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星期四


日升日落

      昨晚通过互联网直播“出席”了潘宇在美国John Hopkins Peabody Institute的作曲硕士毕业典礼。
       时间过得真快,回想起来,这孩子所历经的毕业典礼从海星幼稚园,拉丁马士小学,义安中学,国家初级学院到国立大学杨秀桃音乐学院,我和太太都出席了。这回,孩子坚持不让我们出席毕业典礼,也许是体恤我们 - 省得我们长途跋涉兼花钱吧?
       满以为他的求学生涯可以(最低限度)暂告一段落了,不料这小子还真幸运,居然让他获得了美国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Juilliard School of Music New York的博士学位奖学金!或许,在美国的毕业典礼,就等他修完博士课程后再去了?
       孩子仿佛突然长大了,想想这如梭岁月,心情就有如老电影《屋顶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里老夫老妻在女儿婚礼上感叹合唱的《日升日落》(SunriseSunset!),当真是岁月不留人啊!

(Tevye)
Is this the little girl I carried,
Is this the little boy at play?


这就是那个我曾抱过的小女孩?
这就是那个正在游戏的小男孩?


(Golde)
I don't remember growing older,
When did they?


我没留意自己渐渐年长,
但他们什么时候都长大了?


(Tevye)
When did she get to be a beauty,
When did he grow to be so tall?
她什么时候出落得如此亭亭玉立?
他什么时候长得这么高了?


(Golde)
Wasn't it yesterday when they were small?
昨天他们不是都还很小吗?

(Men)
Sunrise, sunset, Sunrise, sunset
Swiftly flow the days.
日升日落,日升日落,
日子流失得真快啊!

(Women)
Seedlings turn overnight to sunflowers,
Blossoming even as we gaze.
在我们凝视之下,一夜之间,
种子都已化为盛开的向日葵。

(Everyone)
Sunrise, sunset , Sunrise, sunset
Swiftly fly the years,
One season following another,
Laiden with happiness and tears.
日升日落,日升日落,
岁月飞快离去,
欢笑与泪水,都洒落在悠悠的季节里。

(Tevye)
What words of wisdom can I give them,
How can I help to ease their way?
我能给于他们怎样的劝导?
我如何能助他们有个美好的前程?

(Golde)
Now they must learn from one another,
Day by day.
现在,每一天他们都必须互相学习。

(Perchik)
They look so natural together.
他们在一起显得那么的自然。

(Hodel)
Just like two newlyweds should be.
就像新婚夫妻一样。

(Perchik and hodel)
Is there a canopy in store for me?
有这样的华盖(良缘?)为我储藏了吗?


(Everyone)
Sunrise, sunset , Sunrise, sunset
Swiftly fly the years,
One season following another,
Laden with happiness,
And tears
日升日落,日升日落,
岁月飞快离去,
欢笑与泪水,都洒落在悠悠的季节里。
23.5.2017
欣赏有关歌曲Sunrise, sunset 《日升日落》请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wbQlJKY5E

       一年前的文字,让我也想起1970年代和青年华乐团在西马巡回演出的日子。就在一个小镇戏院里,我们看了《屋顶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这部电影,那时真是“花月正春风”,我们正年轻!
1.6.2018



2018年5月30日星期三


我的梦里有个她

       有好多年我都在追寻一首歌,一首小学时代听过的歌,然而录音却遍寻不获。后来在策划一张以《回想曲》为名的个人作曲/编曲CD时,就凭着记忆把“她”拼凑了出来 ….............

欣赏有关音乐请链接:https://soundcloud.com/user-21736741/o5rx0ph4knbg

附文:
我的梦里有个他

       有一首小学时代听过的歌,虽然在当年也属于流行歌曲,但仿佛也不怎么流行,不知为何,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这首歌的旋律却一直萦绕在脑海里 …………

欣赏有关音乐请链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SBgtdurwXU

       每逢想起这首歌,脑海里便会历历在目的涌现旧时(位于里巴峇里路River Valley Road)母校情景 - 立化小学校园,昔日的同窗以及邻近的花花世界 - 大世界游艺场。
       有时,就算在一片欢乐,灯火璀璨的大世界游艺场里,一听到这首歌,就会有点落寞阑珊之感!这是首寂寞的歌,虽然歌词一般,但曲风幽雅,与一般流行歌曲不同。
       遥想当年,钢琴是件富贵人家的乐器,一般人听来,琴音总有点遥不可及,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歌曲马上吸引我的便是开头的一段钢琴独奏前奏,前面的几个和弦居然还很接近巴哈(J.S.Bach)的6首大提琴组曲里的第一首前奏曲!当年只觉得旋律好听,连歌词也不甚了了,也不懂古典音乐,更不会知道Bach是何许人?如今看来,当年的我还挺识货的?
       草草(无心向学也!)读完小学,中学,进入社会,又在幸运之神眷顾以及机缘巧合下到国外留学 ……….. 时光荏苒,一直没有机会再听到这首歌,但从来也没有忘记。间中也曾努力寻找,只是昔日歌声已渺,并且奇怪的是,连许多“老歌行家”对这首歌也莫讳若深?!于是,这首歌便只能一直深藏在心里。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在澳洲昆士兰留学期间,有一回逛唐人街,在一个摊子上意外的看到了一个崔萍的卡带,里头居然有这首歌!满心欢喜,但一听之下却不是一直思念的原唱,歌声依然寂寞,但钢琴却不见了!
       如此又是时光荏苒,直到几天前突然心血来潮上网去查,才得以和这首歌久别重逢。蓦然回首,不觉已是半个世纪过去了!衷心感谢把录音放上网的有心人以及有关网络!
       一直搞不清谁是原唱者以及作曲者,现在总算知道了,是邓白英和姚敏。当然是姚敏!还有谁能有这般灵气才情,把普普通通的歌词谱成这样的一首歌?
如今重温这首歌,仿佛不及旧时印象中的完美(先入为主?记忆中的事物往往最美好?职业病?!),但情感依然如昔。不由感叹,歌与人一样,情意可以海枯石烂,但虽然“音容宛在”,有时却是相见争如不见?!
       “他”,还是梦里的好?!
18.10.2015


这是10年前个人作品CD《回想曲》的出版感言,CD里都是和个人生活成长记忆有关的音乐 ...........

欣赏《家》(弦乐四重奏与竖琴)请链接: https://soundcloud.com/user-21736741/ffw8s4pbocjt

以音乐来纪念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新加坡都还只是个年轻的岛国。虽然人口以华人居多,它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早年的英国殖民地统治,移民和后来的政治方向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文化面貌。各族移民都从原居地带来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世界变化,政治改革,社会变迁。通讯科技发达给原本便不是非常根深蒂固的本地各族文化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一种文化的形成,无论深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积累,也离不开记忆和情感。新加坡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渔村发展到今天的发达国家为时并不算长。经济起飞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的事。就在这几十年当中新加坡在很多方面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市容而言,由于国小土地有限,很多旧建筑包括乡村房屋,农场耕地,政府组屋,私人厂房都在经济政策,城市发展计划下一一拆除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陌生的楼房街景。也许这是必须和必然的。但毕竟有点无奈!许多记忆从此难从唤回,土生土长的怀旧情感也因此而失去了归宿和凭藉!离开久一点,一旦回乡竟有“举目无亲”之感!
       幸亏有些东西是拆不了也抹不去的。那就是深植在我们脑海里,我们从小在这片土地上受到熏陶,打从心里喜欢的各种歌曲和音乐。这里头有多姿多彩,种类繁多的中外流行歌曲,古典音乐,民歌华乐甚至教会歌曲等等。通过这些互不相干但熟悉而亲切的声音,昔日美好的光景都一一再现,就有如Carpenter 的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 一般。我一向觉得,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歌曲音乐虽然不一定是自己民族传统的一部分,也不一定都很伟大或富有创意,但贵在通而不俗,情真意切。形成了我们个人精神文化,审美,品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日趋肤浅的所谓民族传统更为深刻而富有意义-只因其中有情。
15.7.2008


MUSIC AS MEMORY
Phoon Yew Tien

No matter how you look at it Singapore is still a young island state. Although its population is predominantly Chinese, it is a multi-racial society. Its early colonial rule, immigrant population and subsequent political orientation have led to the culture as it is today. Immigrants brought with them traditional cultures and customs from their original homelands. But with changes in the world along with political reforms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ver the last 50 years, the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dealt heavy blows on the already less than entrenched ethnic cultural traditions of ours.

The formation of a particular culture regardless of its depth requires time to establish and cannot happen without memories and emotions. It did not take very long for Singapore to develop from an insignificant fishing village to a modern nation. Economic success came around the 1970s. The last few decades have seen furious transformation in many areas in Singapore. In the land-scarce urban landscape, many old buildings, villages, farmland, government flats and private houses and factories have been disappearing under economic policies and urban development plans. In their place emerged blocks and blocks of strange buildings and towns. This was perhaps necessary and a matter of course. But there is an inevitable sense of loss as many memories can no longer be recalled and indigenous nostalgic feelings have become out of place.

Fortunately, there are some things that are unmovable and indelible, deeply etched in our minds, such as songs and music we have imbibed on this land and have always had a soft spot for since we were young. Among them there are a great variety and wonderful arra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pop songs, classical works, folk tunes and even church hymns. Through these unrelated and yet familiar and endearing sounds, the good old times begin to appear before us like yesterday once more, as the Carpenters’ song sings. I have always thought that the music we have grown up with does not have to be from our own ethnic traditions. Neither does it have to be a masterful or creative work. More importantly it should be true and sincere; it may be common but not vulgar. It can also become an inseparable part of a person’s spiritual, aesthetic and tasteful make-up. It is much more meaningful than the so-called ethnic tradition tha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hallower because there are true feelings in it.
15.7.2008

《家》(弦乐四重奏与竖琴)
潘耀田作曲

新加坡实践剧场舞台剧《家》(巴金小说改编)之主题音乐,缓慢优雅的圆舞曲节奏旋律,流露出几丝哀伤与无奈。

Home (String Quartet and Harp)
Composed by Phoon Yew Tien

Theme music from The Theatre Practice production Family (adapted from Ba Jin’s novel), its elegant melody in slow waltz tempo expresses a slight tinge of sorrow and despair.

欣赏《家》(弦乐四重奏与竖琴)请链接: https://soundcloud.com/user-21736741/ffw8s4pbocjt


2018年5月28日星期一


教育方向的盲思?!

       上星期六在联合早报上看到读者鄭寒月来函,标题是:“无须太注重考试分数 行得通吗?”。
       文章所提及的问题其实早已不“新奇”了,有些有关论调官方在几年前已经提及了(他们也感觉到“民情”?),只是今时今日民间对教育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而无论有意无意?“始作俑”者又是谁?就和华文华语的逐渐消亡相似,这种大江东去似的“情势”有可能通过官方企图亡羊补牢(?)的“循循善诱”以及“苦口婆心”而扭转吗?
29.5.2018

旧文 1

淡化对学业成绩的重视?可能吗?

       今天看到联合早报标题“未来经济国际圆桌会议王乙康答问录”的新闻报导。
回答与会者问题:要从小培养创业精神,教育制度应有何改变?教育部长王乙康说:............ 在学校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淡化对学业成绩的重视 …......... 但最终是否能改变这种(重视学业成绩的)风气还是在于家长,我希望家长能响应政府的号召,改变他们的观念。
       平心而论,部长所说也算是“语重心长”,无独有偶,前几年李显龙总理也对新加坡家长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每一间学校都是好学校!
       问题是:家长也是人,因此除了有着人性里的为下一代争取(求存以及更好的前途?)的本能以外,现实是:在今天的新加坡,没有一张像样的文凭又如何能有较为理想的生活?别的不说,就说从事教育工作,今时今日,你若没有一张学士硕士或博士文凭,任你人品如何高尚以及多有修养学问,又如何可能在小学中学或大学里有一席之地?而文凭无论等级高下,都是需要多年努力求学甚至残酷竞争而换取来的(其惨烈程度往往比古人的“十年寒窗”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过本地多年来教育政策下的环境,一代代家长们的心态已经养成和定型,情况就和“讲华语运动”的“下场”相仿,最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例如孩子跟不上学校的教学进度要求,就另外花钱到别处去补习)最根本和关键的是,(为了孩子的前途)家长们普遍上还是很现实的。最悲哀的,这种种和原本应有的追求风牛马不相及或甚至背道而驰!(例如有学生在考试完毕之后,烧掉所有的华文书以示痛恨!)
       其实,如果家长真的希望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环境有所改变,他们需要的不是部长的呼吁,而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 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这也是有关部长的责任所在。只是劝人们“淡化对学业成绩的重视”或说“每一间学校都是好学校”都是苍白无力和不接地气的说法。试想:当人们遇到灾难,集体面对生死关头时,你不能具体提供逃生门路,只是一味劝人不要争先恐后,会有人听吗?
25.1.2017

旧文 2

文凭不重要?

       近日有政府领导人劝人们不必太在意文凭的高低大小,引起了坊间,媒体以及网上的一片议论。
       在和政治息息相关的现实里,有许多事往往是“此一时,彼一时”的,有关文凭的问题似乎也如此。
       本来,上学最大的目的首先应该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再者是求取知识,学得一技之长以便日后能达己达人以至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些老生常谈似乎早已是过时的陈腔了,但道理还是很真实明显的。
       只是,道理归道理,现实归现实,因此:要说服人们,让人们相信文凭不重要(或不是最重要的),就有如之前有领导人希望人们相信每一间学校都是好学校一样(也和要让人们接受之前所述的“老生常谈”一样,简直就像“天方夜谭”):在此时此地,今时今日还是有巨大的难度的。这其中最主要还是一个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普遍性价值观的问题(问题或也不限于本地,由于当今世道艰难,竞争惨烈,在亚洲以至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如此,从某个角度而言甚至古今亦然?)。例如之前的教育价值方向,“精英”观念,对大学排名的关注以及职场普遍的(“优质”)文凭至上等等观念,都是令人不可忽视的“硬道理”。
       有关领导人希望人们不要太在意文凭的高低大小,或许是出自一片好意,但突如其来的急转弯,一不小心会不会弄成一个“爱你反而害了你”的后果局面?毕竟最终要面对生活现实的还是人们自己。而现实往往是:除了文凭的“大小高低优劣”,和各种起薪,薪额,升迁考量有直接的关联以外(谁不想多赚点钱?),试想想:当一个公司主管在挑选新职员时,如果两人能力,素质相仿,但文凭“含金量”有所差别,公司主管会可能选择文凭比较不亮眼的那位吗?
       就今日的教育大趋势以及风气,悲观一点来看,有些人在经过多年的“学校生涯”之后,如果连张文凭(或像样的文凭)都没有,那还剩下什么?!
12.9.2014


2018年5月27日星期日

南大
昔日南大牌坊

       我不是南大(“已故”南洋大学)生,但对南洋大学还是有些感情。毕竟南洋大学是新加坡(可歌可泣的)历史的一部分。在南洋大学被关闭的前夕,我还参加过南洋大学校歌创作比赛(1978年《南大颂》),是当时的四名获奖者之一。

 欣赏《南大颂》请链接:https://soundcloud.com/towkay-besar/y21fkchzrpwc(桂乃舜指挥, Victoria Chorale 合唱团演唱,杨运珍钢琴伴奏)

      当年所写的南洋大学校歌歌词出自前南大生许茂荣先生(米然)笔下,歌词满满盛载了一位校友对母校的深情期许和骄傲,充满朝气而又铿锵有力:

赤道线上,新加坡岛国翠绿晴朗。
为国家作育英才,壮志豪迈。

莘莘学子,春风化雨,
为繁荣进步立志勤奋向学,
南大万寿无疆!

勇猛刚强,南洋大学矗立裕廊。
为社会百年树人,千秋颂载。

求取知识,掌握科技,
为和平幸福一心力求上进,
南大光芒万丈!

欣赏《南大颂》请链接:https://soundcloud.com/towkay-besar/y21fkchzrpwc (桂乃舜指挥, Victoria Chorale 合唱团演唱,杨运珍钢琴伴奏)

短小精干的歌词里,包涵了南洋大学的精神信念 - “自强不息,力争上游”。
但如今,南洋大学就如昆曲牡丹亭里唱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令人唏嘘。
今日南大牌坊

最不堪的却是有人不知是何居心,硬是要把南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混为一谈(体),不分青红皂白,乱点鸳鸯谱的统称为“南大”。而这些人里头有些还是前南大生!
不是也有前南大生的说过:“南大是我的母亲,她已经死了”,“复名,迁(名)册并不等于母亲复活。”?母亲一死(或还未断气),马上就“义无反顾”的认了个精神,面貌,气味都截然不同的“洋”后母,这又是什么心态?!
华人传统一向讲究慎终追远,这些“欣然认(后)母”的人又是否记得当年南洋大学建校的艰辛,有多少三轮车夫,小贩甚至舞女为南洋大学筹款义卖,义演,出钱出力…………..才成就了这所大学培养了后来众多有成就以及部分“没良心”的校友?!
以上所说,并非要否定或抹杀今天南洋理工大学的成就,但教育远不只是为了传授谋生技能或国际排名而已,更重要的是如何塑造学生的品格,使他/她们能够成为正直诚恳,明辨是非以及懂得饮水思源的人。
最终,南洋大学永远是南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也将永远是南洋理工大学,无论有人如何混淆视听,妖言惑众,两者永远也不会是同一个“南大”。
1.8.2013




附文:

为何要复名?

       昨天(11/4/2014)在联合早报言论版交流站看到了有关“已故”南洋大学复名的文章,今天又看到了一篇。两篇文章调子一致,仿佛有某种“默契”?
有关南洋大学复名的事其实在好几年前就有人陆续提起并酝酿运动过,但最终似乎都不能成什么气候而胎死腹中。
       个人不能说绝对旁观者清,但时常疑惑:这些人汲汲于“复名”的目的和动机究竟是什么呢?(一)是要证明当初关闭南洋大学是一项错误之举?(二)是要告慰南洋大学在天之灵?(三)是要抚慰南洋大学校友多年来的失落沉痛?(四)还是要认亲认祖以便加强人脉关系-人多好办事?又真如其中一位文章作者斩钉断铁之言:“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有百利而无一弊”?
       “向前看”是无可厚非的,只是“抛开历史的包袱”对许多身历其事甚至身受其害的人而言或许并非那么轻松简单。不知道“复名”算不算是“平反”的一种?其中是否有弥补过错的意思?无论如何:这些似乎都应该有起码的诚意,但谁又有勇气或真正有能力去(代表?)承担,承认其中的前因后果?不然,无论文章出自校长,教授都只是夸夸而谈而已。而如果这些都只为了某种“务实”甚或“功利”(?),那从一个“育人”的角度来看,除了和原本的教育精神背道而驰,这种“别有居心”是否也有点无耻?
       平心而论,南洋理工大学的校名又有什么不好?(据说世界排名也不赖,如果换了名堂,会不会令有心报读者无所适从而造成混乱)一旦(?)改了名字,又会不会造成另一批人“失落沉痛”?也奋起而要求“复名”?到时又会不会搞个没完没了。
       不是有某位前南洋大学校友说过:“南大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已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更不可能另外找个人来“复名”顶替,因为其气质,气味,文化底蕴以至历史感情全都一去不再复返。学校也一样,与其吹皱一池春水,不如就让它安息好了?!
       以上所述,道理似乎很简单,但世事往往出人意料,例如有部分书读得多的人往往就会有点不可救药“盲点”以及“迂腐无耻”?!(当然也不排除先天性的可能,以免“祸延教育”)以至有了“仗义每多屠狗辈”之叹!
12.4.2014




越描越黑?!

       昨天在联合早报上看到标题:“王乙康:尊重审计署说法 才决定向教师收停车费”。
       据说如今教育讲求“创意”?不知道这种事有没有“创意”成分?只是越来越不能理解官方对一些价值观或常理(人情世故?)的解读?建国之前就不说了,建国50年后才发现以前都做错了?- 没有向教师收取停车费!看来先前教师们是“赚到了”?理应向当局表示感激才是?
       报载:“王乙康(教育部长)指出,绝大部分的公共服务如国防,教育,住屋,外交政策和土地规划等都是以公共利益为主(还用说?),不是以经济角度出发的。”恕本人愚昧,尊重教师难道不是一种对国家对人民深远长远的“公共利益”吗?
       除非有公众提出“不向教师收停车费”有不合情理以及对其他公务员或民众不公平之处,官方不得不“秉公办理”,不然,为何一定要“尊重审计署说法”,并由官方带头来“示范”这种类似“斤斤计较”令许多人不能认同的做法,真有必要吗?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国民教育”?
       就连马林百列集选区议员谢健平都说了:“是可笑而且侮辱教师的做法”,如此若不是为了经济考量难道是为了某种公道或正义?到头来又会不会得不偿失?
       说侮辱教师也许有点重,但把他们原有的“福利”拿走,对他们而言也谈不上尊重吧?古人讲求尊师重道,因为他们深知教师对下一代的价值观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可惜“古调虽自爱”,奈何“今人多不弹”!
       诚然,“务实”是我国向来所崇尚,但投桃报李礼尚往来也是一种人性的自然反应,而教师也是人,如果学生不尊重老师,老师大概也很难把学生教好,同样的,如果有关当局只是口头上“很感激教师和教职人员的付出”而没有把这种“感激之情”付诸实质行动,除了诚意问题,教师们又会怎么想?
       华人的传统里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也许在此地早已不合时宜了,但如果这样下去,(按照尊重审计署说法以及思维方式?)为人儿女的将来也可以以某种“注重制衡”的理由。理直气壮的向同住的父母收取房租水电费了?!再过50年,又会是个什么世界?从好处想,也“无眼睇”了?!
27.5.2018






2018年5月26日星期六


华初华乐团

       今天有“有心”网友提供了一张1984年华中初级学院华乐团常年音乐会“华初的旋律”彩排照片,勾起了许多回忆。
       从至少八次连续合作来看,除了新加坡交响乐团(2003)以及新加坡华乐团(2015-2016)以外,当年我仿佛是华中初级学院华乐团的长期驻团作曲了(1982-1990?)?为华中初级学院华乐团作曲兼编曲主要还是和其指挥谭泽江的交情关系,另外也因为谭泽江对待音乐的认真态度令人折服。准确的来说,他的认真程度比起绝大多数“市面上”的专业指挥而言只有过之而无不及。美中不足的只是,他这个专业态度并没有体现在我的作曲编曲费上,这方面,基本上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义工”!
       1982年第一次受邀为华中初级学院华乐团作曲时我还在澳洲留学,那首《民歌主题随想曲》还是在作曲长笛双主修“百忙之中”“挤”出来的,后来人在香港的易有伍(人称“雨果易”)也指挥他的爱乐民乐团在香港演出此曲。
       去年华中初级学院华乐团的前团员鄭富文先生赠我一套乐团历年来的演出录音。根据有关节目单,我统计了一下,除了《民歌主题随想曲》,我还陆续为乐团编写了以下曲目:吹打乐《闯将令》(改编1983),合奏《主题与变奏》(作曲1983),合奏《汉宫秋月》(编曲1984),合奏《远方的客人请你停下来》(编曲1984),扬琴与乐队《引子与变奏》(编曲1984),合奏《野渡》(作曲1984),合奏《三月天》(作曲1985),笙与乐队《吹起芦笙唱丰收》(编曲1985),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编曲1985),合奏《种稻》(编曲1986),合奏《三月怀想》(作曲1986),琵琶协奏曲《狼牙山五壮士》(改编1987),合奏《颂歌与联想》(作曲1987),弹拨合奏《谜》(作曲1989),合奏《歌青春》(作曲1989),领唱,合唱与乐队《乌拉曲》(作曲1990),合唱与乐队《颂歌》(编曲1990)。
       现在算算,那些年总共为华中初级学院华乐团编写了18首乐曲!
       1988年乐团没有自己的常年音乐会,因为那年他们参与了新加坡艺术节的演出 - 为由舞蹈家吴丽娟编舞,本人作曲,艺术家陈瑞献舞台美术设计,历时两个半小时的大型舞剧《女娲》作演出现场伴奏。值得一提的也无论何时何地,作为一个业余性质的学校音乐团体受邀参加了一个由本地官方主办的国际艺术节,若非绝后,也应该是空前壮举吧?
       虽然每次的青年节比赛都拿到金牌奖,当年华中初级学院华乐团技术水平和物质条件都比不上今天许多学校乐团(包括今天的华中初级学院华乐团),他们那时的种种特出表现除了和学生本身素质,组织性以及纪律性有关,更关键的是他们有个难得的艺术领导 – 指挥谭泽江。
 
在乐团排练当中和谭泽江交流讨论演绎细节
      谭泽江对乐团的严格要求建立在其本身对音乐的高品味以及巨细无遗毫不妥协的要求之上。因此,看着他一个小节一个小节没完没了不厌其烦的“折磨”乐团(每场音乐会至少排练6个月以上?)是种非常难忘以及痛苦的经验,也不知道乐团那些年是如何熬过来的?但音乐的奇迹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产生了。举个例子:1990年乐团刚演过李焕之的《乡音寄怀》,中国北京中央民族乐团来了,也在维多利亚音乐厅演《乡音寄怀》。老实说,两个乐团,一个专业,一个业余,论技术是一个天一个地,但论音乐,个人更愿意听华中初级学院华乐团,他们的演奏能感动我,因为他们曾结结实实的认真付出并全力以赴,而中央民族乐团当年给我的感觉只是在应付演出!“诚意”是看不到摸不到的,但你能感觉得到。
       华中初级学院华乐团和谭泽江的“九年抗战”在1990年代戛然而止,除了因为当时某方面掌权“官僚”的愚蠢无知使到谭泽江心灰意冷?!也许渐渐也没有当年那种愿意“为艺术牺牲”的热血学生了?!可悲乎!
       现在许多专业乐团和指挥都不相信“千锤百炼”式的排练,乐团更不喜欢“暴君”式的指挥,但个人听过最感人最精致最精彩以及最有个性的音乐绝大多数都多来自那些如今早已“绝种”了的“暴君”或“独裁”指挥如卡拉扬(Karajan),贝姆(Karl Bohm),马拉温斯基(Maravinsky),莱纳(Fritz Reiner)等等。凭心而论,做”暴君“也要具有能服众的能力和自信,不然?至多只是个仗势欺人的庸才!
       莫非,乐团的“灾难” = 听众的“福气”?!乐团的“福气” = 听众的“损失”?!
26.5.2018


2018年5月24日星期四


另一种居安思危?!

       以前走在行人道上轻松自在完全没有任何“危机感”,也不知曾几何时,受到了报上新闻(现已经不是新闻了,顶多是意外报导吧?)的“感染”,如今走在行人道上总是有点忐忑不安,还要前瞻后顾以防“遭遇不测”?!
       但该来的还是来了!昨天早晨陪太太步行到车站搭车,走在通往车站的(原本的?)行人道上,有一段比较窄只能容两人比肩而过,由于两个方向都有人,于是我走在前面,太太紧跟在后。走着走着,突然有一辆电动板车scooter快速迎面而来呼啸而过,过程太快了,我略为本能的闪了一下,但后面的太太大概被我挡到了视线,没来得及反应就当场“中招”- 手臂被结实的撞了一记!
       那个撞到人的年轻人发现自己撞到人一时有点惊慌失措,在不远处呆了好一阵,最后脸青青的前来轻声道歉,看到他可怜兮兮的样子,我反倒有点同情他了?!虽然太太的手臂给撞得有点发红,但看来还没什么大碍,于是只是告诉了年轻人下回务必小心就(福建话)“散散去”算了。
       过后想想,太太这回也算幸运,但会不会有下回呢?下回又会不会轮到我?!谁又知道?问题是这些拿高薪制定条例的人当初有没有考虑清楚种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以及后果?还是只懂得在华人新年期间教人“居安思危”,难道就不懂得“未雨绸缪”或“防范于未然”?这到底是一个语言文化程度的问题还是一个有没有(民生)生活智慧的问题?!
25.5.2017

附文:

究竟谁应该戴头盔?!

       如今在路上行走仿佛越来越不安全了,以前你若不过马路或靠近马路,起码还安全,现在你就算在行人道上行走,都可能会有被一些代步工具撞到(重伤?!)的危险!
       今天在报上又见有人提及脚车以及电动踏板车在行人道上疏忽莽撞伤人事件。有关文章提及:“有关(政府)强制电动踏板车骑士戴头盔的条例,为了保护骑士安全是无可厚非的。 按照条例,电动踏板车禁止在公路上使用,只能在人行道和脚车行人共用道行驶。在这种情况下,有头盔保护的骑士,应该要更加注意没有受头盔保护的行人的安全 ….............. “
       近几年来,行人在行人道被脚车撞伤的事件早已有之也屡见不鲜,如今还加上其他各种代步工具与人争道,以致频频发生事故,这是否和有关当局允许脚车等代步工具在行人道使用条例施行前的考量不周有关? 另外, 比起脚车以及电动踏板车骑士,行人的安全是否应该更受关注?因为他们在有关事件之中往往是无辜的“弱者”(行人道莫非本来就应该是给行人使用的?现在情况往往却是“反主为客”备受驱赶欺压?)。
       行人如果不幸一旦被撞伤,以目前的条例,医药费如何解决和处理?那些鲁莽伤人的脚车以及电动踏板车骑士会否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始作俑者(?)以及一向Fine惯人的有关当局对此是否也应该负起一定的责任?例如:以赔偿受害者医药费的形式Fine 回自己一下?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阿公”的钱,也落得个“皆大欢喜”?何乐不为?
       不是开玩笑,以目前的情况(看来公民教育已经没有希望?!),走在行人道上前瞻后望提心吊胆之余,常常不只希望能有个头盔戴戴,还奢望能像一些交通工具一样:有个望后镜装在肩膀上!
4.5.2018




2018年5月23日星期三


瑞士回忆之三

       当年也不知道是青年华乐团沾青年交响乐团的光?还是青年交响乐团沾青年华乐团的光?瑞士洛桑国际青年乐团音乐节(1971 Lausanne Festival of International Youth Orchestras )本来是为西洋交响乐团而成立,新加坡青年交响乐团应是理所当然的受邀对象,为什么华乐团也去了?也许,当年新加坡的青年交响乐团演奏水平和西欧国家的青年交响乐团差距较大,而人数方面,在其他国家的乐团人多势众的对比之下,就显得有点“可怜”?(有点像今天新加坡青年节华乐队比赛特选学校和某些邻里学校乐队阵容素质的悬殊对比?)面对这种情况,华乐团的参与除了显得团队形象“与众不同”?也比较有吸引力(或“创意”?)?更为大会增添了某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异国情调”?
       虽然华乐团仿佛为新加坡专场挽回一点“失地”?但交响乐团团员看华乐团团员的眼光还是有点像当年许多英校生看华校生一样?
       或许今时已不同往日?此地早已没有华校英校之分,乐器也已不以中西来分“贵贱”?专业华乐团的专业程度以及演奏水平能力和专业交响乐团相比更是不遑多让!
       回顾1960 - 70年代的新加坡,学习西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的人通常家境多数比较好,其中又以英校生居多,学华乐的人则一般都来自普通人家,所谓“学”也多是无师自通的自学,因为“出身环境背景”(包括家境和语文源流)各自衍生了回然不同的“气质”。学西乐者除了作风“洋派”,在玩华乐的华校生面前往往还会摆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而学华乐者则把对方视为浑身“奶油味”的二毛子,总之,两方面都格格不入。因此,学西乐和学华乐者就很自然的就形成了楚河汉界两个不同阵营,虽然同台合作,但私底下彼此之间很少交流交往,在瑞士期间情况也基本如此。


日内瓦湖畔

       无论如何,瑞士之行的确为当年的那批“华乐精英”打开了一个广阔无边的音乐视野,在一个多星期的音乐节活动期间,每晚都有机会看到不同国家乐团的演出,听到了前所未闻“匪夷所思”的各种各类音响效果的西洋交响音乐,如今回想,当年真有点像红楼梦里进入大观园的刘姥姥!其实以当时的新加坡音乐环境而言,无论对学西乐还是华乐的人而言,这都是一种前所未有大开眼界的经验!对了,那年的音乐节还请来(当年流亡海外?)著名中国钢琴家傅聪和音乐节的各国联合乐团演出了贝多芬的第四钢琴协奏曲!
       或许在是次出国演出过程当中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震撼以及“感召”?一时之间许多青年华乐团里的“精英”们突然对西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回国后就一窝蜂似的四处拜师学艺(西洋乐器以及乐理),顿时形成了当年本地华乐圈子里的一种新风气,以致后来其中有好些人都陆续踏上了从事音乐专业这条“不归路”!
阿尔卑斯山区

23.5.2018


2018年5月22日星期二


瑞士回忆之二

       抵达瑞士洛桑,一大团人和一些其他国家团队被安排入住一个仿佛是大学宿舍的地方。这个落脚处地势略高,树木环绕,环境也还清幽,走下了一个有梯级的斜坡,就是音乐节演出活动地点 Palais De Beaulieu
老照片:新加坡代表团在音乐节演出地点合照,能认出我在哪?
照片背景就是音乐节演出活动地点 Palais De Beaulieu

       音乐节的欢迎以及开幕仪式就在
Theatre De Beaulieu 举行,在指挥指引下,音乐厅楼上楼下四个角落里的四组铜管乐联同台上的一组铜管乐同时演奏大会的Fanfare(仪式曲),既庄严又温馨的乐声在四周萦绕回旋此起彼伏,充满了整个音乐厅,现场氛围令人印象深刻。
       仪式上也有乐团演奏各国国歌以示欢迎,各国代表都会在自己的国歌声中肃立致敬。不知道现在本地年轻人对国歌的观感如何,当年由于新加坡刚独立不久,人们对国歌的态度一般好像都不太认真。但或许人在异乡心情不同,当新加坡国歌响起时,我们心情却是难以形容的激动,同时,也觉得国歌仿佛从来没有像当下那么亲切动听,就像是一种充满温暖的乡土召唤!
       精神粮食固然重要,但填饱肚子仿佛也一样重要?Palais De Beaulieu 里有个能容纳几百人同时进餐的大食堂,除了有很高的天花板,还有个可供表演的小舞台,装潢也显得很有气派。虽然在出发前略略受过点西餐文化“熏陶”,但这里的西餐和想象中的似乎有天渊之别?首先,那道酸醋莴苣(生菜)前菜就让我们这些吃惯炒粿条鱼圆面的大乡里倒足胃口,一进餐厅就纷纷掩鼻埋怨:哪来的臭袜子味道!好容易等到主菜main course来了,却有如广东人说的:“有姿势,无实际”- 盘子显得巨大,肉却只是那一点点!对于正处于发育时期,永远都处于饥饿状态的我们,真是一种“劫难” …................ 一时不免“怨声载道”!幸而柳暗花明又一村?有“饿殍”后来在住处附近发现了一价廉物美的烧鸡店,才多少缓解了有关“困境”。
       音乐节活动除了包括观光,基本上白天都在彩排练习,晚上就看各国乐团的专场音乐会。
       新加坡专场由青年交响乐团负责上半场。节目有罗西尼的《阿尔及利亚的意大利女郎》序曲以及莫扎特的第五小提琴协奏曲,由吴顺畴以及一位大会指定的指挥分别指挥。下半场先由李雪岭指挥青年华乐团演奏《东海渔歌》,再由吴世铭指挥中西联合乐团演奏由当年课外活动中心主管Charles Lazarus 所创作的“新加坡风味”中西合奏曲 Chinese New Year《华人新年》作为收场。
22.5.2018


2018年5月21日星期一


瑞士回忆之一

       一转眼40多年就这样过去了!当年和青年交响乐团以及华乐团到瑞士洛桑参加国际青年乐团音乐节(1971 Lausanne Festival of International Youth Orchestras )时,大家还是朝气无限的“少年十五二十时”,蓦然回首,已是“此情可待成追忆”了!
       那是人生历程中第一次出国,不出则已,一出国就是坐飞机,并且是个航程十多二十个钟头的远门。那年代坐飞机可是件“轰动乡里”不常有的大事,因为通常到欧美留学旅游都只是坐轮船,往往要花几个星期或一两个月才能到达目的地!因为费用大也不常有机会,有能力搭乘飞机的人一般都西装笔挺穿着讲究,显得比较有教养(就有如1950年代葛兰主演的电影“空中小姐”里的机上情景),哪像现在邋邋遢遢随随便便的穿拖鞋短裤就上机?!这也是一种人类文明倒退的现象?!如今机费cheap,人也显得cheap?!
       也算是“代表国家”吧,为了顾全国家面子?有关方面慎重起见,还安排了乐队队员到大酒店去学习西方餐饮礼仪,以免这群少不更事的小毛头们到了外国会失礼。
当年出国所佩戴的徽章

       在机场,加上那些随行“护航”的家长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当天出国的人数很多,送行的家人亲友就更多了,一时之间,把当年那个小小的巴耶礼峇旧机场挤个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在机场列队准备登机。在我右手边的都是青年交响乐团团员,旁边的女孩是吹单簧管的。在我后面以及左边的是青年华乐团团员,很多已记不起名字了,依稀能看到的只是沈文友(前新加坡华乐团中胡演奏员),区钟庆(前香港中乐团笙演奏员),以及朱文昌(今香港中乐团笛子副首席)
      那年乘搭的是澳航Qantas,飞机仿佛不是很大,只有两排座位那种,满载的好像都是“我们的人”?由于许多乐团团员都是第一次乘搭飞机,感觉非常新奇,兴高采烈之余,有的还在机上追着空姐拍照,忙坏了那些温和友善的空姐。
22.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