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星期日

品味能力?         
         今天在联合早报上看到有“美食记者”的文章《味道总是老的好?》。文章除了对一般本地人“迷信”老字号(或“名档”)本地美食的不以为然,也严厉的批评了本地(一些?)“食档”甚至食客 :“本地大多数食档的特点(!)是,只追求效率和节省成本,从选材到烹饪都不够用心。档主缺乏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 虽然做不出好料理,却还是有许多顾客只是为了就近填饱肚子而光顾…………..
         文章作者仿佛以非常认真的态度来“关心”本地食物,认真到有点像在做学问似的。例如,一齐在外用餐时,当朋友赞赏食物时,他便不厌其烦,追根究底的“盘问”的朋友赞赏的原因以及道理,并俨然说道:“是否好吃”,“如何好吃”的问题需要更多人的思考(?!)与建议(!),才能鞭策(!)使更多本来水准一般的食档变得更好。
         文章作者对本地食物的认真或许自有有其道理,只是,文章作者有没有想过:许多事可能有主观和客观上的好坏之分,但并无绝对,不同人对食物的口味喜恶也如此。有人喜欢高档餐饮,也有人独沽一味臭豆腐,各得其乐。
         因此:“是否好吃”因人而异,至于“如何好吃”,就先请有关文章作者试试向一个从未尝过榴莲的人形容榴莲的滋味吧。
         另外,在本地,一个食档的食物行不行,往往就看生意如何 -食客们的口味眼光是雪亮+现实的。一般有人龙人气的摊档餐馆,水平差极有限。
        烹饪或可能也是一种艺术,但这种艺术和古典交响曲或芭蕾舞性质功能大不相同。从“粮食”的定义而言,虽然同样能为人们带来悦愉欢乐。但古典交响曲或芭蕾舞更多是属于精神上的,而烹饪(丰俭由人)除了是维持生命的必需,也直接关系身体健康。
         真正一流烹饪或可口的食品,应是雅俗共赏并且“一尝了然”,不必任何推介解释,也无需什么高深学术理论去包装支撑。(事实上,无论是档摊餐馆,东西不好吃,什么都是假的。有关餐饮理论的事,就由专家食家们“热闹”去吧?)
         记得有一回在台湾游玩,就有当地导游把新加坡食物贬得一文不值,而把台北士林夜市的小吃捧上了天,一群新加坡游客遍试了士林的小吃后却认为恰恰相反!平心而论,不一定就是士林夜市的小吃不行,更多可能是个口味问题,而一方口味或个人口味这种事是无论“吹捧”,“建议”,“鞭策”都没有用的。
         也许,老事物无论吃的用的甚至精神上的,譬如艺术文学,都不一定旧的比新的好(反之也一样)。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凡是能经历长久岁月考验,不被时间淘汰的事物,必定有其存在的硬道理。
         再有就是,食物除了和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关,也和感情有关。一个离乡背井多年的游子,偶然有机会尝到家乡风味,往往,他一边吃一边流泪和食物是否美味无关,他品尝的更多是乡愁。
         因此,有关文章作者如果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没有资格“建议”甚至议论本地老字号老食档的去留,因为少了相关的文化传统底蕴以及长时间的熏陶,他根本无从理解其中的“真味”。
31.5.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