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2日星期四

也谈“艺术”



日前在早报星期天(8/4/2012)看到记者周文龙的文章《人人都是艺术家?》,有些感想。


看了有关文章,感觉周文龙先生和刘祺丰先生(新加坡艺术节总经理)的“相会”最终只能“注定”是一场“误会”。除了工作“立场”不同,对艺术一辞的定义,看法也不在同一频道。简单来说:周文龙先生不太相信真正的艺术是可以“普罗大众”的,而刘祺丰先生却不止相信,并且认为应该如此。


也许如今“艺术”这个字眼,就和“天才”,“大师”,“总监”一样,已被滥用和廉宜化了。不错,用金钱可以买到艺术(品)和随之而来的品味,但可以同时买到艺术背后的品位深度和精神境界吗?


艺术境界其实也不止于音乐,文学,绘画等等而已。世间许多事物,只要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都可以称之为艺术。英文里所谓STATE OF THE ART即为此意。因此真正的艺术,关键在于其高度和深度。


“无可奈何”的是:高度和深度往往又和“曲高和寡”纠缠不清,以致(艺术)和“住在盛港的安娣,咖啡店的阿伯,从事劳动工作的新移民” (刘祺丰先生的部分话语)难以取得“关联”! (必须说:此话也没有绝对,谁又能保证 “住在盛港的安娣,咖啡店的阿伯,从事劳动工作的新移民”里头就没有“钟子期”(艺术知音)?也许更多是一个个人选择以及教育文化的问题)


艺术虽然不一定都是曲高和寡,但事实上还是以曲高和寡者居多,因为先天上,艺术的出发点只在于沟通,并非献媚讨好(和流行歌曲不同,虽然有些流行歌曲也有一定的艺术成色),多数时候它还是从上而下,直接或间接的启发和教育人们。而人们愿意受教,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伟大天才们经过千锤百炼的思维和心血结晶。


有一位20世纪作曲家(忘了名字)曾说过:现代音乐不是让人舒服的半躺在安乐椅上享用的,而是必须通过努力才能获得(听懂)的 ………… 艺术很多时候也如此。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艺术而“努力”,没有文学艺术也不是世界末日。而反过来说,没有人欣赏,艺术也还是会和空谷幽兰一般独自芬芳。但其作为人类高度文明的指标之一,是应该得到尊重以及真诚对待的。


最终,我们也许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活动来推广艺术,但很难Hard Sell(硬销),因为它不一定人见人爱(通常也不是它的问题)。并且:在推广之前,自己要分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是大众口味,不然,只是官话或另一种“推广华语运动”。




11.4.2012


1 条评论:

  1. 艺术工作者终其一生,
    最多是匠很少是大师,
    更多的是盲目摸索的。
    局外(艺术欣赏)人更加少动力去接触去“知”,
    除非与某种艺术有着有生俱来的“缘分”。
    不过很难想象“舞蹈艺术”没有“音乐艺术”的陪衬。

    market2garden マーケット2ガーデン
    http://www.tudou.com/home/market2garden/
    http://forum.omy.sg/showthread.php?t=12588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