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日星期六


日本琴                                                                       

     收藏小提琴不觉也有好几年了。一开始向往的都是外国老琴,最希望的当然是能拥有一把意大利琴,于是: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新手,买琴时就特别注意琴内的标签 ,一旦寻得有意大利制作者标签的琴时便大为欢喜。后来有机会得到一些内行朋友的指点,才知道:标签往往是最具误导性的“证据”。

     一般收藏老琴可能会碰到四种情况:(一)琴和标签都是真的。(二)琴假标签真。(三)琴真标签假。(四)琴和标签皆假。其中第四种情况最为常见,例如今天世上充斥泛滥的Stradivari老琴便是。

    为了增加有关知识和收藏趣味,还弄来了许多有关小提琴收藏以及制作的新旧中外书刊杂志,其中还有本颇有分量(尤其是重量)的老琴辞典-William Henley 的名著“Universal Dictionary Of Violin & Bow Makers ”以及一些有关老琴名琴拍卖的书刊来对照参考。

琴来自世界各地,至今已藏有百多把,其中有德国琴,法国琴,意大利琴,英国琴,捷克琴,美国琴以及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仿古琴。

开始注意日本琴还是近期的事。先后共买了4把日本琴,都是上个世纪20年代左右的产品,这个年代的日本琴都没有Made in Japan的字样标签,而是注明Made in Nippon,很有时代感。

由于卖家几乎全都是美国人。我怀疑美国可能是二战前日本小提琴最大的输出国(赚了美国人的钱去买飞机炸弹轰炸珍珠港?!),因此至今在美国民间尚存有许多这类琴。

每当拿起琴,端详摩挲之际,便不禁浮起遐想-这些琴龄近百的老琴,当年从日本飘洋过海到了太平洋的彼岸,经历了时间,战乱之后,又再度远渡重洋来到了东方的一个小岛国,“身世”仿佛和电影《红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剧情有类似之处,这其间又经历,以及盛载了多少人事变迁和悲欢离合?!

这个年代日本出口的小提琴虽然属于贸易(Trade)以及工厂琴一类,但无论在做工以至用料上除了比同时代的德国工厂琴优胜之外,音质上和一般德国手工琴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个人所见过这个年代的日本琴,除了附有简单印上Made in Nippon字样的小标签以外,也有Imperial品牌以及三个S重叠商标标签的。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几乎都是Stradivari款式,品相质朴,颜色从黄中带褐到略深一点的褐色,很少见到单片木背板,木纹清淡,一般也都没有鲜明的火焰纹或虎背纹,但胜在手工细致,品管稳定统一,发音敏捷,琴与琴之间的音色,个性一般也很接近(虽然音色也不错,但和外国琴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琴相比,相对个性比较弱,“规范统一”或许也不完全是件好事),似乎还没见到有品质低下的同类产品。这似乎也反映了日本人文化里的一种纪律性以及精致,严谨和执著的精神内涵,只是不知为何,这种品质在往后的日本琴里,似乎不能令人再有同样的感受。

 

28.2.20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