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7日星期一

看不懂?
         傍晚时分打开电脑,收到一封XX乐团的来信:

潘老师您好,
关于你的委约作品《到敌人的后方去》的曲目介绍,因为恐怕一些本地观众不了解这两首曲的含义,我们宣传部门的同事做了一些改动,您看是否可以?请您建议:

“此曲为此音乐会而委约编写,主要根据冼星海的同名抗战歌曲改编。编曲家在构思过程中亦想起冼星海同一时期创作的歌曲《二月里来》,并和《到敌人的后方去》相映成趣:一首写的是充满“还我河山”激情的“到敌人的后方去”,一首则是描写春光明媚的家乡以及后方的乡亲父老们。曲目反映了《二月里来》的歌词:“年老的年少的在后方,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指望着今年的收成好,多捐些五谷充军粮”等中的互动,并把《二月里来》的旋律当成前奏与尾声穿插在音乐当中,形成一慢一快,一柔一刚的对比形式。”

以上我粗看一遍之后,觉得也还可以,原本想回信说OK。但仔细想想,我原来写的介绍文字真的会令“一些本地观众不了解这两首曲的含义”?于是找出原文对照一番,然后复信:

XX你好,
      “修改”后的文字和我的原文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嘛?为何要“修改”?是谁认为需要修改的?如果“恐怕一些本地观众不了解这两首曲的含义”,那“修改”之后恐怕一些本地观众也还是不会了解这两首曲的含义?况且,“修改”后的介绍,第一句就不通了-“此曲为此音乐会而委约编写”?究竟是别人委约我还是我委约别人?还有:“曲目反映了《二月里来》的歌词”又是什么意思?通吗?什么又是“年老的年少的在后方,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指望着今年的收成好,多捐些五谷充军粮”等中的互动???(什么互动?游戏乎?)

以下是我的原文,请对照:

《到敌人的后方去》
2015年应XX乐团特邀编曲。乐曲主要根据冼星海的同名抗战歌曲改编。在构思过程中偶然想起冼星海同一时期创作的歌曲《二月里来》。和《到敌人的后方去》相映成趣的是:一首写的是充满“还我河山”激情的“到敌人的后方去”,一首则是想念春光明媚的家乡以及后方的乡亲父老们。就如《二月里来》的歌词里的:“年老的年少的在后方,多出点劳力也是抗战”,“指望着今年的收成好,多捐些五谷充军粮”等等,于是便把《二月里来》的旋律当成前奏与尾声并穿插在乐曲当中,从音乐上看来,一慢一快,一柔一刚,也是一种对比。

         我问了几个曾在报界或办杂志的前华校生朋友,他们都说完全看得懂,没有问题,因此建议别作任何改动。谢谢,
潘耀田
        
         写以上这些并非为了投诉,只是有感而发:首先,自己看不懂的事物,不能假设别人也都看不懂!其次,又联想到我们水平每况愈下的华文华语。就因为许多家长,学生认为华语难学,有关方面也不诚心诚意的去探讨个中原因,只是一味“循众要求”把水平和要求降低再降低,这又符合我们国家力争上游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吗?
27.7.2015

3 条评论:

  1. 我觉得原稿是中文思考的模式,修改过的是英文思考的模式。如果在脑子里将修改过的介绍文字转译为英文,就可以理解了。

    所以是以中文来看中文,还是以英文来看中文?

    回复删除
  2. 谢谢回应,言之有理,但读中文自然以中文思考,有什么人在看中文时会用英文来思考或反之?难道是时下许多两头不到岸的新加坡人?

    回复删除
  3. 正是如此,就像许多中文人士看英文,必须在脑海里翻译成中文一样。老一辈情有可原,新一代“双语双文化”,实际上何去何从?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