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4日星期日

也谈“死记硬背”


       日前(19.7.2011)在联合早报言论版上看到了本地教育工作者张春玉老师的文章{也谈“死记硬背”},也想谈谈。

       张春玉老师的这篇文章缘起自一位中四生写给教育部长的信。信中提及并希望部长能改变我国教育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该学生认为:这种死记硬背的教学法抹杀了学生的创意和问问题的本能,也认为:死记硬背“最易获得好成绩”(!)。

       “死记硬背”从字面上首先给人的感觉是“死”和“硬”,没有灵活性和商量余地似的,但另一方面,它也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内涵。不管你愿意不原意,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在能融会贯通之前,有些基础性的东西还是非死记硬背不可。俗语说:“熟能生巧”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偷”就有这样的意思(“熟”离不开“背”),这也许是比较“温和”的“死记硬背”,但本质上还是“死记硬背”。事实上,古今中外,各门各科,不论医学,数学,法律,语文,音乐都离不开有个需要“死记硬背”的阶段和时候,作为一个上庭律师,一个演奏家,一个医生,在工作现场“死记硬背”的能力不仅是成败关键而已,甚至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事!这些能力很多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累积的。

       学习过程中艰苦是难免的,也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捷径,一般也只有“苦尽”才有“甘来”。需要“死记硬背”的阶段,也许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个艰苦的阶段。并且,努力之余也还要看个人的耐心和资质,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一样好。“死记硬背”能力强当然也不一定保证成绩或将来的成就成功,最终还要看努力的方向,这也关乎良师的引导启发,这或许就是张春玉老师所说的:我们需要检讨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死记硬背的内容是什么(这便需要点智慧)。

       并非守旧或食古不化,虽然时代不同,但许多前人留下来的智慧是不会过时的,所谓创新也不是凭空而来的(目前许多所谓创新,也只是旧瓶装新酒和妙舌生花),所谓的承前启后就是这个意思。学生有想法,勇于发表意见是件好事,也值得鼓励,但动辄推翻,否定一些早已证实有效的学习基本原则,总要有个基础,不能单凭个人不一定成熟的观感喜恶。

       记得好几年前,本地有个年轻人(还是个博士生)就曾在联合早报上全盘否定了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术的存在价值(不知有否涉及联合早报对来稿的“专业”判断?还是“别有用心”,唯恐天下不乱!?),居然也引起了一阵争议,年轻人也许“勇气可嘉”,但毕竟阅历有限,亦非医道中人,只因有个发表言论的地盘,便大言不惭?在中医业界一片“骂声”之下,这样的“新闻”闹剧最终也只落得个不了了之。

       无论如何“死记硬背”只是一种(已证实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就有如同一件工具,还须看用者如何去驾驭和运用,别人用了有效,而你用了却没效,也许并非工具不好,而是你不懂得用,或方法,态度,方向不对。

       最终,在前人千百年累积下来的智慧面前,谦虚一点总比夜郎自大好。



20.7.201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