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教育口号 - “少教多学”。
咋看之下“少教多学”有点哗众取宠,标新立异的感觉,但想深一层却也不无道理。
个人对“少教多学”的理解是:人生苦短,人(能)力有限,一个人若能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在某一个(只要有一个也很不错了)领域有所成就,无论大小都是值得他人赞赏个人欣慰的一件事。诚然,我们应该有开放和求知的精神,但来到实质与高度,很少人能是真正“博学多才”的。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与其最终两头不到岸,明确的选择和方向是很重要的。如果能集中精力,先把主要和必须的科目学得仔细透彻,比涉猎繁多却又无法真正吸收消化要好得多,也更实际或务实?
如今学校里的许多科目教学都非我专长,不便置评。只是来到音乐这一环,根据个人所知,目前中学两年的音乐选修课(O Level Music)以及中学四年的音乐选修课(Music Elective Programme for O level)和高中(初院)两年的音乐选修课(Music Elective Programme for JC and Pre U)基本要兼顾三个主要范围:(一)西洋古典音乐 - 从巴洛克时期(Baroque period )直至现代音乐(Contemporary Music)(二)民俗音乐(Ethnic Music)主要是东南亚一带的民间音乐(三)器乐演奏(Practical)其中包括中西乐器、独奏、重奏以及主修和副修乐器。
除了器乐演奏一项比较贴近舞台,其他两项都涉及了乐理,历史,论文写作(包括访问作曲家)以至作曲技巧。加上演出活动和规定观看演出,整个学习范围已有点接近专科音乐学院的课程了。但这些全部加起来也只不过是一个科目而已!作为相当于学校一个科目的学分比重,学生所需付出的精力精神和其他学校科目似乎不成比例。而这么繁重的课业,中学的音乐选修课每个星期基本只上课一次(3小时),高中和初院的音乐选修课上课时间长些,上课时间也分散了- 不集中在一天之内,但全部加起来也只有大约5小时,这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在如此安排下,学生真能有效的吸收所有有关知识吗?又真能学得好吗?这是否和所谓的“少教多学”背道而驰呢?更不要说学生还要应付其他学科!看来新加坡教育里最特出的不是教育系统和水平先进,而是学生们非凡的学习能力。当然,也非人人能如此,幸好,不行的或(之前)无心向学的还可以去设施一流内外观皆美轮美奂的ITE。
回到音乐,具体上我也不清楚当前紧凑密集的学校音乐选修课程对学生能有多大的助益,只是通过所接触过的一些有关学生,发现他/她们其中绝大部分对西洋古典作曲家以及他们的经典作品都生疏得很(也许比许多业余古典音乐爱好者还差得多!),我认为这是很不健康的一件事。就犹如一个年轻的写作者不熟悉莎士比亚、海明威、小仲马、海涅或曹雪芹、鲁迅、巴金、余光中一般。
学习艺术,贴近艺术,在老师的引导之后,最能开启一个人的心灵心窍,最直接和最关键的便是尽量多向经典学习。我国已故戏剧家郭宝崑先生便曾说过:如果我们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怎能看得远?吊诡的是:我国许多文化教育现象都是舍巨人而取矮人的!(据说是为了“务实”和“市场需要”?)长此以往,我们的文化水平最终或许也只能如歇后语:武大郎飞腿 - 出手不高。
虽然近来频频鼓吹“少教多学”,但一路来的种种接触和经验,我感觉比较真实的却是倒转过来的“教多学少”,并且还有点好高骛远和自以为是(官僚?!),没有自己的主见自信,只是一味相信“名牌”系统走向囫囵吞枣而乖离了艺术学习的精神。
从许多实践例子看来,最能体现贯彻“少教多学”的精神,凡事还是先要把最重要的基础打好,先站稳脚步,再去“染指”其他的旁支事物才不致迷失方向而最终变得高不成低不就?
20.7.2011/19.7.202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