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星期四

何止芭蕾已没了脑髓!

         昨天在联合早报《现在》封面看到看到大标题“芭蕾没死,只是没了脑髓”的艺术活动报导。
         一个人若没了脑髓也相当于脑死了吧?!其实,一个人死了也就一了百了,最怕是虽生若死,或有如行尸走肉般的连累亲友街坊以及遗祸人间!
         据报导:“尼金斯基奖”全球最佳女舞者Sylvie Guillem (报译:萧菲 . 纪莲)多次公开对芭蕾做出批评,她告诉记者:“芭蕾不是多难教难学,是很多芭蕾的导师搞得它很难。”她还说:“芭蕾没死,只是没了脑髓,也没了艺术性,没有人性。”
         咋看之下,Sylvie Guillem 的话对许多人,尤其是从事芭蕾舞蹈工作事业的人而言可能是挺偏激的,但除了以她的身份以及“江湖地位”,她无须“偏激”,仔细想想,她的话也不无“真理”?
         其实类似的话,在西洋古典音乐界早已有人著书立说 - 《古典音乐已死》。今时今日,就别说有关文化艺术,就连教育,政治以至一般生活里的审美与价值观,把Sylvie Guillem 的话稍微“歪曲”点也大约能说明一斑 - “人类没死,只是没了脑髓,也没了思想性,没有人性。”
         环顾四周,放眼世界,就会明白,上述的“歪曲”并非危言耸听。也许一切还得从教育说起,看看今天我们今天普遍偏重相信“趋利”以及文凭至上的教育价值观,看看世界上许多音乐学府为了赶上潮流的去传统式音乐教育,看看种种艺术界里金钱,政治挂帅的现象,再看看国家政治生态环境里“授受”双方的“聪明”,“务实”以及“愚蠢”,明白的人当会发出会心苦笑。
        Sylvie Guillem说:“有人把现代舞视为掩护,随便做抽象的东西,只要观众不喜欢,就说观众不懂,事实上他们也不懂自己在编什么 ………………”。来到今日的政治和教育,这段话或许也可以如此(?):“有人把现代化(时代进步或时代不同)视为掩护,随意做对一己有利的东西,只要群众不喜欢,就说群众不懂,(最可怕的是!)事实上,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
         显然,这并非Sylvie Guillem心目中的人性,但也无非是人性,人世间的事,无论芭蕾,政治,教育,艺术 ………….. 都可能如此?!
         最终,Sylvie Guillem 毕竟还是个过来人,也是个明白人。

30.10.2015

2015年10月26日星期一

德士风云
         最近城中的热门话题除了烟霾,医院肝炎感染事件以外就是“新德士”- Grab Car 以及Uber两个新德士公司系统的面市。根据许多试用过新德士服务系统的顾客反映看来,一般口碑都很好。另外,由感觉于形势大好,据说已有许多旧系统的德士司机跳槽到新的服务系统去了。
         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也许,这就是对长久以来许多人(包括本地人和外地旅客)对本地的德士服务不满的一种回应以及“后果”?为什么会如此?
         不禁想起一些个人的有关经验:
(一)有时仿佛满街都是德士,但等了很久很久都没有一辆愿意停下来 ……………. 过尽千帆,望穿秋水之后,居然有一辆停下来,正惊喜感动,但司往往高傲异常,问明“路数”不对,马上义无反顾,绝尘而去!
(二)曾经有几回临时有急事电召,打了几家不同德士公司,虽然间中等待时接线生或机器人不断地客气地强调顾客是如何如何的“宝贵”,但等了半天,结果还是以失败告终!无奈只好搭地铁巴士,结果当然迟到得一塌糊涂!发生这种事除了倒霉,自己当然也有责任,但也说明了德士“服务”的“不可靠”?!
         平心而论,除了“反面教材”式的德士司机,也碰过许多态度良好以及专业的德士司机,只是这些司机毕竟都是“大环境”下的“小人物”,他们对整个机制或许有些意见和看法,但人微言轻,一般也只能跟着制度走。
         作为一个“务实的”消费者以及市民,时常困惑:地铁故障也许是“天意”(或倒霉?)?也或可能和“老鼠”有关(根据现任交通部长博客)?似乎不能全怪“人为因素”?但本地德士问题无论在朝在野,都已经熙熙攘攘的探讨议论了这么多年,最终还要是由民间或外国人(?)来提供解决的方式方法?这又令人情何以堪?!
         从德士服务困境的产生突然联想到全球环保的问题。现在的全球暖化所产生的种种天灾很多时候都因为臭氧层的逐渐稀薄的缘故,臭氧层逐渐稀薄的原因则源自于人类对大自然生态环境种种有意无意的破坏。如此这般长此以往,会不会有一天,地球的灾难问题也要由外星人来解决?因为人类没有足够的公德心,而有决策权的“高等人类”却又“束手无策”或“无能为力”?!

27.10.2015

2015年10月24日星期六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这几天印尼方面传来的烟霾又渐严重,早晨外出时,四周一片朦胧,一时也分不出究竟是仙境还是魔境?可以肯定的是:一点也不感觉浪漫。阴差阳错的却想起这首英文老歌-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无独有偶,Smoke Gets In Your Eyes 和《盲恋》虽然华洋有别,但都和爱情的“盲目”有关。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原本是美国1933年百老汇音乐剧“Roberta”的插曲。由Otto Harbach作词Jerome Kern作曲。从那时起一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流行歌手,无论中外东洋西洋,也无论男女老幼有名无名的,几乎都唱过这首歌。但其中为广大听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还是这首1958年“大碟子”The Platters的经典演唱录音。
         The Platters 原班人马一女四男,如今想必都已成“碟仙”了,听说后继有人,但对有要求和品味的听众来说,这就有如邓丽君第二,只能逢场作戏,意义不大?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的词义含蓄又贴近人心,仿佛轻描淡写,但就像是在述说每个人曾经的初恋:

他们问我怎么知道我的爱情是真实的?
噢!我肯定的回答:这里头有些东西是很显然的。

他们说,有一天你将会知道,爱情都是盲目的。
噢!当爱火燃烧时,烟雾会迷漫你的眼睛。

我只是轻蔑的一笑置之。
只想,他们怎能怀疑我的爱情?
但今天,我的爱已离去,我已经没有了爱情!

现在,朋友们都在笑我,
我忍着泪水,强颜欢笑的说:
噢!当可爱的火焰熄灭时,
烟雾会熏疼你的眼睛!


附原文歌词:


They asked me how I knew
My true love was true
Oh, I of course replied
Something here inside 
Cannot be denied

They said someday you'll find
All who love are blind
Oh, when your heart's on fire
You must realize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So I chaffed them and I gaily laughed
To think they could doubt my love
Yet today my love has flown away
I am without my love

Now laughing friends deride
Tears I cannot hide
Oh, so I smile and say
When a lovely flame dies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世事难料,想深一层,可能被情感烟雾迷漫熏疼的眼睛,又何止爱情方面而已?亲情,友情甚至家国之情有时不也如此?!

25.10.2015
不了情

         和《我的梦里有个他》一样,《不了情》也是一首有钢琴前奏的歌曲,这是1961年由林黛和关山主演同名电影的主题歌。
         两者皆有情亦有琴,但和《我的梦里有个他》凄清幽怨的钢琴前奏相比,《不了情》的钢琴前奏便显得热情澎湃。在当年(或许今天也一样),这段听来格调高档的钢琴前奏给芸芸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见猎心喜,后来也是电影主题曲的《蓝与黑》也来一段风格相近的钢琴前奏,可惜珠玉在前,便显得黯然失色!
         《不了情》由陶秦作词,王福龄作曲,原唱者是顾媚,歌词如下:

忘不了,忘不了!
忘不了你的错,忘不了你的好。
忘不了雨中的散步,也忘不了那风里的拥抱。

忘不了,忘不了!
忘不了你的泪,忘不了你的笑。
忘不了叶落的惆怅,也忘不了那花开的烦恼。

寂寞的长巷,而今斜月清照。
冷落的秋千,而今迎风轻摇。
它重复你的叮咛,一声声忘了,忘了。
它低诉我的衷曲,一声声难了,难了!

忘不了,忘不了!
忘不了春已尽,忘不了花已老。
忘不了离别的滋味,也忘不了那相思的苦恼!

         咋听之下,歌曲里都是绵绵不断挥之不去的“忘不了”,其实这正是歌词特色所在,也是作者有意要传达的一种印象氛围。当年据说还是个划时代的创新。无论如何,这也和歌名有个巧妙的呼应。
         歌好词好,电影也不错,后来许许多多慕名而来的翻拍翻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超越甚至相提并论,最终只落得个“无聊”?!
     《不了情》除了时代感无从复制,企图“复制”和“改良”者的出发点和动机甚至智慧也常令人怀疑?看看今日的牛车水,红灯码头,柴船头(遗址?!)以及许多我们“一息尚存”的昔日母校………… 或许就能明白 - 世上有许多事物,或许可以用种种堂皇的理由去“创新”甚至“破坏”,但就是无法“改良”,因为其中所牵引的种种感情记忆,一旦变质,往往就只剩下一个让人伤心凭吊的躯壳,它可能成为新人新客的新欢,但已不再是旧人旧爱的“不了情”了。

25.10.2015

2015年10月23日星期五

盲恋

         《盲恋》是一部后来拍成电影的小说,作者是徐訏。
           多年前就曾看过这部小说,还是偶然在个旧书摊上捡到的。最近在You Tube上又巧遇这部由李丽华以及罗维等主演的1950年代电影。看着看着,发现电影情节和原著有许多不同之处,唯一不变的是那年代的时代气息以及温馨纯朴的人情。
         还是比较喜欢原著,因为其中除了让读者有更多的想象空间,说教的成分没有那么浓,不像 电影一开头,小说作者(?)便现身义正辞严的宣扬人性诚实的重要性和绝对性(?),连爱情也应该如此,不然,悲剧将由此而生。
         说得也是,但也等于白说?因为事到临头,愿挨愿打的都是当事人(包括小说中的男女主角),有时连至亲好友的话都听不进,又何况外人?
         事实上,世上许多人事,无论出自于善意或恶意,莫不多少含有欺瞒的成分,人生也因而充满未知变数,戏剧性和“趣味性”!
         爱情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当然也不能幸免。试想,如果世间的爱情故事都和童话故事结局一般美满,人人都毫不例外的老老实实,一心一意,安分守己,从一而终,那爱情便成了理所当然,既不会有悲欢惊喜和刻骨铭心,更不会有望穿秋水的期望和期盼,一切都是“观自在”和“平常心”,那还剩下多少所谓的“浪漫”?而无论是“天意”或“人为”的假象,爱情却往往因为人世的“无常”而显得珍贵和美丽。
         并非同意“欺骗”,但只要一天未能大彻大悟,只要一天还是凡夫俗子,就不能摆脱这份因人而异,无奇不有尔虞我诈的“人性”。
         倒是喜欢由易文作词,姚敏作曲的电影主题歌,除了旋律好,歌词也实实在在的流露出真情:

我虽然看不见你的人影,可是我听到你的声音。
那是慈爱的天使,只有你陪伴我寂寞的心灵。

我虽然看不见你的笑容,可是我闻到你的温馨。
那是美丽的梦魂,只有你带给我千万种柔情。

我镇静安宁,我也有感应,就像是睁开了眼睛。
我心里更有月亮和星星,数也数不清。

我虽然看不见你的人影,可是我得到你的生命。
但愿心心相印,我们俩永远有温暖和光明。

         或许,到了某年某日,等你“睁开了眼睛”,便会发现,恋爱十之八九都是盲目的,只是盲恋往往有当下的真情,而那些一开始便睁大眼睛的所谓恋爱,通常只不过是生意买卖的一种。

23.10.2015

2015年10月17日星期六

我的梦里有个他

         有一首小学时代听过的歌,虽然在当年也属于流行歌曲,但仿佛也不怎么流行,不知为何,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这首歌的旋律却一直萦绕在脑海里…………………….. 这就是《我的梦里有个他》。
         每逢想起这首歌,脑海里便会历历在目的涌现旧时(位于里巴峇里路River Valley Road)母校情景-立化小学校园,昔日的同窗以及邻近的花花世界 - 大世界游艺场。
         有时,就算在一片欢乐,灯火璀璨的大世界游艺场里,一听到这首歌,就会有点阑珊之感!这是首寂寞的歌,虽然歌词一般,但曲风幽雅,与一般流行歌曲不同。
         遥想当年,钢琴是件富贵人家的乐器,一般人听来,琴音总有点遥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歌曲马上吸引我的便是开头的一段钢琴独奏前奏,前面的几个和弦居然还很接近巴哈(J.S.Bach)的6首大提琴组曲里的第一首前奏曲!当年只觉得旋律好听,连歌词也不甚了了,也不懂古典音乐,更不会知道Bach是何许人?如今看来,当年的我还挺识货的?
         草草(无心向学也!)读完小学,中学,进入社会,又在幸运之神眷顾以及机缘巧合下到国外留学 ……….. 时光荏苒,一直没有机会再听到这首歌,但从来也没有忘记。间中也曾努力寻找,只是昔日歌声已渺,并且奇怪的是,连许多“老歌行家”对这首歌也莫讳若深?!于是,这首歌便只能一直深藏在心里。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澳洲昆士兰留学期间,有一回逛唐人街,在一个摊子上意外的看到了一个崔萍的卡带,里头居然有这首歌!满心欢喜,但一听之下却不是一直思念的原唱,歌声依然寂寞,但钢琴却不见了!
         如此又是时光荏苒,直到几天前突然心血来潮上网去查,才得以和这首歌久别重逢。蓦然回首,不觉已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衷心感谢把录音放上网的有心人以及有关网络!
         一直搞不清谁是原唱者以及作曲者,现在总算知道了,是邓白英和姚敏。当然是姚敏!还有谁能有这般才气,把普普通通的歌词谱成这样的一首歌?
         如今重温这首歌,虽然仿佛不及往日印象中的美好(职业病?!),但情感依然如昔。不由感叹,歌与人一样,情意可以海枯石烂,但虽然“音容宛在”,有时却是相见争如不见?!
     “他”,还是梦里的好?!

18.10.2015

2015年10月15日星期四

永远的夏梦

         夏梦 - 一个优雅脱俗的名字,就好像莎士比亚的名剧《仲夏夜之梦》一般如梦如幻,引人遐思!
         夏梦是1950-60年代香港长城影业公司的首席当家花旦,以一位女演员来说,她的容貌和演技至今都几乎一致公认是佼佼者,以今天的职业操守道德标准水平,甚至很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曾有人如此说:“ 作为中国电影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女演员,夏梦绝非以姿容取胜,说她德艺双馨名副其实 - 她从不持美自傲,出道起就给自己约法三章:不为人剪彩,不应邀外出吃请,不拍内容不健康的戏,并对此诺信守终生。”以上说法若属实,在今时今日的演艺圈,简直就是神话了!?
         事实上,夏梦22岁嫁做人妇,从一而终,不迷乱不迎合,对情感的定力远超民国才女林徽因,仿佛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可说是中国女性的典范和骄傲!
         作为一个女演员,容貌演技固然重要,但夏梦为人的优美品格才是她真正特出和与众不同之处。放眼古今中外,在电影圈里又有几个人能与之相提并论?别的不说,就看看今天的中,港,台影艺圈!许多所谓的女明星(为了市场)除了言行举止刻意媚俗(或天生如此?!),名字也往往相应俗气,以中国人的传统精神以及美学标准,简直就是活活脱脱一群毫无廉耻的妖精!
         当然,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 如此思想太落后了!但我想:一个不能分辨美丑黑白的社会,除了有如已故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所形容的一群“美盲”以外,还包括“德盲”!总之是个病态的社会。这点从个人,国家引申到全世界也都如此。而我相信:真正美好的事物是永不过时的,人也一样,就如夏梦。这也是这个世界还值得留恋的理由之一!     

12.10.2015

2015年10月12日星期一

退而求其次?!

         以沉重的心情读了网上(新国志)文章《新加坡人还有华人意识吗?》(作者/来源:新加坡文献馆)。有关作者说道:

     “新加坡是不是一个华人社会,不能简单的建立在新加坡华人占四分之三的表面现象之上,最关键性的考量是,新加坡(人)还有华人意识吗?因为一个没有华人意识的华人群体,是不会,更不可能是一个是指意义上的华人社会。”

         不久前还曾因为有外人说:“英语已逐渐成为新加坡人的母语”(见附文)而生气,如今读了《新加坡人还有华人意识吗?》只觉沉痛!试想,有一天,当我们环顾四周,举目所见都是一些“香蕉人”或“SBC”(类同典型的,不懂祖先语言文化传统的ABC – 美国或澳洲出生的华人 American/Australian born Chinese)时,又将会是怎样的一番心情?!
         还是那句话?:大势已去!
         No choice!尘归尘,土归土,过去就让它过去,该来的(无论是种瓜得瓜或者报应?)总是要来的!或许,将来只能以一种积极开朗的态度来面对!(背景歌声-《血染的风采》: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伤………..!!!)。
         退而求其次,展颜向前看:华人和SBCABC可能只是一种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和人性人品并没有直接关系。再说,ABC或许也不会说:I hate Chinese?事不关己嘛!。粗浅的来讲,每一种人种里都有好人坏人,而相信大部分的人类都是愿意向善的。
         关键是:很多时候,一个国家的前途前景往往由国民素质主导。如果在语言与文化上不能“强求”,那么,为了国家国民的凝聚力乃至生死存亡而要求达到一定的国民素质水平应是合情合理吧?
         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教育政策息息相关,据说新加坡两所官办大学世界排名都在前列,But!以目前许多中小学校的普遍风气,学生的纪律感以及操行观念(小时候不懂得尊师重道,长大了会尊重国家领导人?又可能会有爱国意识吗?),有关决策部门的教育价值取向,希望又有多大?!
12.10.2015

附文:

温柔敦厚与狗屁                                   

        今天在联合早报上终于看到两篇回应陈定远“英语已逐渐成为新加坡人的母语”一文的文章。
两篇文章,一篇标题为“丢失文化 国家堪忧”,作者为一“教育工作者”。另一篇标题为“弃母语无法产出新文化”,作者为早报评论员。
两篇文章虽然基本都对陈文观点不以为然,但语气都不失婉转,温柔,敦厚。只是长篇大论以至引经据典,到头来似乎都只是“老生常谈”而已,并没有多少新意。
“评论员”还非常小心慎重的说:“决定写这篇短文前甚为犹豫,深怕自己误解了南洋大学校友陈定远先生的微言大义(!),摆乌龙地反话正读。但磋磨其文章语气,不见调侃之意;陈先生也宣称要“提出一些客观且具建设性(?)的意见”,因此冒昧撰文,求教于陈先生。“
令人不解的是(注),作为一个“评论员”,连正话反话都无法分辨,还要客客气气,战战兢兢的“冒昧撰文,求教于陈先生”?
是的,陈定远的文章有其“客观”之处,但作为一个外国人,无论如何,在礼貌上,都不应该“主动”为新加坡华人“妄自菲薄”和“定位”。试想:如果“评论员”也对我们邻国的语言政策境况来个“微言大义”(例如说马来西亚人已不是华人,只是华裔),那又会招来怎样的反应?
注:来到华文问题,“评论员”常有出人意表的言论,请看附文。
17.9.2013

附文:

得鱼忘筌                                                                             

        早报的评论员好像总喜欢用一些耐人寻味的专栏名目似的。前些时候看到张从兴先生的“摸象窥豹”,今天又看到叶鹏飞先生的“得鱼忘筌”。
        “摸象窥豹”应该是来自“瞎子摸象”以及“管中窥豹”这两则成语,这两则成语基本上是形容不是很全面或片面的对事物的认知了解,当然,如果把“管中窥豹”和“可见一斑”连起来用便是由局部联想,推测到事物全貌的意思。但“瞎子摸象”便很难理解,也许只能说是张从兴先生的自谦之语吧?用来论事好像一开始就有点“理亏”的感觉。
        至于“得鱼忘筌”,在世界书局出版的《最新现代汉语大词典》里这么说:筌是用来捕鱼的,得到了鱼,就忘了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康继尧主编,台湾阳明书局印行的《辞海》则干脆如是说:比喻成功者的忘本。“得鱼忘筌”无论怎样看都不能提升一个人的形象,叶先生的文章(16.5.2010早报星期天)标题是“为了很自私的理由”。于是,我们看到了有趣的版面设计 - 叶鹏飞先生怡然自得的照片夹在“得鱼忘筌”和“为了很自私的理由”之间,右上角还有版名“想法”二字!
        叶鹏飞先生其实也很直接和坦白的在文章里承认,他的担忧以及到芳林公园去“挺”母语的原因:“我的理由很简单,也很自私,我害怕华文水平再下降,以后读华文报的人减少,不利于自己的事业发展 …….. 。老婆出门前的的犹豫(?),也被我用自私的理由说服。降低了会考华文比重,她在校长,负责其他科目的同事,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许就将大不如前了……………”(真是洞见!)。以一位华文大报的评论员,叶先生所讲的这番话虽然坦率务实,但态度和价值观却令人不能理解!
        叶先生的担忧诚然都是很真实切身的,字里行间也透露了对整个语文“局势”的深刻了解和无奈。只是谈到对政治的态度时,叶先生却很肯定:参与政治不但是国民的权利,更是现代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叶先生在这一点上似乎讲得不是很清楚详尽。不知叶先生认为国民参与政治要到什么程度?要像近日泰国的红,黄二军一样吗?
        我想:不是每个人都有兴趣,条件或能力参与政治,但关心国家是应该的,只是或许关心的方式,态度和出发点不同而已。叶先生也引用了狼(政治)和羊(人民)的比喻说法(总觉有点古怪,不必追究何人是狼类,但狼可能有“造福羊群”的天性吗?),但如果政治是狼,不论羊谈不谈狼,它都在,羊自然也很清楚,就如叶先生为何忧虑,叶先生自己当然也很清楚。
        最终:还是不明白叶先生用“得鱼忘筌”作为栏名的深意,一个有国家意识,念旧的人应该不会“得鱼忘筌”吧?

16.5.2010

2015年10月10日星期六

借题发挥?

         在一般的观念里,“借题发挥”似乎是个带有贬义的形容词?可是在艺术里“借题发挥”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甚至必要的“手段”。例如音乐里的“主题与变奏”,许多经典歌剧,舞剧里必要但幼稚可笑的剧情。比较严肃的例子在文学美术里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前一阵子因为地铁严重瘫痪事故,“报界”就有人理直气壮的说:“什么东西不会坏?”。答案或许是“是”,也或许见仁见智,但这是否也算是一种“借题发挥”?而且是刻意和有目的的?
         这使我想起几年前和报纸“结怨”(也是这个博客的缘起)时,有位报馆“官员”在回应我“有感而发”的去信时,说我在某些问题上是在“借题发挥”。我当时就在想:咦?报纸吃饭、生存 - 致富靠的不就是种种不同形式的“借题发挥”吗?每天报上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标题报导难道都是报纸媒体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吗?如果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清楚,还“贼喊抓贼”,又如何当“官”?!
         后来又想,可能该“官员”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想在语气上显得客气点 其实他的意思不是说我“借题发挥”,而是说我在“无理取闹”!只是或许他忘了或忽视了我谈的是与我本行有关的事?我并不见得比他空闲,有事没事就“借题发挥”。况且,这事对他而言只是(受薪)工作的一部分,而对我而言却是一个长期读者的无偿回馈和付出!
         诚然:“借题发挥”可能有正面(例如艺术手段或传媒报章上的一些“可靠”的评述和报导)或负面(例如艺术里刻意哗众取宠的手段或传媒报章上的一些“不可靠”的评述和报导),但“无理取闹”就迹近泼妇骂街?肯定一无可取。试想:作为一个有尊严有文化的人,谁愿意“无理取闹”或认同别人的“无理取闹”?!
         我也知道,近来所写的文字色调仿佛都有些偏暗,也不免“借题发挥”,但这绝非刻意矫情或“无理取闹”,只是环顾四周,越来越深刻的感到人性今不如昔的同时,也倍感世事的种种不公!(如今连和教育事业有关的事也如此!)是的,世界上不公平的事太多了,谈不上是受害者的我们也应该惜福,只是在“庭院静好,岁月不惊”之余,一个受过传统教育读过书的人就只能明哲保身的在一旁“冷眼参风月,暖酒听炎凉”吗?!

11.1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