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星期五

集体盲思?

       看到昨天联合早报的新闻标题“陈振声:政府可能出现“集体盲思”须设智库检验决策”
       看到这样的新闻标题,作为一个不懂政治理论,只有一般常理思维的小民,心里马上产生了许多疑问。
       首先,所谓“集体盲思”究竟是什么意思?根据有关新闻报道,似乎是翻译自英文的groupthink?但从字面上看来groupthink仿佛只是集体思维的意思,并没有盲目的意思?
       根据个人理解,所谓“集体盲思”更像是集体迷失方向?如果一个领导/代表全体人民的“集体”迷失方向或瞎了?那可能是一个大灾难?若然,人民又将指望谁?
       新加坡政府号称由所谓的精英们所组成,任人唯贤是政府一向以来所强调的,新加坡也从没有亏待这些“贤人”,其他不说,我们的总理的薪水就是世界之最!如果这些千挑万选重金聘请出来的“贤人”们最终还需要“智库”来指点迷津,那当初“任人唯贤”时也出现过“集体盲思”的现象?如果“贤人”之上还要有“智库”,那会不会有一天“智库”之上也还须要有............... ?!最关键是:由谁来决定“智库”成员人选,又是另一轮的“任人唯贤”?
       如果须要请“智库”来指点迷津,是否又是另一笔纳税人的钱?这是不是有点像我国长久以来的教育现象 - 许多学生包括名校生都还必须在课外另外花钱补习(也是“智库”的一种?),考试才能得以过关或取得好成绩?本地媒体不是常常夸耀我们的教育系统是世界一流的吗?
       个人注意到一个现象:国会在辩论一些政策方针课题时,执政党议员当中也时有不同的意见或争论,但一旦来到表决(和反对党的对决?),结果几乎毫无例外都是一致的!如果政策出了问题,这是否也和团结一致的“集体盲思”有关?
       部长在近日国内外都是多事之秋的背景下发出有关“集体盲思”的言论,希望只是一种“谦虚”的表现,而不是针对什么危机的警告!
30.12.2016



2016年12月29日星期四

逢迎?伪善?

       无论专业或业余,团体或个人,搞演出都是一件麻烦多多的事,其中除了许多和艺术无关但必须面对的繁琐大事小事以及人事以外,还无可避免要为钱的问题伤脑筋!因此,策划一个演出的内容往往也必须和财力同时考量以达到相辅相成的结果。
       如果没有记错,1950 -70年代的本地业余文艺团体搞演出基本都是自己出钱出力来支撑一个演出的,当然之中也不乏其他友团的“投桃报李”,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令人感动,而有些团体演出票房和次数也相当可观,并非今天的专业或业余艺术团体可以想象。
       1980年代以后,各类演出单位团体每每需要不同程度的赞助才能得以成事,有些得到官方或半官方机构赞助,其余有私人机构如李氏基金等或个别商家以及个人赞助。
       演出赞助方式五花八门,政府机构由于涉及官方的一些条例,往往会附带一些条件 - 演出内容不可触及一些敏感的课题如宗教和种族或公众道德价值观等等等等 ….......... 私人机构赞助一般都没有什么附带条件,商家赞助方式则以在演出节目单上刊登广告贺辞为主,私人赞助有时有条件,有时没条件。
       演出团体对待无条件赞助者一般是在现场或节目单上鸣谢致意,至于带有条件的个人赞助者,如今常见的做法之一是让其登台亮相“参与演出”- 或指挥或呈现作品,而这些现象往往都发生在音乐团体的演出里!
       很难想象,在郭宝崑时代会有类似情况 - 赞助人毛遂自荐上台演出而又获接纳?!
       以赞助者的身份上台参与演出其实也不是没有,已故美国小提琴大师Jascha Heifetz以及Issac Stern等等都曾经有过这种例子,而对演出单位看来他们的做法简直就有如行侠仗义,不但马上提升了演出的高度,观众也受益不浅,最终皆大欢喜。
       但如果赞助人水平一般,也嚷着要上台“献艺”,而演出单位为了逢迎“感恩”居然也同意,那除了显得演出单位没有“骨气”?!,也对不起观众,尤其是那些买票来看演出的!
       来到和艺术有关的事物,无论专业或业余,态度都应该是认真诚恳的,因为这是艺术的真谛。不然,干脆不要做,因为你个人不但不能从中得益,最终也会浪费观众的精神时间,更浪费赞助者的金钱。因此:除了对有关项目水平有一定要求,也要尊重自己的爱好和追求,不能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这是一个对艺术有追求的人的一种起码的自重。
       如果没有人愿意无条件赞助,自己又没有能力条件和信心决心,就自弹自唱自得其乐好了,没有演出也不会死人,又何必曲意求人?!
       至于赞助者,如果有心要做“善事”,就不要带有条件,更别让人有什么“瓜田李下”的感觉。除非你真的是Jascha HeifetzIssac Stern?!不然除了只会越帮越忙,也是一种伪善?!
28.12.2016


2016年12月28日星期三

恰似你的温柔

       从一个普及文化的角度,如果说中国大陆倾向博大强悍,那台湾便更多是精致温柔,这种精神面貌尤其反映在两岸一些歌曲里。
         1979年在台湾首次发表,由梁弘志作词谱曲,属于校园民歌类型的《恰似你的温柔》,多少反映了那一年代台湾年轻人的诗心情怀,无论歌词旋律,都很清新动人。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张破碎的脸
难以开口说再见
就让一切走远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却都没有哭泣
让它淡淡的来
让它好好的去

到如今
年复一年
我不能停止怀念
怀念你怀念从前

但愿那
海风再起
只为那浪花的手
恰似你的温柔

       《恰似你的温柔》除了委婉动人,巧妙的是它咋听之下像首情歌(尤其是歌名),细听之下它又仿佛是作者对海岛故乡“宝岛”过去种种的追思怀念。低徊之处却又有点像首不太悲沉或意态轻盈的“挽歌”:让它淡淡的来,让它好好的去!
       其实,淡淡幽情如泣如诉似的《恰似你的温柔》和热情澎湃慷慨激昂的中国大陆歌曲《我的祖国》表面上似乎一静一动南辕北辙,但骨子里却有着异曲同工的乡土感情。或许,从歌曲的表达方式取向也可以略窥两岸文化的差异?
28.12.2016



2016年12月25日星期日

年纪大了很多事过了就忘,把博文当成不定期的心情写照一方面可供回忆回味,在世风急转直落十八层的当下,或许也可以作“可持续性的”自我教育?哈哈哈哈!

原谅

       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虽然有点宗教色彩背景,但其普世主体意识是劝世人要慈悲为怀以及懂得宽恕和原谅。无独有偶,最近上网查一些资料,偶然看到有关吕蒙正的一些记载。虽然文化时空有异,但其中人性何其相似。
       吕蒙正是北宋初期的宰相,以为人宽宏大量称著,“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典故仿佛也来自有关他的事迹。
       吕蒙正的宽宏大量可能在于他能不计较以及原谅人家对他的冒犯,是一种难得的品格。但另一方面,以一个“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角度,这也许也是吕蒙正聪明智慧之处?毕竟做官之道(或搞政治)和做生意的“和气生财”也有共通之处 - 冤家宜解不宜结?
       实际上,原谅二字或许可以大而化之,例如所谓的“相逢一笑泯恩仇”!但又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得到过往不究和尽弃前嫌?
       平心而论,可否原谅一件祸事的发生或一个人的不当行为严格来说也要以事论事,轻重有别,如果只是一味不辨是非的“息事宁人”,很容易便成为可憎可恨的“乡愿”,当然也谈不上什么“正义”了!而原谅一个不值得原谅的人和错怪一个无辜的人都是一种有违天理公义的事,也可能因而导致某种不幸灾祸?!
       来到国家的层次,国法对一个犯罪的人的“原谅”也是有各种不同条件的,那就是根据不同的罪行施以不同程度的刑罚。有些情况是原谅之后过往不究,有些情况却是:我原谅你但我不会忘记!- 永久备案留底的犯罪记录。这里头或许很难说有绝对的公平,因为当中或许也可能有误解或无心之过 - 倒霉?但基于国家必须依法办事以示人人平等(最低限度在表面上?),这也只能无可奈何?换句话说,无论事实如何,被“原谅”也还是需要付出某种代价。
       最终,不是每个人都像或能成为吕蒙正,但一旦须要做个决定时,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良知与智慧去决定:到底该原谅还是不原谅?!to be or not to be ?!................ 无论如何,但求问心无愧吧!
25.12.2016


2016年12月23日星期五

以前觉得新加坡媒体以及有关受众“笨” 去礼遇一个从骨子里看不起新加坡政治与文化的投机政客来评论自己,绕了一个大圈最终还是回到原点,除了证明其人的无知无聊,更凸显了某些新加坡人的愚蠢!如今看来香港人也仿佛高明不了多少?也因此让龙应台之流能在新港之间大行其道左右逢源!

苍白的龙应台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龙应台在香港大学的“大学问”演讲视频,演讲主题为“启蒙歌曲”。

       必须说:龙应台很会演讲,除了语音婉转清晰(声音明显优于形象),还加上各种肢体语言以壮声势 ........... 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论你言辞如何漂亮,包装以及姿态如何华丽高耸,内涵的苍白空泛还是无药可救的!就犹如她对“经典”(歌曲)所下的定义一样,如果不能进入人们内心深处,不能以诚动人,就很难“经典”起来,而她充其量只是把“处心积虑”挑选出来的歌曲“绑架”到她的演讲说辞里?

       龙应台在回应观众问题时左右迂回说了不少不着边际的废话,事实上,所谓“经典歌曲”往往并没有绝对。严格来说也没有人可以断定和决定。以龙应台选曲(录音版本)的外行品味表现以及观众们对所谓“启蒙歌曲”的反应证明,她更不能判断!何谓“经典”?最终也只有时间可以证明吧?

       看了有关视频,只留下龙应台能言善道的嘴脸印象,至于内容,努力回想,竟然几乎是苍白一片!有时很为媒体和教育学术界的势利心态感到悲哀,请龙应台演讲最大的考量究竟是“学问”还是名气?

       以前觉得新加坡媒体以及有关受众“笨” 去礼遇一个从骨子里看不起新加坡政治与文化的投机政客来评论自己,绕了一个大圈最终还是回到原点,除了证明其人的无知无聊,更凸显了某些新加坡人的愚蠢!如今看来香港人也仿佛高明不了多少?也因此让龙应台之流能在新港之间大行其道左右逢源!

       或许,也不能说对有关演讲全无印象,最低限度,现场许多观众由心而发的歌声 -《我的祖国》就令人动容(也令龙应台“惊惶失色”?),证明香港人还是有一定的华人血缘感情和对近代华人歌曲文化的认知。这点确是许多新加坡华人所望尘莫及的!

       龙应台本人其实看上去一点也不苍白,皮肤还有点黝黑,苍白的是她的“学问”以及诚意!

23.12.2016

2016年12月20日星期二

赌的迷思

       日前在互联网上看到了一个中国北京电视台的节目视频。
       这个节目是劝人戒赌的,在节目中,除了有两位前嗜赌者上节目现身说法讲述其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还请来了几位前“千王”上来示范表演其逢赌必赢的秘术。千王们手法技术之高明,确实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看了这个视频后,许多当年(1980年代)香港有关千术电视连续剧或电影里的精彩骗术情节都仿佛成了小儿科,从而可见,无论正邪,神州大地各行各业都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为何这些千王们最后并没有凭其“神乎奇技”继续发财成为巨富?原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他们都有过人所不知的惊险惨痛的经历和教训(包括被“有关业内人士”殴打追杀!),而这些都是因赌而起。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决定洗心革面从此退出江湖与赌绝缘。值得留意的:千王们一致认为,赌博肯定是输多赢少的,多赌多输,若想要不输,唯一的办法只有不赌。
       就像耶稣基督亲自向你讲解圣经经义一样,千王们身历其境的“专业”诤言应是无可置疑的。
       我国建国总理李光耀先生生前很反对赌博,更曾斩钉断铁的表示反对建赌场。但后来因为无法“力挽狂澜”,最后结果是:新加坡不建则已,一建就是两个赌场(一不做二不休?!)!
       对此有关决策者的解释大意是:我们无法阻止或改变人们好赌之心,与其“肥水流入他人田”,不如先下手为强。而从赌博事业所得来的部分利润还可以用在各种民众福利之上。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这些话听来似乎不无道理,只是其中仿佛隐约有点“不尽不实”之处?如果有人最终因沉迷赌博而导致家散人亡!那无论愿意与否,那些因而得益的人是否就是间接或直接“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一群?如果他们了解这一点,他们又能心安理得的去享受这些“福利”吗?如果他们还是心安理得,并不觉得有何不妥,那新加坡的价值观是否出现了问题?如果有一天孩子们问起,我们又该如何回答?!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下一代都接受了这个价值观,并且还“青出于蓝”,我们的前景又将会如何?
20.12.2016





2016年12月17日星期六

创新与怀旧

       守旧保守或许因为怀旧?
       怀旧是人性和感情的一种,艺术家应该都有人性和感情吧?!但作为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最不愿意承认或接受的一件事就是被同行视为守旧或保守,无论他内心多怀旧?!
       另一方面,(尤其是今天?)艺术家最听得进去的可能是“创新”二字,因为这是个没人能反对,也是个永不过时,永远都时髦的名词。因此“为新而新”肯定比从心而发的保守更为强辩和稳妥?
       只是“创新”也许符合艺术潮流里的“政治准确”,却往往未必符合人性,但艺术里不能没有人性,而怀旧是人性的表现之一。
       那“新”的定义又是什么?如果从古到今人性在基本的本质上没有什么变化或“创新”,那艺术里的“创新”是否只是有如不同时代人们的服饰变化一样,只是个表面形式的问题?服饰之内以及骨子里头都是一样的实质内容?
       或许“无知是幸福的”?今天的艺术家仿佛已前所未有的为“创新”前景彷徨无依,因为他们蓦然发现今天所“创作”的种种,早已有人做过同样或类似的。到头来,就如2000年以来圣经里所说的:阳光之下无新事?!
        其实,如果回顾历史,无论在哪一个时代,同时代的艺术家们往往都在同一种条件(技巧,时代背景和物质条件下)“创作”同一风格类型的东西。那些最终得以名留千古的,也不见得一定就是当年技艺的佼佼者,历史选择了他们,主要是因为他们与众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或点子?)。
       今时今日,或者更关键重要的,成功的艺术工作者也都必须极为能言善道,深知如何推销自己的“创意”卖点已达到排众而出的目的。
       所谓“艺术”,往往也和(创造它们的)人一样,有伟大和平凡,但凡能长久留下来的,令人如沐春风的都是能令人感觉与别不同并且趣味怏然的。而“与别不同”不一定就有本质上的“新”。就好像烹煮原料一样的食物,有些人就硬是能把它弄得与众不同以及广受欢迎。
       因此,艺术和人一样,只有个性和表达上的不同,并没有本质上真正的“创新”。而如果为了标榜“创新”或刻意“标新立异”就抹杀过去的种种或与之划清界限,都只是自欺欺人,也毫无诚意可言。
       最终,“创新”和“守旧”和做事的快和慢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还是个好坏优劣的问题。你可能不认同20世纪作曲家拉赫曼尼诺夫(Rachmaninoff)和时代脱节的守旧作风,但你又能否定他的音乐以及感人的个性吗?
18.12.2016


2016年12月15日星期四

十二月的歌 - 平安夜
       
       从小到大,总感觉十二月是个充满宗教氛围以及令人怀旧的月份,因为圣诞节的脚步声越来越近,除了商店橱窗里以及闹市大街上的装饰装点,许多旧时的圣诞歌曲旋律也回荡在凉快的空气中。
       在许多含有宗教或世俗色彩的经典圣诞歌曲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也许非《平安夜》莫属,因为无论歌词旋律,它的纯朴气质在同类歌曲之中都显得特别超然圣洁?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照着圣母,照着圣婴。
多少慈祥,多少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

平安夜,圣善夜。
牧羊人,在旷野。
突然看到了天上光华,
听到天军高唱哈利路亚,
救主今夜诞生!

平安夜,圣善夜。
神子爱,光皎洁。
救赎洪恩的黎明来到,
圣容发出的荣光普照,
耶稣我主诞生!

       虽然缘起于宗教,但圣诞节仿佛从来也不是教徒们所独有的,年复一年的举世热闹纷然更是世俗情结和商业考量所结合推动下的景象,然而,无论在普天同庆烟花璀璨里或硝烟满布的战场深处,《平安夜》总能给烦躁不安的心灵带来一丝宁静。尤其是在今天这么一个前所未有道德价值都极度沉沦混乱的世界。

15.12.2016

2016年12月7日星期三

大海之歌

     《大海之歌》(Song of the High Sea)不是一首歌,而是美国二战电视纪录片VICTORY AT SEA(海上凯歌)配乐里的主题音乐。纪录片长达25小时半,1952-1953年间全美播放并因深受观众欢迎而赢得了当年的EMMY时事纪录片奖,有关纪录片于1954年再浓缩为一个电影版本。
         VICTORY AT SEA配乐由Richard Rodgers作曲(钢琴初稿),再由Robert Russell Bennett配器并扩充篇幅以及指挥录音。
       多年后的今天,这部当年脍炙人口的记录片或许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了,但其中的主题音乐《大海之歌》仍然令人难忘。
       实际上,纪录片VICTORY AT SEA主题音乐《大海之歌》的雄伟壮丽就犹如一部史诗宣言式的开场白,也和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以及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音诗《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的序奏一样有种令人不由仰视的磅礴大气。
       第一次听到《大海之歌》是1950年代末还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下午放学回家,一边吃午餐,一边便听到从后窗邻居家里远远传来丽的呼声某个节目的开场音乐,虽然声响效果差强人意,但悠扬宽广的旋律令人仿佛感觉到了海洋般的浩瀚壮阔。
       音乐史上不乏有关大海的经典之作,如德布西的《海》以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里有关大海的音乐等等,但直到今天,还是觉得《大海之歌》里那不到半分钟的主旋律是最真实深刻的大海画像,只是当时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只是一厢情愿的把它归纳为“海的音乐”,之后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都不知道音乐的出处。
       1994为艺术节创作《归鱼》舞剧音乐时,由于内容和海洋有关,不期然就想起小时候常听到的“海的音乐”,由于记忆犹新,一时也想不起更贴近感觉的音乐素材,于是便在《归鱼》舞剧音乐里引用了从久远记忆“默写”出来的“海的音乐”旋律。
       后来,看到联合早报副刊记者黄卓伦的有关唱片介绍,买了CD一听才知道多年来上下求索的“海的音乐”就是《大海之歌》。
       我的家乡 - 新加坡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小时候,和同伴到海边游泳钓鱼是件总是很令人向往和兴奋的事。面对着无边无际,充满神秘感的大海,常常有着无限的幻想遐思。《大海之歌》的旋律便像是来自大海的呼唤,也为当年朴实无华的童年生活平添了几许色彩。
8.12.2016



2016年12月5日星期一

另类排华?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但同时也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下来,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自己也不断的在内斗!人们就在水深火热以及太平盛世的轮换之间生活求存。
       根据陶渊明“桃花源记”,为了避开战乱,爱好和平与世无争善良的人们,第一次“有记录”的迁徙避祸仿佛是在秦代?后来从中国北方移居到南方的还有今天的客家人,那是“国内”的“移民”行动。当时的天地似乎比较广阔,还有许多“容人之处”,如果看不惯世情或看破世情,独自移居到深山野岭,那就成为有如世外高人的隐士了。
       今天的世界,科技进步以及交通资讯的发达,照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贴近,但吊诡的是,现实往往并非如此(尤其是亲情友情方面)?!地域空间却因为科技进步以及交通资讯发达而显得比以往的更为狭窄,很多时候,你就算想要离群独居或找寻一片“净土”都比登天还难?!
       大约从明代开始,中国的官方与民间都有了朝海外探索和移居的意向和动向。其后几百年下来,中国移民逐渐遍布东南亚各国。中国人的勤奋和聪明,使他们在各自的移居地往往都有骄人的经济成就。
       只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由于华人普遍上缺乏对政治权利的兴趣和追求,海外华人之间一般也不很团结,因此一旦受到当地人的妒忌排斥时,在脆弱以及无力自保的情况下,便常常沦于被掠夺欺凌甚至被屠杀的悲惨处境!
       只是,那些都是外族对华族的暴力排斥,并且主要都是在经济利益前提下所驱使的。反观今时今日的“排华”(去中国化?!)现象却和以往大不相同。也不一定直接关系到金钱利益问题,而更多是政治取向以及文化认同的问题(有关学校教育以及社会价值观?)。耐人寻味匪夷所思以及令人感到恐怖的,这种种精神上的“排华”意识行为,居然有很多都是由华人自己所发动的!
       最可怕的:汉奸卖国时肯定清楚知道自己的理亏和罪行,因此一般都会心虚。但那些在精神上“排华”的华人,往往却是“理直气壮”- 他们可能真的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这种事也许只有耶稣能原谅?因为在圣经里,当耶稣被害临终时曾向上帝说:原谅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同样是华人,除了感觉荒诞荒唐,你能不悲哀吗!
       难道,就如柏杨先生所言:中华民族被诅咒了?!
6.12.2016



2016年12月4日星期日

我的祖国

       日前在FB看到了李宁国关于《我的祖国》这首歌的帖子,还附上了音频,一听之下,许多“少年十五二十时”的回忆都涌上心头。
     《我的祖国》是1956年抗美援朝背景的影片“上甘岭”(中国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插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歌词如下: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牠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少年时期一派天真,既不懂得政治,也从没意识要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到今天也一样),因此不明白,为何《我的祖国》这首旋律动听,词意正面的歌曲当时会被打成禁歌?
       或许,当年因为华校出身以及华乐背景的关系,再加上那年代的华校生处处遭到歧视,在那种情境下《我的祖国》歌词旋律里那充满亲切感的“呼唤”便深深的打动了我们,听着听着 ….....甚至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老实说,当年对“祖国”还真有点向往。
       如今看来,当年的激情向往,除了感情单纯,主要还是歌曲的感染力使然。或许因此,就算清楚知道了“祖国”当年以及后来所发生的种种匪夷所思惨绝人寰的浩劫人祸之后,回过头来再听《我的祖国》,还是不失为一首感人的歌曲
       对个人而言,歌曲归歌曲,人祸归人祸。实际上,单从歌词看来,《我的祖国》表达的主要还是一种对国家的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放诸古今中外皆准,其中有没有或有多少政治色彩,就看你怎么想。开个玩笑,如果把“一条大河”改为“新加坡河”或许就不会是禁歌了?
       近年来,“祖国”二字仿佛变得非常敏感?!李宁国贴上《我的祖国》,就像踩到了一些(本地华人?)人的尾巴,还引发了一些争论和谬论!
       其实:如果平心静气和理性的去看,“祖国”二字的定义可以是很简单的,所谓“祖国”只不过是祖先的来处和故土而已。既然新加坡可以是我们后代的后代的“祖国”,为何中国就不能是所有炎黄子孙的“祖国”?为什么有些华人如此忌惮提及自己的来源?
       无可否认,“祖国”还是个带有感情的字眼,但一个人如果不能“饮水思源”或忘本,他又可能会爱父母和爱国家吗?!如果都没有“慎终追远”的意识,我们的宗乡会馆又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至于那些对“祖国”有“意见”的人,这里绝对没有要你回归中国大陆的意思(人家也不一定会收留你),没有人要你必须认同所有当今中国的种种,也没有人能改变你以身为华人为耻的想法,问题是你怎么就是不明白?!你永远无法否认你祖先的来处和你自己的血脉源头,如果你是体内还流着和你父亲祖父曾祖同样血液的华人。
       同样令人百思不解的:在人类世界里,无论是法国人,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捷克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日本人,韩国人,泰国人,越南人,马来人等等等等 .............. 这些民族人等可能会对自己国家的政策或政客不满,但鲜少听说会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血脉肤色感到自卑或甚至歧视的,就连在自然界或丛林里,野兽都会清楚意识到自己的族群类别,一般也不会排斥同类?今天,为何只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对自己的来源那么“不屑”?!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愚蠢无知?!难道真的人不如兽?!
5.12.2016



2016年12月2日星期五

无求与自由心

       “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句话早已是老生常谈,稍微读过点中文书的人都应该听过以及了解其中涵义。只是了解归了解,一旦要实践起来却可能难如登天!因为世人都各自有其没完没了无穷无尽的欲望和追求。
       因此:真能做到无欲无求的,除了神仙也只有得道高人(因为他们早已超越“人”的层次),就算是“圣人”也不一定能做到,更何况是“贤人”或等而下之的普罗大众凡俗人等?
       退一步来说:其实还未到达那种超凡境界,也很难确定神仙或得道高人就真的完全无欲无求?因为庙里所供奉的神明往往也需要有香火才会或能显灵?得道高人的“得道”也是一种“求”?
       “人到无求品自高”看来说易行难,因此:凡夫俗子如果能做到事事心平气和与世无争(包括不随意与人绝交?)就已经难能可贵了。若人人皆能如此,则无需高喊所谓的“开悟”,世界也自然会变得更美好?
       近日有本地中文主流媒体访谈报导提及了“自由心”。其实 “自由心”和 “人到无求品自高”有其相通之处。简单来说,有自由心以及人品高尚的人凡事都会顺其自然,不会执意强求或甚至无欲无求。而处心积虑的刻意和金钱权势挂钩更非真正有自由心者所为。
       因此:有关媒体若非愚蠢无知,便是睁着眼睛说谎?!该媒体不是时常强调报导真实的吗?如此媒体!!!!................. 怪不得近年来许多人都强烈批评以及质疑其公信力。
3.12.2016


2016年12月1日星期四

网上诤言转載 :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以下是喬布斯(Steve Jobs)在病床上對人生的感悟:

       我曾經叱咤商界,無往不勝,在别人眼裏,我的人生當然是成功的典範。但是除了工作,我的樂趣并不多。此刻,在病床上,我頻繁地回顧自己的一生,發現曾經讓我感到無限得意的所有社會名譽和財富,在即將到來的死亡面前已全部變得暗淡無光,毫無意義了。
       現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財富,就該去追求其他與財富無關和更重要的東西: 也許是感情,也許是藝術,也許只是一個兒時的夢想。無休止的追求財富只會讓人變得貪婪和無趣, 變成一個變態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寫照。
       上天造人時,給了我們豐富的感官, 是為了讓我們去感受他预設在所有人心底的愛,而不是財富帶來的虚幻。我一生所贏得的所有財富都無法帶走,能拥有的只有記憶中沉澱下來的纯真的感動,以及和物質無關的愛和情感,它們無法被否定,也不會自己消失,它們才是人生真正的財富,會一直隨着你、陪着你,給你力量和光明……
       人生最開心的莫過於財富和理想能够相伴而行。財富够基本的生活開支,多餘出来的財富就讓它去服務理想、服務靈魂、服務社會……愛行千里、命無邊際……你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想登多高就登多高……一切都在你的心裏…… 在你的手裏…… 在你的世界裏…... 最终:世界上什么床最贵?是病床有人可以替你開車,替你賺錢,但没人可以替你生病東西了都可以找回來,但是有一件東西掉了永遠找不回来,那就是生命。一個人走進手術室時才發現還有一本書没有讀完,那叫《健康人生》


2016年11月29日星期二

心境

       人到中年老年,心境和少年青年时期一般都会很不相同。就算想要长保“赤子之心”,也不免需要经过不断的挣扎和努力,最终能否达到一种心情心境上的平衡和安宁,就看个人的造化修养。有时就算到达了“佳境”,也并非一劳永逸,就比如怎样美好的婚姻和友情,都还要继续小心翼翼的努力去栽培维持。
       今天的世界因科技发达,国与国人与人之间而变得前所未有的贴近和遥远,为了生活或生活得更好,人人每天都要面对各种有形无形以及须有或莫须有的压力!
      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人人仿佛还是平等的?就算睿智镇静如前南非黑人总统曼德拉,到了临终之前还是常常回到昔日被狱吏虐待的噩梦里无法释怀。或许:人总归还是人,在身体健康时,还能奋力抗拒心灵恶魔,一旦体力不济,心境也会随精神状况而改变?
       看来身体健康还是第一,到了需要看病理心理医生时,为时已晚矣?!况且,今天的医生(从医术到医德)也不一定都可靠?!医生自身难保或有病自己也不知道的例子也时有听闻。最终:求人不如求己,命运虽不可测,但不可否认的: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善待自己,自己的健康幸福自己珍惜,还有就是:预防胜于治疗,还是自己小心保重吧!
       谨此与“老朋友”们共勉。
30.11.2016



2016年11月27日星期日

十一月的歌 - 恨不相逢未嫁时

       挨年近晚,热带岛国天气在冷暖无常之间渐渐转凉,在习习晚风里,蓦然想起这首带有寒意的陈年老歌。
     《恨不相逢未嫁时》由陈昌寿作词,姚敏作曲,词曲皆佳,原唱者李香兰无可替代荡气回肠的歌唱更是令人低徊不已。
       但为这首出色歌曲再锦上添花的幕后英雄 - 编曲伴奏是不容忽略的。事实上,歌曲感情的跌宕转折都有赖于编曲者与伴奏者小心翼翼的“曲意逢迎”。尤其到了接近曲终人散的部分,那神来之笔似的几声简单的低沉弦乐器拨弦,更把词意里的无限沉重绝望寂寞凄清表达得淋漓尽致。

附录歌词如下:

冬夜里吹来一阵春风,
心底死水起了波动。
虽然那温暖片刻无踪,
谁能忘却了失去的梦?
你为我留下一篇春的诗,
却叫我年年寂寞过春时。
直到我做新娘的日子,
才开始不提你的名字。
可是命运偏好作弄,
又使我们无意间相逢。
我们祇淡淡的招呼一声,
多少的甜蜜,心酸,失望,苦痛。
尽在不言中。

       李香兰是个日本人,原名山口淑子,出生在中国东北的抚顺,李香兰这个名字是她的中国干爹为她取的,后来她就以这个名字为艺名而红遍大江南北。
       李香兰的唱腔有点西方艺术歌曲的味道,因为:就和另一位同一时代能歌善舞的演员葛兰一样,她也曾受过西洋声乐的熏陶洗礼。当年姚敏非常欣赏李香兰的歌艺,还曾经说过:(大意)李香兰唱流行歌曲是对流行歌曲的一种抬举 ….....
       据说,李香兰和姚敏当年惺惺相惜之余曾互生情愫,可惜使君已有妇,这份情意最终也只能随风而逝!就不知道《恨不相逢未嫁时》是否是为了纪念这段恋情而有感而发?
       时光荏苒,如今两人都已先后离开了人世,只剩下这首歌让人唏嘘回味了!
28.11.2016



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

素质

       或许这是个世界性的现状?!从近年来发生在国际上以及身边的种种事,感觉现在许多人的素质已“今非昔比”!
       一个人的素质往往显示在他的品德行为上,并且很多时候由小见大。古人就曾说:“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只是来到原则问题,尤其在政治上,常常会有两难,如果把原则放在第二位,为了大我而牺牲小我,固然可能会有立竿见影的“政绩”?只是“贤人”们作为人民的表率,不要忘了:“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也许为了眼前的甜头而欣然接受一些政策,但内心深处怎么想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问题。这种情况如果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人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只知道惟利是图,只懂得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能分辨或不明事理,一旦国家有难,又能期望以往每天都念着的“爱国誓言”会有作用吗?
       几年前有个政界朋友和我争论如今世风日下的问题,他强烈认为这主要是父母家教的问题,我不否认家教的重要性,只是凡事都有因有果,国民教育的方针以及价值取向也很重要。
       和今天相比,从前(3-40年前)大部分家长的行为素质并不像今天(可以烂到的程度),而今天许许多多父母却是7-80年代后的教育产物?更关键的,现在的教育往往还和政治挂钩,人们也自然而然的向“贤人”(的所作所为)看齐?!而无论有理无理,当权的“贤人”为了“亲民”也不敢“轻易”得罪学生家长,于是夹在中间的老师校长就时常身处“悲惨世界”?!如今学生很多都“娇生惯养”兼心灵脆弱,有错也经不起责骂,更遑论体罚!学生既难以管教,家长又不尊重老师(有些师长也不争气!),还动辄发难兴师问罪!久而久之老师们不心灰意冷者几稀,只是最终的受害者又是谁?今天许多新加坡人的行为素质表现又是谁造成的?!
       新加坡是个文化传统都薄弱的国家,我们的国民意识在这种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又能经得起多久的折腾?!
26.11.2016



2016年11月24日星期四

鬼怪世界

       不要误会,不是在说今天的世界,而是1990年代在南洋艺术学院任职期间,有位来自上海的同事度假回来,带给我厚厚一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编辑出版的中国志怪故事大观 -《鬼怪世界》。20年匆匆而过,书页已发黄,但看书的心情如昨,也还心存感激。
       虽然封面设计一般,但一翻开封页,便能感受到编者的用心,也能感觉这不是一本一般的“鬼故事”集。除了撰稿(译写)者多达23人以外,还附上几幅和书意境氛围相近的古画图片如王素的钟馗画轴,高其佩的杂画,殷善的钟馗图以及黄济的砺剑图等等,增加了不少阅读的趣味。
   《鬼怪世界》的书名或有点通俗性的抢眼,其实是一本中国历朝历代以至近代的神怪故事典籍的集大成和精选。不看不知,一看《鬼怪世界》“有关主要参考书目”才知道,原来从远古的先秦六朝到近代的中国民间,竟流传了以下这么多“鬼故事”!连书名都耐人玩味,兹附录如下:

先秦至六朝
左传,国语(?不是鬼话?),搜神记,搜神后记,灵鬼志,志怪,拾遗记,异苑,幽明录,冥祥记,述异记,续齐谐记,洛阳伽蓝记。

唐,五代
西阳杂俎,幻异志,玄怪录,续玄怪录,闻奇录,灵怪录,博异志,集异记,通幽记,传奇,广异记,原化记,纪闻,宣室志,前定录,河东记,会昌解颐录,逸史,潇湘录,甘泽谣,乾撰(月旁)子,三水小牍,法苑珠林,大唐奇事,广古今五行记,志怪,八朝穷怪录,王氏见闻,戎幕闲谈,录异录,稽神录。
宋,元,明
太平广记,野人闲话,洛阳缙绅旧闻记,茅亭客话,墨庄浸录,异闻总录,睽车志,夷坚志,续夷坚志,鬼董,辍耕录,语怪。

清,近代
虞初新志,觚賸,谐铎,聊斋志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螢窗异草,夜雨秋灯录,夜谈随录,此中人语,咫闻录,耳食录,庸庵笔记,履园丛话,志异续编,南皋笔记,醉茶志怪,里乘,近五十年闻见录,淞隐漫录,清稗类钞,古今怪异集成。

       上述古籍仿佛都是在说鬼道怪,但其中也有人世间的种种类似情况,如果说这是古人藉鬼神来逃避或平衡生活中的种种不平?那古人是否比今人“幸福”?!因为他们基本还相信天理报应?!

18.11.2016

2016年11月22日星期二



新电脑

这几天生活有点被打乱了,因为对外联络的电脑经历几年来的死死活活,终于正式寿终正寝!这回无论如何呼唤抢救都无济于事,真的死翘翘了!上网和收发电邮都成了问题,无计可施之余也只有买个新电脑。这篇文字就是在新电脑上“打”的。
对此其实除了早有心理准备,也确实无可埋怨的,毕竟这个电脑也为我们一家人(主要是我)鞠躬尽瘁的服务了一生(近10年!),但如此连告别都来不及的“离去”,还是不免令人有点失落之感。
如今面对的是个全新而陌生的电脑,就有点像到了一个新的国度,必须重新学习适应许多新的事物,一开始简直有点寸步难行的无奈,相比一向以来的轻而易举驾轻就熟,如今才真正感受到没有电脑的无助。
花点钱换个电脑不是大问题,从好的方面想,短期内(但愿如此!)再也不必天天提心吊胆的怕电脑突然罢工而误事。可是当碰到种种新的操作问题时,又很怀念那个“善解人意”的老电脑!在更换电脑的同时,也有种被电脑开发商欺负的感觉:这些家伙为了盈利便不时更新和更换产品原有的操作方式或更改系统,然后再逼你买单!但结果就和时下所谓的教育一样,不断“创新”就一定实用或能造福人群吗?
看来,“苛政猛于虎”看来不止是形容某些政治情况,在被商业利益所统治的世界里,当你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心情也一样?!
22.11.2016

2016年11月17日星期四

政治  人性  鬼话

          在看有关香港立法会议员宣誓风波的视频当中,看到有位非建制派的女议员就为何要制衡港政当权者一事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大意)“……….. 一旦上位,有了权势,一个原本有理想的“好人”往往却变成了败类!“。类似的话,早已有人说过,并且放诸四海皆准,那就是: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其实,无论古今中外,人或政权都没有绝对的好坏,如果权势局面不是完全乏善可陈,并且“人”多“鬼”少,那还值得额手称庆,反之,国家有难矣!
         政坛也可说是一面照妖镜,种种善恶与善恶之间的人性嘴脸都毫无例外的被映照其中,古今亦然。因为人心就像时代潮流一样不断“因时制宜”的改变,而忠奸二字并未显现在人的额头上面。今天的朋友会不会是明天的敌人?今天的忠臣明天是否还依然忠诚,谁又知道?面临该用当杀?当政者的困难是必须从中迅速作出决断以免贻害无穷。
         能够成为领导人和当政者,可说是人中龙凤,肯定具有过人的聪明才智以及领导群伦的魄力。只是一个领导人再“圣明”也还是个人,也可能有种种人性的弱点和阴暗面,纵观历史,一个国家的强盛繁华和没落衰亡有时就在一个人的一念之间。而渺渺无助的黎民百姓,就像江海激流里的小鱼小虾,无法对抗狂风巨浪,只能随波逐流和苟且求生!
         人既不可尽信或倚靠仰赖,一般凡夫俗子,心灵空虚彷徨之余,大难小难不免也只有诉诸神鬼?就连“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至圣先师孔夫子都要“认命” -“五十而知天命”?于是,从先秦六朝到近代的中国社会民间便出现了种种神怪故事典籍如《聊斋志异》,《广异记》,《夷坚志》,《太平广记》,《夜雨秋灯录》,和孔夫子对着干的(?)《子不语》以及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等等等 ………. 以上种种,除了体现了人们对神鬼的敬畏以外,是否也是一种对生存的无奈以及对政治的心死?!

16.11.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