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星期日

没有大师的时代?!

       昨晚偶尔在网上连续观看了不同年代乐团演奏的德佛夹克(Anton Dvorak)新世界交响曲,看到老态龙钟的切利比达凯(Sergiu Celibidache)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的那一刻,突然有种庆幸之感,庆幸的是我们这一辈人战后出世的人,赶上了一个音乐大师济济一堂的年代。
       在1950 – 80年代我们所体验到的西洋古典音乐世界里,无论是指挥家或各种乐器的独奏家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并且名家辈出,可说是种活活脱脱百家争鸣的景象,那些年欣赏音乐用耳朵多过眼睛,就连流行歌曲也如此。不必众里寻他千百度,往往一听就能认出。哪像今天的许许多多演奏家,人人都像是去了韩国整过容,并且整得就像来自同一家族,个个看起来都是“熟口熟脸”似曾相识的?!虽然今天的艺术真正能“创新”的几率不大,但能否“与众不同”还是很重要和有意义的。
       不知是否由于网络浏览的便利,如今一般人赏乐都是看多于听,很多时候也只能止于眼睛而不能进入心灵,于是品味也逐渐流于浅薄!
         1950 – 80年代是相对民风淳朴的年月,无论流行古典都讲求内涵实力,不靠外表装扮以及舞美灯光,艺术家或歌手都有一种略带傲然的自信和自尊,一般很少会自我降格来讨好听众,哪像今天为了生存而刻意的去迎合上头金主或市井大众的口味!(就犹如某些媒体?!)
       曾几何时,大师逐渐凋零陨落而后继渐稀!今天的艺坛或歌坛或许不乏具有才能或明星气派的人物。今天,自认为是或“被封为”大师的大有人在,但实际上却是个大师严重缺席的时代!
6.3.20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