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0日星期日

近日在家喜欢看电影,尤其是老电影,多年后重温这部长近三个小时的1958年西部经典也依然令人感动,其中人性善恶侠义精神表述在今天价值混乱黑白不分的世界看来也许是天方夜谭?但无论能否身体力行在那个年代却是几乎人人都能认同的做人道理,可惜那是个一去不复返的年代,今天的人也许永远不会理解也不会知道他们失去的是什么 ….........






The Big Country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第一次听到电影The Big Country 的主题音乐,便很喜欢,当时觉得这是所听过最出色的美国西部牛仔电影音乐之一(如今依然)。乐曲以西洋管弦乐编制形式创作,以交响乐队的澎湃宏大气势,配合了电影顺水推舟,恰如其分的“煽情”。热情洋溢的呈现出一幅昔日美国西部的豪壮风情画。

       这首乐曲不止编曲匠心独具,旋律优美,配器出色,里头还带有浓厚的美国西部民谣风格就算脱离了电影,也可说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优秀管弦乐作品。

       在电影世界里,很多时候,主题曲或配乐都比电影本身更令人回味,往往电影内容早已被遗忘了,人们还念念不忘其主题音乐或主题歌曲。The Big Country便是其中之一。

       因为被电影主题曲所吸引而去看电影却是二十多年后的1990年代了。于1990年代看1950年代的电影,除了节奏上感觉稍慢了点以及画面色彩略嫌不够鲜明以外,其余都有一定水平。其中主要演员还包括好几位当年名动一时的大明星(如 Gregory Peck, Jean Simmons, Carroll Baker, Charlton Hesston 以及Burl Ives等)。从整体艺术性来看,这部电影也许还不能跻身伟大之列。但和当年(4050年代)许多经典好莱坞电影一样,制作和拍摄态度和同时期的香港电影相比,专业水平和认真态度都不可同日而语。通常好电影都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回味再三这部电影也具有这样的特质。另一方面:作为一部美国西部牛仔片,在精神内涵上也显得与一般同类电影大不相同。

       一般美国西部牛仔片所标榜的不外是家族或个人的恩怨情仇或者枪战决斗和红番等情节。这部电影故事内容却别具一格,一点也没有渲染好勇斗狠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趋向。反之,男主角所表现的勇气,忍让,宽恕等高贵气质,和一般牛仔电影所认同阐扬的快意恩仇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处世态度是背道而驰的。时至今日,仿佛还没有看过一部西部片具有同等的侠义精神和价值观。

       戏里,来自大城市,温文尔雅的男主角在气质上也很接近中国式气定神闲深藏不露的儒侠。在一部美国西部片里出现如此人物实属吊诡!但电影归电影,理想归理想,古今中外,具有如此完美人格的人,就算有也不多罢?能在电影里看到也很不错了。至少说明了还有人有这般认同和追求。因此:虽已是半个世纪前的电影,再重温依然令人感动。

       The Big Country 这首音乐的录音不多,印象比较深刻的,似乎只有一个,那是一张1960年代初期的黑胶唱片。当年听来感觉甚好,只是事隔多年,原来的唱片早已无影无踪无处寻觅。

       千辛万苦,才找到有关电影原声带录音(CD),却发现原来是单声道mono录音,音响效果及演奏都平平无奇,令人大失失望。幸好皇天不负有心人,柳暗花明又一村,到了1980年代中,终于在美国 TELARC唱片公司的名片Round – Up - 美国西部电影音乐专辑(TELARC CD 80141 Erich Kunzel with 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现在已是同类录音里的经典)里 ,听到了其中的The Big Country主题音乐,一下子,濒死的陈年回忆又活转回来了。

       细听之下,这张CD虽然还不能算是顶级录音,但贵在原汁原味(想必是原作原谱 - original score,听来感觉非常贴近1960年代初听时的印象),演奏除了充满了激情,音乐风格的掌握也纯真自然,在同类录音(音乐)里,如此表现无疑是第一流的。这样的录音制作,以现今的世道潮流,只能说是可遇不可求。另一方面,能这么认真对待电影音乐,而又具有实力的指挥和乐团,实在不可多得,只可惜:Erich Kunzel一去(注),恐怕也难有后人了。

注:Cincinnati Pops Orchestra的音乐总监和常任指挥Erich Kunzel已于一前去世。

20.9.2010/31.7.2023



2023年7月27日星期四

 晴朗而倒霉的一天




       第三次收到警方来函通知要做延长驾照的身体检查。算算已经有至少7年没开车了,第一次收到有关通知时曾想放弃省得麻烦,但仔细想想,驾照得来不易,万一有紧急需要怎么办!于是还是勉为其难去做了,这次又来了...... To be or not to be?!拖了一个月,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去做体检,于是就开始了倒霉的一天。

       由于上回在 Queenstown polyclinic 做过有关体检,一早便上网预约,过程还挺顺利,按上回的情况,一个钟头内当能全部搞定。因此出门前还和岳母说要为她买午餐。上午11点半到达诊所,比预定时间还早15分钟,办完手续之后,等了一阵子却被告知如今此诊所已不再提供身体检查“服务”,诊所人员的服务态度还算不错,为我争取不果,还提供了一份Queenstown polyclinic 1.5公里内的10所私人诊所名单地址。

       出门一趟不想无功而返,于是先电话联络最靠近位于联邦道地铁站旁的一家私人诊所再搭巴士前往。哪知到了之后却说要等到下午1点半才有空挡,想想还要买午餐回去,也不愿等一个多钟,看到诊所名单上还有另一家位于Commonwealth Drive的诊所,下午1点钟开门,便决定前往。在烈日下步行了15分钟,到了才又被告知没有预约要等1个半钟头!不想浪费时间,又见名单上靠近旧时老家 Dawson Road 有一家诊所从8am 开到3pm,抱着碰运气的心理,于是又坐了5分钟的巴士前往,下了车又寻寻觅觅的在烈日下步行了15分钟才到达。不想这回更惨,除了声明要等一个半钟头,体检费用更是S$60大元!比上回的S$30还要贵一倍!To be or not to be?!........ 诊所的职员看我犹豫不决神情惨淡,就好心和我说,隔壁还有另一间私人诊所半个钟头后会开门营业,也许收费会便宜一点?也不必等那么久。到了这个地步只好硬着头皮再枯等半个小时,看看时间也只能电告岳母来不及买午餐了...... 2pm 诊所终于开门,这回费用连GST总共是S$48,也许身体状况还行,所谓体检大约也只是10分钟左右的流程。无论如何,关键是坚持不放弃,最终还是见到了医生,检验结果除了血压略微高点(不知和心情以及饥饿有没有关系 – 还没时间吃午餐!),其他都合格,总算完成一件心事。离开诊所,又在烈日下步行了10分钟到车站搭车回家。半天之内“走访”了5家诊所,也算是一项记录吧?

       以前生病就医或体检似乎都没有这么费周章和麻烦?奇怪的是,虽然如此,心情倒还平和,或许年岁渐长,面对种种世事变迁,仿佛已经认命?!只是经过早已面目全非的昔日老家所在 Dawson Road 时,已经无法唤起丝毫故乡故土的感情了!

27.7.2023

照片1:驾照延长体检通知书。

照片2:昔日老家。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7月25日星期二

怀念从前



        偶尔看到下方的脸书贴文,突然特别怀念从前,为什么总是怀念从前?因为不知曾几何时已经换了人间。

        以前人是人鬼是鬼,教育是教育,生意是生意,从不混为一谈,人们普遍懂得尊师重道孝敬父母,懂得何谓廉耻何谓正义,如今价值混乱黑白不分,东西南北上上下下举目四顾除了自私功利愚蠢丑陋还剩下多少优美人性 ........... 还时有“上梁不正”在循循善诱的贼喊抓贼 ....... 不禁要问世间良知为何物?!有时直教人想一头撞死算了 ........... !

26.7.2023

A young man asked his grandfather,

"Grandpa, how did you live in the past without technology . . .

without computers

without drones

without bitcoins

without Internet connection

without TVs

without air conditioners

without cars

without mobile phones?"

Grandpa answered:

"Just as your generation lives today . . .

no prayers,

no compassion,

no respect,

no GMRC,

no real education,

poor personality,

there is no human kindness,

there is no shame,

there is no modesty,

there is no honesty.

We, the people born between the years 1930-1980, were the blessed ones. Our lives are a living proof."

¶ While playing and riding a bike, we have never worn a helmet.

¶ after school we did our homework ourselves and we always played in meadows until sunset

¶ We played with real friends, not virtual friends.

¶ If we were thirsty, we would drink frim the fountain, from the waterfalls, faucet water, not mineral water.

¶ We never worried and get sick even as we shared the same cup or plate with our friends.

¶ We never gained weight by eating bread and pasta every day.

¶ Nothing happened to our feet despite walking barefoot.

¶ We never used food supplements to stay healthy.

¶ We used to make our own toys and play with them.

¶ Our parents were not rich. They gave us love, not material gifts.

¶ We never had a cell phone, DVD, PSP, game console, Xbox, video games, PC, laptop, internet chat . . . but we had true friends.

¶ We visited our friends without being invited and shared and enjoyed the food with their family.

Parents lived nearby to take advantage of family time.

¶ We may have had black and white photos, but you can find colorful memories in these photos.

¶ We are a unique and the most understanding generation, because we are the last generation that listened to their parents.

And we are also the first ones who were forced to listen to their children.~

We are limited edition.

Take advantage of us. Learn from us. We are a treasure destined to disappear soon.


Sunshine Boy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7月24日星期一

罗马假期



      来自1950年代的经典黑白电影,今天看来还是那么温馨感人。获得三项奥斯卡大奖也许并非主要原因,难得的是电影能透过现代童话式的故事让我们再度领略品味久违了的优美高贵人性。或许,这只是那个人性相对淳朴单纯的年代人们对未来世界的一种期许憧憬甚或幻想,无奈悲观的来说,看看今天黑白颠倒的乱世,此情此景还有可能出现吗?!

25.7.2023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7月19日星期三

唱片级别










       日前得宝之后,这两天都在“享受”,在这批唱片里除了稀有的中国原版唱片以外,还有不少“原版的”香港艺声唱片。所谓“原版的”香港艺声唱片指的是早年由中国唱片厂“代工的”(M字头唱片编号)香港艺声唱片,这些“国产”和“港产”的香港艺声唱片(ATC字头唱片编号)之间的分别除了音响质量以外,在视觉上可以分辨的是唱片中间的内容圆圈贴纸颜色,而唱片的质量级别也可以从贴纸颜色来辨别,粉红以及淡绿圆圈贴纸的由于是“中国版”,质量自然较好,而“港产”黑色圆圈贴纸的便差些。

       中国唱片厂生产的唱片内圈也有三种不同颜色,最早期1950 -60年代的是浅绿,1960年代至1980年代则有淡黄以及浅蓝两种颜色。

       记得当年到唱片公司寻宝时总会偷偷看看唱片内圈颜色,看到粉红以或淡绿就喜出望外,如果看到中国唱片的淡黄或浅蓝就等于中大奖了!但一般都是天不从人愿,99%以上都是黑色!

19.7.2023

图片:不同内圈颜色的中国与艺声唱片。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7月18日星期二

也是乡音?




       人到古稀不免常常都会在“断舍离”之间徘徊。也是合该有事,一个星期前有个唱片收藏家老友说他有批华乐黑胶老唱片要送人,问我有没有兴趣,也是盛情难却,犹豫了几天,还是去看看。一看之下才发现原来这批几十张唱片里竟有好多宝贝如中国原版唱片《东海渔歌》,《嘎达梅林》交响诗,《钱塘江畔》,《彩云追月》,《桂林山水》,唐毓斌高胡独奏专辑《开花调》,王国潼二胡独奏专辑《听松》等等等等 ........

       当然还有这张品相如新的33转小唱片《凯歌》,里头的曲目共有四首,以前听到的都是香港艺声唱片的“翻版”录音,今天才领略到了原版的出色音响以及之前错过的种种细节。

       仔细看看有关文字介绍才知道演奏的居然是个杂技艺术团的民乐队,再看看录音日期,竟然是1963年!........... 那年代人心淳朴,音乐格调也一样,其中《忆乡乐》乐曲介绍简简单单寥寥数字也饱含深情 - “曲调优美,情绪愉快,有对家乡的思念和赞美生活的感情。”

       《忆乡乐》是当年此地华乐人耳熟能详的一首乐曲,半个世纪之后再度重温,更觉亲切,就像是久违了的乡音一样 ........

18.7.2023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7月15日星期六

藏趣 14

玉笛?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谁人不起故园情?

       1960年代读初中时偶然邂逅这首诗,就想学吹笛子,对诗中言及的“玉笛”更是充满浪漫幻想 ........ 多年之后居然给我碰上了,那是在裕廊东一带的街边卖道教(?)法器摊子看到的,有F调和D调两把,笛身上头还有仿佛符咒似的刻字,觉得有趣,价钱也不算贵,就买了下来。

15.7.2023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7月13日星期四

还是从前好?







       1970年代玩华乐也吹长笛,那时有关资料资源都非常匮乏,有什么想法都只能“自力更生”自行解决,偶然在乌桥头一带的摊贩看到一张中国唱片,里头居然有两首中国长笛曲,简直如获至宝,越听越喜欢,很想吹吹但当时不可能找到乐谱,最终只有一个方法,就是凭着一股理想追求逐个音硬生生从唱片上记下来以一偿心愿,记得把曲子完整吹下来那一刻,心情是多么的欢畅 …....... 如今还有人会这样做吗?

       今天在 FB 上看到有人怀念那回不去的乡村生活,简朴简陋的家居但富有无穷天然乐趣,旧时的人也因为很多东西得来不易而珍惜,更珍惜亲情友情,今天仿佛很多东西都不必费劲垂手可得,但有几个人尤其是年轻人懂得珍惜二字?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生活素质真的有进步吗,我们会比从前快乐吗?

10.7.2023

图片1 当年的记谱手稿。

图片2 1970年代在电台音乐会演奏“马儿奔驰在草原上”。

图片3 “马儿奔驰在草原上”唱片封面。

图片4 “马儿奔驰在草原上”唱片 封背。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7月10日星期一

In Good Company



       近日常居家看电影,无意中又翻出一部2004年的美国喜剧片 In Good Company

      说是喜剧其实也笑中带泪,因为里头有深刻的家庭温情与人性善恶描述。其他不说,首先,有女儿的父亲看了肯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另外就是作为一个奋斗了大半生的公司部门主管,一夜之间竟沦为一个比他年轻一半又没什么业务实战经验光凭一张嘴的年轻人的下属,迫于形势也只能任人摆布,心里又是如何委屈悲苦?!当然还有那些高高在上以及奴颜婢膝拜高踩低的嘴脸,确实是非常真实无情的商业社会写照。

       无论如何,还是一部可以一看再看的好片。

10.7.2023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7月6日星期四

还是黑胶好



       有好一段日子黑胶唱盘接线似乎有点接触不良以致左右声道音量有不平衡的现象,因此往往提不起劲听黑胶唱片,前一阵子经HIFI达人统源兄的调校,情况有所改善,于是又开始听起黑胶来了。

       那天偶尔心血来潮翻出几张1970年代的前苏联黑胶,一听之下顿觉和以往的感觉很不一样(也许现在的器材和set up 和以往有点不同?),以往听苏联黑胶总觉音质比 DGDeccaPhilipsRCA等西欧名牌唱片次一等?买苏联黑胶只因为有名家演奏以及价钱特别便宜。这几天连续听下来才惊觉之前对苏联黑胶音响素质的误判,如今再也不会武断说苏联黑胶比DGDeccaPhilipsRCA等西欧名牌差,只能说音响个性不一样吧?更别说苏联黑胶唱片里经典一流演奏比比皆是,细听之下其中也有不乏“发烧级”录音!幸亏手头上还保有百多张苏联黑胶,看来有好一阵子可以慢慢“享用”了。

       听黑胶唱片虽然比CD麻烦,但那种活生温暖的现场感还是值得那种麻烦。

2.7.2023

附旧文:

苏联黑胶

       MELODIYA好像是(前)苏联黑胶唱片唯一的品牌,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前后,刚开始购买古典音乐黑胶唱片的时候,满心向往的是那些名牌如:DGG, DACCA , PHILIPS , CBS , RCA , EMI 等等。在那个年代这些唱片的售价一般在$10 -15 /-(星币,下同)之间,以当时的生活水平而言并不算便宜。就算DACCA的中价版唱片售价也在$6 - 8 之间。因此:当时才卖不超过$5MELODIYA(苏联唱片)明显是个价廉物美的选择,比起那时常见的二,三线牌子如VOXWHITE HALL TURNABOUT SUPRAPHON以及DECCA的中价版(ACE OF DIAMOND以及ECLIPSE)唱片和一些其他杂牌唱片还更便宜!

       MELODIYA旗下拥有当时苏联顶尖一流的演奏家和乐团,水平当然也是世界一流的。其中演奏家有小提琴家David Oistrakh父子 ,Kogan Spivakov,大提琴家有Rostropovich ,钢琴家有Richter Gilels, 指挥家有Maravinsky Kondrashin Rozhdestvensky ,年轻的TermirkanovMaxim Shostakovich等 。

       乐团则包括了Leningrad Philharmonic(圣彼德堡爱乐乐团的前身) , Chamber Orchestra of the Leningrad Philharmonic Large Symphony Orchestra of Moscow RadioMoscow Philharmonic Orchestra以及Moscow Chamber Orchestra等等。现在看看上述的演奏家和乐团阵容,真不明白为何当年我们对这些超值的苏联唱片就是不怎么热衷?

       既然演奏方面没有疑问,唱片制作,用料没有问题(个人收藏多年的MELODIYA唱片至今基本状况都还良好),那也许就是录音素质的问题吧?但最近重听一些苏联唱片,发现其中有许多录音其实都很不错。无论音场,层次,动态以及乐器音像比例都令人满意,整体水平素质一般比DECCA的中价版唱片ACE OF DIAMOND ECLIPSE还要高些。同时:MELODIYA的录音品质控制一般都很稳定可靠,好像没有特别差的个案可稽。唯有一点就是一般音质相对比DGG, DECCA等牌子略显粗犷锐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时也很Hi-Fi!),其他方面就是音乐的演绎格调一般令人感觉充满俄罗斯民族的热情和豪放,尤其是演奏苏俄作品或浪漫时期作品时更是如此(古典时期作品演奏一般还是很端正地道的),和西欧乐团的演奏,演绎风格不尽相同,加上苏俄乐团的铜管乐音色也和美国及西欧乐团很不一样,初听有点不习惯而已。

       保存至今的这批苏联唱片,算算也有三十多年了,唱片来源复杂,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好些购自当年丽都戏院隔邻的一间苏联百货公司(曾经显赫一时的北京酒楼就在同一建筑里),店面很大,布置也很得体,顾客却不多,场面显得有点冷清。也许因为“人烟稀少”,冷气就显得更为强劲,每次去买唱片时,总觉环境特别“冻人”,令人不由想起西伯利亚!好在唱片比其他地方都便宜,于是,我们一帮人时常都很自愿自我流放到这个闹市中的西伯利亚。可惜长期门可罗雀,“景色”又如此凄凉,可以预见的,百货公司维持不久便关门大吉!

       除此之外,还有些唱片是当年随新加坡国家文化代表团到莫斯科进行交流演出时买的,有不同的意义和纪念价值。

       MELODIYA除了主要录制西洋古典音乐之外,还有少量歌剧,苏联红军合唱团以及俄罗斯民间音乐,例如巴拉来卡( Balalaika)三角琴的演奏录音。

       陈年老唱片难免有点杂音,但问题不大。而外观方面,略为清理,设计富有个性,格调优雅的唱片封套看来就和当年一样新净,反观一些同龄贵价牌子唱片状况反而有所不如!可见苏联唱片制作非常认真。通过这些唱片我们也看到了苏联当局当年对古典音乐文化的高度重视以及其国家人才济济的盛况,让人感觉到一种泱泱大国的气派。

       无论是否出于什么政治原因,如今回头来看,我们还是应该为当年的苏联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诚意所出版的大量优质古典音乐唱片,并以极合理的价格来推广以惠及世界广大的古典音乐爱好者的贡献而鼓掌敬礼。

26.9.2009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3年7月3日星期一

大明王朝”与安乐死



       今天在联合早报交流版上看到这则文字 - “谈孤独死与安乐死”,突然联想起刚看过的历史连续剧“大明王朝”,也忆起多年前到医院去探望一位长辈时的情景。

       那位长辈当时已经病入膏肓且有严重呼吸困难问题,连讲话都不能!类似情况我也略有经验,有次一口痰不知为何卡在咽喉气管之间上下不得几乎憋死,那回虽然没有死掉,但那种命悬一线的惊慌痛苦绝非笔墨能形容,而那位长辈就如此苦苦拖了几个月才得以解脱,如果这种生存无望又求死不能的痛苦发生在自己身上如何是好?爱莫能助的至亲家人又会如何伤心?!更别说还要花钱买难受 ….... 到底天理何在???!!!

       以往也谈过安乐死,陆续也在报上看到有人提及,印象中仿佛没有人反对安乐死?但或许人微言轻?这些声音最终都如泥牛入海般消失无踪。

       难道就没有一些“身在其位”兼有良心的大人物去关心这个有关“人道主义”的课题?去据理以争?难道他们就像“大明王朝”里的那些当权大臣以及后宫太监一样,明知是对的事,碍于自身所系的利益都要昧着良心去反对,难道就不怕将来要下地狱?!

3.7.2023


附旧文:

安乐死

       今天报上又有一篇关于“安乐死”的读者来函。

       感叹人的脆弱以及“身不由己”的现实和无奈!在生趣全无,生不如死,解脱之日遥遥无期,累人累已的境况。灵魂和肉体都一致决意求去,道貌岸然而顽冥不灵的法律却处处加以阻拦。想法律者,原为制裁歹人而设,又曰:法律不外人情,可是在此却成为了无辜无助者无情无理的刑罚。只为了“安乐死”合法化所带来的种种“可能”犯罪,滥用条规的问题。这么一来,恶人固然无法作恶,但好人,良民却要因此而备受“活”罪!天理何在?!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如果身体健康,前途光明,生活快乐,谁会一心求“去”!?“安乐死”和自杀在性质上虽是两回事,但同样需要勇气,而决定要“安乐死”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并非一时冲动。

       反对安乐死者和有关执法者如今健壮如牛,可以滔滔不绝,振振有辞的说教。到了一天自己也绝症缠身,瘫痪在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个人尊严全无时,是否还能坚守“原则”?又有谁知道或在乎?!就如昔日商鞅变法最后落得个“作法自毙”,那或许是报应。但商鞅变法最低限度还有其积极的一面和成效。无穷无尽,毫无意义,全无希望而又“祸延亲友”的痛苦难道只为了那麻木不仁的法律和所谓的道德原则?!这里头逻辑何在?还有人道和仁慈吗?

       这也许是人类社会制度的悲哀,很多时候在为了保护群体安全的“前提”下,个人“微弱”的呼声哀号和权利意愿往往被牺牲和忽略。再加上隔岸观火,立场各异的众说纷纭,有关争论已非沟通问题而已!

       十月二十三日早报刊登了本地某些宗教团体及医疗界对安乐死的声明表态。作为“首当其冲”的有关组织机构,在回应有关议论的同时,当然也不忘为自己的社会贡献记上一功!这些声明表态表面上都是堂皇和仁慈的道理。然而其中有没有切身利益成份或利益冲突 (Conflict of interest) ,千丝万缕的谁又能说得清楚?

       平心而论,按宗教及医疗界的信仰精神和专业原则又如何能支持“安乐死”?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两难之事,根本没有讨论的基础。最轻松的大约是报章媒体吧?置身度外也乐得有个名堂写文章,发表评论(如某编辑所说的“借题发挥”?!)卖报纸。最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各遂所愿,皆大欢喜!

       最终:当一个人身罹绝症,万念俱灰,身心痛苦难忍的时候,无论有没有知觉,他 / 她最渴望和最关心的,肯定不是什么法律条文和道德文章,而我们所能表现的仁慈除了让他 / 她们尽快解脱,还有什么?


外一章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Voltaire)曾说过:“我们将要离开世界,这世界仍和我们发现它时同样的愚蠢和恶劣”。这是一个智者,哲人眼中的现实世界。

       当我们不再留恋,不再喜欢一个地方的时候,若有条件,我们有选择离开的自由。但当我们不再留恋,不再喜欢这个世界时。不管有没有条件,都不能自行选择离去,肉体似乎比精神更自由,更受优待,只是:都让肉体主导精神,人不都成了行尸走肉了吗?

       中国古人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祈求。

       我们在没有选择余地的情况下来到这个世界,无论贫贱富贵,都只好既来之且安之,能积极乐观的活着固然是一种福气。但也听说过:生命诚可贵,爱情(或亲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一个人濒临绝境,到了爱情,亲情皆可抛的地步,我们争取自由离去的权利和意愿是否仍然要被剥夺!?究竟是神的旨意还是人的愚蠢和残忍?

原写于3.10.2008修改于20.10.2010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