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8日星期五

华乐已死?
        最近和圈内朋友聊起,谈及现今华乐(包括民乐,中乐,国乐)的风格潮流时都有同感:现在的华乐已经和当年(6-70年代)相比,除了有些乐器以及传统独奏曲目还有迹可寻以外,其他许多方面就有如当年的风土人情审美价值一样大江东去了!
         这其中或许有得有失,“得”的方面:如今的一般乐器条件,演奏技术,乐队编制都比以往优越完整以及专业。但失去的却似乎是以往略嫌粗糙的热情淳朴以及与世无争的悠然自得。现在年轻一代的“华乐人”普遍对以往的华乐曲不感兴趣甚至轻视(“不屑认祖”,忘本?!),令人不由兴起“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感慨。
         回想当年的华乐如“桂林山水”,“春江花月夜”(上海民族乐团),“彩云追月”(中央广播民乐团),舞剧“小刀会组曲”,“月儿高” (中央广播民乐团),“姑苏行”(江先渭演奏),“赛马”(黄海怀演奏),“江河水”(吴素华演奏)“钱塘江畔”等等等等 ………… 这些优美的乐声旋律如今都还常在脑际萦绕,令人难忘。
         诚然:这里头有老一辈“华乐人”的怀旧情结,但从一个也算“资深”的欣赏者的角度来看,这些已经听了无数遍的老曲自有其优秀之处,且不谈技术细节,(或许是个人感觉)最低限度,这些音乐除了更贴近民族乐器的本性以及自然流露的情感乐感,里头还有扑面而来的拳拳盛意-虽然条件有限,但能感受到演奏者全力以赴的精神(这莫非就是艺术以及真善美的基本精神?),当年录音经营制作的过程,比起后来论斤论两的商业作业方式,不可同日而语。
         这方面就有点像4-60年代中国上海流行歌曲的录音制作情况- 和乐队同步录音,没有剪接的方便,有错就大伙从头再来,幸运的话一次成功,运气不济则不厌其烦频频重录,总之要做到满意为止。如此虽然耗时费事,但音乐因而也往往显得比较自然以及人性化。
         俱往矣!在样样都以效率或功利为前提的今天,做事的态度和要求也和往昔大不相同了。就如音乐比赛,除了有发掘新人的功能,也是许多人妄想一步登天的捷径一样。只是最终能不能“登天”还要看个人造化,实力,坚持,甚至手段,并没有绝对,最终也不一定有音乐本质上的追求。
         如今许多学西洋古典音乐的年轻人,一般都不热衷于听古典音乐,对经典曲目的认识程度很多时候比一些业余古典音乐爱好者还差(绝非夸张),但他们所学习或演奏的基本还是以经典音乐为主,无论如何还是有点潜移默化的传统熏陶。
         反观华乐,发展时日相对短和快,谈得上经典的作品有限,加上潮流影响,一般年轻人多数不欣赏不了解传统老曲(尤其合奏曲,而这是华乐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部分),因此往往造成分别音乐品位或音响优劣能力有限,只懂得向往技术性高或标新立异的新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方面的新旧文化断层或“变质”。
         或许,事物总会随时代的前进改变而改变!或许,今天的“华乐”和“音乐”一样:已到了该“正名”的时候了。(如今仿佛是“华乐”往往有“乐”无“华”,“音乐”则往往有“音”无“乐”)因为:经过这几十年来种种的“改革创新”,以往的所谓华乐和音乐和今日的相比,就有点地球人和外星人的感觉- 外形相似但精神内涵,审美价值已经南辕北辙,相互成为异形异类了?!
         在新加坡,当年“玩”华乐的人,尤其是一些自诩思想进步的“左派中人”,会自命清高的把华乐奉为健康文艺的一种,把流行歌曲贬为“靡靡之音”。今天却居然有当年的“老左派”以“华乐”为年轻流行歌手全场伴奏!还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知!
         本地新谣的“最高境界”仿佛就是向流行歌曲看齐(?),但因曲风性质相近,人各有志,也无可厚非。只是,如今华乐也要来沾光?却令人情何以堪!
         究竟是我们跟不上时代?还是时代遗弃了我们?是别人“变节”?,还是我们“愚忠”?莫非华乐已死?!

8.5.2015

2 条评论:

  1. 华乐在新加坡何曾真正活过。
    个人华乐的经历:中学两年,理工两年(第三年挂名而已)

    回复删除
  2. “中”乐
    “华”乐
    “民”乐
    “国”乐
    改名图吉利?!?!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