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7日星期日


南洋风还是新华风?                                                

       日前(29.8.2014)在联合早报交流站看到标题“南洋风还是新华风”的文章。

       文章作者章良我对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的“宣告”:“经过多年来的酝酿,新加坡华族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南洋风格。”并不以为然。

       章良我在有关文章里也提出了许多对“南洋风格”的看法-从“南洋”的区域定义到早年本地“南洋画派”的历史背景等等,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只有两点需要商榷的是:

(一)     摘掉“南洋”这块牌子似乎有点武断(也多少令人联想起已往一些“运动”里打倒这个,打倒那个的那种感觉),新加坡或许不能涵盖整个南洋,但总归是南洋一个亮眼的部分(最低限度在经济建设发展方面),只要新加坡还在这个地理位置,一切都顺理成章了,否则,这不是有点忘本了吗?!当然:“南洋”这块牌子也并不代表文化,艺术的优异与否,更不能当饭吃。因此,若刻意去强调,放大,便反而会引起“反感”,章良我的文章或许就是这类反应的现象之一。

(二)        不能过分强调“南洋风”的“神奇”,也不必夸大新谣的“独特”,比较起“南洋画派”,从实际看来,无论我们多热爱新谣,但归根结底,新谣只不过是个迟起步的上世纪60年代美国现代民歌以及台湾校园歌曲的变种(从思想内涵以及音乐风格类似的程度来看),并且也和美国现代民歌以及台湾校园歌曲一样:都是应时而生而又“英年早逝”的那种(现在还有人写所谓的“新谣”吗?)。60多年前的“南洋画派”如今还有人提起(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南洋画派”这块牌子,而是其中出色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因此:“南洋风”还是“新华风”其实也不重要了,只是“牌子”而已),60多年后的新谣会否还有人唱,就要由时间来证明了。

       最终还是那句老话- 就让文化艺术顺其自然的成长吧,刻意去影响,干预甚至不当的关心都不会有助于其生长(往往“爱你反而害了你”,何况是“醉翁之意”或“别有居心”?!)。另外:文化艺术问题,外行人也不是不能谈(如果他们真的关心,同时也能分辨何谓有底蕴的文化,何谓次文化,市场文化以及政治文化),只是有时也要想想,你会相信和接受一个平时不关心市场,对股票,行情外行的人给你投资的建议吗?

8.9.20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