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0日星期二

借谱的回忆
         日前谈起有关乐谱以及费用的问题,也勾起了一段陈年往事。
         1960年代,由民众捐献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国家剧场,建成后不久便成立了国家剧场艺术团,属下文艺表演团体有交响乐团,合唱团,华乐团,后期还有舞蹈团。
         大约是1968年吧?那时才十来岁,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国家剧场华乐团。感觉非常荣幸。毕竟,国家剧场华乐团是当时算是数一数二,人才济济并且还有练习津贴的业余华乐团体!当然,以我那几下三脚猫自学的吹笛功夫道行,也只能从“学徒”做起,记得当年和我一起当“学徒”的还有杨秀伟和林传成。
         刚入团时连拍子都不怎么会算,只好先学习相对简单些的打击乐以加强视谱能力以及节奏感。负责指导我们的是唐锦坤先生,他是后来才结识的前香港中乐团大革胡(大提琴)首席唐锦成的哥哥,那时他家就在国家剧场附近。唐锦坤先生是乐团打击乐手,为人很慷慨热情,那时我们学徒没有津贴,唐先生除了义务辅导我们,还把他自己的津贴分了一些给我们!如今回想,还十分感动和感激!
         那时最流行的中国曲笛乐曲,除了陆春龄的《鹧鸪飞》和《欢乐歌》等等,便是江先渭的《姑苏行》。这些曲子,团里的大哥辈笛子好手金延芝,杨票敬,周亚发(已故)等都吹得出神入化,令人钦羡。其中周亚发还擅长记谱。
         那时由于本地政治敏感问题,来自中国华乐谱在市面上几乎绝迹,由于稀有和不易得到,乐谱拥有者一般也不愿外借,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有许多各类形式的华乐演奏谱都是从唱片记下来的。金延芝在第一届电台斗歌竞艺比赛中演奏得奖的《姑苏行》,套谱就是由周亚发记录的。
         有幸参加了国家剧场华乐团第一场公开演出 - 《鼓乐迎春》。地点在维多利亚剧院。彩排时在后台偶然碰见周亚发,当时少不更事,想也不想的就上前向他借《姑苏行》乐谱。一时之间,他仿佛感觉有点意外,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但只借笛子部分,而且不能带回家,那时也没有复印机,时间却有限,于是,紧紧张张上穷碧落的找到了一张有一面空白的废纸准备抄,才发现没有笔,找了许多人不是没有就是不愿借,最后还是弹古筝的欧阳良荣借了笔给我 …………
         那时年少无知,也不考虑人家的“难处”就贸贸然向人家借“东西”,但居然“一举成功”!除了幸运,也必须感谢周亚发周大哥。
         过了一些年后回想:其中的“为难”也可以理解 - 人家辛辛苦苦的听了无数遍唱片才把音符都记了下来,为何平白无故的让你“坐享其成”?
         因此可想而知,不是每一次都会“遇到贵人”,碰壁多了,静下来想想,求人不如求己,别人可以记谱,自己为何就不能?塞翁失马又焉知福祸?
         自己尝试记谱之后,发现这是一种对耳朵听力以及耐心毅力非常好的一种锻炼,对编曲作曲也有很大的帮助。
         由此,有意无意之间也开启了后来的记谱 - 编曲 - 作曲历程。

20.9.201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