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6日星期六

渔村  左派
         日前有所谓资深退休记者兼“本地文史工作者”在联合早报上宣称:“半个世纪以来,岛国(新加坡)从小渔村变成今日的大都会……….回首来时路,除了缅怀,更大的意义是认识我们的历史……….“!
         回首来时路?认识我们的历史?更大的意义?
         略有点历史常识的新加坡人,看到这些,或许大惊失色之余还会大骂:这到底是虾米(“什么”的福建话谐音)资深退休记者和“本地文史工作者”在妖言惑众??!!
         据说,该“文史工作者”是个“前左派”(?!)。若然:他除了更应该缅怀已故“伙伴”郭宝崑先生,也更应该再回去细细品味品味郭先生的著名话剧《郑和的后代》(尤其是关于“阉割”的那部分)。如此,也许便会更清楚自己现在的嘴脸和心态?他自己不也说了:“每次重新追溯一个历史事件,希望能推动我们更稳健的踏出下一步。”对了,现在就去“重新追溯” 《郑和的后代》罢!
         个人从来没兴趣参与政治,以往对“左派”的粗浅认识和“缘分”,最初主要是因为一个“共同的兴趣”-华乐。当年(6-70年代)的“左派”或“思想进步人士”,在我的偶然接触和零碎印象里。有作风平和,诚恳朴实的,也有情绪冲动甚至暴力倾向者,但大多是有血性骨气的一群。
         因为当时“左派”团体搞的几乎都是“健康文艺”,因此常于人一种正派以及正义凛然的感觉。郭宝崑先生如果也算是一个“前左派”,那他便是一个有胸襟远见和冷静理智的“左派”,想当年的“左派”文化圈里应该也不乏这样有才有义的人。
         就是不明白,在这种时代氛围熏陶下,为何竟出了这么个“本地文史工作者”?!

16.5.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