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3日星期四

蔡澜

          第一次接触到蔡澜的散文是1980年代初在澳洲念书的时候。有一次在香港工作的朋友寄音乐卡带给我,邮包里头同时附上了一本蔡澜当年的“处女作”- 《蔡澜的缘》。
         那个年头在国外能读到的中文书刊,除了从新加坡带去的那寥寥几本书以及家里不定期寄来的剪报以外,基本都是一些过了期的香港明报月刊,在“鬼气森森”的环境当中,中文精神粮食可说既珍贵又稀有。因此,意外的收到了《蔡澜的缘》可说是个不小的惊喜。
         身在异乡,令人更感觉亲切的:由于蔡澜是新加坡人,在《蔡澜的缘》里,包含了许多关于作者的新加坡旧日回忆。因为自己也是个新加坡人,和蔡澜生长的年代相距也不算太遥远,因此其中有好些关于本地过去风土人情的描述很能引起共鸣,读得津津有味。
         回新之后,在人民协会工作时,偶然和一位来自不同部门的同事谈起蔡澜的文章,他说他也很喜欢,还送我一本1988年初版的《蔡澜谈日本》。
         《蔡澜谈日本》和《蔡澜的缘》相比,除了内容题材明显不同,文章也更生动有趣。于是,从那时开始到2000年代初自己也陆续买了一些蔡澜的散文集。
         读蔡澜的文章,第一感觉是作者是个有着多姿多彩人生阅历的人,个性鲜明也很懂得生活情趣,多年后偶尔翻看蔡澜1980 -90年代所写的散文,还是感觉有一定的趣味。
         蔡澜早期的文笔虽然谈不上精致老练,还常杂有别字,叙事有时未免有点夸张?但胜在内容紧贴其个人种种独特生活经历,字里行间常有种其他专栏作者所没有的自然鲜活感。但更重要的还是其中“若隐若现”的赤子之心。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2000年之后对蔡澜的散文兴趣大减。其中原因除了好些文章内容有重复雷同之感,也时有更多的商业气味。昔日的“直爽”被另一种“爽直”所取代(?),令人感觉若有所失?!世界在变,人也在变,人各有志,旁人也无可厚非?!
         再提不起兴趣看蔡澜文章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多年前有一次偶然看了香港电亚洲视台脱口秀《今夜不设防》的其中一辑。在这辑节目里除了媒体人称“香江四大才子”里的黄霑,倪匡以及蔡澜(幸亏另一位“才子”金庸先生没有和他们一起起哄)以外,还拉上黄霑的前妻 - 作家林燕妮(才女?),几个人醉醺醺的一起即兴上演了一场让他们的读者们“叹为观止”的低级趣味“电视闹剧”(有关视频有兴趣者可以上网了解)。
         绝非自命清高,但无论如何都很难明白?!这些“才子佳人”其实都不是“无料”之人,也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平日除了有傲气和有个性的一面,年纪也有一大把了(和“少年轻狂”根本沾不上边),就说是大情大性或真性情的展示吧?又需要如此不顾“身份颜面”吗?
         再说蔡澜,究竟是我们以前误解了他,或者:这就是他真实的一面?!新加坡人应该以他为荣?!

3.11.201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