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星期一

不可一日无此君?



       古时候中国文人常在住处周围种竹以示其重气节,有的还说:不可一日无此君。

       有位昔日旧同事自勉为“持节者”,记得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一看其名片就说:你是吹笛吹箫的!刘德海先生果然高人,一箭中的!

       这里有三把来自不同地方的箫,一把是几年前香港老友送的台湾制作的日本尺八,一把是台湾的土产闽南龙字箫,还有一把是中国出品的贵州玉屏刻龙洞箫。后面两把是近日一位上海老友送的,款式不同各有风味。或许年华老去之故,对玉屏箫笛特别有感情,因为其中有少年时代的许多回忆与梦想。

29.11.2022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2年11月26日星期六

老影片

       老友夏帏兄不时传来网上好电影的链接,这回的1963年老电影“圆舞曲之王” The Waltz K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vY3L5ETFw 就是其中一部佳片。咋看画面显得陈旧,情节也有点“老套”?但细细品味却深深感受到其中浓浓诚意。演员表现自不在话下,看看各种大型舞蹈场面以及许多情节布景道具细节,都是真材实料和精心设计,不像今天的许多千篇一律电脑合成画面技术成品。可惜如今的年轻一辈也许都不会欣赏这些“手工手艺”了 …....... ?!就好像他们也不懂得真正的浪漫?

       连接也看到一部1930年代的舞蹈纪录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pTEz--ISo ,那种没有科技加持,自强不息自力更生的巧思创意表现和科技发达的今天相比,也许只有过之而无不及?不禁寻思,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人类的创意体能真的是那么进步吗?又或,今天的世界真的比过去美好?!

27.11.2022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2年11月17日星期四

向文艺敬礼



       日前以“本土文化意识”一文获颁第11届新加坡文艺协会“向文艺敬礼”奖项,深感荣幸,谢谢成君会长以及新加坡文艺协会的抬举。

18.11.2022


本土文化意识

       几年前有朋友传来网上一篇英文访谈,这段文字来自一个电台访谈。访谈对象是李迪文(Dick Lee- 一位本地著名土生华人英文歌手兼写曲人(song writer)。

       年近花甲,也有一定成就感的他在节目里夸夸其辞侃侃而谈他为事业奋斗的心路历程。

       在本地芸芸流行歌手当中,李迪文除了有一定的才情,也很有个性。在访谈中,他坦然的提及自己在校读书时无心向学,考试故意考不及格等等…….. 成名之后,有一回某间学校邀请他分享个人成功经验(或者反面教材?)时,他居然当仁不让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在分享会上当着校长老师们的面,公然对全校学生说:“别担心考试不及格 ……………”,把老师们都吓个半死!……….电台节目主持人还语带幽默的“推波助澜”:你真是个很坏很坏的榜样!这样的“励志”演说,对有关学校来说是否是个“惨痛的教训”?,如此这般下回还敢请李迪文来“分享”成功经验吗?

       谈到创作上的本土意识时,李迪文回忆多年前在英国伦敦试图寻找事业发展机会时,人家问他:你是个(新加坡?)华人,在音乐上你又有什么可说的(具代表性的东西)?他当时傻了:因为从来都没有人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 一时无言以对,尴尬之余,痛定思痛,他决定好好探讨一下自己的“身份认同”- 什么是新加坡(文化)特点。

       一开始他也漫无头绪,究竟什么才是新加坡文化特点?他尝试以Singlish(新加坡式英语)以及新加坡的食物,巴刹市场入词,在本地果然得到一定的共鸣。但当他1974年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时,专辑里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炒饭天堂”却被拒于新加坡电视与广播机构门外。除了有点失意,他感觉讽刺的是:当他努力尝试要做个正宗以及有代表性的新加坡(写曲)人时却得不到国家的认同。因为他“顺应民情”也“找到了自己”,却违反了国家的语言政策!

       往事或许不堪回首,但今天,他已经是国家文化奖得主之一,在“官”,“民”之间也都“吃得开”。然而他却已放弃创作,被问及为何?理由是已经没有灵感和动力了。另一个原因或许是演唱机会多了,而且回报优渥(it pays well)。

       最终,就和新谣一样,李迪文的音乐由于市场以及传媒的推波助澜,得到了官方(注)以及广大新加坡人(感情上?)的认同,也早已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种本土意识主流文化,究竟是悲是喜,只能说见仁见智吧!


注:官方对任何一种层次深度文化活动的认同反应,似乎往往都在市场之后或和政治若即若离,除了一向的务实,有时候也很势利,关键是他们是否真正关心以及有没有这方面较深入认识以及远见。有决策权的往往自以为是或根本不懂,有这方面认识的极少数却没有足够的魄力和影响力。唉!

1.3.2016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2年11月15日星期二

晨阅





       一早起身下楼时偶然看到这一情景 …......

       岳母是个如假包换 quiet living woman年岁大了,除了近亲平时极少联系朋友,其实朋友也不多了!唯一对外界的认知就是每天早晨一定看,几十年来风雨不改 …......

16.11.2022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

石叻家书




       承蒙林绍凌先生以及湘灵音乐社的盛情邀请,昨晚和老友夏帏一同前往观赏了湘灵音乐社在史丹福艺术中心黑箱剧场的演出。

       第一眼看到演出名称以及海报设计时,马上令人产生了一种无名的感动,那是一种对过去此地种种以及对原乡深邃久远的深情记忆。

       当晚观众间除了不期然碰到一些熟人,也意外看到表演者当中居然有昔日短暂教过的学生马泽荃!

       如今回顾,除了1980年代末在人民协会华乐团任职期间与湘灵音乐社已故社长丁马成先生“合作”过的《龙舟竞渡》以外,仿佛没有真正观看过湘灵音乐社的演出?转眼30多年过去,记忆中湘灵音乐社演出的古朴印象和如今的传统现代纵横交错缤纷多彩已经截然不同。

       看了昨晚的演出,感觉整体制作除了有一定的专业高度,也很能感受到湘灵音乐社有关同仁满满的诚意以及苦心。乐风方面,在传统的福建南音基础之上也融入了现代电音音响以及非传统南音管乐器,因此感觉在音律上也起了些变化?也许这是湘灵音乐社为求突破此地社会文化变迁所带来的困境以及摆脱一般人对南音的枯燥难懂的观感以至顺应“市场”的一种求存挣扎?因此,音乐音响基本都倾向舒服悦耳,以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做到“雅俗共赏”?实际上,他们也做到了,但最终究竟是得是失,也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

       演奏组合里虽然个别器乐独奏部分都有不俗的表现,但个人更喜欢其中女声演唱部分,在那细致古雅款款动人的南音声韵里,仿佛令人心神又回到旧时,看到了那久违了的旧时月色 …......... 尤其是那段古今时空重叠交汇(古旧的录音与现场演唱此起彼落)的部分更是处理得非常巧妙,令人惊艳之余蓦然想起了影片“阮玲玉”里的插曲《葬心》。但心情就和表演落幕前,对此地方言没落有感而发的几句话一般无奈。

       无论如何,这还是很不错的的一场演出,再次感谢!

13.11.2022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照片:演出谢幕(本地资深艺术评论家,前新加坡“好藏之”美术馆馆长,前国家艺术理事会处长张夏帏先生摄)

2022年11月11日星期五

 中国南宁大学艺术学院网上访谈问答



Q1.您的祖籍是中国哪个地方?作为华人,您对神州大地最向往和感情最深的地方有哪些?
A1.我祖籍广东三水,作为海外华人移民的第二代,也就是上世纪50年代出世的那一代,我对神州大地最向往的是数不尽看不完的秀丽山川名胜风景,由于少年时代所受的是中文源流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除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情也深。
Q2. 可以具体解释一下您的音乐会题目《家》的具体所指吗?是某段时光、某个地方,还是某种感觉?这和您的华人身份有何内在联系?
A2. 音乐会《家》的内容主要包含了许多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地区风土人情以及个人成长的记忆,作词者诗人林子女士是早年来自马来西亚的新加坡公民,在她的诗文当中也蕴含了种种对故乡市镇乡野自然景物的种种的记忆和怀念,其中也不免有我们这一代,受中文教育者永远也抹不去的感情。
Q3.于您而言,新加坡文化最为亲切和最有特色的是哪些方面?Q4.您认为新加坡的本土音乐有哪些特色?
A3-4. 这可以是个简单的问题,但同时也不容易说得清楚,首先,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文化的移民国家(如今还是),主要包括了华族,马来族和印度族三大族群,另外,新加坡人口虽然以华人居多,但官方行政语言却是英语英文,学校里教学语言媒介也以英语英文为主,因此很多价值观也自然而然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加上日渐薄弱的各族传统文化以及文化语言混杂所形成的种种现象,不知道是否也能算是一种特色?至于感觉亲切与否,或许也因人而异,也很难讲得清楚?
Q5. 在音乐创作生活中,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事?
A5. 印象深刻的事太多了,首先想到的就是1973年随同新加坡文化代表团到前苏联的莫斯科以及基辅等地作文化交流访问,1979年获得新加坡交响乐团奖学金到澳洲昆士兰音乐学院留学,这个机会除了为我打开了前所未有的音乐视野也为后来的事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还有1984年在亚洲作曲家同盟大会上获颁入野义朗纪念奖(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奖,但这些年来得奖者就包括了中国作曲家谭盾,叶小刚以及香港的罗永晖,陈永华以及其他亚洲国家(也包括了纽西兰和澳大利亚在内)的许多杰出年轻作曲家等等)再有就是2000年在新中文化交流备忘录计划下,和中国北京电影乐团在北京音乐厅合作举办了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同年也受委为新加坡国歌重新编曲。2001年又是另一个事业高点,那年新加坡艺术节委约并演出了共10个乐章,长达两个钟头半,记录了中国古代伟人孔子一生事迹的大型清唱剧《化雨》。其他还有1994年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 到上海和上海乐团交响乐队以及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队合作录音(那回一共录了三张CD),当然还有1996年获得新加坡最高文化奖项的新加坡文化奖。
Q6. 除了音乐创作之外,您还有哪些兴趣爱好?这些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帮助?
A6. Hifi音响,阅读写作,书法篆刻,乐器收藏等等等等都是我的业余爱好 .......除了能增加生活情趣以外,有时也多少有助于构思创作以及发掘题材。尤其是音响,它和我的音乐写作有很直接的关系,通过音响除了可以更近距离的观察学习不同时代的音乐杰作,其实际效果,也往往是现场音乐会或排练时所无法获得的。
Q7. 在音乐会《家》中,我们了解到您与林子先生进行了合作,林子先生的词中哪些段落触动到了您对家的联想呢?
A7. 首先,认识林子女士是很偶然的,大约三年前在互联网上偶然看到林子发表的诗词,感觉很有共鸣,就此联系上并展开了一系列合作,合作过程当中共写了10多首独唱曲以及9首合唱曲。另外,林子也为我的5首钢琴独奏曲以及4首竖琴独奏曲配上了相应的诗句。由于我们年龄相差不远,因此生活经历有许多共同之处。林子虽然来自马来西亚,在新加坡也已经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也早已是新加坡公民了,因此,她在诗文里对家乡的记忆和怀念,也令我很自然的产生共鸣,毕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毗邻,风土人情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今马来西亚的一些小镇市容也常令我回想起1970年代前后的新加坡。
Q8. 在音乐会《家》的开头,主持人提到,您近两年作曲风格的构思上都以昔日的“感觉”为主导,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些“感觉”呢?
A8.简单来说:所谓的“感觉”基本上都离不开记忆中从前的老家以及新加坡昔日的种种市容风貌 .....
Q9. 在音乐会《家》中,作品《遇见》和《元旦》令我们印象深刻,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创作理念和背景吗?
A9. 如今回顾,不知不觉之间,个人音乐写作生涯也有近50年了,间中写过各种各样风格形式的音乐,其中包括了中西古典以及现代前卫风格的作品,这回的想法是想尝试写些通而不俗和一般人都容易接受的旋律,由于个人几十年来在此地的生活见闻以及文化背景,因此有意无意之间在写作中也结合了一些昔日在此地曾经流行一时的中外老歌民歌以及中西艺术歌曲的格调。至于《元旦》这首歌曲,则是多少有点刻意模仿1950-60年代中国大陆一些歌曲的风格,那年代的新加坡常有机会在收音机里听到这类中国歌曲。
Q10. 您的音乐作品是如何将中国音乐元素与东盟音乐元素融合体现的呢?
A10. 除了在乐队写作配器时必须考虑的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在音乐表达方面,几乎从来没有考虑过“如何将中国音乐元素与东盟音乐元素融合”的问题,个人以为,要真诚的以一种艺术形式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精神面貌,首先应该从长时间生于斯长于斯的环境熏陶和记忆沉淀当中去感受,而不是刻意去标榜一些并没有经过深入体验的浅显表面元素,个人以为,这是一种缺乏诚意和深度的表现。
Q11. 您同时也是钢琴伴奏的编配者吗?在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谈谈您对钢琴伴奏的设计理念吗?
A11. 和一般流行歌曲的作业方式不一样,我的作品都是独力完成写作的。至于钢琴伴奏的设计,或许是早年受到经典德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影响,因此在形式上有点接近舒伯特的伴奏写作方式。例如在曲式结构以及音型节奏方面等等........
12.10.2022
《家》网上音乐会2022
照片:1990年代代表新加坡到印尼日惹出席亚细安作曲家会议时参观当地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