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
2012年12月30日星期日
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
2012年12月27日星期四
2012年12月25日星期二
2012年12月13日星期四
新声?!
今天在联合早报“现在”版上看到标题“古乐新声 - 华乐团另辟蹊径”,在经历许多之后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今世界,为了引人注目或招徕,什么都讲“新”,似乎“新”就肯定没错,来到音乐,自然也不能幸免。
并非反对“新”,但要“新”首先必须诚心诚意,也要对原事物真正内涵有较透彻的理解。不能只是流于口号或沦为媒体的卖点而有意无意的欺世盗名。
别的不说,就看看长久以来的本地学校华文教学,不也是强调各种“创新”教学法?其中就包括了利用时下流行事物以吸引迎合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问题是:这种种“苦心”能真正让学生们爱上华文吗?而今成果又如何?
如今许多所谓的“新声”或“创新”,就有点像时下的“华文教学”,本质上更多是想搭时下流行事物的“顺风车”(也就是自信心不足?!)?只是如果本身根基不稳,又不脚踏实地,有一天,当“顺风车”泄了气,能否打回原形还是个未知数,如果不能打回原形,会不会两头不着岸变成了四不像之类的怪物?!(如缺乏文化品位的 Singlish ?)
我们都明白何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前提是必须先要对传统有深刻的认识,如果缺少了必须的深思熟虑,只为了功利迎合而贸贸然行事,在“迎新弃旧”的“创新”过程当中,又怎么知道所失去的是什么,最终又会不会变成华乐界里的另类“香蕉人”?
世上称得上真、善、美的事物,例如文学艺术,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真正有深度和高度的文学家艺术家,都会有一定的自尊而不会轻易随波逐流,更遑论盲目追随潮流。
来到创作和创新,艺术家都要先通过自己那一关。要自己要先能够认同喜欢,才会让作品面世见人。如果只为了要“生存”下去或只为了要迎合大众,那干脆直接学PSY (注)好了,不必谈论什么艺术或境界,更不必去关心或担心华乐的前途和发展,因为:你既无知、无心、也无能无力也不老实。
有些人慷慨激昂的认为:做人,死也要死得有尊严!自己晚节不保固然不妙,如果因为是“奸人所害”,那又何止冤枉?!若“传统”、“艺术”也有知,想必也有同感罢?!
13.12.2012 / 15.3.2024
注:流行一时的韩国流行“江南风格”骑马舞。Park Jae-sang known professionally as Psy (stylized in all caps) is a South Korean singer and rapper. Psy is known domestically for his humorous videos and ...Gangnam Style.
2012年12月11日星期二
心意
心意的“规格”感觉上比“诚意”高,心意也不同于新意,来到艺术,很多时候心意比新意更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我常挑联合早报的毛病,其实联合早报也常有好文章,今天就看到了黄宏墨先生的大作《贪婪》以及青如葱先生(?)的连载小说文章《二哥和他的女人》。
青如葱的《二哥和他的女人》令人想起上世纪70年代香港高原出版社所出版的一系列小说以及当年的一些小说家如徐速,黄思骋,吴痴等诸位先生的文风文采,读来有种久违了的温馨感。
坦白说,年轻时曾被感动过流行一时的香港文章小说,如《樱子姑娘》、《牧羊女》、《牧野恩仇》、《旧梦》、《星星月亮太阳》等等等等 …........ 有好些除了能唤起昔日回忆,如今看来似乎也并不怎样。但仔细回味,当时的感动还是有原因的。虽然有关作者或称不上“伟大”,但贵在“有心”。“有心”虽不一定能“看到”,但却能感觉得到,就像天真朴实的童声,虽非精雕细琢或气势澎湃,还是能令人感动。
今天读青如葱的《二哥和他的女人》就有这种的“亲切”感觉,并且,除了时代感,在技巧上和许多往昔的作者也不遑多让。
看早报,偶尔也会看一些专栏文章。其中有几个女作者,文字水平不差,问题在于总是“酷爱”谈自己以及身边琐事。其实,文章涉及个人生活或家人朋友也属自然,乐此不疲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令人难以消受的是那股矫揉造作以及“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古怪气味,除了不能感动人,还常令人胃酸突增。
青如葱的小说文章看来虚构的成分比较多,但贴近今天的生活风貌,因此读来有血有肉。相比“几个女作者”的一些文章相信是“真人演出”,读来却是满是“塑胶味”。其中还有“以死相胁”的,虽然命题沉重,但并不见得能增加文章的分量。
看来,写文章也和写音乐、编舞、画画一样。基本功、技巧、经验累积是一回事。若要令人感动,天赋、气质、品位、再加上“心意”,还是最关键的。
11.12.2012/25.3.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12年12月6日星期四
话说“道歉”
今天读联合早报,看到有关“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断电,华文报合唱团摸黑完成演出”的报导。
其实有关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运作上的问题,岂止华文报合唱团所经历和面对的而已,别的不说,就说我和一个熟人的“遭遇”罢。
记得2003年我在新加坡交响乐团驻团作曲“任上”时,有两场交响乐团滨海艺术中心的演出都有我的作品。倒霉的是:两首作品的现场录音都出了问题 - 一首电子干扰杂音层出不穷,另一首干脆录成了mono - 单声道!失望之余,几经周折,终于联络上了有关“音响负责人”,他只是支吾其词,顾左右而言其他,更没有一丝歉意。于是便直接写信给滨海艺术中心的CEO潘传顺先生,他倒有回信,但在字迹潦草的信里,除了表示他了解我的“担忧”以及感谢我的“回馈意见”以外,并没有多少“抱歉”的痕迹,最终也不了了之!
我在交响乐团工作的朋友(姑隐其名),在本地音乐界也算“资深”,他的“遭遇”是:有一回乐团演出时在台下“值勤”,一不小心走出了音乐厅,想要再进入音乐厅时,却被挡驾。无论他如何解释以及表明身份,有关工作人员就是死活不让他进去!他在“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以及职责在身的紧急情况下,一时情急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闯进出再说。这样“该出手时便出手”的行为,是“几爽一下子”(也只是一下子!),但过后朋友的“工作单位”便遭到滨海艺术中心方面的投诉!后来事情虽然终于“摆平”了,但已造成不愉快。唯一值得安慰的:经此一役,以后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的工作人员都认得他了,据说对他也都恭敬有加(看来有时对人要“凶”一点),也算是有点“收获”罢?!
最终,我永远失去了两个宝贵的专业演奏录音,而我的朋友却获得了“应有的礼遇”,只是同样都没有得到任何歉意表示。作为一个国家以及世界级的艺术中心,这究竟是“专业”还是“官僚”呢?
其实类似这种事,无论“在朝在野”,在本地也都见怪不怪了,这回的早报报导说:“断电的事情是不应该发生的…………….滨海艺术中心也没有工作人员出面解释原因,也没道歉………..。”有趣的是,联合早报一般报导有误时也只是“更正”,鲜少“道歉”,如今属下合唱团遇到情况,却希望别人道歉和“交代”,虽然“师出有名”,但真能够“理直气壮”吗?
早报合唱团也还算“幸运”了,虽然只是个业余团体,却可以利用“既有的方便”在“自家园地”里“高调喊冤”,而我以及前述朋友,虽属专业,但无此“方便”,除了“干瞪眼”或“翻白眼”又能如何?
或许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只是为什么在此地,“认错”竟是如此困难的呢?!
5.12.2012/24.3.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12年12月4日星期二
从唱片杂音到棺材
有个人走进一家黑胶旧唱片专卖店,把几天前在这里买的几张唱片递给店员说:前几天你卖给我的这些唱片,表面看来干净光亮,但播唱时却有不少的噪音杂音,可以退货或对换吗?店员回答:对不起,我们的店货物出门,是概不退换的,发票上不是清楚写明了吗?顾客不满意:你们店里不让试听,我怎么知道会有这么多杂音?店员:买旧黑胶唱片除了要看清楚,还要碰点运气,其他顾客都没有问题,是你的眼睛和运气都不好罢!顾客:…………………..!!!
且不论谁对谁错,但现在的世界,已很少有“不知者不罪”的观念。人们很多时候在“不确定”的环境里,就像水中的鱼儿,单独行动,一不小心便上钩,集体行动,有时也不免被一网打尽,恰好应了“店员”的话:“其他顾客都没有问题,是你的眼睛和运气都不好罢!”。是的,其他鱼儿都没有问题,只有你上钩,能怪钓鱼的人吗?事实上,又有哪个钓鱼,捕鱼的人会对此感到不对或内疚的?
人们不小心或倒霉一头栽进了法律的“恶水”里,就像鱼儿误闯渔民作业的水域一般危机四伏。基本上,你的命运就落在“他人”手中,无论生死胜负,总是渔翁(或他人)得利,除非你“伟大”到能撞翻渔船(或像李敖一样本事!或“枪杆子里出政权”!)。
也不是不认识字,就好像鱼儿也不是不会游或逃,但往往就是看不懂法律文字,听不懂法律语言,更难明白其中(程序和运作)的“奥妙”。何况法律里还有可以“讨价还价”或不可以“讨价还价”的时候!也常令人(法律门外汉)无所适从,只是无论是“对付”你或“保护”你,法律虽然“为你我而设”(At your service),但可否“讨价还价”,决定往往不在于你和我,最终结果很多时候也不是你我所可以预料或想象的,因为法律有时不是“常理”所能“解释”的。
可悲的是,不幸来到法律面前(或棺材店),无论你愿意或不愿意,有必要时,还要(有人)出钱去“买”,因为一般人很难自己动手去“做”!这或许比鱼儿幸运一些 - 总算有个比较“体面”的结局。但想深一层,本质上好像也同样是“葬身人腹”!
无论如何(也无可奈何),在人间世上,就有如棺材一物,法律还是不可或缺。以上文字,说与不说似乎也没什么分别,既然您读了,就当成是黑色幽默罢!
4.12.2012/23.3.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12年11月30日星期五
看了全文,“热血沸腾”以及“煽动性”的印象依然存在,但对原报导的感觉就有点不同了。这有点像看折子戏和全本戏,又像英文里所说的: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 有些故事,少了某些细节或情节,观感便会有所不同,也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