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6日星期六


误人子弟?!

       曾奉他人父母之命,勉为其难的教过一些对音乐没有什么兴趣的学生,但那也只是个别学生或个别情况,这种情况一般也持续不了多久,总是有一方面会“知难而退”,无论如何,最后也总算是“皆大欢喜”?!但因此也明白和理解今天许许多多华文老师天天要面对一整班“顽冥不灵”的学生(以及家长校长)的凄惨心情!
       也许迂腐甚或食古不化?我们那一代读华校的人,无论能否做到,普遍多少都会有一种对“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这句话的认知认同,再引申下去就成为一种“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的精神?曾几何时,教育价值的改变,如今学习华文华语懂得华文华语甚至从事华文教学的人很多时候给人的感觉往往就是没有“良心”主见甚至带有些许官僚气息?这也是“转型”教育的成功之处吧?
       由于形势严峻逼人,说是无可奈何也可以,但作为一个华文教育的承传者,在这种犹如“苟且偷生”的惨境之下,又有没有想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训?在华文教学方面,如果不能把学生教好固然是“误人子弟”,如果教出好的学生,学生后来又步你后尘,在此时此地,是否也是另一种“误人子弟”?此一事彼一事,虽或不能相提并论,但也使我想起我国前乒乓国手谢崇文当年反对孩子步其后尘的那声凄厉断喝:不准去 .............!忝为一名“务实”的家长,如果孩子有意思想当名华文老师,除非已经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不然,我是否也要学谢崇文先生一样高声断喝:不准去!?
13.2.2019

旧文:
不准去!


       日前(7/6/2015)在联合早报看到关于我国前乒乓国手谢崇文的访谈文章《睡乒乓桌的日子》,不由钩起了一些回忆。因为我和谢崇文成长于同一时代,当年也喜欢打乒乓球。那时校际乒乓比赛,名列前茅的都是当年的华校队伍,好不风光!
       当年老一辈本地先锋乒乓名将除了报上提及的潘永浩,林卫生以及罗庆超以外还有一位冼宝廉。
       那年代不兴外来人才,国家也没有条件来专业培养,运动国手都是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凭着一股兴趣和热诚勇往直前,居然也打出个春天来!只是毕竟条件有限,和外国队伍拼斗,往往输多胜少,但虽败犹荣。国人对他们的艰难成就也有更多的认同感。
       如今国家条件同旧时不可同日而语,但情景已大不相同。从谢崇文(不让自己孩子走乒乓专业这条路)的一声凄厉的断喝:“我叫他不准去,浪费时间没前途 ………………..!”我们可以感受到其中杂味纷呈的感情以及情绪, 除了关心孩子的未来前途,也看到其中利害 - ………….“而且现在已经引进中国球员,你根本没有机会代表国家,他不会有平台的。”
       事实上,类似以上的情景,除了体育项目,在教育,音乐等等方面不也常见?
政府在这种种方面的“提升”不计(金钱)付出而取得的效率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只是能不能确定,这种种短期内所成就的盛景会不会也和以往青年节所展示的华乐团水平一样有如沙滩上的城堡般脆弱?)。
       诚然,外来人才对政府“知遇”的回报和付出也不能忽视或轻视,只是无可奈何的,除了外国人(体育团队)对此时有微言,许多国人对种种亮丽的成绩也没有认同感。于此,无论政策对错,这些为我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外援”(?)若有所知,应不无凄凉无奈之感吧?!
       必须一提的,也将心比心,无论是取人钱财与人消灾或为一己的理想前途拼搏,这些“过江猛龙”都应是无辜的。而政府冀望在国际上“成名立万”也必有其苦心。问题是,最终这里头除了“功利”以外,还有多少有真正的体育精神和国民教育精神?
       在从前华文教育体系的熏陶下,曾有小学毕业生在纪念册上写下如此掷地有声的句子: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依靠祖先,不是好汉!
如今苦心孤诣的为了效率排名,为了短时间内在国际上取得好“名声”而依赖许多国人眼中的“外人”,又能否称得上“好汉”?长此下去,对国人的价值观以及归宿感又会有什么影响?
12.6.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