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0日星期六


爱国歌曲 ?!


       手头上有一本1997年新加坡新闻与艺术部属下国家艺术理事所出版的“Singalong”A Collections of Singapore Songs 新加坡歌曲集)其中歌曲基本分成两类:
       (一)包括Count On Me SingaporeStand Up For Singapore以及We Are Singapore 等等在内的所谓爱国歌曲National Songs ….......... 这些清一色英文歌曲据说都是官方出钱请外国人写的?


      (二)包括英文,马来文,华文以及淡米尔文在内的许许多多所谓的社区歌谣Community Songs(其中有马来文的Chan Mari Chan ,华文的“小人物的心声”以及淡米尔文的Munnaeru Vaalibaa 等等等等 ..............
也许很多人都会纳闷:为何我们的“爱国歌曲”要由外国人来写?为何我们从1960年代至今这么多耳熟能详的各种本地语言歌曲(如国歌作者所写的马来文歌曲Semoga Bahagia或淡米尔文Munnaeru Vaalibaa或华文的“小人物的心声”这些脍炙人口又励志亲切的本土创作歌曲就够不上爱国歌曲National Songs的“档次”?这究竟是什么品味和标准 ….......... ?我们唱了这么多年的“爱国歌曲”一旦发现竟然并非“土产”?!这种心情是否就有点像你不远千里的到世界各地旅行,之后发现欢欢喜喜买回来以为是当地“土产”的纪念品,全都是Made in China 一样令人啼笑皆非?!
       不知上头决定何谓爱国歌曲National Songs的标准和心态是否也和“外来人才”政策相似?只是纵观中外历史,能激起人们对家园国土的爱恋之情护卫之心的音乐或歌曲从芬兰的“芬兰颂”法国的“马赛曲”到捷克和中国的“我的祖国”等等等等 …....... 例子比比皆是,但其中又有哪一首是请“外国人”来“代劳”的?这点,其“独特性”也和我们高官的薪酬一样,放眼世界也是独一无二?关键是,就和音乐艺术里的“南洋风格”一样,对一个国家的关爱甚至鞠躬尽瘁的精神情操,是可以用金钱衡量或和快熟面一样即买即食?
       今天的世界,金钱或许可以买到品味甚至荣耀?但可能买到真心诚意以及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和骄傲吗?(除非就是“笨”或完全没有文化意识?!)
       以往的歌曲如Semoga BahagiaMunnaeru Vaalibaa等等之所以能深入人心,除了歌曲里蕴含了写歌人那份生于斯长于斯的浓厚乡土感情,也经历了时间,见证了此地的种种发展变迁,已成为了本地文化和记忆的一部分,绝非那些用金钱来匆匆急就的事物可以相比,问题只是,其中的不同也许只有“有心人”(有良知良心的那种)才能分辨和体会?!
30.3.201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