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本地民乐先锋致敬
日前蒙本地华乐前辈刘晨钟先生馈赠一册“爱同/崇福校友会联合民乐队庆祝成立五十周年纪念(1954 - 2004)”纪念特辑以及一辑爱同/崇福校友会联合民乐队历年(1958 - 1987)演出录音。
感激之余,一边聆听爱同/崇福校友会联合民乐队的演出录音,一边阅读纪念特辑,眼前仿佛就是一幕幕当年热火朝天的文艺活动情景!
以50年的漫长历程而言,这些十一年前出版的文字以及音响虽然不算特别丰富详尽,但在近乎白描的叙述下,这些本地民乐先锋前辈们在非常困难的环境下披荆斩棘,奋发图强的事迹,已令人无限感动以及肃然起敬。
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虽然各方面物质条件都优胜于往昔,但我们似乎往往缺乏了先辈们白手起家的气魄以及最最重要的赤子之心。
聆听CD 里的乐曲,颇感亲切,都是我们这一辈华乐爱好者耳熟能详或演奏过的乐曲。如《大联欢》,《孔雀舞曲》,《远方的客人请你停下来》,《东海渔歌》,《奔驰在草原上》,《对花》,《灯节》以及《陕北组曲》等等等等……………….. 以当时有限的资源条件以及种种“莫须有”的阻力,这些录音除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热情向往,也显示了他/她们一定的音乐实力。
必须一提的是:《东海渔歌》创作于1959年,可算是当年民乐合奏划时代的大型作品之一。爱同/崇福校友会联合民乐队1963年便在本地首演此曲,这可能是中国(上海民族乐团)以外的第一个海外首演(还抢先于港台),新加坡华乐界应该引以为荣!
华乐发展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早年(1950-60年代)本地前辈们的努力。虽然过程中有种种悲喜起落,但到目前为止基本还是一个上升的曲线图形。
今天代表本地华乐水平的新加坡华乐团,整体水平包括营运管理都属世界级,另一方面,本地中小学校或业余华乐团体,无论在质或量方面比起中,港,台都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似乎“形势一片大好”。
只是,凡事也有“物极必反”的可能性,其中隐忧是:如果年轻人渐渐失去了赤子之心,不了解也不关心前人创业的艰辛,我们的华乐除了会失去原有的“个性”,也会渐渐衰微?!(就如华文华语以及方言一般?!)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民乐华乐总归是一家,让我们向本地的民乐先辈先锋们致敬吧!
23.9.2015
多谢您的文章。我是当年民乐队的一员,经历过那激动人心的时代。必须澄清,那是爱同/祟福校友会联合民乐队。当年辉煌的相片,音乐会录音,已发布在我的F B。
回复删除多谢您的文章。我是当年民乐队的一员,经历过那激动人心的时代。必须澄清,那是爱同/祟福校友会联合民乐队。当年辉煌的相片,音乐会录音,已发布在我的F B。
回复删除谢谢马兄来函指正!
回复删除谢谢老马前辈,已经更正。
回复删除谢谢老马前辈,已经更正。
回复删除多谢您的即时改正。我是崇福校友会的一份子,当年崇福与爱同校友会同在一间会所,故而全部的活动都联合进行,也走出了多对夫妻。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