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星期四


往事只能回味之:

消失了的胡琴四重奏

       1990代末期,几位在新加坡华乐团任职的年轻人(郑景文,林傅强,郑重贤以及潘语录)组织了一个类似西洋弦乐四重奏但以中国胡琴(高胡,二胡,中胡以及大革胡)组合而成的四重奏乐团 - 胡琴四重奏。
       胡琴四重奏这种合奏组合形式虽然本地以前也有,但专业以及长期性质的胡琴四重奏组合,也许还是个“世界第一”?
       胡琴四重奏创团初期曾与我商讨有关事宜并请我担任他们的顾问,后来我也引介了当时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何志光博士同任顾问,由于当时专门为胡琴四重奏而创作的曲谱曲目几乎没有,可以找到的也只是一两首无论在演奏技巧以及内涵深广方面都显得有点过时的!因此,在当务之急的情况下,个人除了先后为胡琴四重奏创作编写了《粤曲三章》,《协和曲》,《悲歌》,《澳洲民谣》,《月圆曲》以及《胡琴四重奏》等等曲子以外,也邀请作曲家罗伟伦以及何志光博士为他们创作演出曲目。
       胡琴四重奏在2000 - 2004年之间在本地以及国外都非常活跃,在那一段时间里他们几乎走过了半个地球,除了邻近国家如马来西亚,他们也曾经受邀到澳洲的悉尼歌剧院,墨尔本维多利亚艺术中心,布里斯班昆士兰表演艺术中心,阿德雷德节日中心以及纽西兰奥克兰埃奇艺术中心作巡回演出。除此之外,胡琴四重奏也在美国洛杉矶,韩国的汉城(今首尔),墨西哥的萨瓦迪诺艺术节以及纽西兰艺术节演出,为新加坡赢得了一定的荣誉。
       可惜,仿佛前后总共还不到10年,这样一个有了相当基础,在国内外也有一定知名度的合奏组合竟然糊里糊涂的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如今只留下无限唏嘘 …...........

外一章:

       2000年深秋时分和胡琴四重奏在澳洲和纽西兰两地巡回演出,由于之后紧接着要到中国北京和当时的中国电影乐团民族乐团联合呈献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因此只参与了在悉尼歌剧院以及奥克兰的两场演出就中途折返。至今还印象深刻的,由于行程安排,胡琴四重奏一行人在纽西兰演出过后,第二天凌晨时分就摸黑启程飞往昆士兰布里斯班以及墨尔本,我则独自一人留在酒店等待天亮再到机场去。记得当时天气很冷,再加上突而其来的冷清寂寥,在阴暗的早晨乘车前往机场的路上,看着两旁树木景色都仿佛倍加肃杀,10多个钟头的回家路途航程就更显得遥不可及 ….........
25.11.2018

照片1:胡琴四重奏,左起: 郑景文,林傅强,潘语录以及郑重贤。


照片2:此情可待成追忆!2000年在悉尼歌剧院室内乐演奏厅入口处和胡琴四重奏以及他们的经理人何伟山合照。


演出剪报:联合早报报导两则。




2018年11月24日星期六


琵琶前辈吴继宜

吴继宜老先生演奏琵琶

       已故新加坡琵琶前辈吴继宜(膺赞)老先生是本地琵琶演奏家吴奕明以及吴友元昆仲的先父,吴老对于早年琵琶演奏在本地的传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可说是本地华乐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吴继宜老先生传世的个人琵琶演奏专辑2001年制作于本地Pavane 录音公司,由录音工程师高扬处理录制。
24.11.2018

剪报图片:联合早报有关报导。



2018年11月21日星期三


日前看到早报副刊“现在”版的大标题“找人赞助再送票”以及小标题“本地传统艺术表演团体特殊现象”,立马想到“何苦”二字,看到同版的另一标题“艺理会:须深入了解观众喜好”,又想起“知音”二字 …........

从“知音”谈起?!


       无论从事艺术或文学专业者甚至业余“玩家”,没有人不希望或渴望能有欣赏自己“艺术才华”的知音人?就算在网上涂涂写写也希望能有多几个like吧?
       这点,搞演出的人当然也不例外,然而,“知音”有精神上的也有经济上的。所谓“精神上的知音”是指那些真正对你的艺术有共鸣但无法在经济上帮助你的人。经济上的知音则是那些不一定能真正了解欣赏你的艺术才华但通过一些媒体信息或宣传资料来决定你的水平高度的人,就有点像那些有钱买最贵的票听音乐会却又不会听的人?作为一个“苦苦支撑”的艺术工作者如果要从中选择或分个先后又该如何“拿捏”决定?
       不知今天又还有多少人记得或知道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经典“知音”典故?无论如何,在本地,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知音”应该是艺术理事会吧?赞助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原是一件值得人们赞赏以及感谢的事,美中不足的只是艺理会毕竟还是个官方机构,由于种种“须有”或“莫须有”的条例,因此里头难免也会有官僚或官腔?就如有关理事长被记者问及如何改善演出观众出席率的问题时,所回答的只是一些标准回应如:“培养观众群须要更深入了解本地观众”或“艺理会计划通过研究和数据来来了解本地观众,也希望本地艺术团体能借助数据分析,更深入了解观众的需要,口味,消费习惯等等 ............ ”这段话听来是不是有点像是餐馆食肆的市场调查?
       艺术也许离不开“市场”?但也要看是怎样的“市场”,除了涉及投机买卖或徇众要求投其所好的那类,一般来说,表演艺术往往就是一种注定要赔钱的行为?越是要求专业高度就越赔得多,因为真正的艺术精神往往是把“市场”放在最后?这点又如何让一般只懂得和注重数据的行政官僚明白和接受?!
       以前没有今天那么多赞助来源的时候,一般艺术团体演出票房好像没有今天的许多窘境?更没有“市场调查”的必要?或许有人会说,时代环境不同或许不能相提并论 - 今天除了生活相对更为紧张,休闲娱乐方面的选择也比以往更多?但社会大众的价值观以及品味取向肯定还是很关键,而一个人的品味品位和其从小所接触的环境以及所受的教育熏陶息息相关,最终,是否还是个教育价值观和方向的问题?
       今天的新加坡在经济建设上绝对是个先进国,但在人文气息上就仿佛和报导里所说的“观众的增长跟不上艺术团体的增长”异曲同工?还是50年前的小渔村或文化沙漠?
       常纳闷:为何在此地,主掌文化艺术甚至医疗教育的往往都是“半路出家”口径一致的行政官僚?另一方面,一校之长往往有的是学位而不是学问?有权位而缺少品位?有行政能力而没有百年树人的教育精神?如此也算是“任人唯贤”?这在一些文化历史较为悠久的国度仿佛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上行下效,长此以往以后的文化前景又会如何?一个缺乏一定文化底蕴的国家前景又将会如何?相形之下,有没有人支持或看演出仿佛也不重要了!
21.11.2018



昨天看到早报副刊“现在”版的大标题“找人赞助再送票”以及小标题“本地传统艺术表演团体特殊现象”,立马想到两个字 …........

何苦?!


       时代不同了,有关演出的种种情况也今非昔比?
       1950 – 60年代的“文艺”团体几乎都是业余性质以及自力更生的,有会馆(如今天的民众俱乐部)背景的也许在经济方面会占点便宜?但往往也有了附带而来的限制,总之就是在“艺术”上不能自由自在的“为所欲为”。
       问题是,搞演出究竟为的是什么?是为了满足个人或有关群体的表演欲,还是为了推广文化艺术?而群众来看你的演出是因为你的演艺高超?还是只是为了“友情”而来捧场?
       如果这些有关个人或团体都是自资自娱,那问题不大,和观众之间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与人无尤。只是:一旦涉及某方面的赞助,虽然不能说是“取人钱财与人消灾”,但总归要有点诚意和责任感?而无论是为了“推广文化艺术”或从“对得起观众”的角度,这点诚意和责任感都必须体现以及建立在一个合理的演出水平质量上,不然,无论如何自圆其说,都是毫无意义的?!而实质上如此除了有意无意的剥夺了别人的机会,更浪费了宝贵有限的资源?!
       “赞助者”如果是公家,是否在资源“分配上”有一定的智慧和公平也很重要,不然,所浪费的都是捐助者以及纳税人的血汗钱。另一方面,“赞助者”如果是私人或机构,那也要看心态,事实上,不是所有“赞助者”都“热心艺术”,有些只是精打细算的借机表现或宣传自我的“善心”或“才华”,最终只能说是一种一举两得类似在商言商的行为。而如果“被赞助者”为了“顾全大局”也心甘情愿的“被人利用”以至形似“同流合污”?除了和艺术精神沾不上边,更对不起来支持你的观众朋友,从某个角度来看也显得没有“自尊”?
       表演艺术也是语言以外人与人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而搞艺术的人,无论专业业余都应该是有自尊的人?如果费钱费力费神的去搞一台演出,到最后还要到处求人来看,除了“悲惨可怜”还有什么可以形容?
       不知是否也是一种“世风日下”?!以前“搞演出”的个人或团体,往往都有自立自主不求人的心态精神,为何现在许多“搞演出”的个人或团体都可怜兮兮有如乞丐?如果没人赞助,没人有兴趣看,不干就是,又何必委曲求全苦苦哀求强求?实际上,一个国家的文化建设和一个国家的教育价值观除了不可分割,也关系到国家领导者的智慧以及责任,属于“草民”一类的个人很多时候在巨大的思想价值“洪流”当中是有心无力也无能为力的?!
       个人以为,一个“搞艺术”的人如果能够在能力所及的范围里默默耕耘“独善其身”自得其乐,如此长远来看也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仔细想想,自得其乐莫非也是艺术精神的初心?
20.11.2018


2018年11月19日星期一


世界上有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可以百年甚至千年不变,新加坡却只需5 - 60年便可以面目全非!近日FB有有心人贴出名为“十里之外”的一系列新加坡怀旧视频和照片,让我也想起1950年代香港粤语旧片《马来亚之恋》,影片里有许多令人怀念的新加坡昔日景观景色,可惜如今在网上仿佛已找不到该片完整的视频了 ................ 但最低限度可以证明一点,50年前的新加坡绝非如本地主流华文传媒所说的“小渔村”!哈哈哈哈!

马来亚之恋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只生愁!”

       老友夏帏传来一部由1950年代香港粤语旧片《马来亚之恋》,由当时的粤语片红星如紫罗莲,张活游,张瑛,吴楚帆等主演, 作曲者(配乐?)赫然是梁乐音,片头还有当年的香港口琴名家梁日昭的名字!
       配乐“照例”以现成的“罐头音乐”为主,电影一开始便是一大段的布拉姆斯(Brahms)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优雅的旋律中又有淡淡的忧愁,似乎是在暗示或设定一种氛围。后来不出所料还有马斯卡尼(Mascagni)歌剧《乡村骑士》里著名的《间奏曲》(这是当时电影“配乐者”的最爱之一)!女主角上学的场景音乐用的居然是布拉姆斯的《大学庆典序曲》!够切题也够用心良苦了吧!
虽然只是些“罐头音乐”,但毕竟是大师杰作,配合剧情时,也令人动情。最低限度,比起许多三四流的电影音乐“创作”,还是有天壤之别!不解的是:“马来亚之恋”其中的马来音乐(?)只是一首面目模糊的背景歌曲而已?
       影片内容由女主角从“唐山”(当年南洋客口中的祖国故乡和中国)到南洋千里寻父展开 …….场景从新加坡(红灯码头,维多利亚音乐厅,旧火车站,东海岸,大坡大马路,牛车水豆腐街,麦里芝蓄水池,还有Sophia Road的南华女校旧校舍?!)到吉隆坡(?)。那时的马来亚还是马来亚(不是马来西亚),新加坡还是新加坡(虽然有些观念是:当时的新加坡是马来亚的一部分),但生活,人情,市容似乎分别不大。电影为了强调“南洋风格”(这点倒是“古今一致”?也很方便?),除了对白有意无意的用了许多南洋一带的土话口语,许多场景窗外更少不了椰子树。就如广东话所谓:“画工仔画到出肠”也!虽然如此,整体而言,比起当时的许多同类香港电影,这个制作还是很有诚意,很认真的,在一些内涵层面上也不乏令人感动之处。如今重温,其中触及那一代人的价值和感伤,只能说:大江东去,俱往矣!
       不太清楚以前的“联邦”或“州府”和现在的马来西亚有多大的改变或不同,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新加坡 ……………….!早已变化得天翻地覆甚至无迹可寻!
这里指的“变化”不仅仅是市容街景而已,从人文思想,道德价值,时尚品味等等等等无论是悲是喜,是美是丑,都已一去不复返。
       世界上有许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可以百年甚至千年不变,新加坡却只需5 - 60年便可以面目全非!在我们的许多世界第一里,记忆丢失之快肯定也是其中之一吧?我们似乎走在时代的前端,但就像一张燃烧着的纸张,激情亢奋的火焰不断向前延烧,也曾经“光辉火热”,可是最终身后除了灰烬还剩下些什么?这就是进步和生存的代价?!
       我们这一辈出生在战后的人,经历的时代文明变化以及科技进步似乎比之前任何时代都多都快,但许多事物,还来不及看清楚就已经成为明日黄花。究竟是福是祸是得是失,或许就见仁见智了?

古诗云: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明明是老来还乡的情景(或恶梦?),为何人未离乡,却常兴此感?!
3.10.2015/18.11.2018
观赏《马来亚之恋》部分电影片段请点击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I-cJjj92fI

网上照片:
《马来亚之恋》剧照 1:张瑛与紫罗莲。


《马来亚之恋》剧照 1:紫罗莲,黄曼梨与吴楚帆。



2018年11月18日星期日


往事只能回味之:

文化奖

       1996年获得新加坡文化奖,那年我44岁,算是“年轻”的得奖者之一,如今回想,除了自己的努力,也要感谢当年联名提名我,也都是文化奖得主的已故本地著名戏剧家郭宝崑先生和多元艺术家陈瑞献先生以及包括当年南洋艺术学院院长苏启祯博士在内支持我的有关评委。
       除了奖章和奖状以外,文化奖还有5万元的奖金(后来增加到8万元),当然,这个奖金并不是让你用来吃喝玩乐的,而是让你完成一个和你的专业有关的创作项目,我把这笔钱用来和新加坡华乐团合作了一套两张有关华乐团“进化”发展以及华乐团写作指南(类似20世纪英国作曲家布列顿Benjamin Britten 的青年管弦乐指南 A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的乐队创作CD录音《春华秋乐》Chinese Music For All Seasons


17.11.2018

图片:海峡时报有关新闻报导。


照片 1:与当时的新闻与艺术部部长杨荣文和陈忠义教授交谈。


照片 2:和当年新加坡艺术理事会处长张夏帏以及多元艺术家陈瑞献合照。


照片 3:与(左起)陈鸣銮,黄嫚娟,郭建文教授以及郭宝崑。


照片 4:(左起)艺术理事会处长许国华,我太太以及林曜。



2018年11月17日星期六


往事只能回味之:

文化奖的争议




       2001年新加坡文化奖(音乐)得主闫惠昌的获奖引起了本地华乐界的一些争议,争议和质疑主要不在于获奖者的能力表现和专业高度,而是在于其对本地音乐的贡献。
       其实,如果以在本地居留的时间为标准,相比之下,许多之前之后的文华奖得主可能就显得更不够资格了,更别说那些在体育方面得到国家额外金钱“奖赏”的“雇佣军”?
       个人以为,文化奖并不是一个单纯奖励个人长时间心力劳力付出的奖项,如果是这样,国家大可以颁发一个PBMBBM给任何对社会有功的人士而不仅仅是一个对国家文化艺术实质提升有所贡献的人?
       虽然,文化奖的评选评定其中难免有各种见仁见智或“政治”甚至“无知”的成分因素在内?!但文化奖的基本精神莫非首先应该是对得奖者个人艺术造诣高度的认可和表扬?事实上,如今回顾,这些年来的得奖者除了少部分“真材实料”还继续有所作为以外,其他有许多文化奖得主得奖后除了在本身的“艺术高度”方面没什么“突破”以外,有关方面的“活动”也不多,更糟的是,有的本质上还仿佛已经“改行经商”忘却初心?再看看今天依旧在音乐艺术专业里兢兢业业的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闫惠昌,还有人会有争议吗?
       最终,作为一个实至名归的文化奖得奖者,能得奖固然是一种荣耀,除了应该不负此奖的期许,也应该让文化奖以及其他获奖者以你为荣,而不是靠文化奖来垫高自己 ….........
16.11.2018


2018年11月15日星期四


笑中有泪 !


       今天有FB网友“分享”一篇有趣的文字,让人回想起小时候种种为了应付学校作业投机取巧的“创意”行为。作为华文老师肯定不能接受这样的文字,但仔细看看,“文章”除了有头有尾合情合理,居然还有点“简约主义”(minimalism)的味道!写出这样文字的孩子也许懒惰有心取巧但肯定不笨。问题是聪明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甚至痛恨华文?!
       不知道今天学校老师是否还常看到如此妙文,在有关方面多年来有意无意“酝酿”的华文惨景之下,大概也没有什么心情去和家长“相会”了?!
       只是,原本还觉得有趣,后来发现原帖无数对华文低落漠不关心以及嬉皮笑脸式的留言之后,才真正感到事态的“冰凉”以及无限的悲哀 .............. 这时虽然没有泪,但一点也笑不出来了...............
15.11.2018



2018年11月14日星期三


长凤新电影回忆之:

永远的夏梦


       夏梦 - 一个典雅脱俗的名字,就好像莎士比亚的名剧《仲夏夜之梦》一般如梦如幻,引人遐思!
       夏梦是1950-60年代香港长城影业公司的首席当家花旦,以一位女演员来说,她的容貌和演技至今都几乎一致被公认为佼佼者,以今天的职业操守道德标准水平,甚至很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曾有人如此说:“ 作为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夏梦绝非以姿容取胜,说她德艺双馨名副其实 - 她从不持美自傲,出道起就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为人剪彩,不应邀外出吃请,不拍内容不健康的戏,并对此诺信守终生”。以上说法若属实,在今时今日的演艺圈,简直就是神话了!?
       事实上,夏梦22岁嫁做人妇,从一而终,不迷乱不迎合,对情感的定力远超民国才女林徽因,仿佛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可说是中国女性的典范和骄傲!
作为一个女演员,容貌演技固然重要,但夏梦为人的优美品格才是她真正特出和与众不同之处。放眼古今中外,在电影圈里又有几个人能与之相提并论?别的不说,就看看今天的中,港,台影艺圈!许多所谓的女明星(为了市场)除了言行举止刻意媚俗(或天生如此?!),名字也往往相应俗气,以中国人的传统精神以及美学标准,简直就是活活脱脱一群毫无廉耻的妖精!
       当然,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 如此思想太落后?!但我想:一个不能分辨美丑黑白的社会,除了有如已故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所形容的一群“美盲”以外,还包括“德盲”!总之是个病态的社会。这点从个人,国家引申到全世界也都如此。而我相信:真正美好的事物是永不过时的,人也一样,就如夏梦。这也是这个世界还值得留恋的理由之一!
12.10.2015

2018年11月13日星期二


长凤新电影回忆之:

从电影《抢新郎》谈起


       无事上网闲逛常有意外收获,日前无意间就邂逅了《抢新郎》这部不可多得,改编自川剧《拉郎配》的电影佳作。
    《抢新郎》是1958年香港凤凰电影公司出品的一部古装喜剧片,由夏梦,高远主演。是当年“长凤”两家路线左倾电影公司所拍摄的许多借古讽今的电影之一。
或许对许多人来说:《抢新郎》只是部笑片,但若仔细品味,会发现这也是部笑中有泪的喜剧。这部电影不只演员出色,编导手法也很高明,让人看得开心之余,也暂时忘却了一些人事烦恼!
       多年来看了不计其数的各种电影,仔细想想,能在记忆中留下来,值得回顾的好电影可能也只有千百分之一?!毋庸置疑,今天的科技进展速度空前,今天的电影拍摄技术和设备也与时并进。然而吊诡无奈的,仿佛就和今天普遍接触到的人性或事物一样,其外观外表(影音效果)咋看之下,可以令你感觉眼前一亮,甚至震撼,但看完电影之后,留下来的印象记忆往往也只有对画面效果的“震撼”,并没有一丝发自内心的感动!
       时至今日,世上各种各样语言文化内涵的电影汗牛充栋,除了无法统计,数目还在不断的增加。但主流还是以商业(挂帅的)电影为主。平心而论,“商业”并没有错,就像艺术家也要吃饭一样合理。电影的上座率也是很重要的,但在营利之余能否还有点内涵品位,那除了反映制作者的追求,也关乎作品的生命力。除此之外,无论制作规模大小,其中总涉及一定的人力物力,最终热闹一轮之后(幸运的话?!),就让它就此永远“人间蒸发”(无声无息了无痕迹的消失)或让人拿去“填海”!这是否是一种资源的浪费甚至罪恶?
       许多“新”电影也往往没有那些拍摄技术落后,手段原始的经典老电影一般能令人刻骨铭心或有想一再重温的冲动!这就有点像著名的双峰塔和埃及的金字塔 - 一新一古,建筑技术风格也有时代先进与古老原始之分,但来到隽永大气和文化内涵底蕴,高下立分?
   《抢新郎》肯定是“长凤”一系列电影中的精品之作之一,虽然是1958年的电影,但许多方面都和好些中外经典电影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绝对值得一看再看。
1.8.2016

观赏香港凤凰电影公司出品的《抢新郎》请点击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UbzsCYWZk&feature=youtu.be&fbclid=IwAR24HSCva5-pL8ay837EIR0tZ2KVrY80fX20VjPoC_ENCYOFNTIJfUxyLDg

2018年11月12日星期一



长凤新电影回忆之:

火样的热情 铁样的主张

       文章标题来自1966年香港银星艺术团莅新演出节目中一首歌曲 -《好街坊》里的两句歌词。现在回想,这两句歌词不正是当年银星艺术团一众演员给人的一种印象写照?“火样的热情”体现在对街坊朋友和群体的热情,“铁样的主张”则是对正确和应做的事义不容辞而且亲力亲为。
       根据当年(1971年)银星艺术团马来西亚吉隆坡账灾义演随团采访记者报导:这些已是许多海外华人眼里的“明星”们,在演出后台卷起袖子亲自动手扛木抬铁搭建布景,就和一般工作人员没有什么两样!如此不分你我,不念名气身段的超专业精神除了令人惊讶,也令人无限感动!
       这种精神风范后来仿佛也影响了一些新加坡1960 - 70年代的左倾文艺团体(就连演出司仪报幕,演戏对白的语音语气动作表情等等都如出一辙!)?虽然这种“健康”“正派”表现对一些圈外人而言有时显得有点过头或略嫌做作?但不管其背后的内涵意向如何,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一部分人的追求和价值观,无论如何也总比现在的许多恬不知耻妖魅横行以及罡风逞狂正气消沉的现状要强多了。
       也是抚今追昔?内容记述了1971年香港银星艺术团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账灾义演始末的“在那光明的季节里”一书著者黄琦旺先生,或许对今天的社会乃至世界现状不无感慨?特以Charles Dickens狄更斯《双城记》里的句子作为书的开场白: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
人们面前有各样事物,
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
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时代变了,人心也不同了,许多过去的纯真理想,如今或许只能在昔日长凤新电影里寻觅回味了?
16.10.2016

聆听:费明仪,草田以及香港银星艺术团合唱团演唱的《好街坊》请点击链接:https://soundcloud.com/user-21736741/at1c4osl3gzs

图片(来自“在那光明的季节里”一书)1971年香港银星艺术团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账灾义演期间,(左起)马来西亚橡胶业巨子李引桐与王葆真,石慧以及傅奇合照。




2018年11月11日星期日


长凤新电影回忆之:

在那光明的季节里


       “在那光明的季节里”是由黄琦旺编著,马来西亚学文社出版的一本稀有好书。我喜欢这个书名,书的内容也确切反映了那个灾难年代的人们对“光明”的憧憬和希望。
       “在那光明的季节里”里主要记述了1971年义薄云天的香港银星艺术团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账灾义演的始末,里头除了大量和水灾义演有关文字和新闻报导以及演出实况录音(附CD),还有很多珍贵的纪实照片,可说是当年这个盛况空前以及历史性演出的一个极为完整的记录资料。
       如今回顾,那确实是个普遍贫困多灾多难的年代,但从某个角度来说,在很多人精神上也是个幸福的年代,毕竟,那时人们对正派的事物除了更为热情向往,对人性善良的一面以及“光明”的前景也满怀希望?!
11.11.2018


2018年11月10日星期六


长凤新电影回忆之:

王葆真


       最近老友夏帏送给我一本由黄琦旺编著,马来西亚学文社出版的“在那光明的季节里”。
       书的内容主要记述了1971年香港银星艺术团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账灾义演的始末。书里头除了大量和水灾义演有关文字,新闻报导,CD演出实况录音,还有很多珍贵的纪实照片,可说是当年这个盛况空前以及历史性演出的一个很好的记录资料。
       书里也有银星艺术团(由当年长城,凤凰以及新联三个香港左派电影公司演员组成)一些主要团员的简介。其中就有王葆真的介绍。
       对王葆真特别有印象是因为1970年代在新加坡人民协会文工团工作时和她有过一面之缘。那是一个官方安排的文化交流会,记得当时还有年轻的江龙(后来在新加坡电视台任职)。
       之前看过王葆真主演的一些电影如《云海玉弓缘》以及《侠骨丹心》等等,1960年代银星艺术团莅新演出时,她和傅奇的双人舞 - 舞剧《小刀会》里的“弓舞”也让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银幕上的王葆真自有一股英姿飒爽的侠女气质。但下了银幕却没有丝毫明星的架子,平易近人的态度举止以及朴素无华的衣妆就和当年许多你在街上常见的女孩没什么分别,这也是那个年代许多长凤新演员友善亲和的典型风范,这种健康正面的精神面貌仿佛也是当年长凤新演员们所独有的,和其他一些港台电影明星扑面而来的傲气和风尘气截然不同。这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也显得特别珍贵以及令人怀念。相比之下,后来在所见过的大小明星歌星身上(除了庄雪芳小姐以外)再也没有看到一点踪影!
       王葆真是1960年代长凤当家花旦之一,形象上或许没有当年长凤三个“公主”- 夏梦,石慧以及陈思思的雍容亮丽,但给人的印象是个有修养和内敛的好演员。可惜的是,她幽兰出谷般的清爽气质在今天的影艺圈里,仿佛也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成了绝响。
       时光荏苒,当年惊鸿一瞥,无缘再见,仅献上遥远的祝福!
13.10.2016/10.11.2018


2018年11月9日星期五


长风新电影回忆之:

《金鹰》与于粦

     《金鹰》是1964年香港长城凤凰电影公司的出品,电影讲述蒙古草原英雄布尔固德勇抗强权恶势力的壮烈故事。当年电影在大世界游艺场里的青天戏院上映,那年我还在读小学。
       拜昔日大戏院大银幕的气势气派(size does matter),在这部电影里,个人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如此慑人心魄辽阔壮观的草原情景,成千成百像珍珠般由远处滚滚而来的羊群画面,也令人震撼不已。而在这个大自然场景里的男女主角不单是人物出落得漂亮潇洒,“朱虹”和“高远”这两个艺名(?)更令我眼前一亮:多别致醒目的名字!相形之下,那时南洋一带的华人,名字很多都一般,也鲜少是两个字的。而且巧妙的是,这一对只有两个字的名字已似乎把人间的至美和广阔都包含在内了。
       那年头的华语粤语电影,一般都“内容健康”(迎合也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社会价值和道德观?),是非黑白分明,戏中好人坏人也一目了然,有专演好人的演员,也有专演坏人的演员,观众不必伤脑筋,一看就明白。主观感觉上,就连来看戏的观众似乎也多是些眉目端正的好人?当年社会上的坏人坏事似乎没有今天多,人也比较正气正派?
       早年有名气的的长城凤凰新联电影配乐作曲者除了黎小田的爸爸草田,便数于粦先生。《金鹰》这部电影里的动听插曲,便是由于粦执笔,歌曲除了一贯的动听以及平易近人,还有淳朴自然的蒙古草原民族风味。
       1960年代轰动一时由长城凤凰新联演员组成的银星艺术团南来,在(已被拆除的)国家剧场演出,其中民乐队的指挥正是壮年的于粦。印象尤深的:当时银星艺术团女声小组还演唱了于粦的粤语合唱曲《泉水弯弯》。
       于粦无疑很有写旋律的天分才情,也写了许多好听的歌曲,如长凤电影《海燕》里头的歌曲便是很好的例子。他何来如此多的灵感?记得曾听已故香港中乐团创团音乐总监吴大江先生提及:于粦的作曲灵感经常在浴缸里寻得?!不是每个作曲者都如此吧?家里没有浴缸的怎么办?
       于粦刚巧是太太银行同事的家翁,1995年时来新看望儿子媳妇,正好碰上我和新加坡交响乐团合作的“老歌编曲管弦乐音乐会”。还记得看完音乐会虽已老态龙钟但精神奕奕的他用广东话对我说:“你犀利”!,敬谢之余,我也半开玩笑的用广东话回应:“你亦都好犀利”!
6.4.2016/8.11.2018

聆听顾锦华与张铮演唱《金鹰》电影插曲请点击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0188K1yml8


图片:电影《金鹰》歌曲原声带录音唱片,前左起是男女主角朱虹与高远。



2018年11月8日星期四


黑胶情怀之八

永远的黑胶

       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听CD,当时刚面市不久的CD夹着铺天盖地的宣传,来势汹汹。一半是好奇,一半也为大势所趋所影响,和一群发烧朋友毅然放下了多年所爱- 黑胶唱片和唱机,投向新兴的CD潮流。

       初面世的CD售价并不便宜(80年代的S$30- 35),但看在宣传上特别强调的“使用方便”以及“永不磨损”份上,还是狠狠的掏出真金白银 ……… 只可惜好梦不长,没几年,灾难和噩梦就来了。

       一向小心翼翼,加上“爱心千千万“,以为能与之天长地久的CD,虽没有丝毫碰撞磨损,可是有一天,却偶然发现CD最重要的激光反射层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被无声无息的氧化洞穿了!

       简直是晴天霹雳!又好像生癌一样,好些CD就这样或快或慢的“死”去,勉强可以唱的,音质也大不如前,其中有些还是名牌贵价的CD!这种事是当初CD公司宣传里所没有或“忽略”的,真是无商不奸!

       但这并不是我重拾黑胶唱片的最大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改听CD之后,不知为何,总是感觉某方面有点失落和欠缺,听音乐的满足感大不如前。一直到多年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和黑胶唱片再度重逢才明白这些年来所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比较听CD 和黑胶唱片的不同感觉,听CD就有如在高清电视上看沙漠,画面固然清晰无比。但听黑胶唱片就好像置身在沙漠里,似乎还能感受到些许沙尘热气。

       不是夸张,但不瞒您说,事隔多年再次重温黑胶唱片温馨音响的那一刻,那种感触就好像离家多年,偶然在乡尝到久违了的故风味。突然之间百感交集,涌上心头,心里似乎有种泫然之感

       当下发奋图强,马上开始“反攻黑胶大陆”行动,明查暗访,大举搜购黑胶唱片,好像有点“忽闻春尽强登山”似的。只是“春尽”不完全是岁月流逝,而是黑胶唱片的日渐式微,昔日佳作经典日渐难寻。

       不明白为何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对音响品味品位要求仿佛已低至迹近无知!另一方面看来:我们年轻代还是满幸福的,听音乐的“境界”相对也比较高。虽然当时不觉得黑胶唱片有什么特别,就如空气对人类和水对鱼儿一样理所当然现在由于时代变迁,科技发展,录音方式以及承载体的演变,“空气”和“水”的质量也都渐渐改变了!很多人的听觉都在不知不觉之间,被这些变化“同化”了?说得不好听,仿佛就是被“阉割”了?!

       蓦然发现:我们如今似乎是活在一个物质生活进步,精神品位却在倒退的世界?!人们很多时候追求的往往是外表,方便和效率,注重成果多于过程。待人接物的表达方式往往直截了当,不大讲究细致含蓄和情趣,更不要说深度和内涵。许多人多数时候都在跟风逐潮,整个社会于是逐渐变成一个大快餐店人们的追求喜好,口味趣味都大同小异。

       黑胶唱片虽不一定完美,黑胶唱机操作也比CD机繁琐费事,音响背景更不比CD宁静,总之缺点多多但只要一开声,黑胶唱片的音响就是不同:令人感觉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人气,就好像活在并不完美但滋味无穷的人间。

       黑胶录音也缤纷多采,单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录音当中便有无数各类经历时间考验的演奏供选择。这些经过时间沉淀,历经物竞天择般考验的录音,很多如今都以CD形式轮回转世再战江湖!CD市场世界性的衰退,也许与此有关,试想;在什么都讲求效率,物有所值,时间空前宝贵的今天,当人们听过了David Oistrakh, Rostropovich , Kempff 等等大师们的无数经典演奏录音之后,还会轻易“冒险”花钱花时间去听一些新上场“天才”的演奏吗?。

       综观现今许多的CD录音,要不是缺乏新意和个性,便是听来往往有雷同之感。不谨古典音乐(或严肃音乐)如此,连流行歌曲也一样!讲求包装是然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创意和真诚严重短缺或根本欠奉,更多时候,除了一心一意的“抢钱”(行内语)以及和媒体狼狈为奸,那来品味深度和感动?

       CD出版业如今所面临的困境,除了须要面对防不胜防的盗版和庞大的制作成本之外,主要原因是现在有更方便和更廉宜的MP3!一般年轻人但求听得清楚和够大声,并不怎么在乎音质的好坏,也不能分辨优劣,有时连音量大小都没有概念和节制,不知不觉损坏了听觉!就算幸运耳朵没事,久而久之也养成了“是非”(音质好坏)不分的“烂耳朵”!这种没有追求,贪图小便宜的心态往往显示个人品位不高,长此以往,人也容易流于庸俗肤浅。

       从音响角度而言,下面所言肯定并不是“正常”的态度和追求。但由于黑胶唱片音响背景不够宁静所“附送”的“音响效果”,却常使我想起旧时的农历新年 - “杂音”在所难免,但空气中永远回荡着绵绵不绝的温馨喜悦和那浓浓的节日气味,令人怀念。我喜欢这种氛围和感觉,些许杂音也就无伤大雅了。

       上述也许有点走火入魔,但这也是我的选择和感受,黑胶唱片就好像是“老”朋友,虽不免有缺点(当然自己也是),但有些优点却是无可替代的。经历了大半人生,回首来路,如今听黑胶唱片仿佛也不只是听音乐而已,更像是在倾听流光岁月

6.4.2009

图片:个人部分黑胶收藏以及“经典古老”的音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