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星期三

新加坡会有前途吗?!

       这题目看来或许有点沉重,但这也是最近一些日子以来的心情。
       虽然,由于近日“南海争执”以及“一带一路”等等事件,新加坡未来的经济前景很令人关注?但近年来个人或一些熟人所遇到的种种有关年轻人以至家长心态行为问题更令人担忧!毕竟“南海”比起“现实”相对遥远?!
       从今天的许多现状来看,年轻人以至家长负面行为例子,比起半个世纪前或从建国以来,都给人一种江河日下的感觉,种种有关例子太多了(仿佛已经毫无新闻价值!),想起就伤心,就不必一一举例说明了!只是对国家前途长远而言,这些可能比经济不景更“致命”?!
       别的不说,就从一般待人接物讲起,华人优秀传统里的“尊师重道”在大部分土身土长的年轻人身上已经看不到了,个人能看到的大部分却体现在许多中国移民身上,或许,有人会说他们“假”,但毕竟最低限度,他们都起码做到了对一个长辈或前辈的礼貌和尊重,也间接反映了一种优秀文化价值?就说以一般人的反应而言,如果都是有求而来,一“新”一“中”,你会考虑帮忙谁?求人或求职给人的第一印象都不好,还有希望吗?!这是否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李敖说新加坡人“苯”是对的?!
       也不必讲的太玄妙深奥,其实,有许多事就是个习惯问题而已,多做常做自然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和本能,更不必刻意去搞什么“创意”,“尊师重道”也一样!(“创意”是新加坡近年来最时髦的词语之一,一旦思维干枯,祭出这个口号,往往无往不利,官僚们也最听得进去?而媒体也乐于报导这些早已不是新闻的“新闻”)
       问题是:“尊师重道”这种事应该由哪方面诚心诚意的(这点至为关键)去鼓吹推动?从一个“务实”的角度来看,不懂“尊师重道”是否可能逐渐导致年轻人“无法无天”“是非不分”“自高自大”以至最终“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忘恩负义”?而“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忘恩负义”又是些怎样的概念?可能发展至损人利己甚至卖国求荣?!基本来说就是一种“忘本”,也就是忘记了人性中优美的根本!
       常听人说:人在做,天在看!也有些情况是:官在做,人在看!有时看了不但有样学样,还青出于蓝!于是:怎样的国家就会有怎样的人民!反过来也一样?!就有如“鸡”和“蛋”的先后问题?!
       看看今天许多让人“欲说还休”的丧气现状,是否证明了李敖说新加坡人“苯”是有智慧以及善意的?!
1.6.2017




2017年5月30日星期二

不过一代?!

       日前在报上看到来自香港的旧邻居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流行曲不过一代”。
       在文章里旧邻居说道:“流行曲因有旋律的衬托,歌手的唱功和视频的传播,往往很快就能流行起来,但很难有长久的影响和感染力。我父母喜爱的歌曲,到我的年代往往我们就不喜欢了,我想,当年把我感动得要哭的流行曲,对我孩子恐怕也毫无吸引力。真是富不过三代,歌不过一代!甚至一代不如一代啊!“
       邻居又说:“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唐诗三百首中首首久经考验,流传万代。但这些文化的承传是需要提倡和学习才能让后人懂得欣赏。衷心希望新加坡华文教育能大力推广弟子规和唐诗三百首并将其普及化 …............ “
       对旧邻居的话个人深有共鸣,尤其在今天本地官方对“文化”的解读情境下!但我们的官方真的不懂这些吗?如果连这些起码的“常识”都没有,还能做人民的“父母官”吗?!从现实看来,悲观的说:懂与不懂都是一个国家“文化”以及教育价值的悲哀?!也是人民的悲哀?!
       绝非排斥流行歌曲,事实上其中有许多(以老歌为主)还是个人很喜欢而且有一定感情的。就算如今官方所认同推崇的新謡里头也有个人喜欢的作品。问题是个人的喜欢是“从心而发”,而官方呢?
       说流行曲“不过一代”是否有点武断?也并非绝对?或许最终,还是时间说了算?重点是:无论艺术也好,流行也好,如果沦为了政治工具还沾沾自喜肯定是一件令人感觉悲哀的事?如此还讲什么文化和精神熏陶?!
       另外,无论艺术或流行,也无论正气凛然或风花雪月,创作者都应该有一定人格风骨,这也算是一种起码的做人原则和社会责任吧?!
31.5.2017


2017年5月27日星期六

日升日落

       昨晚通过互联网“出席”了潘宇在美国的硕士毕业典礼。
       时间过得真快,回想起来,这孩子所历经的毕业典礼从海星幼稚园,拉丁马士小学,义安中学,国家初级学院到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我和太太都出席了。这回,孩子坚持不让我们出席毕业典礼,也许是体恤我们 - 省得我们长途跋涉兼花钱吧?
       满以为他的求学生涯可以(最低限度)暂告一段落了,不料这小子还真幸运,居然让他获得了美国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博士学位奖学金!或许,在美国的毕业典礼,就等他修完博士课程后再去了?
       孩子仿佛突然长大了,想想这如梭岁月,心情就有如老电影《屋顶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里老夫老妻感叹合唱的《日升日落》(SunriseSunset!),当真是岁月不留人啊!


(Tevye)
Is this the little girl I carried,
Is this the little boy at play?


这就是那个我曾抱过的小女孩?


这就是那个在玩游戏的小男孩?


(Golde)
I don't remember growing older,
When did they?


我没留意自己渐渐年长,
但他们什么时候都长大了?


(Tevye)
When did she get to be a beauty,
When did he grow to be so tall?
她什么时候出落得如此亭亭玉立?
他什么时候长得这么高了?


(Golde)
Wasn't it yesterday when they were small?
昨天他们不是都还很小吗?

(Men)
Sunrise, sunset, Sunrise, sunset
Swiftly flow the days.
日升日落,日升日落,
日子流失得真快啊!

(Women)
Seedlings turn overnight to sunflowers,
Blossoming even as we gaze.
在我们凝视之下,一夜之间,
种子都已化为盛开的向日葵。

(Everyone)
Sunrise, sunset , Sunrise, sunset
Swiftly fly the years,
One season following another,
Laiden with happiness and tears.
日升日落,日升日落,
岁月飞快离去,
欢笑与泪水,都洒落在悠悠的季节里。

(Tevye)
What words of wisdom can I give them,
How can I help to ease their way?
我能给于他们怎样的劝导?
我如何能助他们有个美好的前程?

(Golde)
Now they must learn from one another,
Day by day.
现在,每一天他们都必须互相学习。

(Perchik)
They look so natural together.
他们在一起显得那么的自然。

(Hodel)
Just like two newlyweds should be.
就像新婚夫妻一样。

(Perchik and hodel)
Is there a canopy in store for me?
有这样的华盖(良缘?)为我储藏了吗?


(Everyone)
Sunrise, sunset , Sunrise, sunset
Swiftly fly the years,
One season following another,
Laden with happiness,
And tears
日升日落,日升日落,
岁月飞快离去,
欢笑与泪水,都洒落在悠悠的季节里。
23.5.2017


2017年5月24日星期三

传统与保守

       上星期六的联合早报报导了有关中国箫笛名家张维良的讲座,并分享了张维良先生的一句话:“传统不等于保守,现代不等于无序”。
       “保守”这个词咋听之下似乎有点贬义,并非有意抬杠,在此时此地的许多情境之下,就说是有感而发或感情用事吧?其实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等于保守和需要“保”“守”的,如果没有一定“保守”成分,又哪有传统传承?再者,如果传统一旦变得面目全非,那还是传统吗?!如此来看,传统与保守之间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诚然,该“保守”的时候就要“保守”,该(为创新而?)丢弃时就要丢弃某些(不良?)传统,问题是你有那个衡量判断的能力吗?此时此地又是谁说了算?!那些“外行”的官僚?!
       个人以为,“保守”不一定就是坏事,怕只怕连值得“保守”的东西都没有,或永远失去了才惊觉,那才悲哀?新加坡官方常常标榜文化建设优雅社会,但为何以往我们的许多珍贵的艺术作品文物典籍许多都流失到香港和马来西亚或其他地方去了?有关方面认为: 传统不等于“保守”?!或传统不重要?!
       “创意”无疑是今天最时髦并且也是许多官僚最听得进去的一个名词?能创新固然是好事,但世上也有些事物是不必“与时并进”的,譬如那些早已成经典的艺术杰作。试想,谁会去试图“改进”莫扎特,李白杜甫李后主李清照的诗词或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的唐代琵琶有需要改良吗?
       最终,“保守”的好坏定义还要看实际情况(包括政治环境?),结果是祸是福,有时也因人而异。就譬如新加坡的许多华人传统方言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吧?这些曾经维系了几代(?)华人文化价值观以及感情的“传统”如今下场又如何?
       难道必须悲观的说,在我们“务实”的教育文化价值观驱动下,或许以后本地华人的传统就只剩下新謡,七月歌台或“吃饱没”了?!
23.5.2017




2017年5月19日星期五

新加坡华人的独特面貌文化身份?

       今天在联合早报第一版上看到有关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开幕,标题为“新加坡华人拥有独特面貌文化身份”的新闻。
       据有关报导,李显龙总理说:“国人(华人?)首先肯定自己是新加坡人,然后才是种种身份,所以我们的身份是新加坡华人 …..... ”
       总理的话没有错,事实本来不就是如此?只是一旦“明示”,对于我这个年龄层的人来说更像是一种耳提面命的“硬道理”,也不禁令人联想起中国文革期间的流行口号:“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报导又说:“总理指出,新加坡华人对自己的华族文化感到骄傲的同时(是真的值得骄傲还是肤浅无知?),越来越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华族文化有别于马来西亚华人,印度尼西亚华人的华族文化,也和中国,香港或台湾的华族文化有所不同。”
       总理的话仿佛也没有错,只是就算在全世界华人的“祖国”中国境内,汉族以及其他许许多多少数民族的“华族”文化传统习俗也不会都雷同吧?中国在这方面恐怕比新加坡更加多元,也必须要更重视种族宗教和谐平衡吧?
       据报导,总理又说:新加坡华人的文化身份来自三方面影响,首先是华族先辈所传递的优良传统价值观 …......... 那就是认真打拼(打拼能不认真?)和刻苦耐劳的刚毅精神 …......... 华社人士十分关心文化教育(?!)和慈善公益,总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他们敬老尊贤,爱护弱小 …....... (删减了一些报导文字,太啰嗦反复了?!)
       读了这些,倒令人有点糊涂了:努力打拼,刻苦耐劳,热心公益,敬老扶幼的精神素质不是全世界海内外优秀华人都共有的一种优良传统价值观吗?
       总理在有关报导里也提及了新加坡的双语政策,也许这才是真正触及了新加坡语言文化“独特”的一面?在多年双语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凭良心说,如果学历相仿,我们年轻人的中英文的水平会赶得上他们的上一代吗?我们的英语在面对中国人时还有往日的优势吗?至于中文 …....... 不说也罢!
       不幸中的不幸是?!在双语教育政策吃力不讨好,左右(中英)都不逢源的乱军当中,却杀出了个无厘头模样的SINGLISH出来,官方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坚决反对到后来有“目的”(?)的欣赏认同,这种“可变动的价值观”,实在让人无所适从!这也是我们的民众教育价值观之一?!
       看看世界历史,每个国家地区都有其不同文化,文化因人而生,也因人而异,因此无论愿意与否,文化也有高低优劣之分,就和人品一样?
       从现实趋势来看,或许,如今最“独特”的新加坡文化就体现在许多新加坡人自我感觉良好的SINGLISH之上?!至于是否真的是一种值得骄傲的文化?就别问了!从一个合时宜以及“务实”的角度来看,我们是否更需要一个新加坡SINGLISH文化中心?!(别以为这是在开玩笑,在此地说不准就是like this also can?!看看前些时候国家美术馆以SINGLISH搞笑(?)导览的例子!)
       绝非语文沙文主义,只是每当想起母语沧桑事,就会想起黄霑的歌 -《忘记他》:

忘记他
等于忘掉了一切
等于将方和向抛掉
遗失了自己

忘记他
等于忘尽了欢喜
等于将心灵也锁住
同苦痛在一起

从来只有他
可以令我欣赏自己
更能让我去用爱
将一切平凡事
变得美丽


忘记他
怎么忘记得起
铭心刻骨来永久记住
从此永无尽期
20.5.2017



2017年5月14日星期日

HIGH NOON

       上一次看HIGH NOON(“正午”,旧译“日正当中”)这部电影仿佛已经是20年前的事了,也说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但经历各种人事越多,就越想重温这部电影。记得曾经拥有HIGH NOONDVD,但要看时,就是不知道藏到哪儿去了,想要再买,在此地却遍寻不获,或许皇天不负有心人吧?今天到ARC商场吃晚餐时居然意外的看到有人在摆卖,于是如获至宝似的即刻买下。
       回家急不切待的看了,发现这片中国版的DVD除了画面素质远比以前拥有的DVD优胜以外,还附带了有关影片制作背景访谈资料!更令人高兴的是:DVD里头居然还“附赠”了20个不同演唱/演奏版本的HIGH NOON电影主题曲音频!
       这部由当年大名鼎鼎的Gary Cooper 以及当时默默无闻的Grace Kelly(后来的摩纳哥王妃,人生如戏?)主演的1952年低预算黑白美国西部牛仔电影,除了奇迹般的赢得了当年四项奥斯卡奖(仅73万美金的投入,28天完成基本摄影)!还普遍被誉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美国电影之一。为什么?也许,这部有莎剧史诗般悲壮内涵,却没有史诗般壮观场景的电影(相比年代相近的《乱世佳人》以及《宾虚传》等等大部头大场面的电影),其中所蕴含的正义能量和勇气深深的打动了当时的人们。如今重温,还是那么感动!
       你可以说电影里的主人翁所体现的是一种英雄气概吧?为了责任和正义,他在众叛亲离孤立无援,连新婚妻子都不能谅解而弃他而去的惨境之下仍然坚守原则 – 面对一众恶人孤军奋战!
       或许,这类剧情也并不新鲜,但艺术的高下之分往往不在于所要表达的事物,而是表达的技巧。若然,这部电影无疑已达艺术殿堂级数。
       但电影最令人动容的还是其中(时穷节乃见)的各种真实人性描写,虽然这仿佛也是古今中外的普遍人性面貌?!
       最终,电影虽也选择了一个人心所向“邪不胜正”的美好结局,只是“欣慰”之余,蓦然回首,看看今天现实中的茫茫世道,或许也只能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吧?!

HIGH NOON主题曲歌词并译:

Do not forsake me, oh, my darlin',
On this, our wedding day.
Do not forsake me, oh, my darlin',
Wait; wait alone.

啊,亲爱的,等着我,
别在我们婚礼的当天弃我而去!

I do not know what fate awaits me.
I only know I must be brave.
For I must face a man who hates me,
Or lie a coward, a craven coward;
Or lie a coward in my grave.

我不知道将面对怎样的命运,
但我知道自己必须要有勇气。
我必须面对一个憎恨我的人,
或者,做一个躺在坟墓里的懦夫。

Oh, to be torn 'twixt love an' duty.
S'posin' I lose my fair-haired beauty.
Look at that big hand move along,
Nearing high noon.

眼看时针就要移向正午,
到底是要选择美人爱情?
还是履行一己的职责?
真是左右为难啊!

He made a vow while in state prison:
Vowed it would be my life for his an',
I'm not afraid of death but, oh, what shall I do,
If you leave me?

他在狱中发誓和我势不两立,
我并不畏惧死亡,
但妳若离我而去!
我该如何是好?!

Do not forsake me, oh, my darlin':
You made that promise as a bride.
Do not forsake me, oh, my darlin'.
Although you're grievin', don't think of leavin',
Now that I need you by my side.

亲爱的,不要抛弃我!
妳曾以新娘的名义起誓!
亲爱的,不要抛弃我!
虽然妳伤透了心,
但在我最需要妳的时候,
请不要离我而去!

Wait along, (Wait along.)
Wait along.

等着我,等着我 …........
13.5.2017

补记:

       年轻的时候,对这部电影很有共鸣。那时天真热情,只是对人对事往往都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时常固执于自己的“理想”,最终在工作的地方无可避免的经历了某种程度上的“众叛亲离孤立无援”,以致必须在面对失业或坚持自己“信念”的情况下做出选择:离开或继续每天的郁郁寡欢?!最后还是选择了离开,幸运的是,妻子当年不离不弃。
15.5.2017


2017年5月13日星期六

树倒有感!

       不久之前,植物园有棵百年老树轰然倾倒,还压死了一名妇女。之前此地也不乏有关大树在风雨之中倾倒的事例,感觉上,近年来这类事件有日渐频繁的趋势?今天报载:昨日在经禧路(Cairnhill Road)又发生一宗!这回砸毁了一辆外表靓丽马赛地轿车,不幸中之大幸是,车上二人吉人天相没有受伤!
       据有关报导:............ 不愿具名的(车主)妻子透露,她当时吓得发抖,事后去查看裂开的树枝时,发现里面很多大蚂蚁在爬着 ….......
       新加坡能有今天这个翠绿晴朗花园城市的美誉,据说和我们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在绿化方面的远见很有关系。
       前人植树,后人遮荫是句老话,说的是前人顾念惠及后人的一种遗泽功德。只是,一旦来到真正大规模的城市绿化或园林化,则还有个类似“守业”的问题(后患?),如果后人不善于经营照料,无论多“老当益壮”的百年老树也可能会有突然倾倒的时候,常常发生这种事总不能每次都埋怨“天有不测之风云”吧?!
       也许,创业容易守业难?但如果没有前人艰苦创业,后人又哪有业可守?在树荫底下呵护长大的后人,是否时常记得前人的创业艰难,是否也有想过也泽及后人?是否有责任好好照顾现有的这些树,而不是听任那些“大蚂蚁”恣意破坏?
       本地1960 -1990年代的树木仿佛没有近年来那么容易“出事”?除了保养和树龄问题,不知是否也和树材选择有关?时代不同,树材也变质?或选材考量不一样?
       有时想,一个国家就有如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依附树上的也许不单只是猢狲猴子而已,可能还有其他种种飞禽走兽以及寄生虫草等等等等 …......... 总之牵连甚广,因此,如果长期缺乏细心呵护其健康生态,一旦不幸大树遭腐蚀倾倒,后果则不只是树倒猢狲散了?!
13.5.2017



2017年5月9日星期二

周年感伤

       时光荏苒,一转眼我们的印尼佣人Sartem已经离开一年了!时常想念,尤其是在做家务时 - 现在更能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哈哈哈(这是惨笑!)
       Sartem离开前托我们把她这些年来所积存分量不少的衣物杂物寄回去给她家乡的亲人,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天才总算完成了她的这个“遗愿”!
       询问了Sartem在此地的印尼同乡之后,联络了一家专门处理这类事的印尼托运公司办理,现在装了一大纸皮箱,就等托运公司来收取寄出。
       在收拾清点Sartem遗物的同时时,对着这些她多年来不舍得丢弃积存下来的大量衣物杂物,不少回忆也无可回避的涌上心头!当时怎么会想到“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说散就散?
       总之,人生无常,福祸无门,珍惜当下此刻吧!

8.5.2017

2017年5月6日星期六

打假?!

       近日中国的一个搏击拳手徐晓冬以“打假”的名义否定了(大部分的)中国传统武术的实战功能,为了证明所言不虚。还现身说法的在20秒之内把一个所谓的太极掌门人打得一败涂地兼头破血流!为此一夜之间徐晓冬除了红遍了大江南北以及海内外,也引来了无数的评议,其中褒贬皆有。
       平心而论,此事除去其中可能存在的炒作成分,徐晓冬的所言所为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如果有关事件其中没有“假”,徐晓冬这招险着也无法“得逞”?
       事实上,世界上的“假”事,除了发生在中国传统武术界,也无处不有以及无奇不有。就说近年来中国如火如荼的反腐莫非也是一种“打假”?其他如假医假药假货假食物假文凭假新闻等等等等 …......... 甚至连“信仰”都能造假?!这些没完没了的“假”!谁又能制止和防止?法律能够吗?法律本身又是否存在“假”的成分?!就算法律完美无暇,但执行或诠释的人呢?
       另外,因为无论古今中外,法律的解读往往都有被操纵在政治势力之下的可能,而政治的诉求,往往只是首先建立在一个实际利益(“党”或所谓的“大我”)的价值观之上,没有所谓的黑白对错?来到和政治有关的事,有时可能是“为了人民”,有时也可能只是为了“中饱私囊”,也可能是两者一种平衡的“完美结合”?(请参考中国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每个人其实都有“真”和“假”的一面,除了孰多孰少,善恶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多年前有个自称“开悟”的人曾掷地有声的说:如果开悟的人多了,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客观的来说,此话的确不无道理,但问题是我们是否能从说此话的人身上看到“开悟”的迹象?不然?这个所谓“开悟”又可靠吗?- 这个“开悟”就是那个开悟吗?
       无论如何,当今世界“造假”的事可说是防不胜防,而“开悟”无论对上至达官显贵专家学者或下至普罗大众市井小民来说往往都是一件“难度极高”可望不可即的事!退一步来说,若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或许,是否就如许多旧时老人家常说的:一个人最重要是心好,烧香拜佛与否,并不重要?
7.5.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