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9日星期四

忘记与不看

       世事常有“巧合”?就如昔日流行歌曲歌词 - 有时会歪打正着的反映了一些现实里的情状。譬如:已故香港黄霑的《忘记他》就很能让人兴起一种对本地华文没落消亡的感触!

忘记他
等于忘掉了一切
等于将方和向抛掉
遗失了自己

忘记他
等于忘尽了欢喜
等于将心灵也锁住
同苦痛在一起

从来只有他
可以令我欣赏自己
更能让我去用爱
将一切平凡事
变得美丽


忘记他
怎么忘记得起
铭心刻骨来永久记住
从此永无尽期

       无独有偶,台湾文化名人李敖昔日所写的一首情歌《忘了我是谁》,歌词却令人想起一些官僚媒体的嘴脸?以下略添“注解”,苦中作乐聊博一粲!

不看你的眼(因为讨厌)
不看你的眉(还是讨厌)
看了心里都是你(破坏心情)
忘了我是谁(耽误正事)

不看你的眼(以免心烦)
不看你的眉(为免反胃)
看的时候心里跳(义愤填胸)
看过以后眼泪垂(无限悲哀)

       以前有报馆人说我喜欢借题发挥,从工作性质来看,他们自己难道就不是吗?难道新闻都是空穴来风?不同的只是,个人对社会上一些事的关心都发至内心,是一种“义工性质”的精神劳作,而媒体对时事的“关心”基本都是“打工性质”(没有钱财利益,这些仁兄仁姐们可能写得如此起劲吗?),取人钱财与人消灾也罢,如果为虎作伥之余还助纣为虐?!或者只是有立场而没有是非??!!还沾沾自喜???!!!就难免会为人所不齿,历史也会记得!
29.6.2017


2017年6月28日星期三

诗人与小贩

       日前在报上看到一位“诗人”的访谈,不久之后在家附近的食物中心又看到了一个小贩的嘴脸。
       在芸芸艺术创作形式之中,文学诗歌仿佛(应该?)是一种真诚发自内心以及直指人心的一种“手段”?文学家以及诗人就有点像是普罗大众的心灵导师?因此:但凡读过点书的人,一听到“诗人”二字都莫不肃然起敬。
       作为一个诗人,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感动读者,让读者受众等能感受其“心灵之美”?若然,诗人就有点像是受众的心灵向导或心灵审美观的“上梁”?问题是:是否每个“诗人”都有那种“资”与“格”?
       作为本地一个末代华文教育背景者,我特别敬仰一些中国古代诗人,除了文字高度不在话下,最重要的是,他们往往都是有着悲天悯人忧国忧民胸怀的一代才人,同时,也体现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气节风骨。不仅仅只是风花雪月,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已!
       反观今天一些的所谓“诗人”,除了在自己所布下的文字云雾里自我感觉良好以至和现实社会严重脱节以外,又有几个有作为一个文化人所应有的正义感以及真正对家国社会的关怀?!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起码的正直正派,他所讲的话,就算经过精雕细琢,你又会相信吗?
       提及小贩,就和各行各业一样,人品修养良莠不齐,有好有坏。共同点往往是一旦生意兴隆接应不暇,他们的“艺术家脾气”就来了(他们忘了他们从事的是一种大众服务行业?),这仿佛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反正基本还是公平交易愿者上钩。只是做生意无论规模大小,最重要还是要讲诚信(或许还有“适量”的良心?),那天就碰到一个这方面有问题的!其实,以往也常光顾,也相安无事,那天顾客多了,居然态度显得有点不耐烦,那也是“人之常情”吧?但不能接受的是,还企图找个无聊的理由变相起价!或许,也不是每个小贩都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当然,我不会试图去当该小贩的“心灵向导”(多讲没用!)!只是以后再也不会“惠顾”就是。
       为何把诗人和小贩拉扯在一起?原因是有一次偶然看到有小贩的摊前傲然展示某报纸所颁发的最佳食物评选奖状(?),意外发现“受访诗人”居然还是有关评审之一?
       凭心而论,如果一定要我在欣赏“有关诗作”或光顾“有关摊贩”之间二选一,我想还是会选择摊贩,因为毕竟食物味道还真不错。
28.6.2017



2017年6月27日星期二

浑水钓鱼?!

       没错,是浑水钓鱼而非浑水摸鱼。“浑水”在这里是个动词 - 是把水弄浑的意思。从近日某些牵动着国人心情的事件看来,“浑水钓鱼”也许是个贴切的形容?
        19世纪的奥地利作曲家,人称艺术歌曲之王的舒伯特(Schubert)有首脍炙人口名为《鳟鱼》的歌曲,歌词翻译如下:

在清澈的小溪里,
有条小鳟鱼,
快乐的游着,
就像箭一样快。
我站在溪边,
静静地看着它,
在清澈的的溪流中,
它游得多畅快!

那渔夫拿着钓竿,
也站在溪边,
冷酷地看着溪水,
想把鱼儿钓上。
我暗自期望,
只要溪水清又亮,
就休想把鱼儿钓上。

可是渔夫不愿久等,
立刻就把溪水弄浑。
我还来不及想,
他已提起钓竿把小鳟鱼钓出水面!
我满怀激愤地看着鳟鱼受骗!

年轻的小伙子啊,
站在金色的溪水边,
应该以鳟鱼为戒!看见危险,
就得拔腿就跑!
纯洁的姑娘啊,
你们缺乏心眼,
容易受骗上当。
看清引诱者的钓竿,
以免后悔莫及!

       少年时候不识愁滋味,但也不无矛盾,既喜欢舒伯特的歌曲也喜欢钓鱼,更不明白为何把水弄浑了鱼就容易上钩?(近日,看到一些政治现象,居然若有所悟!)后来不知道为了什么,对钓鱼这回事兴味索然,不觉已有几十年不碰钓竿了,有时设身处地的想,被人用钩强拉出水面会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和绝望?!
       或许已到了“如今识尽愁滋味”或“惯看秋月春风”的人生阶段?有些事往往欲说还休!只是这几天看着一些政客没有人格原则的嘴脸,再环顾四周,不由又想起舒伯特歌曲里可怜无知的鳟鱼,人和鱼,“鱼”和“愚”之间是否也有其宿命的因缘牵扯?是非不分也许还不是最坏的情况,充其量只是一种愚民唯利是图愚蠢无知的表现,但如果上上下下都为了一己私利或既得利益而“刻意是非不分”?!那国家还有希望吗?!如今,有些近似“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现状是否也和“种瓜得瓜”的因果有关?!

27.6.2017

2017年6月26日星期一

何似在人间?!

       日前我国“第一家庭”成员因为建国总理故居去留的问题相持不下,闹得沸沸扬扬,不止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互联网上一时也热闹非凡!
       从网上对有关事件的议论留言所反映出来的种种“想法”,仿佛可以感受到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里的“品类之繁”!不管你喜欢与否,到目前为止(据说官方已有把“网”收紧的意思?!),互联网到底还是一个供人自由发表言论,也因为“自由”,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许多平日隐藏在暗处的各种人性嘴脸。
       这本来也是今天的世态常情了,只是“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在“第一家庭”纠纷背景下起舞的粗暴,虚伪,愚蠢或别有居心谎言,却仿佛“盛况空前”?!我想总理对“高处不胜寒”的感受在此时此刻应该格外深刻?而对于那些有良知的网民来说,这种世态景象又“何似在人间”?!(简直就像是“群妖乱舞”?!)
       以往读蒲松龄《聊斋志异》趣味怏然但也只是半信半疑,哪知道今天却仿佛时时身在其中?!
26.6.2017


2017年6月22日星期四

悲惨的脚车!

       今天出外买午餐,经过家旁边的一条大水沟,不经意一看,赫然看到有辆崭新的共享脚车,就像尸体一样静静的躺在流动的浅水里!我有种想爬下沟去“搭救”的冲动,无奈此事对于已不再年轻的我,难度太大,踌躇了一阵子,也只好放弃!
       最近恶意破坏共享脚车的事件仿佛是层出不穷?有高楼抛下或沉入大海等等等等 ….......... 与此相比,随意停把脚车停放在马路中央似乎已经不算什么了?!
       这种事以前只是听闻,并没有什么“震撼”,今天亲眼看到这“血淋淋”的一幕,对于这些损人不利己的(就像野兽般的?)恶劣行为,心里不由感觉愤怒!也马上就联想到我们的教育,虽然早已是老生常谈见怪不怪,但如果有关当局无法改进起码的公德心观念这一环,从前官方为我们所许下的远景 – 优雅社会以及瑞士愿景不只是空话,还是一种谎言?!也显示了许多官僚只懂得急功近利以及无能的一面 ?!
       就像尸体一样静静的躺在脏水里的脚车,其惨状莫非也映照着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 而如此一辆好好的脚车,仿佛就像个好人在一个没有良知的社会里遭受无妄之灾一般的无辜无助?!
       都说反恐,对“遇难”的脚车来说,这又算不算是一种“恐怖份子”的行为?
23.6.2017




2017年6月18日星期日

被扭曲的价值观?!

       在我国“第一家庭”成员因为建国总理故居去留问题争执的沸沸扬扬场景下,突然想起这首中国古代诗人黄庭坚的《清明》诗,看来,千载以下,诗人所发出的这一声浩叹,对于愚贤优劣,恒古人不变的人性而言,感受还是与今人相似的?!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目蓬篙共一丘!

       诗人以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野田荒冢为背景色调,娓娓道出了人间的正气和愚昧。其中“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的强烈对照最为形象化。试想:一个人也不是穷到三餐不继,还有房子妻妾,竟然会不时厚着脸皮在墓地里向陌生人乞讨别人祭拜祖先的食物!更令人难以想象的,回家之后还向妻子和小老婆得意洋洋的炫耀食物的精致美味?!这些妻妾如果还有一点人格品格,委身与如此不堪的人,又会怎么想?将心一横将计就计成为“同道中人”(如英文所说:if you can't beat themjoin them?!)?或许如此余生还能有点“幸福”?反之,可能一辈子都会很不快乐吧?!
       这令人不禁联想起此地一些只知道贪小便宜而无视是非正义的恶俗嘴脸!悲哀的往往是,政客们就是利用这些人的愚蠢无知来成就他们的“事业”。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有利可图,人还是倾向“现实”的(在此地叫做“务实”?),久而久之这也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无可厚非”的风气,于是人人渐渐变得唯利是图,罔顾道义,而最终竟也皆大欢喜?!只是:一个国家的价值观若沦落至此,执政者为了其政治利益也“乐观其成”,有必要时还不惜公然以“威胁”“恐吓”的方式来“鼓励”(?!),人民也甘之若饴,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和前景吗?有时真的很怀疑,这是否是一种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国民教育”?!
       唉!从前的人说: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目蓬篙共一丘!此时此景仿佛却是:贤愚奸诈满目是?!虎狼狈貉共一丘?!
       回想6-70年代人心相对的淳朴日子,看看今天的国风民情以及“宫闱恩怨”,又蓦然想起杜甫的低沉句子:冥冥重泉哭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
18.6.2017




2017年6月17日星期六

家国不幸?!

       这几天我国“第一家庭”成员因为建国总理故居去留的问题相持不下,闹得沸沸扬扬,如今不止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连国际上都仿佛把这事当成茶余饭后的笑谈?
       因为,这整件事除了家庭不和的成分,也多少令人对一个国家领导人的智慧能力以及事件背后种种不为人知的原因产生猜疑!
       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何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连最起码的“齐家”都出了问题?诚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都会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家事,一个不知头尾的旁人也无权无谓过问,但作为一个万众瞩目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何竟能让“家丑”演变为“国丑”?!
       如今争论的重点是建国总理遗嘱的“可信度”,这更令人困惑了,首先,从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离世到此次发生争端之前,全国上上下下都未曾有人公开质疑过有关遗嘱的“可信度”?如今却突然生出如此多的枝枝节节,一时叫国人无可适从之余又情何以堪?!
       关键是,之前我们所看到和读到的建国总理讲话视频以及著作里,都很清楚反映了建国总理对于拆除故居的坚决意愿,为何在其过世两年之后竟然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这是在说明我们一向英明睿智精通法律的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不清楚他自己所签订的遗嘱吗?!
       也许,许多老老实实或浑浑噩噩或见利忘义的新加坡人,只要当下还过得去,往往只顾自家门前雪,对许多国事都不会去关心和追究,但由高薪“聘来”的“贤人”们来为他们做主决定,就像一群驯良而无知的绵羊一般?!因此,外国人常笑新加坡人笨,是不无道理的?只是现在被外国人觉得笨的,似乎还不只是人民而已?!如此下去也不知该如何收场?但新加坡的前景又怎不令人担忧?!
       对一些人来说,许多事,成也媒体?!败也媒体?!无论如何,现在看来,如今除了有关的当事人,最是水深火热以及忧喜参半的可能还是那些官媒吧?报纸销路或许会因而有点起色,但如何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在“人”(良心)与“鬼”(不义之财?)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以免沦至“两面不是人”还是有点伤脑筋的?!
16.6.2017


2017年6月13日星期二

还有是非观念吗?!

       日前看到了有关“粉红点”71日芳林公园集会的报导,之后又看到在国泰电影娱乐城有关的大幅海报图片。
      “粉红点”如今在本地仿佛就是同性恋者的代号。与今相比,从前的“同志”们居多是闪闪缩缩,不可告人似的,哪像今天这样高姿态据理力争顾盼自豪?!
       从古到今,在一些出色的艺术家和文学家当中都不乏同性恋者,其中又以西方居多,在下孤陋寡闻,在华族当中只知道有小说家白先勇?
       个人以往对同性恋是倾向同情的,因为从生活和一些电影中了解到,他们的性取向意识多是与生俱来无可抗拒的。也往往因而成为了处处被人歧视的无辜少数弱势一群,在前些世纪在一些国度还被视为是一种不可宽恕的邪恶罪人。
       只是同情并不等于认同,尤其是对于那些后天形成者(据说不是所有同性恋者都是天生的?有些是选择性成为“同志”的?),据了解,从一个现实的角度来看,同性恋本质上似乎违反了人类延绵延续的天然规律,从华人传统观念的角度,这还是一种大不孝,从全人类的角度,如果越来越多人有这种心理趋向,那人类会否有绝灭的一天?
       我们不必仇视敌视或轻视歧视同性恋者,毕竟那也是“人权”的一种?只是为了“人类的明天”?我们也不必有意无意的去鼓励?在近日一些有关事件里,某些商家,媒体甚至官方都为了各自的“苦衷”或利益而对一些有关现象三缄其口或顾左右而言其他,那我们还有是非观念吗?
       至于“同志”们,既然命运如此或有志于此?就不妨向艺术家的我行我素态度看齐?别人如何看待你,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就有如别人也无法改变你们?高姿态聚会或示威除了增加某种社会危机感又能如何?真能根本改变什么?同性恋也许是一种没有选择或许乐在其中的生活方式,但在自我(权利)保护的同时,是否也要客观考虑对其他人(包括对至亲好友)所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困扰?
       今天世人的生活方式以至价值观可说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其中有些是旁人可以理解的,有些是旁人无法理解的,就有如那爱动物野兽更胜于爱人类父母兄弟姐妹的一撮,我们当如何去理解?又有必要去理解吗?又,当一个弱势者姿态转为强势时,也许也不再需要同情了?(同情也可能被误解为是种怜悯?!)最终,或许只能说:无法改变的双方,无奈都必须生活在一个(地球)屋檐下,能包容最好,不然,就相互敏感些吧?!
13.6.2017


2017年6月8日星期四

从体罚谈起

       常常听到或读到有关家长或甚至学校对孩子学生体罚的争议。今天在报上又看到一则 - “体罚孩子非上策”。
       一般来到这个课题,绝大多数的人都会“从善如流”的从一个他们以为是“人道”或“文明”的角度去看而断然反对体罚。
       小时候遭受体罚,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就是一面倒,完全一无是处乏善可陈?也许见仁见智或因人因事而异吧?我们这一辈人许多都是从“体罚年代”中过来的,我们那一代人的心灵素质一定就比今天的年轻一辈差吗?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体罚可能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工具,就看执行者的态度和智慧?是的,我们都反对没有理性以及残暴的体罚,但若合时合情合理以及适度的体罚能让小孩子更深刻的记取教训,那又有何不好?早一点让他们知道做错事要面对痛苦不是比将来犯法被严刑鞭打更好?在有必要时,不愿或不敢体罚孩子,真是一种对他们爱护的表现吗?还是只是一种愚昧无知以及没有责任感的“仁慈”?!
       记得小时候中小学校风普遍良好,学生一般除了相对更有纪律,对师长长辈们也都更有礼貌。和现在学校里讲究文明人道的“生态环境”相比,个人更相信当年的学校里体罚的必要性和“建设性”!那时被体罚的孩子,一般都不会对老师记恨,更不会也不敢回家哭诉以至家长到学校去兴师问罪的。(就不要说今天的教育如何先进了)那时的家长和小孩明显都比今天的家长小孩更懂事明理?!所谓教育不是先从学习如何做人开始的吗?
       以下的事和体罚或许没有直接关联但也和“罚”有关。近日在网上又看到有家长因孩子手机被学方扣留大为不满而到学校发难,除了态度恶劣,完全不把校长老师放在眼里,还恫言要告校方(如此下去,以后难保不会发生买凶杀人的事?!)!不禁想,如果不是有关当局长期以来对某些学生以及家长的纵容忍让又怎会有今天的“惨景”和闹剧?!又想:相比以往的为人师表备受学生尊敬和家长信赖,今天的老师真可怜(和以前相比之下除了工作繁重,学生越来越难以管教,没有多少假期,杂务一大把,往往做完了一天的工作,晚上还要应对没完没了的家长电话信件询问甚至投诉和可能随之而来校长的问责压力?!),有些老师心灰意冷兼麻木之余,就养成了做一天的和尚敲一天的种的心态?!还有些老师校长更是渐渐“行为变坏”,已经完全失去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守则,这种种,谁又是“始作俑者”以及“罪魁祸首”?!
       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曾在多年前竞选期间就治理国家问题说过一句非常深刻的话:“This is not a game of card …....... !”(这并非儿戏?),一个国家的教育取向何尝不是如此?若教育价值取向继续“顽冥不灵”,新加坡将何去何从?!
8.6.2017




2017年6月5日星期一

为了扑灭对艺术的热情?!


      日前在一个亲戚的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多年不见的后辈。这个后辈很小就显示出在视觉艺术上的天分。后来也顺理成章的考进 新加坡艺术学校 了SOTA

       近日常听到一些来自不同渠道关于SOTA负面传闻。如:由于校方管理不当而使到许多老师集体离职?学生对此也颇有怨言。也有新闻报导说SOTA的毕业生毕业后有意继续往艺术方面发展者只约有20%

       由于好奇,就问这个后辈对这些事的看法。她表示情况是有点令人无所适从,她还有一年便毕业了,问及对毕业后的升学动向,她很肯定说如果考上了大学,她将不会选读和艺术有直接关系的科目!

       这令我很感意外,因为:从谈吐中可以感觉她对艺术思维的成熟,仿佛已经有一种艺术家的气质,而当年选读SOTA也是一腔热情充满理想,为何几年后,还是年纪轻轻的,却给人一种意志消沉的感觉!

       SOTA也算是在名校之列了,校舍堂皇设备先进,学费自然也比一般普通学校都要贵出很多。建校原意应是要鼓励以及发扬艺术,也是发展“优雅社会”的方式之一?兴建一所艺术学校,原无可厚非,在这方面,政府也肯定投入了无数金钱,只是如今从一个“务实”的现实角度来看,真值得吗?

       导致今天出现的情况,个人怀疑是有关方面对艺术苗子培训思维方面出了问题?SOTA虽然说是一所侧重艺术的学校,但在其他课业方面的要求压力和一般名校几乎没有什么分别,这样的安排不是让这些“准未来艺术家”百上加斤疲于奔命?!这是一种“内行教育”应该出现的情况吗?SOTA应该不是为了扑灭年轻人对艺术的热情而设的吧?

       也许不能相提并论,但记得曾经有个城府很深兼聪明绝顶的熟人,为了扑灭女儿对舞蹈的热情,特意把她带到中国北京,让她见识了作为一个专业舞蹈员过程必须经过的种种魔鬼地狱般的“惨景”,此举果然见效,最终把女儿吓成了一个律师!

       新加坡的许多建设观念都以“务实”为基础,这原非坏事,只是来到艺术,有些“原则”并不能硬套。因为艺术文学往往都是些“无用之用”的东西(有时还难免对“政治”有害?),假如处处以“务实”为前提,那就干脆不要吃力不讨好的尝试去“搞”艺术,如果真有诚意,就应该确保在这个环节里不能有外行主导内行的情况,当然,这样讲不外乎天真,有关方面何曾为判断失误或无知无能而认错?

       绝非本地缺乏人才,或许是个人悲观吧,只是在有关圈子活动多年,总感觉以一路以来的教育以及社会价值取向,绝少有能力以及真正有理想抱负的本土艺术家,能在此地环境氛围当中奋斗而取得所谓“世界级”成就的。

       如果无知的“务实”观念无法改变,就无谓为了某种虚假的门面而浪费纳税人的钱,反正都这么多年了,没有艺术也不会死人,有了“艺术”社会也不见得就比以往优雅?!就老老实实的把钱用在各种社会福利上(可能的话,少纳点税?!),也好过把它轻轻的打水漂入一种无知愚昧的“艺术潮流”里?!

5.6.2017/3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