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够专业
日前在联合早报上看到半版滨海艺术中心呈献歌剧音乐会《原野》的广告。广告内容从主办者,音乐总监,导演,独唱,乐团以至原话剧作者曹禺的名字都有了。就单单没有歌剧作曲者的名字!?于是有了“歌剧《原野》的作曲者是谁?”的“质疑”。
今天又看到了四分之一版歌剧音乐会《原野》的广告。这回在一群参与者名字之间出现了歌剧作曲者金湘先生的名字。然而字体小不显眼不说,还排在第三位- 话剧原作者以及歌剧脚本(专业名称应是歌剧脚本,而非歌剧唱词,因为里头的文字不止是唱词而已,还有对白)作者名字之后。
之前也提及:“作为一个国家级的艺术中心的管理层,难道不明白歌剧作曲者是一部歌剧生死成败最关键重要的人物(歌剧脚本作者还是次要),原则上没有作曲者就没有歌剧,也就谈不上之后其他一众演出人等。”
也许:有关宣传负责人以为从创作先后逻辑上,顺序应为1原剧作者,2脚本作者,3才是作曲者。但却搞不清楚,古今中外,歌剧始终还是以音乐为主,和音乐相比,剧本脚本永远只是次要,剧情往往也只是音乐无关重要的附属框架(功能)而已,音乐和剧情的关系就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思。歌剧听众也知道他们要求和将得到的会是什么。如果太注重剧情剧力以及原著性,那还不如看原话剧算了。
有关宣传方面把歌剧《原野》作曲者的名字如此“低调处理”,他们也许不知道金湘是何人?又知不知道这部歌剧的来头?他们不知道这是80年代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划时代(创新),并在中国国外(美国等地)取得巨大成功的歌剧?果真如此,那就很不专业了。
或许:有关宣传方面以为本地没有人会知道金湘的名字而以为他是个平庸无名之辈,因而会影响票房?但必须明白一点,贝多芬之所以是贝多芬,人们之所以会知道贝多芬,是因为他的作品水平高度,而不是因为他有个“好名字”而已。有关主办方面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也应该大胆的抓住以及负起这个可能“教育”本地观众的契机和责任。不然:如果金湘日后成了“贝多芬”,这次的演出宣传会不会成为音乐史上的笑话之一?
主办方面如果只对金湘的歌剧有兴趣,而对他的名字没有信心,那是很古怪的一件事。如此怕头怕尾的不如干脆上演原话剧《原野》算了。曹禺名气肯定比金湘大,宣传起来更容易,票房相对也更安全(?)。
只是:我们最终最关注的是艺术,还是票房? 如果是票房,那开演唱会演音乐剧就可以了。 如果是艺术,我们就要懂得如何尊重艺术家。
许多事,“懂得”是个关键,困难是在本地,懂得学位的人多,懂得学问的人少,尊重学问的人更少!于是我们便常常都会听到“古怪歌”!
2.2.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