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9日星期六


淡淡的三月天

纪念作曲家黄友棣先生

黄友棣先生日前20/7/2010过世,享年99高寿。
暮年的黄友棣先生

随着黄先生和早前香港老一辈作曲家林声歙先生的离去,一个和中国大陆以及港,台政治,文化若即若离,千丝万缕,藕断丝连的时代也宣告结束。融合了中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国民党黯然退守台湾等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一道独特音乐文化风景,也仿佛随风而逝了。

由许建吾作词,黄友棣作曲的“问莺燕”很能带出当年流离战乱的文人感伤之情:

杨柳丝丝绿
桃花点点红
两个黄莺啼碧浪
一双燕子逐东风
恨只恨
西湖景物全空

佳丽姗姗天欲暮
衔愁寻觅旧游踪
跨孤舟
慢摇桨
泊近柳荫深处
轻声问莺燕
无限春光容易老
故人何不早相逢

黄友棣和林声歙二位先生都有中,港,台的音乐教育,活动背景。林声歙师承中国战前留美作曲家黄自门下,和贺绿汀,江定仙,刘雪庵,陈田鹤以及丁善德等可谓份属同门。黄友棣则早期学习音乐于香港,后期留学意大利和法国。
壮年的黄友棣先生

黄友棣先生的歌曲写作风格和黄自及林声歙明显不同,也没有太多学院派的痕迹感觉,只是都来自依稀相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就如同为十八世纪古典时期作曲家的莫扎特 (Mozart)和海顿 (Haydn),作品风格,气质上的相似相近。

虽然早已久仰盛名,和黄友棣先生素未谋面,但却有幸通过音乐结缘。幼年时常听到,也特别喜欢黄先生的抗战时代创作歌曲“杜鹃花”,这首歌曲除了词曲纯朴动人,也承载了许多小时候的回忆。因此后来除了将它改编为管弦乐以及合唱曲以外,还引用了歌曲旋律为写作素材,动机 (motive) 创作了交响诗“回想曲”以及华乐音诗“儿时的三月天”。

在“杜鹃花”管弦乐及合唱曲唱片出版时,代理个人版权的新加坡词曲版权协会都按例联络黄友棣先生商洽有关版权问题。黄先生每回都很慷慨,只要求给他一张唱片存档而已。为了感谢他,写了几回信,从笔谈字里行间也窥见了一个长者的磊落胸怀和国学修养。
黄友棣先生回信 1

黄友棣先生回信 2

黄友棣先生作品包括超过一百首独唱与合唱歌曲,八首钢琴曲,十六首小提琴曲,音诗“琵琶行”以及清唱剧“重青树”等等。

除了音乐创作之外,黄友棣先生有关音乐的著述亦丰。音乐理论方面的著作就有“中国和声风格与作曲”以及“中国民歌和声”。其他还有短文集“乐教新语”,“音乐人生”,“琴台琐语”,“乐林荜露”,“乐谷鸣泉”以及“乐韵飘香”等等。

黄友棣先生也许不是目前许多人心目中的大作曲家,但从他的好些作品里,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一股山涧清流般的纯真,就像他的歌曲“杜鹃花”里的歌词:淡淡的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杜鹃花开在小溪畔…………. 一般,简朴动人。比起时下很多前卫派,技巧派作曲家笔下的刻意标新立异和装腔作势,这显然珍贵得多。

聆听演奏视频:潘耀田改编:三重奏《问莺燕》(载自2015新加坡少儿爱乐乐团音乐会。小提琴:罗威,曹璨。钢琴:葛晓哲)请点击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1qCMIjIbg
聆听歌曲《问莺燕》请点击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22A3zGh5s
21.7.201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