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8日星期一

浪费资源?
          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自然也会有衰老的一天,但世界仿佛从来也没有像今天那样宠爱年轻人?
          吊诡的是(世事皆有利弊?),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职场上年过30的人,虽然还是相对年轻,但已对贴背紧跟的“后浪”感到焦虑不安,因此,他们常常都有种危机感,担心一旦失业,就很难找到工作。的确,今天的社会,工作机会僧(尤其是老僧)多粥少,生活费却有增无减,尤其在百物飞涨的情况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以此类推,对那些那些年过四十和五十的职场老将来说,这种精神压力更是倍增。但青春渐远,世界却越来越不友善,又能奈何!?
         从前的人说:三十而立,现在的观念却是三十已半老。这几天常听到有关市场经济不景的事 …………… 许多原本有个好职位,属于中等收入,年纪在40上下的人,一朝失业或被裁员,就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找不到工作!(不是完全没有工作机会,但很多时候,薪水只是之前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甚至五分之一,想想每天在外的交通饮食开支,得不偿失啊!)单身的还好将就,如果有儿有女或有父母要供养,那就是一场可怕的劫难!
         或许,尊老敬贤的时代早已经过去,就业市场却往往有种很现实但又不尽合理的观念 以及考量 - 一般雇佣(执行决策)者除了迷信文凭还倾向年轻求职者。从一个机构的“政治”立场来说:文凭是百无一失的(除了上天看不过眼,和他们开个玩笑,给他们来个假文凭或骗子),人的能力潜力很难判断,但文凭和钞票一样立竿见影和雄辩。这里头当然也有“十年寒窗”的“公平”成份,但也并不一定就能保证实力,可是最重要和关键的是:一旦日后出了状况,追究起责任时,有文凭的铁证,经手雇佣者开脱比较容易?
         求职者年纪大无疑是个负面的因素,因为除了工作效率问题还有健康问题,对雇佣者而言不免有潜在风险。
         但雇佣者对工作年资经验的考虑似乎远远比不上文凭和年轻?!就连教育机构也如此!没有一张“像样够格”的文凭,哪怕你多么经验丰富兼才高八斗,撞破了头也进不了一些所谓的高等学府!(其实根本也无谓去尝试!)反而:摆明唯利是图市侩势利的商业机构如金融银行反而时常有慧眼识人的智慧!
         雇佣者有时或因为判断力的问题,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为最终他们有条例章程或“政治”上的堂皇理由以及后盾。
         于是,许多人因此“怀才不遇”以至“含恨以终”。这里头有两点:一是雇佣执行者昏庸无能以及有眼无珠,一是雇佣执行者“心术不正”以及乡愿窝囊,但两者结果对国家社会而言都是浪费资源以及不负责任!

28.3.2016

2016年3月25日星期五

美丽的梦仙

         《美丽的梦仙》- Beautiful Dreamer 可能是19世纪美国歌曲作家史蒂芬佛斯特Stephen Foster 1826 - 1864)最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曲在他死后才出版,据说还是他去世几天前才完成的,因此在第一版的歌谱上还特别注明这是他的最后创作。
         佛斯特在歌曲创作上比人称艺术歌曲之王的舒伯特还要专一,仿佛只写歌曲,一生创作了为数不少的歌曲,其中比较著名的还有:《故乡的亲人》(Old folks at home),《康城赛马》(Camp town races),《老黑奴》(Old black Joe),《我的肯德基老家》(My old Kentucky home),《马萨在冰冷的黄土里》》(Massa’s in de cold ground),《噢,苏珊娜》(Oh! Susanna)以及《淡褐色头发的珍妮》(Jeanie with the light brown hair)等等。也许出于他对当时美国黑奴处境的同情和关注,他的好些歌曲里都有黑人灵歌的愁绪和味道。其中有许多都是早年新加坡华文小学唱游课里所选唱的歌曲。
         从佛斯特的“标准照”看来,颇像是个落落寡欢的人(也不长命,只活了38岁!),他的许多歌曲似也流露出深浅不一的寂寞和哀愁。
         更耐人寻味的是:据说《美丽的梦仙》里所咏唱的可能是个已经过世以及早已被遗忘了的年轻女子。事实上,佛斯特的一些其他歌曲里也有类似的例子 (如《淡褐色头发的珍妮》),在这些年轻女子当中有两位还是他的妹妹夏绿蒂(Charlotte)以及 珍妮(Jeanie)!至此,歌曲已经不止哀愁,还带死亡阴影?!
         无论如何,《美丽的梦仙》这首以简单的和声,变化不多的9/8复三拍子写就,饱含19世纪旧世界梦幻浪漫气息的歌曲,还是非常优美动人的。(尤其是著名美国女中音Marilyn Horne演唱专辑The Great American Songbook 里的那首 - Decca CD 417 242-2 DH
         请听听歌中的这些句子…………. “美丽的梦仙,快快醒来,星光和露珠正等待着您。尘世间的喧闹已无影无踪,皎洁的月色是多么的安宁……………”“美丽的梦仙,到海上来吧,人鱼在为洛列莱齐声高歌。溪流间冉冉消失的晨雾,正期待着那璀璨的晨曦 ……………
         亲切柔和的旋律也令人想起1960年代新加坡的种种光景 …………. 大世界游艺场,红灯码头,丽的呼声,华校,母校,老家,乡村,巴杀,大坡,小坡,书局 ,旧图书馆,博物院 ……………..
         如今,和佛斯特“歌曲中的皇后”《美丽的梦仙》(Beautiful dreamerqueen of my song)一样,这些都只能在梦中寻觅了。

附原歌词:

Beautiful dreamer, wake unto me,
Starlight and dewdrops are waiting for thee;
Sounds of the rude world, heard in the day,
Lull'd by the moonlight have all passed away!
Beautiful dreamer, queen of my song,
List while I woo thee with soft melody;
Gone are the cares of life's busy throng,
Beautiful dreamer, awake unto me!
Beautiful dreamer, awake unto me!

Beautiful dreamer, out on the sea,
Mermaids are chanting the wild 
lorelei;
Over the streamlet vapors are borne,
Waiting to fade at the bright coming morn.
Beautiful dreamer, beam on my heart,
Even as the morn on the streamlet and sea;
Then will all clouds of sorrow depart,
Beautiful dreamer, awake unto me!
Beautiful dreamer, awake unto me!


25.3.2016

2016年3月23日星期三

简单的快乐
         叶振棠是1970 - 80年代老一辈香港流行歌手中的佼佼者之一,和罗文,关正杰,许冠杰同属一个时代,也共领那一代(香港)人的风骚。
         好些年前因为和香港中乐团的合作关系,我还为他编过伴奏,虽然素未谋面,但也算有缘。叶振棠是个唱腔自然,非常有天分和乐感的歌手,我最喜欢他的《忘尽心中情》以及《太极张三丰》。
         叶振棠看来是个敬业达观的人,虽然晚境似乎不甚理想,视力已欠佳,但依然争取上台,唱功也宝刀未老。
         最近家里的音响系统一个接一个出问题,三个CD机里的两个先后把CD吞了坚决不肯吐出来(同谋?天意?),无论如何软硬兼施大力拍打甚至“殴打”,它只给你来个相应不理,就如广东人说的:“睬你都傻”!但这两个CD机除了守口如瓶坚不吐实以外,却运作如常和尽忠职守。
         靠近工作电脑旁的那个CD机吞了我的 “双叶”(叶丽仪和叶振棠)CD。无奈,在电脑上做案头工作要听CD就只能听这张!有时越听越气,居然有倒霉到被CD机欺负的一天!
         某天整理电脑里的乐谱,穷极无聊开机听音乐,当然又是毫无选择的“双叶”,不经意的听着听着,突然发现以前不注意的那首《戏剧人生》其中有几个字很有点感觉,那几个字是:快乐时,要快乐!
         不知为何,这简简单单平平无奇的几个字在几乎通篇“陈腔滥调”式的哀怨歌词中脱颖而出,就好像一线阳光穿过了乌云,照亮了我的脸。
         是的,快乐时,要快乐,或:应该快乐时就要快乐(伤心,愤怒时就不必像我那两个CD机那样固执坚持了)。只是或许年纪大了,看多了世态炎凉,以致这看来最简单和自然不过的事,有时却往往因种种心事的缘故(也不一定和金钱有关),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但退一步想想,世间许多事往往事在人为,有时就连黑白善恶也就在一念之间?!“快乐时,要快乐”只是一种简单正面的人生态度和信念,简单得仿佛人人都知道也会同意。
         诚然,“简单”不一定就等于“容易”,很多时候,就有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或“知足常乐”一样知易行难,但就和健康一样,快乐,知足肯定是值得努力追求和学习的。

19.3.2016

2016年3月20日星期日

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

         18年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这首英文老歌的短文,题目是:《白发吟》(见附文)。前两天心血来潮,突然又想起这首歌。
         这是小学时代常听到的一首歌,歌词已记不清,仿佛和今天的中文歌词有些不同?但幽雅深情的旋律却铭刻于心,因为其中有许多儿时幸福的回忆。
         歌曲作者是生于19世纪初的美国人Hart Pease Danks,身兼作曲,演唱以及合唱团领导人。他最著名的音乐作品就数这首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意思是“金发间的银发”,中文普遍译为“白发吟”)。歌曲面世后即以不同语言流传于世界各地,和印尼的《梭罗河》,苏格兰的《友谊万岁》,意大利的《重归苏连托》,俄罗斯的《伏尔加船夫曲》,日本的《樱花》,捷克的《跳吧,跳吧》等等歌曲一样可以称得上是世界名曲。
         原歌词词义和一般中文译词(见附文)不大相同,但一样深情感人:

Darling, I am growing old,
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
Shine upon my brow today
Life is fading fast away.
亲爱的,我已渐渐老去,
银丝已蔓生金发间
映照着我的眉额
人生岁月正匆匆流逝

But, my darling, you will be, will be
Always young and fair to me
Yes, my darling, you will be
Always young and fair to me.
可是亲爱的
对我来说
你永远都年轻可爱
是的,亲爱的
你永远都年轻可爱

When your hair is silver white
And your cheeks no longer bright
With the roses of the May
I will kiss your lips and say.
当你头发银白
不再容光焕发
如五月的蔷薇
我会轻吻着你说

Oh! My darling, mine alone, alone
You have never older grown
Yes, my darling, mine alone
You have never older grown.
噢!我亲爱的
在我心里眼里你从未衰老
是的,我亲爱的
在我心里眼里你永远不老


Love can never more grow old
Locks may lose their brown and gold
Cheeks may fade and hollow grow
But the hearts that love will know.
是的,爱情永不会老
虽然卷发会失去光泽
脸庞会消瘦陷落
但挚爱的心会知道

That, my darling, you will be, will be
Always young and fair to me
Yes, my darling, you will be
Always young and fair to me.
亲爱的
对我来说
你永远都年轻可爱
是的,亲爱的
你永远都年轻可爱

         如今唱这首歌的人很少,现在的人也不会写这样的歌,或许也写不出这样的歌,因为世界变了?爱情也变了?!

21.3.2016

白发吟

在念初中时,已有白发,天天梳头,发现白发有不同的色调,最有趣的是其中有些黑白相间,拔下一根来看,居然分布均匀,黑白分明。若人的忧喜直接影响头发,那这根头发大约是记录了我这些日子来的心情起伏了。
初学钢琴,弹过很多简单而优美的小曲和改编曲,《白发吟》(Silver Threads Among the Gold)是其中令人难忘的一首。
后来才知道这原来是一首歌的改编曲。以英文唱的版本从来没有听过,中文的反而比较常听到,唱者以台湾歌星居多。中文歌词译者不详,和英文歌词对照,虽然字句不尽相同,但一样单纯而深情。试录一段如下:

当你花容渐渐衰,乌漆黑发也灰白。
我心依然如当初,对你永远亲又爱。
人生岁月一去不回,青春美丽诚难再。
唯你永是我爱人,此情终古永不改。

这歌词像是黑白照片年老夫写给老妻的情诗,也许,你觉得文字俗了一点,但字里行间真情流露。如此从一而终的誓言,世上已不多。


联合早报   副刊  天南地北  23.01.1998

2016年3月19日星期六

回顾与感想

         昨晚在滨海艺术中心音乐厅和新加坡华乐团以及新加坡青年华乐团合作呈现了一场名为《少年之锐》的音乐会,音乐会全场演奏了我的创作与编曲作品。
         在我的作曲生涯里,华乐创作的个人专场演出,除了2000年在新中文化交流备忘录名下的中国北京音乐厅个人作品音乐会(北京电影乐团)以及2001年新加坡艺术节的孔子大合唱《化雨》之外(新加坡华乐团),便是这场音乐会。
         1970年代开始摸索编写华乐到今天,不觉已有40多个年头了。虽然曾经向先师梁荣平先生学习作曲,也在澳洲学习几年,但因为没有这方面专业的老师,华乐写作基本还是无师自通的。但能有今天这点成绩,和1970 -1980年代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在早年(1950 -1970)本地的政治背景氛围下,源自中国的华乐常被视为是一种含有左倾政治色彩的文娱活动,在当时的严厉管制之下,乐谱的来源极为短缺。在这种情况下,有志于华乐者(无论是记谱,编曲或创作)便往往需要“自立更生”- 自行“制造”乐谱。现在看来,当年的困境,虽然是环境所逼,但也不失为是个很好的写作锻炼机会。
         另外,1970 -1980年代的一个契机是,无论在业余和职业(当时还谈不上真正的专业)的情境下,我都有许多机会负责指挥以及领导乐队,于是便常常有试奏自己编写音乐的方便,这种实践的机会对一个正在学习求索的人而言是非常可贵的。
         再有就是:当年(1980- 1990)由谭泽江先生所指挥的华初校友会华乐团每年的常年音乐会都向我邀稿。虽然华初校友会华乐团只是个资源有限的业余团体,也没有作曲酬劳,但在他们严格认真态度下所成就的种种高品位演奏,除了令人感动,在合作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好些如今次演出的《颂歌与联想》以及《儿时的三月天》等大型作品。
         今次音乐会上演的都是1980年以来不同时期的旧作,就像是个回顾音乐会。
         回顾过去的创作历程,我发现有个“返璞归真”或“见山又是山”的现象 - 就是从写实(有旋律和调性)到抽象(无调性)最后又返回写实。年轻的时候,对许多新事物新潮流都充满好奇,为追求创新而往往一意孤行。年纪渐长却更倾向与人沟通。或许新的或前卫的创作接触多了,渐渐有种阳光之下无新事的感觉。最后觉得,与其“从新出发”,不如“从心出发”,与其汲汲于标新立异,教人莫测高深,不如在与别不同的同时,又能与人交流。诚然:艺术需要创意与诚意,但如果不能或难以与人沟通交流,又有何意义?
         最后,衷心感谢叶聪总监以及新加坡华乐团全体同仁的盛意安排与努力共襄。

20.3.2016

2016年3月17日星期四

另类围城?
        近日和新加坡华乐团音乐总监叶聪共同主持了一个由新加坡华乐团主办的“作曲工作坊”。
        工作坊的前期工作 (我的“驻团作曲”职务之一)- 历时近3个月的小组以及个人作曲配器课由我负责,学员作品完成之后,最后阶段的乐团试奏排练就由叶聪总监执棒并当场指导。
         能有专业一流的乐团试奏习作,对来自本地各艺术院校以及新加坡华乐团的年轻学员而言,这是一个非常难得以及珍贵的经验和机会。
         但这和“围城”又有什么关系?容我解释:《围城》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钱钟书的一部小说的名字。何谓“围城”?作者夫人杨绛的理解是:被围困在城里的人想突围而出,围城的人却想冲进去。无论婚姻事业皆如此 ……………..
         工作坊当天(14/3/2016)早上是乐团排演学员作品并录音,午餐休息后是研讨座谈。参与者包括受邀有关专业人士,参与有关学员,公众以及新加坡华乐团乐团首席以及各声部首席。研讨会由叶聪总监主持,程序是大家先逐首听早上的排练录音,每听完一首,叶总监便会邀请不同方面的与会者各自发表意见以及交流看法。
         在过程当中,写作者和演奏者之间就(无可避免的?)产生了一种若隐若现,基本良性的对抗氛围,这其实也很自然,也算是一种人之常情,远不能说是敌对性质。因为作为一个创作者总是先考虑自己所要得到的演奏效果而往往忽略了演奏的难度以及演奏者的感受。而作为一个专业演奏者除了一般会希望“工作顺利”,也自然都会有专业上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惯和看法。从某些角度来看,他/她们也都是有关乐器的权威,理应得到一定的尊重。
         创作和演奏之间有矛盾冲突相持不下的情况也并非不正常,但在音乐艺术里,创作和演奏就如婚姻一样,毕竟还是缺一不可,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这当中就需要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有时需要时间来“摆平”,但关键是双方都必须诚恳和开通。毕竟,一个真诚的作曲家不会因为要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作出无聊无理的事,而一个真诚的演奏家也不会在合理必要的困难面前放弃其对音乐的“使命”。
         最终,音乐里的“围城”世上史上都常见,还往往是成就一部经典杰作的必经之路。

18.3.2016
文化的重要?
        有许多事总是后知后觉,例如最近在网上连续看的好几个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演说,有些已经是好几年前的旧视频了。幸好,好的事物一般都不会过时。
         马云是个绝顶聪明,中英兼通又能言善道的人,他的公开演说从国内到国外,从东方到西方都有,都很吸引人。但连续看了几个,就发现内容仿佛有点大同小异,有许多重复。好处是能一再“温习”马云的一些处事为人的原则以及精神。
         马云作为一个成功的网络企业家,从一个角度来看,无论他的胸怀志向如何,总归离不开商人的本色,也不免有许多“富裕无罪”的说法和道理(和他亚洲首富的身份难免有点瓜田李下?)。
         值得一提的,马云和许多中外顶尖成功的生意人一样,一方面不靠文凭,读书成绩平平甚至中途放弃学业,但他们相信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马云认为:一个有钱但没有文化的人,充其量只是个暴发户。
         新加坡是个注重教育的国家,这点从我们小学中学以至大专学府的数量以及设施看来都如此,更不要说年年“进步”的大学世界排名。但新加坡是否称得上是个“有文化”的国度,或许就见仁见智了(一个有文化或文化意识国度的国民,需要政府定期“循循善诱”或耳提面命的提醒母语的重要性?)诚然,我们并不缺世界级的文化硬件设施,但这些都只是停留在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层面,而且都是金钱可以买得到的“文化”或“品味”,能不能令人感觉得到或产生感动或许是另一个问题。
         诚然,在没有天然资源腹地的情况下而能在经济发展上有巨大的突破成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点新加坡就有如马云 - 马云声称他的成功除了一己的信念以及坚持,并无任何国家扶持或人际关系(在中国简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 ?!)。但新加坡人里头又有多少如马云一般对文化的追求?
         在被问及谁是他最佩服的人时,马云最先想到的是金庸,第二才是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同一问题,成功的新加坡人又会如何回应?

17.3.2016

2016年3月10日星期四

To be or not to be ?!

         美国电影Spotlight(惊爆焦点)最近得到奥斯卡最佳电影奖,一般此类不属于特技打斗情色范围之内的电影,在新加坡很难“赚钱”,订票的时候,座位大把任选,似乎没有什么人问津,隔天奥斯卡成绩公布之后,小小的戏院里却难得一见的人头挤挤。
          Spotlight的电影故事来自真实事件,内容有关美国天主教会神父的童色丑闻。 话说一组美国波士顿环球日报记者得知有些当地教会神父有不道德行径,于是决定调查报导。
         教会在美国的势力十分强大,在面对一定压力和阻力的情况下,锲而不舍抽丝剥茧追查的过程中,记者除了发现区域主教有知情不报的袒护(有关神父)行为,越来越多惊人的内幕以及受害者有如骨牌效应般浮出水面 ……………………… 在媒体普遍无良无德的今天,这种新闻工作者大公无私的勇气和精神特别显得珍贵。
         电影里头有个价值道义上的取舍问题,例如领头记者的教会朋友向他“晓以大义”:(大意)教会虽然并不完美,但教会为广大社群提供福利,做出贡献,如果把事情弄大了,影响教会的名誉和运作,最终对广大社群不利,在“大我”(广大社群的利益)与“小我”(揭露教会的污点)之间,你们是否应该不要再继续对教会穷追猛打?
         教会朋友的话听来似乎不无道理,但记者最关心的却是个对和错以及原则的问题,而且,记者想:如果不当机立断把问题彻底解决,就是在姑息养奸养虎为患,并且会后患无穷。对受害者而言,也是一种见死不救以及缺乏正义感的行为。
         其实,类似这种情况 - “大我”和“小我”之间的选择,在家庭,社会以至国家层面上都可能发生,但人人的道德价值观不同,取舍以及处理的方式也就会有所不同。
         例如,有些人会不食嗟来之食,有些人却甘之若饴。有些人不会接受来历不明的好处,有些人却会为了小小利益而牺牲自尊放弃原则。人性虽然复杂,但价值观总有好坏之分?
         作为广大社群的一份子,假如你是个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施恩接济你的人心术不正,所拥有的都是不义之财,你的“幸福”其实都来至他人的痛苦和不幸!你会怎么想?是以“一事归一事”的心态,继续若无其事的感恩纳福,还是立刻划清界限?
         这其中或许不无“人在江湖”的难处,但“to be or not to be ”却往往是一个人integrity(人格,正直) 的试金石,这也是动物所没有也无须有的。

10.3.2016

2016年3月1日星期二

从“为新加坡而死”谈起

         最近网上有个视频短片,名为:“你是否愿意为国牺牲”(Would You Die For Your Country)。
        这是由前98.7FM电台DJ Divian Nair 在网上发表的一个视频,据说该视频得到网民疯传以及关注评论,点击率超过40万次 …………….
         制作视频的缘起是Divian Nair在美国的时候,有人问他:你是否愿意为国牺牲?他不假思索的回答:no(虽然他也感觉有点不对)。但当他回到新加坡,向许多和他一起成长的朋友问起同一问题,几乎所有的人也有一样的回应(no),他才觉得“事态严重”- 我们的国家有麻烦了(There is a problem in our country)。
         但我们想问的是:Divian Nair以及许多和他一起成长的朋友在面对“你是否愿意为国牺牲?”这个问题时,为什么第一反应是no?!后来才意识到“我们的国家有问题了”,而这个问题和他们自己(直觉本能的想法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是否就好像平时不注意身体健康和饮食习惯,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生了癌一样惊慌失措?
         又如果:Divian Nair发现说“no”的人只有他自己或者极少数朋友,他还会认为有制作这个视频的必要吗?
         我们或许不必去追究或怀疑Divian Nair对国家的关心,他在有关视频里也提及了我国可能面临的危机和危机意识,法国的民主解放精神以及美国人对自由的追求等等等等 ……………. 他把这些都归纳为国家认同感产生的重要原因。最终,他认为MAJULAH(前进吧,或共同前进)应该是新加坡人对国家认同感的一个关键词。
         我们的学生每天上学都唱国歌MAJULAH SINGAPURA 以及朗读国家誓约,Divian Nair当年读书上学的时候也一样,是否这些都只是限于表面形式,并没有深入人心?为何他现在才对“MAJULAH”有这么深的感触?是否“我们的教育有问题”?
         国家认同感离不开国民的归属感,没有归属感的国民会为国家而死吗?但归属感需要时间去经营酝酿,这种种都和国家文化的形成一样,需要耐心诚意和实践,不只是一味“务实”和“创新”。而归根究底,人的很多价值观念包括对国家的感情归属都和学校教育息息相关(无论法国人或美国人都一样)。
         以前的学生对母校都有一定感情,以前学校校长老师除了任期长久也备受尊敬和信任,现在连教育部长都像“走马灯”或“大风吹”!学生离开学校几年后,回去一看之下,物是人非(有些连校舍校名也永远消失了),昔日同窗固然已渺,连校长老师都形同陌路,为免伤心可能就此掉头而去,永不回头,哪里还有什么归属感!
         也有些名校,最注重的往往并不是学生的品行,而是学业成绩。老师严厉督促学生取得好成绩也不一定就是为了学生的利益,更重要的可能还是为了学校的形象以及排名,这类功利形态,学生可能也心知肚明而心照不宣,久而久之也被“同化”,并视之为人之常情以及理所当然。难怪有学生或家长把自己当顾客,把学校,老师当成商店和店员,视教育为交易买卖?! …………….. 可能有人会因为拥有“名牌货”而窃窃自喜,但有人会对商店怀有归属感吗?
         平心而论,可能时代社会风气都不同了,家长学生对校长老师的态度转变也事出有因?就不说别的,从前哪有今天那么多校长和老师的嫖妓非礼(学生)丑闻!(教育部门不讲究“任人唯贤”吗?)
         在视频里,Divian Nair越说越激昂,只是:在夸夸而谈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等等大道理或者“MAJULAH”的涵义之前,应否先转过头去看看我们的教育价值观有没有什么问题?
         一棵大树的倾倒死亡,往往不是枝干叶子的问题,而是根部的问题,而教育价值观往往就是树根。

2.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