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8日星期日

以音乐之名胡乱花钱?
        今天在联合早报上看到标题“Sing50基金培育音乐人才”的新闻报导:
“由《海峡时报》和《商业时报》倡议下成立,以发扬本地音乐遗产(?)为宗旨的基金,至今筹到348000多元。款项将用来购买50台钢琴,供中小学申请作为音乐教学用途” 。
   “教育部长王瑞杰感谢两份英文报倡议成立基金,为本地年轻人献上这份“音乐礼物”。“希望基金能启发人们追逐音乐梦想,通过音乐创作歌颂我们的家园。” (5-60年代的时代语气口号?)
“基金筹到的款项主要将用来购买50台钢琴。这些称为“郎朗系列“的钢琴,是由著名钢琴制造商史坦威(Steinway & Sons)所设计,它们将率先在Sing50音乐汇演上使用…………… 这些钢琴在演出后将赠送给各所中小学校,作为学生的音乐教学用途……..
教育部兼通讯及新闻部政务部长沈颖表示:“基金将为学校推展音乐教育提供另一项资金来源,她呼吁国人继续支持基金,协助培育我国下一代音乐人才。”
   我们或许应该先了解一下“史坦威(Steinway & Sons)”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在音乐世界里,“史坦威(Steinway & Sons)”钢琴就相当于汽车里的Rolls-Royces (罗斯莱斯)或者手表里的Rolex ,Vacheron Constantin(江诗丹顿)等等等等!都是奢华顶级的商业产品。一台音乐厅史坦威大钢琴估计价格是新币S$250000左右,通常只用于一流专业演奏或录音。至于“由史坦威(Steinway & Sons)所设计”的钢琴就不甚了了?但终究是名牌吧?但就如名牌汽车手表一样,里头还有个不能忽视的使用以及保养问题,因为这会直接影响乐器的“寿命”,当然终归又是个钱的问题!
   关键是:我们在国立杨秀桃音乐学院里已经有了为数不少的史坦威钢琴(也许是世界上拥有最多史坦威钢琴的音乐学院之一?),南洋艺术学院音乐系主要也只是用Yamaha钢琴,许多专业钢琴演奏者,教师家里头用的也只是YamahaKawai这一等级的琴,为何我们普通学校学生需要这些“奢侈品”,难道是要培养孩子们的“高级品味”或“品牌意识”?一般学校音乐课需要用到这么好的钢琴吗?(其实如今除了钢琴或合唱课,钢琴似乎已经是可有可无了)音乐人才真需要如此培养吗?究竟是内行讲外行话还是外行充内行?!
   实际上,就算事业“飞黄腾达”如郎朗,在他当年未露头角之时,用的也只是普通的竖式小钢琴(可能还是中国国产钢琴)而已,这似乎一点也没有影响他和/或他的父亲“追逐音乐梦想”。(如果还未读过,建议部长们或许应该读一读郎朗的个人传记,这是一本非常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书)
   今年是SG50庆祝年,政府在许多方面大把送钱,诚然是“皆大欢喜”以及“万众欢腾”的事,或许不应扫兴,只是其中有些“机会教育”的玄机似乎被轻轻的忽略了。
   最终,“皆大欢喜”之余,有些钱是否应该花在一些更有实质意义的事情上?

19.1.2015


1 条评论:

  1. 胡乱花钱是新加坡的特色,义顺的脚车道花了好多个月才建好,在建好后一天就拆了!一个普通人给他买一架新币七万块钱的相机,再花两万新币买个镜头,无法让他拍到有水准的照片!一个平庸的乐手,用再贵的钢琴,用再好的钢琴,甚至有琴艺绝世的父亲或导师,他都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乐手!你看我们都给李显龙一个阿斗的外号!很多学校都把钢琴当摆设品!因为几千块钱的钢琴太贵,平时都不允许学生“染指”!给中小学生买那么贵的钢琴,那就和教育无关了!那只有和孔方兄有联系了!想来是有心人想钱想疯了,还记得许文远说过公园局的脚车不太贵的事件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也要好好的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外国的钢琴那么贵!而教育部给中小学生上音乐课用的电子键盘,只给新加坡创新科技的沈望傅区区的花生米呢?是新加坡人贱!外国人贵?以前人协华乐团的乐手有多少收入呢?现在新加坡华乐团的有些中国来的乐手有近万的收入!为何我们的国家要践踏自己的国民呢?在战国时代的秦国,大量的吸收了六国的人才,最后终于统一了中国!但是这个新的王朝只有十五年就灭亡了!新加坡是一个统一又独立的国家!太多的外来人才会反过来让我们分裂吗?给中小学生用太贵的钢琴,会不会反过来培养出好高骛远的庸民吗?像阿斗一样吗?愿与大家共勉之,一起再读資治通鑑,以史为鉴!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