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5日星期二

从巴士事件谈起

       日前有一起巴士风波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
       事缘一位新加坡家长因为车长要求他两个孩子付费不满而发难,坚持要不懂英语的中国籍车长用英语和他理论,有旁人要为他翻译沟通他也坚决不接受,一味强人所难,最后还把一己之言贴上互联网!
       于是,网上一时就像炸开了鍋,不知事情前因后果的或以事论事的各种各样形态语言也都应声起舞。其中有讨伐车长专业精神能力的,也有认为有关家长小题大做或企图瞒天过海的,可说是七情上面琳琅满目。有趣的是在这场硝烟弥漫的语言“大混战”之中,当事人却不知何时悄悄的撤走了他的网上指控留言(溜走了?!),只剩下一群“义愤填胸”自发自愿的义务执法者和一个没有原告的“无头公案”?!
       在浏览众口齐鸣的缤纷话语之间,也同时看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心态和嘴脸。仿佛也反映了一些价值观?
       不解的是,有许多人认为有关车长不懂得英文是件失职的事,因为他不能提供一个“完美”的服务 – 不能为只懂得英语的乘客“指点迷津”?
       问题是:这些坚持自已应得权利的人为何在上车前不能先去看看车站的路线指南或问问其他人(他们的英文也不好?懒惰?自尊心特强?)?选择上车之前堵在车门口向车长询问除了挡住了其他乘客上车也浪费别人的时间?而上车后在车长开动车子时还向他问长问短,又有没有想过如此会分散了车长的注意力而造成或影响了其他乘客的安全?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或不理?又是否是一种严以责人,宽以责己的自私自利表现?或者只是“笨”?
       我自己也开车,知道开车的困难,尤其是长时间开车。而开私人汽车和公共巴士相比,开公车所要照顾的方方面面和精神压力以及责任肯定很不相同,新加坡人很少原意当巴士车长或许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假设,新加坡车长的工作能力服务精神一定就比外籍车长优越,有关当局又会愿意付新加坡车长“应得的工资”吗?若然,如果有一天巴士车长都是新加坡人,以“一向以来的经验”,这些“额外”的费用会不会最终都转嫁到乘客身上?
       来到语言问题,官方每年都大张旗鼓劳民伤财举办的“讲华语运动”究竟是为了什么?!又是一个“没有原告的讼诉”?不是曾有掷地有声的口号:“华人讲华语,合情又合理”吗?中国籍的车长不也是”华人的一种“?华语不是本地四大官方语言之一?
       今天新加坡的许多价值观为何如此之混乱?如此,新加坡人的是非黑白观念又该何去何从?!如果上梁都不正?我们又如何能以身作则的去教育下一代?!
26.7.2017


2017年7月24日星期一

“入木三分”新解?

       日前在联合早报《现在》版上看到了一幅名为“入木三分”的漫画。画面是一名拳师用其鹰爪功把一棵树的树身抓出了几道伤痕。标题之下还有解画文字:“陈大侠的鹰爪功已练到入木三分的境界。”
       不知道其中有没有搞笑的成分?但从画面上或想象中的情境,以“入木三分”来形容鹰爪功的功力,仿佛也有点道理,只是总感觉有点古怪?因为入木三分原本是用来形容文人的笔力,如今却用来形容武人的爪力?
       据唐代张怀瓘《书断 王羲之》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后来刻工刻字时惊异的发现墨痕透入木板竟有三分之深!后世以此形容书法笔力之强劲,也比喻对事和见解议论深刻。
       不知道联合早报是否真的认同“陈大侠的鹰爪功已练到入木三分的境界”这个说法?以联合早报在华文圈子里的江湖地位,又有没有考虑过如此这般对一些年轻读者认知成语的影响?尤其在当今本地华文水平空前低落的此时此刻?!
       无论如何,最近“讲华语运动”的误“渎”事件所反映了本地华文水平的低落困境以及无奈,又何止“入木三分”?!


25.7.2017

2017年7月22日星期六

“根”“本”问题

       接受过不同圈内外人士的访问时,常被问及的是作为一个作曲者对自己作品里是否有国家身份认同感(Nation identity)的看法。这和和近年来本地“朝野”都“流行”的“南洋风格”在精神上可谓异曲同工。
       最近又有一个本地艺术学院的讲师问起对Nation identity的看法。
       我说:这个问题在此时此地特别显得复杂,除了无处不在的政治准确考量,本地还有CMIO - 华族,马来族,印度族加上其他族群(内涵更为错综复杂?!)的文化传统情况,而这些各族传统文化还仿佛都正在不约而同的式微中(?!),因此,要如何从中理出一个 “平衡合理”的Nation identity有时真像是个mission impossible - 不可能的任务?!最终,只能沦为一个空洞的口号?!
       其实,就有如鱼儿除非离开了水,不然,永远不会感觉到水的重要?!Nation identity的需要,或许是要当一个人在国外的时候才倍感逼切,因为外国人常常会好奇的问你来自何方?那一刻,可能你(也包括我们的已故建国总理?)就/才会认真的扪心自问:我的根源究竟在哪?
       不是语言或文化沙文主义,只是:如果你和人家说你是个华人(Chinese)却不懂华文华语甚至华人方言,对中国文化更是一窍不通,外国人会用怎样的眼光来看你?!
       若有心要建立一种Nation identity,首先应该从认识以及熟悉自己的母族文化做起,试想,一个人连自己的位置在哪都不清楚,又谈何方向感以及认同感?这或许才是最大的隐忧!(也许也不再是了?!看看最多年来“讲华语运动”的惨淡经营?!)
       同样的道理,来到作曲或其他艺术创作形式,其中是否有Nation identity或“南洋风格”都不是最首要的,关键还是作品有没有质量以及有没有个人独特的看法想法(就和不同的种族文化一样,是的,没国哪有家,但反过来说,没家又哪有国?没有个人又哪有家?),不然,其他都是假的,只能投官僚所好或骗骗蠢人?!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个诚意问题!没有诚意,只能年复一年的让无知乡愿一直笨下去而已?!
22.7.2017


2017年7月19日星期三

补习 家教 顶尖教育?!

       日前FB上有人贴上一则标题为“多数家长认为我国教育制度全球顶尖”的官媒报导。
       看了后随意写了一点感想:“所谓顶尖可能是在这个制度下的学生懂得考试拿高分,家里又能花大钱给孩子补习(这点和关键,看看我们有多少补习中心,若没有了这些又会是什么光景?),但做人的道理呢?!”
       不久有年轻人“回应”:“不能一概而论啦,我们也没有补习呀,努力一点只要中上还是可以的,只是一些父母要前十年就拼命补习喽,做人道理是父母的责任不要依赖学校啦”
       我于是回应:“是的,不能一概而论,你不必补习不代表别人也不必补习,家庭教育是一回事,但学校对学生的品格塑造还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什么叫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是看看今天普遍的学校风气和价值观,看看一些校长老师的行为表现!之前我写的并不是回应你(之前的言论),看来,我们的处境和经历都不同,思想频率可能也不一样?就无需继续讨论了。”
       后来想想,或许以该年轻人的经历和角度,所说也不算错,问题只是对“教育”二字意义的理解以及对眼前的教育现状的视角全面与否?这些都和“顶尖教育制度”有关?!
       就以补习而言,如今全岛多如牛毛的大大小小补习中心代表了什么?这明显是一种很普遍的需求!是的,有些名校学生补习是为了考到更好的成绩,但也有许多人就只为了及格而已!而需要补习的科目多了,对家长在金钱以及时间精力(载送加等待!)方面都是非常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若无必要,谁又愿意如此?!最终,别忘了新加坡还是个文凭至上的地方?!而补习往往是取得好分数好文凭的“秘诀”?!
       来到家庭教育问题,没错,这应该是父母的责任。在昔日,当被人说自家孩子没家教,是件非常丢脸的事。今天,孩子在学校不守纪律被罚,一些家长还到学校去对校长老师兴师问罪,这在1950-60年代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其中原因何在?时代风气和价值观不同了?1970年代以前的家长绝大多数没有机会上大学,更遑论接受“顶尖教育”,但今天许许多多受过“高深教育”或“顶尖教育”的年轻一代家长的表现又如何?!为什么?拜所谓的“顶尖教育制度”所赐?!
       如果教育不能让大多数的人成为明白事理的人,能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吗?还是,只不过是一种教人怎么谋生求活的训练课程而已?!或者,准确一点的说:只是一种“顶尖有教无育的教学制度”???!!!
20.7.2017


2017年7月18日星期二

还争什么?!

       日前在网上看到一部关于本地咖啡山“寻墓人”的纪录短片,勾起了一些回忆。
       在1970年代中期,有一次从大巴窑开车回直落布兰雅老家时,过了麦里芝蓄水池之后,不知为何神差鬼使的就拐进了一处偏僻的所在,也不清楚方向?只记得穿过了一座小石桥,树木仿佛越来越多......... 停车定眼一看,发现四周竟然都是坟墓!当时也搞不清这究竟是什么“鬼地方”?现在知道了,这片占地甚广的华人坟场就是咖啡山。
       那是一个雨后的下午,虽然不是清明节,偌大的坟场却有点(一首清明诗里的)“雨足郊原草木柔”的味道,在略微阴沉的天光下,四野无人,草木苍郁,只听到虫声唧唧。极目所及,除了坟墓还是坟墓。
       既来之且安之,反正不赶时间,就下车随意彳亍,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南方华人样式的坟墓,从坟墓的规模大小,修筑考究与否以及墓碑上的文字,大致能看得出墓主人生前的家世显赫或卑微,但无论在世时如何风光 ............ 最终,也都只剩下黄土一坯!更不幸的,一些原本以为能长久“偏安一隅”的老墓阴宅,哪知如今的权贵管你是昔日曾对社会有所贡献的贤达雅士,在“修路”的理由之下,无论愿意与否,都得面对“出土”“逼迁”的命运!
       不知不觉入山渐深,眼前光景愈感苍凉,年久失修破落倾塌的坟墓也越来越多,留意察看,年代久远些的还几被藤蔓野草掩没了,这些坟墓被后人遗弃了?或者家属亲人也都过世了?只剩下这些无人过问的残碑破墓犹如“满目蓬篙共一丘”!触景生情,不由想到诗的上句“贤愚千载知谁是”?!感伤之余,耳际却仿佛响起了已故小周璇董佩佩唱的老电影《金嗓子》主题曲:什么都完了........... 什么都完了.......... 仇也无了.........怨也无了..........
       是的,最终,什么都完了,还争什么?!名望?地位?财富?房产 …........ 又能留得多久?!
       回首当年之际,突然想起此前有人对“祖国”的不以为然,这和“寻墓人”不厌其烦的寻找古墓(还想方设法联络墓主后代)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照!一个振振有词的“忘本”,一个(一厢情愿?)义不容辞的帮他人“寻根”。只希望“寻根者”不会有一天阴差阳错的发现了“忘本者”的祖墓,那可能是件两难或很尴尬以及煞风景的事?!

18.7.2017

2017年7月16日星期日

祖国?家乡!

       今天在报上看到有标题为“移民与祖国”的文章。
       文章作者对一位移民多年的新加坡公民称中国为祖国大大的不以为然!
       个人以为,祖国二字除了带有效忠的意义,也有一种非常深远的血缘感情在内,而感情的事,除了因人而异,也因年龄文化时代背景而有所不同,很多时候都是不可勉强的。也就是说,别人不会因为你的不以为然而改变了他的内心看法。
       以今天所见各种情景,在本地,40岁以下的那一代由于教育和价值的改变一般都不会对他们祖先祖辈的祖国有多大的感情?再年轻一点的,悲哀的来说早已“渐行渐远”以至最终可预见的“大江东去”了!说他们“数典忘祖”?仿佛也不完全公平,因为在大环境的“熏陶”下,他们对“祖国”真的谈不上有什么感情?(就好像一些早已失去本族文化,已被同化了的东南亚国家早期中国移民?)只是对许许多多50岁以上的那一代人来说,对祖辈祖国的感情还是不能磨灭的。
       我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新加坡是我深爱的家乡和国家,但中国无论怎么说都是我父辈祖辈的祖国,祖辈的祖国在一个意义上不也就是我的祖国吗?倒是不明白一些本地华人人的心态,为何听到或看到别人提及“祖国”二字就那么“激动”不已?难道真的忘了自己血脉的源头?一个人如果“忘本”还真会爱自己的国家吗?!
       其实,也不必那么急于忘本(以示爱国?),以现在的形势来看,总有一天,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没有人再会为“祖国”二字“动情”,就等着瞧吧,如果你还能等?!
17.7.2017


2017年7月15日星期六

这个好!

       网上偶得高僧智语,至于高僧何人?或许无需追究,重要是所言直指人心,兹尊嘱分享。
16.7.2017


高僧说道:

       現實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借錢的情況。但很多人抹不開口,不願意欠別人的。
       什麼最難借錢肯借錢給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貴人不僅肯借,而且連個借條都不讓你打的人,一定是你貴人中的貴人。如今,這樣的貴人不多,遇到了,必須珍惜一輩子。
 在你困難時借錢給你的人,不是因為人家錢多,而是因為在你遇到困難時想拉你一把。借給你的也不是錢,而是信心,是信任,是激勵,是對你能力的認可,是給你的未來投資。
       希望朋友們千萬不要踐踏「誠信」二字,失信乃是人生中最大的破產望珍重!忠實的朋友是一輩子的財富
 同時,請你記住:喜歡主動買單的人,不是因為人傻錢多,而是把友情看的比金錢重要。合作時願意讓利的人,不是因為笨,而是知道分享。工作時願意主動多幹的人,不是因為傻,而是懂得責任。吵架後先道歉的人,不是因為錯,而是懂得珍惜。
 願意幫你的人,不是欠你什麼,而是把你當真朋友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沒什麼理所當然。
 有多少人忽視了這簡單的道理?又有多少人覺得理所當然;更有些人自作聰明?甚至耍無賴嘴臉這種人,早晚淡出人們的視線真誠的人,走著走著就走進了心裡虛偽的人,走著走著就淡出了視線!!
       如果說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靠的是緣分,那麼人和人的相處,靠的則就是一份真誠和信譽!




2017年7月14日星期五

想不通???

       近日“讲华语运动”标语错字所引发的网上波澜,不禁令人对一些政策再度产生疑问。官方一路以来的许多“所作所为”真的是如他们时常自我强调的“透明”吗?
       为免牢狱诉讼之灾,有关钱财方面的事就不说了,但“推广华语”或“讲华语”的事有关祖宗文化传统,除非早已数典忘祖?不然,对一个(真正的)华人来说还是应该关心的。只是因为关心,却引起了一个又一个疑惑和不解!
       官方每年在这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可谓不小(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但几十年下来,我们所看到的却除了本地华文华语水平普遍的江河日下以外?更令人悲哀的(不止是劳民伤财?!),还有不少年轻人对华文华语所表现出来的切齿痛恨!这里头的原因也许只有两个?一是有关当局的诚意问题(这已是老生常谈?!)?另外就是个方法的问题?令人无论怎样都不能理解的是:以精英贤人们的“聪明”,都这么多年了,难道他们真的看不出问题的症结吗?如果看不出而让人们没有选择的“一直笨下去”,那这些(无能的?)“人民公仆”是否应该考虑让贤?如果早已心知肚明还执意为之,那是否是一种刻意的“愚民”(动词)?!这又算不算是一种腐败?!
       所谓“愚民”(名词)往往指的是只懂得唯利是图,只看到眼前利益而没有是非观念的一群,有些“愚民”的确是懵懂无知的,但也有不少其实精明的很(甚至常常“扮猪吃老虎”- 扮顺民!),当然也非常“务实”!
       当国家安定时,“愚民”是容易被政客“因势利导”以达到(各得其所的?)政治目的,只是一旦国家有难,这些“愚民”会不会也很容易“树倒猢狲散”?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如果能长期不断的“愚民”(动词),是否也说明了这个国家国民的素质?
       真想不通!希望只是自己头脑简单“不识大体”,看不出官方的“智慧”和“苦心”,不然,如此下去,真的很为这个国家的前途担心!
13.7.2017


2017年7月13日星期四

艺术家脾气?!

       脾气人人都有,就连动物也都会有吧?所谓“艺术家脾气”很多时候却是一种并不美丽的误会!而艺术家却仿佛注定要背上这个标签?!就连报章记者也这么想?!
       心术不正的“艺术家”就不说了,真正的“艺术家脾气”应该是一种艺术家风骨人格的体现。除了在专业上洁癖似的完美主义精益求精,同时也是一种不向权贵哈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表现,绝对不是那种一怒之下争吵闹事抛凳摔椅的低层次行为 - 这种没有任何“美感”的事无论从贩夫走卒以至达官贵皇亲国戚人人都能做到,不需要由艺术家来示范。
       贝多芬的难以侍候,脾气之坏众所周知,但这并不影响他作为一个真正艺术家的人格精神,他可以为了一种正义感而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甚至得罪赞助他的权贵(拒绝为侵略自己国家的法国军官演奏而冒着风雨连夜逃出威逼他就范的赞助人的家)!这并非“忘恩负义”,而是有人格以及原则。
       有一次贝多芬和德国著名文学家诗人歌德出游,遇上了奥地利国王仪仗队,歌德恭恭敬敬的在一旁低头哈腰,贝多芬却视若无睹的继续昂首阔步。过后贝多芬对哥德说:皇帝世上多的是,他们只是因为刚好出生在帝王家而已,有什么了不起?而我们靠的是自己的天分和努力,并且是独一无二的 …...............
       这还不止,贝多芬简直是天不怕地不拍,据说一生坎坷悲壮的他在临终一刻,天上突然雷电大作,他奋力从病榻上挣扎起来,对着上天挥舞双拳以示抗议,这是何等气概?!
       很多时候我相信乐由心生,人如其貌?今天,当我们聆听贝多芬的音乐时,除了仿佛能看到他的伟大形象,也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真情澎湃!
       俱往矣!反观当今许多所谓的“艺术家”,“诗人”,“小说家”等等等等 ….........,可以只为了一些小小的利益或虚名就像软体动物一样直不起腰!如此还讲什么“艺术家脾气”?!
10.7.2017


2017年7月11日星期二

从负面看有志者事竟成

       Winner will never quitQuitter will never win!(胜利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胜利)诚然还是不无道理的。只是世事无绝对,很多时候也终归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希望是人类乐观乐见的,但 “希望”这件事往往说不准,也因人因事而异。一个人能为某种理想而不屈不挠坚持奋斗,这种精神诚然值得钦佩。只是如果为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例如:不可能治愈的绝症而奋斗,最终除了浪费资源,白白受着无穷无尽的身心痛苦折磨,还累人累己?!那又何苦?!
       很多人自己活得好好的时候,在道德上往往有个盲点,就是喜欢(盲目的?)鼓励别人不要“放弃”或轻视“放弃者”?若不能感同身受,这种一厢情愿可能是种外表高贵的邪恶?或建立在无知之上的一种冷酷无情?
       悲哀的说:在某些情况下,“永不放弃”者除了不会成为胜利者,也是一种愚蠢的表现?而“放弃”反而是一种智慧和正确的选择?不是有人说过“不舍不得”吗?
       问题是,在这个价值混淆功利挂帅的时代,又有几个人能从心所愿安平喜乐的“潇洒走一回”?!
9.7.2017


2017年7月9日星期日

从正面看有志者事竟成

       那天到政府诊所检查身体,排队等候时看到前面有个少年穿了件印有Winner will never quitQuitter will never win!字样的背心,引起了一点感触。
       最近又拿起尘封了30多年的长笛,想当年在音乐学院还曾经主修过长笛,毕业后由于大部分时间度都专注在作曲工作,另外,(与作曲相对来说)也觉得自己在长笛方面的天分不高而不想在这方面“浪费时间”。那为何当年会对长笛产生兴趣?想来,主要还是少年时代对音乐的狂热以及天真无知所致。
       那时凭着一股热情和冲劲跟着唱片自学中国竹笛,居然有点小小的“成就”,于是一时得意忘形的错误估计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以为在长笛方面也能和竹笛一样“成功”!其实当时的“自信”也并不完全没有道理和根据(虽然今天看来也不过尔尔)。试想,当年在自学的情况下,事事顺利,经常受邀上台演出或到电台录音,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便以优秀的成绩(Merit)考获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长笛八级文凭(也几乎同时考获了乐理以及钢琴八级),并且后来还考上了新加坡交响乐团的奖学金留学澳洲。
       只是,在留学过程当中,渐渐发现自己这方面的一些局限(加上长时间自学所形成的一些难以纠正的坏习惯),或许也和我的迟起步有关 - 以器乐学习而言,我的年纪太大了点,由于环境条件问题,十来岁才开始接触乐器,还是自学!进音乐学院接受正规训练时都已经28岁了!热情以及冲劲也不复当年,挫折感却越来越多...............
       虽然如此,现在回头看,就所学习过的众多大小曲目而言,昔日在长笛方面所下的功夫还是不少,让这些努力白白的荒废也是可惜。如今再度拿起长笛,纯粹是当年吹中国笛的心态,完全是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没有应付功课考试分数的压力。也就不会患得患失,心情也轻松多了。
       但世事无完美,虽然志在自娱,但毕竟搞了这么多年的音乐专业,对自己难免还是有点要求(职业病?)。从好的一面来看,在重拾旧学这段不长不短的日子里,在技术上,有些以往觉得难以逾越的,现在看来仿佛并不那么难,或许以前往往用“蛮力”(长时间苦练)去征服各类难曲,现在则更多是用脑去分析解决问题。不如意的一面就和以往的学习情况一样,过程之中还是会不断的碰到技术上的困难和障碍(现在或许还有个体力问题!),有时同样的问题,以为已经克服了,但在不同的曲目里它又回来了。如此反反复复,心情也因而起起伏伏,有好几次低潮时还真想放弃,但每次都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走两步退一步似的,练习进展速度不尽如人意(不只是苦练,更像苦恋?!),幸而没有放弃,近日仿佛看到了一点点“胜利”曙光?也越来越享受吹奏的乐趣。
       看来,Winner will never quitQuitter will never win!(胜利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胜利)还是不无道理的。
8.7.2017


2017年7月6日星期四

医疗?!噩梦?!

       今天在网上看到署名Fina Leong 的文章“Healthcare or Nightmare?”医疗或噩梦?
       若所言属实?花费了S$1,018,469.29,经历了10个医生在58天急诊室里痛苦的疗程,最终,还是回天乏术,只留下亲人无尽的悲哀以及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费要面对!!!那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噩梦!
       文章作者悔恨的是自己在有关母亲的医疗“选项”方面,没有做足“功课”来挽救或减轻母亲临终的痛苦!同时,她也质疑有关医院的作业方式(精神?) - 只把求医者当成是金钱交易的顾客而非痛苦中的病人(一种冷酷的商业运作?)?!
       更令她不满的是,她感觉母亲就像是个试验品,因为谁也没法保证疗法药物有效与否?!但真金白银却假不了也少不了!这种钱真能赚的心安理得吗?!
       个人不愿怀疑有关医生的专业态度,只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把握,最终让病人家属在痛失亲人之余还可能陷入严重经济危机?!这又教人情何以堪?!没错,救人是医生最初的誓言以及终生天职(?),但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也应该有一定的估计和判断?如果认为希望渺茫,是否也应该让病人家属清楚情况,让他们自己决定是否要继续(浪费金钱?)?
       病患本身的意愿应该也很有必要尊重,如果本人觉得康复无望又生不如死,无论法律怎么说,也无论什么道德励志言语?此时此刻对于正遭受极度病痛折磨的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他们要的只是一种能尽快解脱的“真正仁慈”,也不愿在精神以及经济上拖累拖垮亲人。然而什么时候,那些手操“生杀大权”的“重要人物”才会明白?要等他们也落到同样的“境地”的那一天,能够真正感同身受时才能理解?
       难道!世道沦落,是因为很少有人原意相信有报应这回事?尤其在巨大利益的面前?!
6.7.2017





2017年7月1日星期六

是奉公守法还是笨?!

       我家这一带的居民,如果开车从市区回来,近20年来都会在巴西班让小贩中心旁边的PSA“三号门”做个U转到反方向的马路回家,以前不需要如此,因为那时有个方便的U转,后来也不知道什么缘故,便把原本的U转移到比较远靠近转入波那维斯达南South Bouna Vista的地方。
       也是人之常情吧,因为距离以及方便,在不影响不妨碍他人以及不会造成安全问题的情况下,为了省时省事,这一带开车的居民一般都会在“三号门”里U转,有时不开车乘搭德士回家也依样葫芦如此这般,近20年了也没有碰到什么问题。今天合该有事,碰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德士司机,他斩钉断铁的说:不管别人怎样做,没有U 转告示牌的地方他绝不U转!原则上他没错,但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到底是个天生奉公守法的模范公民还是被罚怕了?!
       事实上,本地有好些从以前到现在都一直存在的事看来都是“非法”的,只是如果没有人投诉也就平安无事,但近年来似乎各种各样的投诉多了(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或损人也损己?笨?),感觉上人情味就相对薄了,各方面生活压力指数也在直线上升!
       不错,奉公守法是一种美德,法律条规原意应是好的,只是无奈,有时有些条规就像是杀虫剂或农药一样?!一旦启动,就把(存心犯规的)害虫消灭的同时也把(一向奉公守法的)益虫一并杀死!可悲可怕的是,这些没头没脑(?!)的条规还有越来越收紧的趋势,例如:不无自我保护主义的公共部门投标制度等等等等!!!!
       本地的一些交通规则和美国不同,例如,在美国公路上开车,如果不能U转,会明文规定。在本地则是只有有关当局告诉你能U转,你才能U转。当中分别是,美国方面让人民自己为自己的行动负责,而本地则是由关当局决定你的行动的对错(这也显示了两地的文化差异,就不要说民主观念,但最终,民众思想自由的程度会不会也和我们常常“向往”的“创意”成正比?)。问题是:无论好坏,这个决定并非一成不变或一定是正确的?(见附文)
       有人的地方就必须有法制,只是,法律的初衷又是什么,不是只为了要人民盲从而已吧?试想想: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场景- 大雨滂沱的一个深夜,在没有雨伞的情况下,跑到了亮着红人的交通灯前,看到马路的另一边有个可以遮雨的所在,而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凭良心说,有谁会傻傻的站在哪淋雨等待交通灯绿人亮起才越过马路?
       关于有些地区(星期五?)非法停车问题,法律对此往往是“因时制宜”或有一定伸缩性?人民也明白官方的“苦衷困境”,只是既然人民能“深明大义”!为何官方有时却显得“不近人情”?
       千言万语,只希望官方在合情合理(give and taketake and give?)的情况下能更“体恤民情”,例如在PSA“三号门”竖立一个U转牌?若然,除了当地居民会感激,德士司机也不会因此而为难?但无论如何,千万不要乘机装个什么摄像机或外包个人来拍照“留念”(政府没有谣传中那么需要钱吧?!)!以免在下成为为“罪人”一名!
29.6.2017

U 转与品味

昨非而今是,在一些情况下或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可能是与时并进,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冤案”一宗?!
记得许多年前,有次从港务局大厦(PSA Building)开车出来回巴西班让(Pasir Panjang)时,看见前面许多车子在做U转,糊里糊涂的,我也跟着排队,一转之下,结果当场被抄牌罚款(忘了有没有被扣分?)。
没看清楚有没有U转牌就贸贸然U转,当然是犯法,罪有应得。只是,仅仅几天后再经过同一地点,发现U 转已变为合法!!!
今天在联合早报上看到了梁文福歌曲《麻雀衔竹枝》解禁(只因为里头有几句粤语而被禁播23年!)的报导。对此,梁文福先生倒只是淡淡的(哀而不怨?)说:“他也认为国家相关的政策随着时代而有所不同,对本地创作起鼓励作用。”(真的吗?本地创作必须仰赖国家政策?)
梁文福先生也说:“……… 可见真诚的创作经得起岁月的考验。”(是借机宣传,还是当年的语言政策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昨天在联合早报上看到了“贴纸女”(为圣淘沙设计本土特色指示牌)的新闻报导。“贴纸女”(被记者尊称为“本地艺术家”!)之前被控涂鸦。如今,本质相同的“艺术”行为被合法化以及认同了,“贴纸女”就意气风发的说:这样的语言(Go Fly Kite, See No Touch等等)最能展现新加坡人的特色。(您认为呢?这也是圣淘沙有关当局的观点?)
个人认为:涂鸦或有高下之分,但如果属于“破坏”公物或私产性质,都是损人利己(或不利己)的犯罪行为,和艺术精神是两码事。而真正的艺术肯定能登大雅之堂,它也并非一些“语不惊人誓不休”以及“无厘头”式的廉价幽默。
有时感觉,新加坡的困境和悲哀之一是政治和艺术经常出现有意无意的价值混乱,就有如:权力可以决定U转的对错以及品味(或新加坡人特色)的导向!
2.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