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星期三


昔日的华乐已化为新加坡记忆的一部分,只是,那些充满淳朴感情的曲调,如今仿佛也随着种种传统记忆的消失而渐渐离我们远去,就和旧时此地的风土人情一样,最终将被遗忘 …........... ?!

新加坡华乐发展概况简述

       本地华乐开展于上个世纪50年代,离今已有60多年。那时的所谓华乐包括了民间社团的地方音乐(潮州,广东,客家,福建等等),当时的华乐也不叫作华乐,而称为民乐或国乐(那时的华语也叫作国语,后来国语才改为马来语)。
       60年代初期,除了一些地方音乐团体如“陶融儒乐社”等等,华乐活动几乎都由一些有左派色彩的音乐艺术团体如“康乐”,“爱同”,“赤道”等等在推动。
       本地华乐和亚洲其它区域有所不同的主要是它的名称(在中国称为民乐,香港成为中乐,台湾称为国乐。合起来便成了“中”,“华”,“民”,“国”),也和传统的民间音乐一样,萌芽初期的华乐多数以齐奏形式为主。到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受到中国大陆方面的影响以及乐谱的供应,才渐渐有了合奏(含和声与对位等等写作技巧)的形式。但这时期的合奏和如今的合奏相比,无论在曲式,和声以及织体方面都显得比较简单。乐曲一般也不太长,其中轻音乐,舞曲形式的小合奏也不少。例如《彩云追月》,《幸福年》,《花好月圆》,《马兰花开》,《牧羊女》,《丁香花》,《桂林山水》等等等等。
       60年代初比较大型华乐曲目本来就不多,加上乐谱进口的限制,在本地上演的大型曲目很有限,那时比较常上演的除了《东海渔歌》,《马鞍山序曲》,《钱塘江畔》,《大联欢》,《灯节》,《大起板》,舞剧《小刀会》组曲,《青年钢琴协奏曲》或改编自管弦乐的《瑶族舞曲》以及《陕北组曲》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东海渔歌》在新加坡的首演是1963年(爱同/崇福校友会联合民乐队),只比中国大约迟了3年,也许还是中国大陆以外最先演奏这首曲的地方。
       到了6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后,由于政治原因,中国大陆的许多唱片和乐谱都不能进入新加坡,因此在华乐乐谱本来就匮乏的本地,华乐团的处境更是难上加难。也许各位很难想象,在那个时期,除了乐谱难寻以外,师资(华乐老师)也非常缺乏。除了传统地方音乐还有些老师傅传授,一般玩华乐的人大多都是以听唱片自己摸索模仿的方式学习。凭着一股兴趣和热忱和不屈不饶的学习精神,也为当时的华乐打开了一个局面,并为后来的专业化华乐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当年来自的香港粤语武侠影片配乐对好些本地华乐自学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熏陶,也激发了他们对华乐的兴趣(也许在香港也如此?因此2000年代,香港龙音唱片公司还发行了一张名为“武林春秋”的CD,反映了当时当地的中乐学习风气)。至于乐谱短缺问题,主要的解决办法便是记谱 - 听唱片(甚至在电影院里边看边听边记)一个音一个音的把一份独奏或合奏谱拼凑出来,有点能力者就自己尝试作曲和编曲。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才渐渐有所改善。
       1968年是新加坡华乐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当时的国家剧场成立了一个艺术团(含交响乐团,华乐团,合唱团以及舞蹈团),其属下的华乐团是新加坡第一个有团员津贴的华乐团体。1969年国家剧场华乐团在其指挥郑思森领导下灌录了新加坡第一张华乐合奏黑胶唱片(LP-“鼓乐迎春”,共有5首乐曲-《丰收歌》,《国庆》(社庆),《武术》,《春耕曲》以及古筝独奏《闹元宵》。
       新加坡第一次包含华乐在内的比赛应该是1968-69年新加坡电视台主办的“音乐歌唱大比赛”,这次的比赛引起也激发了许多人对华乐的注意和兴趣(包括酒楼餐馆),青年节的华乐比赛还是后来的事。

老照片:1970年代李雪岭先生领导下的新加坡教育部属下青年华乐团。仔细看看,你会发现乐员当中有易有伍(胡琴),蓝营轩(胡琴),周经豪(胡琴),李粉德(笙),谭泽江(笛子),以及已故的洪彩兰(低音革胡)和杨培贤(三弦)等等 …............

       本地华乐团体第一次到欧洲演出是1970年新加坡教育部属下青年华乐团(团员相当于当时的精英,都是来自不同中学华乐队里的的佼佼者,先后由郑思森与李雪岭指挥)受邀到瑞士去演出那次,那是参加了国际青年交响乐节的演出。那次出国演出的最大意义除了让当时年轻的华乐团员大开眼界之外,还激励了其中好些人学习西洋乐器,并最终走向音乐专业的道路。这些人里头就包括了许多人民协会华乐团,香港中乐团以及后来的新加坡华乐团团员在内。
       除了1970年新加坡教育部属下青年华乐团受邀到瑞士去演出,70年代的本地华乐界最大的两件事莫过于1974年第一个半专业(或职业)华乐团 - 人民协会华乐团(也就是后来的新加坡华乐团的前身)的成立以及1977年人民协会华乐团受邀到香港参加香港艺术节的演出。相信这也对1978年香港中乐团的成立有一定的催发刺激作用。1976-1977年间,人协华乐团在吴大江指挥下,也先后灌录了2张黑胶唱片(LP-“椰林舞曲”以及“霓裳羽衣曲”。
       80年代的华乐团除了唯一半专业的人民协会华乐团以外,还有许多学校,联络所,宗乡会馆以及电台等等都如雨后春笋般有了华乐团的组织。
虽然,在教育和学习的意义上见仁见智,但无可否认的,1970年代开始的教育部青年节比赛也给华乐的发展和水平提升起了一定的作用。随着人民协会华乐团的逐渐专业化,80年代本地华乐团演奏的水平以及曲目的现代化也逐渐跟上香港以及中国。为什么说香港以及中国而不说中国以及香港?因为:当时香港在乐团专业管理经营以及演奏曲目的现代化方面都比中国大陆要先进。新加坡的人民协会华乐团这期间也由于和现代舞蹈,话剧的合作之中,产生了一些风格比较新颖的乐曲,如舞剧音乐《女娲》,《席方平》(此曲还让当年带团来访问的刘德海先生大为惊奇-当时的谭盾还是籍籍无名),《唐璜》等等。
       到了90年代以后,由于当年教育部对这方面的重视,许多中小学的乐队组织已经相当完善,有些学校从演奏曲目的水平,深度(在青年节比赛期间)以至的乐器“装备”都直追专业乐队。
       1996年新加坡华乐团在人民协会华乐团的基础上以国家乐团的身份正式成立,新加坡的华乐团从此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位。

注:本文是日前应本地精英华乐团之邀讲座而写的基础讲稿。
5.12.2013


聆听民乐合奏《桂林山水》请点击链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jkO1Kl7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