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2日星期一


多愁善感                                                                

 

今天在联合早报“四方八面”看到标题“叙利亚的音乐家”的文章。

       只因为听到一个关于叙利亚的作曲家的故事,作者掉泪了!作者也感叹:叙利亚的作曲家,不会有人记得他的名字,他创作的乐曲也不会被搬进音乐厅,但是他的音乐,真正体现了艺术与生命相结合的意义。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感觉作者的善良与感情丰富,但通篇文章似乎没有具体提及有关作曲家的创作作品内涵面貌(作者似乎也没有听过有关音乐?),更多是因为“听说”有关作曲家国破家亡的悲惨遭遇,而一厢情愿的把他的创作“捧”上了艺术的台面。“艺术与生命相结合”非如此才有意义?

古今中外,音乐和政治纠缠不清的例子不胜枚举(无论是被动,主动或别有居心的“创作”),有时是“双赢”(如《黄河大合唱》和《义勇军进行曲》等等,这些作品都曾经安慰,感动以及激励了千万人),有时有赢有输,当然也有“双输”的。但这些都不一定和真正的艺术有关。就好像每天报纸挽词版上的“高山仰止”或“孟母遗风”不一定就都是伟人或女史。

逆境或许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才华创意,但前提是这个人也必须有一定的相关条件(也不一定和人品,关心不关心社会或爱不爱国有关,更多可能还是对自己的创作有多大的热诚以及追求),而这些都会反映在有关创作里头,最终也只有时间能证明。

艺术创作或许离不开生活,但生活并不一定能成就艺术,艺术的意义也不一定局限于某些特定环境,但历史告诉我们,能无视时代,环境变迁的艺术往往才是真正的艺术。

读联合早报,感觉有些女作者除了很“文艺”以外,还有多愁善感的倾向。很多时候,她们真正关注的似乎并不是笔下的题材人物,而更多是自己的“心情”或“哀愁“而已。

 

 

22.4.201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