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讲华语”铺路,本地方言至今已死得七七八八了,问题是华语如今不止有如烂泥一般扶不上壁,还备受年轻学子痛恨
-
欲烧之灭之而后快
….........
!在华文华语大江东去之后,英语本应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今天新加坡唯我独尊的语言,只是很多本地人也不喜欢正规正统的英语,于是Singlish便成为了非正式的新加坡”国语”
…..........
?!
语言乱局?!
新加坡的华文为了“让位”给英文(?!)早已大势已去,之后方言为了“让位”给奄奄一息的华语,也被收拾得七七八八了(除了大选时期把这头“怪兽”放出来以示亲民之外),照说英语英文这种官方规定的行政语文(新加坡的第一语文)应该更加形势一片大好罢?吊诡的是,新加坡的英文正面临一种官方始料未及以及前所未有的忧虑和威胁?
或许有人会对“讲华语运动”(的诚意)不以为然,但仿佛鲜少华文源流者或华校生会起来表示反对的,反而当政府在2000年推行Speak
Good English Movement
(讲正确英语运动)时,许多“英语人”(不是英校生,严格来说,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英校生了,只有以英文为生活语文的华人)却跳出来激烈反对!为什么呢?
政府的原意是要鼓励新加坡人学习讲正确文法的英语以便和世界接轨,这似乎并没有错,为何却会遭到许多“英语人”的“反抗”?
我想:这又要回到了教育的原点。众所周知,我国以务实立国,连教育也不能幸免?但从真正(必须强调这点,因为时下山寨教育名目比蟑螂还多)的教育观点来说,学习一种语文不只是文字文法发音而已,最最重要的还是要认识语文背后的文化。因此学习者必须要对它有兴趣甚至有感情才可能学有所成。只是一味“现实主义”财迷心窍的向钱看,难矣!
其实,新加坡普遍的英文水平在1950到1970年代都是很不错的(那时的华文水平也远比现在强),之后却每况愈下,当英文成为主流语文之后也仿佛回天乏力?政府的一番“苦心”,为何竟落到今日两头不到岸的田地?!
很明显的,因为语文教育不注重文字背后的文化及其价值,这就有如拳法里的警句: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
语文的“功”就是其背后的文化,文化就是语文的基础和底蕴,没有文化底蕴的语言,只是一种虚有其表,下盘不稳的肤浅语言。
一个人如果有文化底蕴,处世行事就会有一定品位和品味,有品位品味的人,或许可以忍受或接受低俗的事物,但决不会以此为荣。
现实是:如今,许多“英语人”反对Speak
Good English Movement 之余,更以Singlish(一种混合了华族方言,马来话“大杂烩”式的所谓新加坡风格英语)为傲!
只是Singlish里头除去“本土”感情因素成分,最后还剩下些什么?(除了一般给人印象轻浮低俗,也没有多少原创性和严谨的语言结构?)Singlish真能代表新加坡的文化精神吗?就不要说品位品味,用这样的语言又能和外国人有效沟通吗?
形成今天如此局面,是否因为这些人当初学英文时并没有真正学习到英文的文化精髓?这局面又是谁造成的?
现时此地语文观念十分混乱,有些华族“英语人”还很强烈的认为:华语不是他们的母语,方言才是,主要理由只是因为他妈自小和他讲的是自家的方言。同时:这个所谓的母语也只是有音而无字,有字也只是英语拼音字母,并非汉字!
因为之前有土生华人(峇峇)的中国传统随文字失传而逐渐式微衰亡的例子,个人很怀疑,如此“无根”的“母语”究竟又能传得多远?
就在这当儿,最近本地方言仿佛又有了一线生机和希望?因为被封杀禁止多年的方言如今居然能风风光光的在官媒电视节目(“吃饱没”)里顾盼生姿!不禁感叹政策的转变有时真令人摸不着头脑兼措手不及。但多年下来也见怪不怪了!官方一向精于看风转舵(“务实”的别称?),无论什么,只要有“市场”(包括新谣)以及“政治正确”,就信手拈来顺水推舟,至于之前“原则”如何,一概“既往不咎”,也无须麻烦去解释!总之:“枪杆子里出政权”,得过且过?人们长期受到这种国家级“身教”的熏陶,麻木之余“欣然顺变”也好,“无语问苍天”也好,都也只能得过且过?!
但是否类似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后果,Singlish也是一种教育不当的报应怪胎?!
无论如何,前车可鉴,既然方言(以及其他种种?)都可以“改邪归正”,难保有一天“Speak
Good Singlish Movement
”(讲正确Singlish运动)也会由官方接手来发扬光大?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不要以为这是个笑话,在新加坡“like
this also can ”的事一向层出不穷?!
8.9.201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