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星期四

读书的意义

       今天有网友贴出这个。



       看到这样的话语一时之间有种恍如隔世之感!这不是当年课本上间接或直接提及和老师们的淳淳教诲吗?如今除了读书价值观的改变,以前教育里所提倡的尊师重道兄恭友爱都去了哪?!还有人睁着眼说瞎话 - 天天嚷嚷世界进步教育进步?!不要骗我!

       无语问苍天之余,对时下教育现象只能叹道:

书到用时方恨少(注),功利教育何时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全都死在沙滩上!

注:看看今天中国的崛起,别的不说,就单从利益得失考量而言,是否应该好好想想?

1.3.2024

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

今天在 FB上看到李白的《将进酒》有感:

咋看李白似乎有点颓废悲观?但人到了一定年纪,看清了官场黑暗以及世态炎凉之后,也渐渐明白一切皆为幻象,除了努力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以免恶报,便是珍惜当前所有,莫待无花空折枝,该开心时就开心 ...... 29.2.2024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髪,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虐,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 》 唐 李白

2024年2月27日星期二

旧文 ..........

不知是福?



       印象里,吴庆康先生是早报记者当中,个性色彩都很突出的一位。作为一位专栏作家,最初引起注意是因为前些年在本地一家书局看到署名“康妃”的一系列书目。这些“康妃”名下的书本,装帧设计风格柔和雅致,开始还以为是哪位女士的作品,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吴庆康先生的大作。

       印象更为深刻的是:后来在吴先生一篇专栏文章里,又读到他和旅伴度假时一段有趣的小插曲。文中叙述了他“”用了同房旅伴的美容物品之后,心存侥幸沾沾自喜的心态,令人不禁啧啧称奇。

       这些个人私生活里的小插曲,一般人都很少会对人“坦言”,更不会写在专栏文章里公诸于世?吴先生的敢做敢当百无禁忌,立马使觉得吴先生是个坦诚可爱气质与众不同的人。

       看吴庆康先生的文章,你也许不一定会认同他的某言行,但感觉吴先生的形象个性应是和他的文章一样 – 直率而真诚,一如他的专栏栏目的“宣言 - “2359hrs 我的心事最容易流露,我最有心情骂人,我用情也最深”。

       这种带点霸气特立独行的语气,咋看之下很多人或许都会不习惯但若细品味,在这种毫不矫饰的强烈自我中,也不失诚意和自信。相信吴庆康先生的文章都是很“用心”写的,单是这一点吴先生就比许多虚有其表无病呻吟(无论男女)的“华校生”要强多。

       吴庆康先生最近的文章(早报副刊,四方八面 1.9.2010)“不知是福”里从互联网开始谈到对“不知是福”的种种看法和亲身体验,诚然有一定的道理。只是这似乎只是“不知”的其中一面。现实中;无论是古代或今天,“不知”(或无知?)可能是福,也可能是祸,没有绝对,只看造化。

       互联网是个由人类文明科技所创造出来的一个通讯交易查询以及自由(?)表达想法的空间平台像是个虚无缥缈的世界。由于其中人事复杂,也是个展现人性善恶的“大观园”,上得网来,五花八门三教九流,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其中是福是祸,除了个人品格德行因素,还得看造化。

       互联网和报纸虽然呈现面以及运作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传递各类信息的媒介之一,互联网上会发生的人事问题,报章上也可能发生。不同之处也许是:互联网一般很少封杀个人想法或限制言论。反而,由于报馆的城府森严和不开放,互联网上有些文章的作者还是被朝廷(报纸)逼上梁山(互联网)的?!

       不明白的是:吴庆康先生也是位新闻从业员,理应知道报纸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维护读者“知道”的权利报馆的重要生存条件之一不也建立在读者冀望求知的基础上吗?为何厚此薄彼,说“不知是福”?如果读者认同此说而减弱了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报纸不是有难了吗?

       区区商榷,吴先生幸勿介意。

2.9.2010/28.2.2024

照片:新山木清肉骨茶店侧高谈阔论的食客。


2024年2月26日星期一

偶尔翻出这则日记式的文字,已是陈年旧文了,种种有关背景人情也早已改变,如今重温,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


避忌



       日前海峡时报(18/4/2010)刊登了李玮玲小姐的一篇文章 - My principles over my life (我重视原则更甚于生命)。文章描述了李小姐十多年前在美国克里夫兰的一段惊险经历。

       话说有一回她在前往基督教青年会 YMCA 游泳时,在路上碰到一个自称有枪的女性黑人,该黑人要挟李小姐给她三块钱美金,说是给小孩买尿片的。李小姐怀疑她可能会把钱用在毒品上因而拒绝给她,双方对峙了一阵子,后来李小姐乘机逃脱了…………. 。这件事后来李小姐家人朋友们知道了都说这是“疯狂行为”!但李小姐却表示,也许别人会认为她这样做不明智甚至不正常 eccentric),但她宁死也不会违背个人原则 - 无论是三块钱或一百万,她都不会给一个瘾君子钱(去买毒品)!

       必须佩服李玮玲小姐的勇气以及她对做人原则的坚持!有关文章也写得很引人入胜。美中不足的是:李小姐在文章里如此形容她的原则 - There is a Chinese saying: “I will not bow for five bushels of paddy.” 李小姐的这句话明显是来自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当然是种令人钦佩的精神,也是一种华人传统里所尊崇的品德。只是另一方面,必须说李小姐也许不很了解这句话的原意。虽然也和做人原则有关,但“不为五斗米折腰”主要还是在形容一个人不恋栈权位的风骨气节。

       早报作为本地唯一华文大报,对华文华语的“以正视听”应不落人后才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曾向李玮玲小姐提起过这个问题?我很愿意这样做,但这篇文章若投到早报去肯定又是石沉大海(前“文”可鉴)?不为什么,也许只是为了“李玮玲”这三个字?!只是从李玮玲小姐的文章气质来看,相信她不是那种小心眼,介意别人提意见的人,况且,中文本非她的强项,却肯定是一份主流华文报的生存基础。华人也有句话:“阎王易与,小鬼难缠”,但这种无谓的担心可能是多余的 -“上头”也许根本就不在意?到头来自我设限只反映了一种自我保护式的官僚嘴脸,无形之中也让人怀疑本地所谓的言论自由。

6.5.2010/27.2.2024

照片:沉默的钢琴。



新山肉骨茶



       家辉今天把他的豪车开进新山清洗上蜡,问我有没有兴趣和他一起去逛逛吃吃?反正闲来无事也就欣然接受他的一番盛情。

       很久都没有越过长堤,听说关口常有严重交通堵塞情况,不免有点担心,还好时间安排得当,来回都是顺风顺水。

       到了地点家辉把车交待给洗车服务处后,已近午餐时间,于是信步走到临近一家名为“木清”的肉骨茶店。这家老店门面看来有点风霜感,我们点了两碗带软骨的猪肉块、一份猪粉肠以及一份猪尾外加两碗白饭。食物上桌前有两个流动小贩前来兜售芒果以及虾饼,价钱合理,于是照杀!

       这里的肉骨茶汤色深浓,不像在新加坡一般看到的清澈见底,味道也大异其趣,有古早味,令人想起1970年代前后皇家山脚国家剧场对面老店屋的福建肉骨茶,久违了的滋味啊!

       饭后到对面的购物中心走走,购物中心楼高四层占地甚广,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类吃穿货品,又想到当今的两地兑换率,忍不住就买了一大袋的解纔杂粮 tidbits 回国备用 ..........

       除了东西价钱相宜,这里的服务态度一般也都很友善,不会给人不耐烦的感觉,可以考虑常来,也谢谢家辉的一番心意。

26.2.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25日星期日

从前的“家教”



       今天在FB上看到网友Lainam Wong 女士回忆父亲的文章,除了字里行间真情流露之外,有惊无险的情节也充满趣味。个人特别感到亲切和有共鸣的是其中有关家庭教育的那部分:“…........ 记得爸爸不但给我们愛!也常指导我们一些礼仪的规则,就是吃饭时不可搖脚 ,不可翘脚,筷子不可在盘里乱翻,看好就夾起,要夹自己前面的食物,不准筷子“飞象过河”过河去拦截对方要夹的食物等等!.............”

       除此以外,想当年,一家人坐下来吃饭,除了必须让长辈优先“开动”,动筷子之前,晚辈还要先和每位长者说声“吃饭”才符合规矩。此外,在日常生活里,大人小孩都要懂得如何称呼“各级”长辈,不然就会让人觉得失礼,也让人看不起你的父母?!。

       这些当年看似“家常便饭”的简单家教,如今看来就是一种最基本的机会教育以及处世做人道理。仔细想想,里头除了传统价值,也包含了尊重他人的礼仪以及自重克己,这也和一些在“富丽堂皇”的西方餐厅常见的文明礼仪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只是在当时却只是广大贫苦人家的一种最起码的“处世”价值。可悲的是,如今这些种种在此时此地都己恍如隔世?!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以种种高档建设和物质来标榜文明进步和富足(除了“立竿见影”似的“效率”,这里头也往往无可避免的有“急功近利”意识性质?),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体现在人民在日常生活里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素质表现,而不是教育学府的美轮美奂以及世界排名?

       最终,教养最重要的还是来自内心“正确的”的价值观,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成就一个人的自尊和自信,这些从长远来看都会惠及国家。但有人就是不明白或就是眼光短浅?!

4.6.2018/25.2.2024

照片:去年的圣诞节,三代同堂在妹妹家。

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

博客岁月



       不知不觉14年过去了,今天看看博客本月阅读人次,居然已经超过2万!回想当年刚开始时掏心掏肺无偿付出的惨淡经营 – 每天不到10个阅读人数,真有点“不堪回首”的成就感?嘿嘿 …..... 当然必须感谢各位看官朋友不离不弃的支持!

24.2.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

珍惜当下?!



       或许是年味一年不如一年引起的感触,或许年过古稀心事也越来越多,看看眼前想想过去,幸与不幸的是,我们这一辈人经历过最穷困和最幸福的年华,也经历见证了各种造福人群或残杀人类的科技进步最快的年代!

       光阴似箭!仿佛不久之前还是个充满淳朴人性憧憬希望的世界,曾几何时一下子就变成今天乌烟瘴气群魔乱舞的场景?!

       到了这个年纪,如果不太笨也应该大致看清楚了人性,不再相信各种政治神话和鬼话。问题是,就算你能把这些狗皮倒灶的事都拒之门外,在群体社会里也没有真正的民主自由,好人好事总是好事多磨,更多的却是愚昧丑恶,在没有选择之下很多时候也只能“配合演出”!人生本是戏?!这样的戏是否还希望有下集?或者希望下集不是这样?!

       也许古今亦然,但还是觉得世界改变得太快,往往当你还未察觉,也无论愿意与否,突然就已经换了人间,留也留不住!看来还是古人有先见之明和旷达: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朝无门慧开禅师)


23.2.2024

照片:昨晚三人小型新春团聚,左起叶锦凤医生与诗人林子。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

危机感



       前一阵子从不同方面听到种种有关如今学校学生行为教养负面的事,这些事其实好几年之前就已时有所闻,在个人的接触当中也直接或间接感受到。

       这种现状笼统来说是世风日下,严格而言就是严重缺乏应有的纪律和教养,试想:学校学生上课不听老师指示还冲撞甚至挑衅老师(单打独斗!),发生这么严重的事,有关部门主任或校长往往也无能为力最终息事宁人!无依无靠的老师除了认命又能怎样?往后也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管你去死!更糟的是,学生有恃无恐,家长很多时候也不明理,只听孩子一面之词动辄投诉,老师孤立无援焦头烂额之下除了自叹命苦又能如何?

       不知道当今的教育政策所引发的这类现象是否有不足为人道的玄机深意?只是教育对我们那一代(1960 -1970)人来说不只是有助于将来的谋生而已,最重要还是要学会如何做一个明事理大义人,也就是如今所谓的情商 EQ。处处显得自私自我功利的年轻一代,无论多聪明IQ 多高以后又可能会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时代不同了,但国民教育以及人的素质有进步吗?也不知曾几何时教育政策渐渐扬弃传统纪律为先的观念转而倾向西方自由放任式的教育理念,一边对学生百般呵护,另一边同时限制老师的管教权威,在这种“温室”教育环境下,学生往往显得心灵脆弱,一点也经不起责骂挫折,更遑论鞭打处罚。根据个人亲身经历不禁怀疑,如果在这个关键可塑的年龄段没有经过应有的“磨练”,深刻记得犯错的教训和后果代价,长大以后面对严酷严苛的社会人事时会不会产生更大的社会问题?记得1960前后的一代的学子,面对严师的处罚责打是家常便饭,家长们也尊重并认同老师的做法,虽然当年的家长们绝大多数没受过教育但仿佛更明事理(教育何用?!),被罚学生事后也只有更明白是非对错以及心灵更加强健,鲜少会记恨老师,只有感恩。

       以上种种以前也有提过,如今重提也不期望会有什么改变,只是作为亲历从前学校教育系统方式的新加坡早年移民第二代,目睹种种有关现状,迷惑不解之余心情也非常沉痛,什么时候学校里的师生关系变成了买卖关系 – 学生 = 老师/学校的顾客?!那些管教育的大小官员以及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贤达文化界精英们(如果眼睛没有瞎)请用尊脑想想,如果学生以及家长都不尊重师长,老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会或能尽心尽责去做好他们的“工作”吗?如果一代不如一代,国家社会还有向心凝聚力和前景吗?

19.2.2024

照片:1983年在台北。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19日星期一

最心仪的“柴六”



       “柴六”即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

       这是我的第一张“柴六”,购于1970年代,是至今最喜欢的一张同类录音。

       或许年少气盛,当年一群古典音乐爱好者之间常常喜欢“斗唱片”- 看谁的最好,这张唱片在当时可说是百战百胜天下无敌!

       同一曲目的黑胶或CD如卡拉扬 Karajan Berlin Philharmonic、年轻的阿巴多 Abbado Vienna Philharmonic 、马泽尔 Maazel Cleveland Orchestra等版本我都有,也都是很不错的演奏,但无论如何,来到“柴六”,马拉温斯基 Mravinsky 与列宁格勒爱乐 Leningrad Philharmonic 1960年的伦敦录音还是首选。毕竟乐团从上到下体内都流着俄罗斯人的血液?那种经历过沙皇和苏联共产党统治,长期内心充满压抑忧郁却又有火山爆发般热情的民族性,不是一种西方自由世界乐团所能“学得来”的事物?

       其实当初买这张唱片时并没有想这么多,只是被封面画作的色调氛围所吸引 ….......

19.2.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17日星期六

节日新义



和对的人结婚,天天都是情人节。

和不对的人结婚,天天都是受难节。

和懒人结婚,天天都是劳动节。

和有钱的人结婚,天天都过年过节。

和幼稚的人结婚,天天都是儿童节。

和骗子结婚,天天都是愚人节。

你若不结婚,无节可过,天天都是独立纪念日

18.2.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16日星期五

初八午后听年歌



       除了李宁国一手“泡制”的老年歌之外,老黑胶年歌也是一时之选。

       今天翻出这张黑胶 -《春》,封面红彤硕大的春字就有扑面而来的春天以及过年气息。收集在里头的“ 春字辈”歌曲如周璇的《春之晨》、《钟山春》和《陋巷之春》、张露的《迎春花》、姚莉的《春风曲》和《春的梦》、董佩佩的《春天是我们的》、吴莺莺的《好春宵》以及潘秀琼的《你是春日风》等等等等 ......... 都是带着昔日爆竹烟硝温馨年味的歌曲。

       每年都要听,因为要回到现实里早已烟消云散的老家故宅街坊邻里,只能乘着这些老歌的翅膀 .........

       顺祝各位朋友,新春愉快万事如意! 

17.2.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

自己煮的饭



       一般如果家里没三个人以上都不会做饭,不知为何昨天中午独自一人时却很想煮个饭吃,还不厌其烦费时费事的弄了个自创小菜佐之。并非老黄卖瓜,但总觉得自家煮的饭比买回来的好吃?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凡是食物,新鲜热腾腾出炉的总是滋味不同?

       吃着吃着,突然又想起小学纪念册上同学的留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依靠祖先,不是好汉 ............... 还是个女同学!什么意思?!看轻我不会煮饭?!哈哈哈哈!

16.2.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13日星期二

每逢佳节倍思亲,故园只合梦中寻。

年年芳草年年绿,旧时月色旧时情。


《家》

风雨过后可有彩霞?
倥偬岁月把什么留下?
遥远的年代,
遥远的家。

曾经是辉煌日子,
灿烂的年华,
秋去春来遍野开满了花。
啊..... 那回不去的年代,
回不去的家。

林子作词
潘耀田作曲

2024年2月12日星期一

被侃晕之后


今天偶然看到几个聪明绝顶的人的聊天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bv0UgyLLo

那种学识渊博、对答如流反应快速以及机智漂亮的语言等等等等,令人听得晕头转向之余,也不禁开始有点怀疑自己的智商!

心情低落之余,突然想起 19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美国大师级小提琴家 Isaac Stern 访华时看了京剧武打场面之后大惊失色目瞪口呆之余的口吐真言:幸亏他们不会西洋古典音乐! Heng Ah !

如果现在还有人看不到当今中国的种种进步或看不到中国人的“厉害”,那是绝对的无知和愚昧?!

13.2.2024


2024年2月11日星期日

初二心情




      雪泥留鸿爪,流水不回头。

       心事无从寄,城春草木深。

       昨天和兄嫂姐妹们新年聚餐,在前往的路上经过家门前小河,适逢潮水高涨,河水看来比往常碧绿,边上的树木也显得更为苍郁,可惜都不是过年的色调。

       感觉此地的年味一年不如一年,就和那大江东去的传统一样 ...... 诚然,种种物质条件和旧时相比,如今仿佛天天都在过年,但令人哭笑不得的,到了真正过年时却不像过年 …... 感觉就和讲华语运动一样劳民伤财没有意思?!

       现在的年轻一辈大概对此也没有什么感觉了,也许对他们而言,红包才是最务实的?!传统?承传 …........ ?!

12.2.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9日星期五

迎春花

新的农历年即将来临,除夕之夜,谨祝各位朋友新年进步万事如意! …........ 

再次贴上三年前的视频时不由心生感慨,我们不但留不住昔日的华文传统,就连华文合唱曲也如此,如今还要靠彼岸华校合唱团来发扬光大,真是不争气!

9.2.2024

好一園美丽的 “迎春花” !........... 越听越感觉视频制作者的满满诚意以及那份浓浓的传统农历新年温馨喜气,也令人不禁回想起此地旧时的种种“無愁無慮樂自在”!........... 合唱表现既贴合編曲本意,合唱裏那種親切的语音声調,更教人回想起昔日南洋美專音樂系那些可愛的馬來西亞學生的音容笑貌 ........ 大年十三再分享一次,并祝各位朋友新春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但愿:春花永远为我们开 ..........

24.3.20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ASovlBMddc

2024年2月7日星期三

年前欢聚




       先谢谢重贤的破费盛情宴请让我昨晚能和张泛、承志、歆峯等老友欢聚,更高兴有机会见到久违多年的指挥大家瞿春泉先生以及夫人。

       最早接触瞿先生的音乐还是1970年代听过的上海民族乐团录音《江南好》,当时就很喜欢其中的高胡领奏部分,后来才得知竟然是瞿先生的演奏!(瞿先生还告诉我里头演奏笛子的正是名家俞逊发)

       1990年前后瞿先生指挥人民协会华乐团时我们也有过好些合作,最后一次见面是2002年台湾文建会世界华人民族音乐创作比赛,当时我是评委之一,瞿先生则是评委兼指挥。

       如今环顾中港台新华乐/民乐界,在个人多年的认知里有真正资历实力的民乐指挥,瞿春泉先生如果不是最优秀的,也应该是之一。

8.2.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6日星期二

地铁服务调整





       两个星期前从 Pasir Panjang 环线地铁站搭地铁到怡丰城 Vivocity 发现要在下一站 Labrador 排队换车才能到达怡丰城,回程也如此,除了等待时间增加,也比较拥挤不便,这还只是非繁忙时间,而如果从 Kent Ridge 上车还要多换车一次。

       今天傍晚繁忙时间情况就更糟,很难想象那些天天都必须面对如此“服务调整”的上班族将如何忍受这整整4个月的不便?!又会不会影响怡丰城的人流和生意?

       相信有关方面一定有“调整服务”的理由,也有出告示公告地铁搭客,但却没有解释服务调整的原因,对所造成的不便更没有丝毫歉意表示,一般修路造成路人不便都会表示抱歉,为何造成如此大不便的“服务调整”却 …............ !!!???

       有关决策官员是否也应该坐坐这段地铁来亲身体验一下,或许才能理解许多乘客的“痛苦”?

调整服务? 自助服务?= 没有服务或坏服务?

6.2.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



2024年2月5日星期一

毛陆辉映共咏梅




       今天看到“毛主席诗词”里的“卜算子 - 咏梅”,很喜欢里头的春意喜气。这是毛泽东“和韵”中国宋代大诗人陆游的一首词作。同样是咏梅,毛泽东的显得乐观和生气勃勃,而陆游的则难掩惆怅失落之感。毕竟年代不同时空有别,现代感和古词意有很大的风格对比,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多得的绝佳之作。

6.2.2024

欲了解更多有关作者资料请点击链接:phoonyewtien.webad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