲的来龙去脉和感情背景,只是把它当成是一项商业运作式的例常工作,显然是不够专业和缺乏诚意的。从一个专业的角度去看,真有心要重现这些昔日华人新年歌乐的精神面貌,在热爱这些已迹近经典的原唱歌曲的同时,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编曲以及演奏演唱技巧。
       多年以来,由于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官方机构和媒体普遍缺乏文化品位以及对传统的关心,市面上的新年歌乐也以媚俗庸俗者居多,逐渐形成了今天此地的一种普遍肤浅低下的品味!最终,也只能可怜那些没有选择和无知无求的受众?!
       从另一个较为乐观的角度来看,无论有意无意,主动或被动,或许,无知也是一种幸福?(起码你不会有任何的伤感和失落)尤其在此时此地?!
26.1.2017






2017年1月24日星期二

淡化对学业成绩的重视?可能吗?

       今天看到联合早报标题“未来经济国际圆桌会议王乙康答问录”的新闻报导。
       回答与会者问题:要从小培养创业精神,教育制度应有何改变?教育部长王乙康说:............ 在学校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淡化对学业成绩的重视 …......... 但最终是否能改变这种(重视学业成绩的)风气还是在于家长,我希望家长能响应政府的号召,改变他们的观念。
       平心而论,部长所说也算是“语重心长”,无独有偶,前几年李显龙总理也对新加坡家长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每一间学校都是好学校!
       问题是:家长也是人,因此除了有着人性里的为下一代争取(求存以及更好的前途?)的本能以外,现实是:在今天的新加坡,没有一张像样的文凭又如何能有较为理想的生活?别的不说,就说从事教育工作,今时今日,你若没有一张学士硕士或博士文凭,任你人品如何高尚以及多有修养学问,又如何可能在小学中学或大学里有一席之地?而文凭无论等级高下,都是需要多年努力求学甚至残酷竞争而换取来的(其惨烈程度往往比古人的“十年寒窗”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过本地多年来教育政策下的环境,一代代家长们的心态已经养成和定型,情况就和“讲华语运动”的“下场”相仿,最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例如孩子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要求,就另外花钱到别处去补习)最根本和关键的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家长们普遍上还是很现实的。最悲哀的,这种种和原本应有的追求风牛马不相及或甚至背道而驰!(例如有学生在考试完毕之后,烧掉所有的华文书以示痛恨!)
       其实,如果家长真的希望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环境有所改变,他们需要的不是部长的呼吁,而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 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这也是有关部长的责任所在。只是劝人们“淡化对学业成绩的重视”或说“每一间学校都是好学校”都是苍白无力和不接地气的说法。试想:当人们遇到灾难,集体面对生死关头时,你不能具体提供逃生门路,只是一味劝人不要争先恐后,会有人听吗?

25.1.2017


2017年1月23日星期一

一盘散沙似的中国人?!

       近日有朋友传来网上“一个解放军少将在香港的内部讲话曝光”视频,还特别敦促要“速看”!虽然心里嘀咕:内部讲话怎么可能曝光?但还是遵命如仪。一看之下,其“大义凛然”(里头充满民族大义的成分感情)令人动容。
       解放军少将讲话基本涵盖了中国100多年来被东西洋外国人入侵欺侮的一段段令人悲愤心酸的历史,其中也有某些“醒觉”的中国人企图发奋图强以救国家于水火的种种事迹,但由于中国当时正处内忧外患,国势实在太委靡虚弱了,在一再的外力冲击下,种种的复兴努力都往往不堪一击!国势颓废沦落至此,其中当然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政治腐败的因果因素,但解放军少将认为事情关键在于当时中国人“一盘散沙”的本质。
       其实,不止以往,时至今日,“一盘散沙”的现象不止在中国国内,在海外的中国移民当中也还是屡见不鲜,小时候就常听早年客居印尼的先父对当年的许多“有关现状”痛心叹息不已。
       解放军少将很形象的点出一些中国人短视自私的劣根性,其中最严重的一点就是失去了民族大义,对此他还举例说明:(大意)当年各国轻易“成功”入侵攻陷中国很多关键原因是得到一些中国人的“从中协助”,这些汉奸型的中国人也许对当时颟顸腐败的政府彻底失望?为了自我“务实”的生存,这些人的观念是:只要有利可图(和谁“服务”都一样!这也使我联想起本地华文华语的衰败!),也就不计较什么民族大义是非道德了!有如此国民,一个国家又如何能避免丧权辱国?
       因此,虽然该解放军少将仿佛也在为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大跃进文革灾难以及其他种种罪行(?)开脱?但无可否认的是今天的中国自“五四”以来无数政体改革失败之后,第一次摆脱了“东亚病夫”的落后形象,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进而成为了世界先进强国之一,其间的确曾经经过了共产主义的洗礼。
       天下事常有如风水轮流转,泥聚沙散的事谁又能预料?但有些事如“数典忘祖”或“为虎作伥”?都应是人人都耻于为之也清楚明白的,只是现实里很多(社会精英和受过高深教育的)人却常有意无意的在“身体力行”?!除了教育价值的偏差,人性的堕落,或许只能说这是中国人的宿命吧?
       相信世界上所有不同民族在“民族大义”方面都有异途同工之处,只是在新加坡这么一个国土面积小,种族多元化,文化短浅,传统薄弱的地方,提起所谓的“民族大义”便往往显得太沉重和不合时宜。但最低限度,人们不应倾向“见利忘义”,尤其是那些有着生花妙笔“饱读圣贤书”的“华校生”?
22.1.2017


2017年1月22日星期日

服务态度

       在新加坡,所谓的“自助服务”就是表明没有服务,言辞直接冷漠,骨子里就是“货银两讫”。态度好的小贩不是没有,只是越来越珍稀!世风日下矣!
       另外,味道好一点的贩摊,你难免要排队枯候,运气不好还要面对一些小贩的嘴脸(生意不好时愁眉苦脸,生意好时不可一世),有时“人在囧途”就连清收食余碗盘的清洁工也给你脸色看。
       因此,如无必要,一般不喜欢在小贩中心用餐,餐馆也不常上,更愿意在家自己弄个简单的饭菜,意大利面或煮个快熟面 …......如此既能清楚食物的干净和“内涵”,也可以多少自己掌控油盐糖醋的分量,进食的环境当然相对也更舒服干净。
       但真正对在外用餐的抗拒除了如今在小贩中心用餐也不一定便宜以外,还是个普遍服务态度的问题。并非要求高级餐馆的服务水平,但起码的互相尊重还是必要的。
       昨晚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看旅英新加坡小提琴家甘宁和新加坡交响乐团的演出,散场后和她以及她的一些英国朋友在滨海艺术中心的室外小贩中心宵夜时,好容易早找到一张桌子,但桌上杯盘狼藉“惨不忍睹” ...........
       看到一个清收碗盘的外籍清洁工在不远处正在清理一张桌子,好声好气请她来帮忙清理,她却正眼不看就说你那部分有其他人负责!只是几张桌子的距离,她就是死活不愿过来 …......... 我们叫的食物已经快来了,桌面上还是那个“悲惨世界”,举目眺望望穿秋水也看不到其他清洁工,眼看就要自己动手来个自救式的“自助服务”了!
      无奈,又再回去找她,她还是坚持原则 - 不愿意来清理,急起来就提高音调说要见她的上司(不凶一点不行?!),她才悻悻然的过来清理桌子(是不是有点贱?!),一边清理还一边埋怨 …........ 除了破坏了大家聚餐的情绪,简直有点食不知味!
       清洁工的服务态度欠佳或许是工资不高所致,但不应“祸延顾客”!尤其滨海艺术中心室外小贩中心的食物并不算便宜,食物水平不说,最低限度也应该给顾客一个合理的服务态度吧?尤其在滨海艺术中心这么一个所谓讲究优雅文化的地方?!
22.1.2017






2017年1月16日星期一

新的优势?!

       近日有朋友传来一篇网上文章:“台星语言战争,那些新加坡的外来劳力”。作者万宗纶是个台湾人,新加坡国立大学语言学硕士。
       文章开章明义的说:“星式英语(Singlish)代表着草根的认同,当外来人口增加,压缩到本地人的生存空间和条件时,在这场“本地”vs“外来”的战争中,语言(Singlish?)就成了互相攻击的利器。”
       一向政治上亲美的台湾人往往讲的和崇尚的英语是美式英语,对于一般新加坡人平板的(英式?)英语发音已经不很习惯,来到 Singlish更是无所适从,对此难免有所微言和质疑。
       问题是以往面对来自中港台人士时,有部分新加坡人一向以为自己有英语方面的优势甚至优越感,如今如何能接受(一向不怎么看得起的)台湾人对本地英语的指指点点?!再加上 Singlish对许多新加坡人而言有着不容侵犯的草根性亲切感,于是“战争”由此而起。
       这场所谓的语言战争主要是新台双方对对方的“英语”的不能理解以及认同。其中不无意气用事以及有意无意的误解和偏见成分,然而最终不外是一场既不会有结果又极无谓的口舌之争。
       现实是,和新加坡相比,虽然英文至多只是中港台人士的第二或第三语文,也非日常或官方用语,但今天许多中港台人士的英文水平已经不同于往日!以往有些新加坡人可以以自己的英语优势为傲,现在蓦然惊觉优势不再,因此:只能以 Singlish来“欺负”不谙此等言语的外地人?这也算是一种新的优势?
       是的,作为一个新加坡人, 由于天天耳濡目染,Singlish也许有其让人感觉亲切的一面,只是如果仔细品味,Singlish仿佛只是本地各种语言方言俚语的大杂烩,连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也没有,也谈不上什么文化内涵高度?我们或许不必因此而感到羞耻,因为这是此地环境和教育的问题,许多人也感觉无奈!但其余的国人真能为此而感到骄傲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语言的新优势?!
16.1.2017




2017年1月13日星期五

待人接物

       也是老调重弹吧!虽然仿佛有点小题大做,但这种事频繁发生,还是必须一提再提,因为个人对新加坡的前景以及新加坡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所谓名校出身的)还关心。
       今天新加坡许多年轻人也许很会读书和考试,只是在待人接物方面,因为跟着“世风”一起“日下”的教育以及家教,看来就和华文华语一样“大势已去”?!
       也是合该有事,日前小儿有位现在英国牛津大学深造的高中同窗有需要和我作个与课业有关的访谈(好些年轻人找我是因为本人在“有关业界”还有点小名气以及利用价值?),经过孩子照会我之后,她也没有礼貌上直接联系我或和我打个招呼,只是通过孩子约好了时间在我家见面,看在孩子的份上,我也不计较。
       一切都安排好了,只是不知为何她却和孩子说来访之前会再打电话和我确认,虽然觉得似乎有点多余,但也顺应如仪。只是到了约定时间的前15分钟都还没有接到她的电话!我就有点不乐,觉得这人有求于人,除了没有一种起码的礼数,也没有为别人着想,尤其是作为一个后辈。于是,就让孩子通知她不必来了 ...........但后来还是看在孩子的份上再给她一次机会。也因为:根据以往(丰富的)经验,相信她是无意的,但也正因为这种轻描淡写的“无意”频繁重演,才显得事态严重和令人担忧?!
       为何时下许多本地年轻人都如此不懂得待人接物?突然联想起近日台湾学生的“扮演纳粹”事件。针对这事,台湾总统蔡英文的看法是:这不是学生的错,而是大人的错,因为大人没有把学生教育好,也就是说:教育出了问题。
       一个国家的教育价值观肯定会培育出同类型的人民?个人是政治的门外汉,对政治也从没兴趣,但对有些(也算切身的)事还是有点“看不过眼”。或者智慧不足而“莫测高深”?实际上有许多(碰壁的)事不就是一个如何“待人接物”的问题?
       来到一个国家的层面,这也可能涉及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问题。而来到和政治有关的生意或冲突争执,很多时候都和当事人对对方文化的认知程度有关,从“苏州工业园”到“装甲车事件”都莫不如此?如果不了解或有意无意的漠视对方的“文化”以及“立场”,也不检讨自己言行的“政治准确性”,而是,只是企图一味“以事论事”“据理力争”,在许多国内外旁观者看来都无异是一种“不识大体”或不懂得“待人接物”的愚蠢表现?
       难道这些“人民公仆”不明白: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关键往往不一定是正义而是各自的利益考量,而利益的得失或“道理的正确”和一个国家的实力密切相关,最不幸的,无论愿意与否,人民也被卷入其中一起“共患难”?!
       如今看来,有“大人”们的如此“身教”,就难怪我们的年轻人的差劲表现了?!
13.1.2017




2017年1月11日星期三

水蓝终于卸任!

       今天的联合早报报导 - 大标题:“水蓝宣布卸任新加坡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小标题:“20年带乐团实现飞跃”。
       有关报导里有些耐人寻味的文字,例如:乐团董事主席吴友仁对水蓝的决定表示“难过”,为何难过二字要加上引号?(真的?假的?)
       另外,报导也提及:乐团副首席佘美幸“非常难过”之余,希望未来音乐总监会是一个真正关心乐团发展而不是只顾满足自己音乐事业的人,她说:“这当中区别是很大的”。(当今的音乐总监并非如此?佘美幸以退为进?)
       佘美幸的话,可能没错,也可能都是废话,如果能真正关心乐团发展又能满足自己音乐事业,不是既两全其美又健康的态度吗?不能满足自己音乐事的音乐总监又会真的或有能力正关心乐团发展吗?
       相信人人都会欣赏真诚,讨厌虚伪,尤其是对搞艺术的人。记得当年有新闻报导乐团首任音乐总监乐团朱晖曾扬言新加坡交响乐团是世界20大交响乐团之一,后来有人质问,接任的水蓝仿佛也没有否认?
       不是不愿“爱国”,但绝对不当“义和团”,有关人等凭良心说,“世界20大”?!新加坡交响乐团真的可能吗?事实上就连美国20大都很难吧?为何有人睁着眼睛说大话?而当年媒体也“从善如流”的推波助澜?!是无知还是有意误导?
       这回的报导显然比以往“务实”和“克制”多了,只说:“过去20年,水蓝把新加坡交响乐团打造成亚洲最优秀的乐团之一”。
       论及“亚洲最优秀乐团”,在个人近年来所接触过的亚洲交响乐团里,马来西亚政府和国家石油公司砸重金创立的马来西亚爱乐乐团在其巅峰时期应该是亚洲最优秀的乐团(不是之一),就连澳洲历史最悠久的悉尼交响乐团也不一定比得上,其他的亚洲优秀乐团有日本的NHK以及东京交响乐团,香港爱乐乐团,还有中国,韩国和台湾等地的众多交响乐团等等,在如此“高手如林”的环境下,新加坡交响乐团是否能挤得进亚洲“20大”还是个问题?
       从年龄上来说,很难明白正值经验体力各方面都成熟的水蓝“卸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也许基于家庭缘故,也许基于健康原因,也许基于某种“危机感”?没有人会真正知道,因为今天的媒体报导和谣言有时都一样不尽不实。但近年来新加坡在国际上得奖的年轻指挥家却大有人在,如两年前获得法国比商松国际指挥比赛首奖的洪毅全(水蓝参加过同一比赛只得第二名)以及去年德国马勒国际指挥比赛桂冠的黄佳俊,如果时常引进“外来人才”的新加坡政府还是不能重用和重视这些在国际上成名立万的本地人才,似乎有违情理甚至天理吧?或许水蓝这方面比新加坡的有关官僚更敏感和有智慧?因此。虽然“不舍”,但还是选择“主动”离开?
       从个人多年来的观察 (也同时比较新加坡交响乐团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交响乐团在同一演出地点的演出),从朱晖到水蓝,新加坡交响乐团是有水平上的进步,毕竟水蓝的能力还是比当年蜀中无大将的朱晖强,而如今乐团各方面条件也比朱晖时代好,但“20年带乐团实现飞跃 ”?以今天的新加坡交响乐团水平而言,似乎有点夸张吧?!
       庙里不能没有和尚(无论外来或本地的),和尚也不能没有庙,最终,到底是水蓝“成就”了新加坡交响乐团,还是新加坡交响乐团“成就”了水蓝?谁又说得清?!为什么新加坡总要为他人作嫁衣裳?!
12.1.2017


2017年1月9日星期一

为长不尊?!

       长辈可以是前辈或老一辈,在社会上家庭里以及各行各业当中都有,也往往是后辈所学习的对象。
         1970年代初偕同几位同辈好友向一位从台湾学成归来的老师学习乐理。有一次上课到一半,不晓得为什么,老师仿佛有感而发的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修边幅,也不懂得尊敬长辈 .............!语声未落,坐在我旁边一位“显然不修边幅”姓谭的家伙已经冲口而出(也是有感而发?当然不是针对或有意冒犯老师):可是如今值得尊敬的长辈也已经不多了!老师一时瞠目结舌,无以为对 ….......
       虽然那时大家都处少年轻狂之龄并且气味相投,但奇怪的是:在那个相对比较讲究“敬老尊贤”和“尊师重道”的年代,除了觉得这姓谭的家伙“口出狂言”,讲话有点“冲”,也不怎么在意,甚至挺还欣赏他的大胆直言。事后想想,除了或许谭姓朋友在这方面有过不足为人道的“奇遇”之外,个人当年也确曾见识过一些不怎么值得尊敬的长辈!
       今天,社会风气大变,教育价值观也“今非昔比”,“敬老尊贤”和“尊师重道”的“环境”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恶劣”?!以今天的情况和形势相比,当年谭姓朋友的有关言行已不足为道?只是不幸的:无论教育界或艺术圈或者 .............. 那些“不怎么值得尊敬的长辈”却还大有人在,而且这种情况仿佛“于今尤烈”!
       为何如此消极悲观?如果从1960 -70年代走过来的人应该都会有同感:那时节,人人普遍对师长前辈甚至媒体的尊敬和信任,不是今天的年轻人所可以想象的。对贵为国家领导的议员,部长,总理,总统等等的尊敬更不在话下,哪有像今天这样的“惨状”?!
         50年来人类科技突飞猛进,然而,为什么人性人文水平竟会落到如斯田地?这些年来我们的好些校长,老师,教授,媒体,所谓的社会贤达以至各阶层政治领导都做了些什么?他们所做的种种真的都严守诚信,大公无私,问心无愧吗?他们给年轻人所“景仰熏陶”的又是一种怎样的身教?
       在事事都讲求效率,政府部门也以办事效率闻名于世的新加坡,我们这方面的价值是否也正在高效率的衰退?!
       今天有自知之明的“各界长辈”或许对时下年轻人的许多言行举止不以为然,但大概再也不会也不敢像当年那位乐理老师那样感情用事的去自讨没趣?因此,那些“不修边幅”的年轻人也再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说:“如今值得尊敬的长辈也已经不多”?于是皆大欢喜!
10.1.2017


2017年1月7日星期六

正月的歌 - 迎春曲

       日前有朋友送给我一些旧黑胶唱片,里头有一张45转的艺声唱片,片名是“迷人的夜晚”。唱片收录了四首久违了的歌曲 - “迷人的夜晚”,“溜冰圆舞曲”,“猎人之歌”以及“迎春曲”。这些都是1960年代初期(文革前夕?!)中国民族风土纪录片“北国风光”里头的插曲,这些歌曲也是1960年代本地电台广播里常听到的华文歌曲,可以说是那一代人回忆中一个不可磨灭的部分。
       在四首歌曲当中,除了吕聂改编的赫哲族民歌“猎人之歌”以外,其余三首都由崇岩作曲。“迎春曲”歌词出自文邦之手,词意除了充满激情朝气,也很大气!
       同样大气,也同样以“北国风光”为起点,“迎春曲”有出自平民百姓的豪情壮志而没有毛泽东《沁园春》“雪”里迎面而来的王者之风(?),无论写景抒情,都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壮丽颂歌。

大雁飞回北方,
鲜花儿开满草原,
江山万里无限的灿烂。
我们日夜奔忙,
描绘崭新的图画,
珍惜这大好的春光,
把金色的种子辛勤播撒!

冰河已经融化,
柳条儿抽出新芽,
东风万里吹绿了天涯。
我们日夜不停,
开阔理想的花园,
举起希望的火炬,
把美丽的春天长留人间!

       多动人的歌曲以及多美好的生活愿景!可惜如今已是大江东去,俱往矣!随着年复一年的世情转变,昔日的纯真朴实理想梦想,无论真假,仿佛都已消失无踪!说我矫情善感好了,听着听着,突然就想起白光的名曲《魂萦旧梦》里头的那句歌词 - 啊!我要到哪儿去寻找我往日的旧梦.................?!
8.1.2017




2017年1月6日星期五

忠言逆耳 马屁不穿

       就和忠告一样,忠言一般都是逆耳的,因此,无论古今中外,前呼后拥高高在上,能听得进忠言的皇帝或国家领导人都属极少数,英明如唐太宗有一回都几乎杀了向他直言进谏的忠臣魏征。下面摘录一段网上有关唐太宗和魏征的记载: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君主,为何有的明智,有的昏庸?魏征回答: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原文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唐太宗毕竟是个少有和英明的皇帝,虽然很不爽魏征,但在涉及国家兴亡的大是大非之前,还是很理性的。(不知这是否也和他的“薪酬”有关?)问题是无论古今中外,“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还是永不过时的“至理名言”?事实上,不是每个领导人都能虚心诚意的谦恭下士或倾听民意,尤其是那些正在意气风发,身边永远围绕着一群察言观色奴颜婢膝唯命是从人等的?
       古人的智慧往往知易行难,就如寥寥数语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日前有高官提及“智库”就包含了“兼听则明”的意思,这原本无可厚非,但就有点像一台电脑,“智库”最终也只是工具的一种,能不能发挥电脑或“智库”的最佳功能,还要看使用者的智慧,这里头还有一个选购或“选贤”的重大前提,之后的一切“成果”或“后果”也都和这个“决定”和最终的“决策”有关。
       一个国家或政权的存亡和人民的向心力有重大关系,因此,能否关注和倾听民意非常关键。记得当年美国少年迈克菲事件发生时,国人除了上下一心义愤填胸以外,对我国政府不亢不卑的处理方式也感到认同和骄傲。相比最近我国装甲车在港被扣事件,国人普遍反应出奇冷淡,好像事不关己似的无动于衷(最低限度在主流媒体上丝毫感觉不到国人以往的“义愤填胸”?)?反而,在网上看到许多对官方处理有关事件方式不以为然或态度迹近幸灾乐祸的嘲讽?!
       仿佛同样都是被大国“欺压”,为何今次许多人的“表态”如此不同?这些人都“不爱国”?!
       “智库”对一个国家的前途前景或许有其必要性,但相对而言民意是否更为逼切重要?因为民意和一个国家的领导班子的关系就犹如“水”和“舟”,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和“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一样是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
6.1.2017




2017年1月3日星期二

五十步笑百步?

       今天在联合早报言论版上看到标题“必须加大网络打假力度”的文章。
       其实来到所谓的“打假”,不只是舆论消息,假货,假文凭,假食品等等等等 …........... 就连那些行为道德有问题的假“贤人”都应该“打”?!关键是不能有双重标准,也不能帮亲不帮理。
       网络是个自由的草莽世界,同时也是个良莠不齐的所在,难免有许多言不及义和胡言乱语,但其间也有许多逆耳忠言和好人好事,这些逆耳忠言和好人好事以往时常基于某种原因被压下而无法见诸于报端。如今无论真假福祸,有了网络,言论还是有了前所未有的一片蓝天,至于信与不信,就只能看个人的选择和性格取向。而人性就和天空里的鸟儿一样种类复杂,环境有时也因而变得险恶莫测。但只要是“良禽”(或有良知的人),一般也懂得择木而栖,这也是一种追求自由所必须有的智慧。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人们要得到信息除了从收音机电视机听和看新闻就是阅读报章。以前的人比较相信报章媒体,因为那时的报章媒体相对比今天更具可信度以及可读性,报人一般也更有专业使命感,正义感和骨气。
       今天的报章媒体除了商业挂帅铜臭气浓(以吃喝玩乐为主的副刊倒是内容丰富更胜昔时,但如果要看这些,专注于小报和娱乐杂志不就行了?),来到一些关节眼的国内外时事报导,常常不是打马虎眼便是不尽不实,还往往比网络消息慢三四拍,而读者不都是笨蛋,久而久之,怎不“人心向背”?!
       是的,网络上常有假消息或谣言等等,但今天报章媒体的报导又能保证准确无误以及不偏不私吗?如果有关文章作者自己不能做到“一日三省吾身”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言论对普罗大众除了没有说服力,来到“打假”,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好吧,一定要打,公平起见,就网络报章一起打?问题是谁才有资格打?就像圣经里向妓女抛石头的教徒,谁又能证明自己是绝对清白无瑕的?
       前些时候,有高官提及“集体盲思”和“智库”的问题,其实,网络言论里也常有若隐若现的“智库”,就看你有没有慧眼去发现以及有没有胸怀诚意去接纳?设立“智库”就有点像花钱找人翻译文字,你可能有很多钱,但问题是你能分辨翻译的好坏吗?
4.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