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式教育
?
日前(27.10.2013)在联合早报读到郭践红的文章“方程式里找创意?”
文章所述其实都早已属“老生常谈”,许多在教育文化上比较敏感的新加坡家长都或多或少为曾此而烦恼以及挣扎过。只是现实形势比人强,除非特别有办法,或选择某种消极逃避方式(例如移民),不然的话便只能“顺应潮流”来接受所谓的“优质”教育(或教学法)了。
问题是:“顺应潮流”除了在语文文化上“委屈求全”以外,往往还必须付出金钱上的代价(补习)来“改正”以往的“错误”,以求得较好的考试成绩。
郭践红的文章标题“方程式里找创意?”很有意思,也一针见血,因为我们的教育部门经常强调“创意”,但无可奈何的,这“创意”往往只能在一种“生产方程式”里头施展。这就有点像所谓的“大棚菜”(例如结婚宴席)或大厂家的流水线生产方式。
如果您知道一些著名音响器材牌子发迹的故事,或许更能理解这种情况-生产高级音响器材的厂家,有好些都从自家的车库起步,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和艺术品位。一旦被收购或发展成为大厂之后,一切以商业考量(市场销售成绩)为先,表面上似乎依旧或更加光鲜堂皇,但在本质和内涵上便会很快的失去以往的特出水平以及文化气质。
有关厂家肯定也不想如此,只是一旦做大,几乎无可避免的都只能在商业考量第一这个“方程式” 里寻找“创意”。结果是:在“资深玩家们”心目中以往的高贵以及高大的形象一去不复返!
“资深玩家们”都是聪明人(也是幸运的人,因为他们有条件选择和拒绝),决不会花大钱来买次货,于是原来的音响圈里人人梦想中的“天皇巨星”便沦为“三流演员”!
教育,音响,宴席的质素层次或许也是世界大潮流的一种,但我们是无可奈何?还是全无选择?突然之间,我似乎能比较理解那些考后烧书的学生和家长们的“恨意”,他们是否也发现(或早已知道)他们所付出和得到的并不对称?
28.10.201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