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2日星期日


难隐之言

       昨晚受邀观看了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的15周年音乐会。以下是一些个人观感。
       总的印象,新加坡国家青年华乐团在其音乐总监郭勇德领导下还是有一定的水平。
       但我只看了上半场就离开了,原因是当时仿佛有种“腹背受敌”的感觉。其一是音乐会进行当中在我的座位背后有两个小家伙不时踢我的椅背,表示抗议也无效,使我不能安心听音乐,这是看音乐会最讨厌的事之一。其二是个人抵挡不了当晚迎面而来唑唑逼人的音响效果 – 一种通过麦克风营造出来不自然也不真实的器乐音响。不明白,为何一场在室内音乐厅的音乐会,须要用如此扩音手段?是的,最终仿佛每种乐器以及每个音符,该听到的都照单全收了,但就是一种很平铺直叙没有深浅层次的音响效果?(之前看新加坡华乐团乐季开场音乐会似乎还没有这样强烈感觉?)其实如此还显露了一些乐团音准以及音色调和的问题?!
       顺带一提,维多利亚音乐厅最近的一次装修之后,有一次听了一场SSO的音乐会,在管弦齐鸣进入高潮时的那种极度混杂音响把我吓得半场后就落荒而逃!不解的是,印象中装修前的音响还是可以接受的,不禁怀疑,那些大赞装修后音响的人耳朵到底有没有问题?虽然如此,后来自己也曾在哪搞过一场演出,那是因为大会堂要装修,没有选择才逼不得已,当时的管弦乐队人数以及演奏音量力度不是很大,以为也许效果不至太差,但结果无论怎样努力,合唱部分的声音还是给乐队“吃”去了一大半(还是个有power的优秀合唱团)!自此之后,再不敢到维多利亚音乐厅听音乐会,现在的大会堂 .............. !
       另外不明白的是,作为一个教育部属下以华族文化为基因基础的华乐团,为何在那个以华乐团15周年为主题的开场短片里,从指挥到团员们,讲的都是英语,几乎听不到一句华语(教育部不是常常鼓吹重视华文华语的吗?)?如果闭上眼睛,你会相信这是个华乐团的纪录片?
       也许个人比较守旧甚至近乎迂腐?也许新加坡许多方面都已经有点“病入膏肓”似的西化了?无论是否为了市场潮流或为了生存?现在越来越多所谓的“华乐”创作以及表演形式也仿佛如此?!
       问题是,年轻一代如果有心学习一种华族文化表演艺术却不能或不愿加强有关语言文化能力,那你的“华族”音乐除了没有土壤的气味,也缺乏说服力,尤其你本身还是个华人(绝无任何沙文主义的意思)。
       也许近年来少看音乐会,已跟不上潮流?!只是一个华乐团的正式音乐会,虽然是周年庆祝性质,真有必要要加入那么多刻意人为的灯光效果以及视频画面来为观众“助听”,这是低估了观众的欣赏能力?还是担心自己未能使观众理解有关音乐?
       个人以为,单纯听音乐音响和欣赏有视屏画面音乐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就有如:看电影和看原著小说不同的是:电影往往强加了一些编剧和导演的主观感受给观众,而看小说则更能发挥读者自身的想象空间,听本来没有画面提示的音乐,就和看原著小说一样?这里头,是否也有个品位或品味问题?
       写了以上这些,似乎有点像被人请吃之后还埋怨食物不好一样无礼(rude)甚至“忘恩负义”?也很可能会冒犯了一些同行的朋友,无论相信与否,我不愿也不是针对任何人,这也不是任何个人所能负得起的责任,同时,任何人也明白,新加坡圈子很小,得罪人对自己只有坏处?只是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以及“音乐方面的国家文化奖得主”,除了感觉有义务和必要提出个人看法,还有两个解释/理由:
       一,到了这个年纪,除了渐渐年老体衰精神不济,也已经见识了许许多多国内外一流的演出,家里也有过得去的音响设备以及种类繁多的一流演奏唱片录音,如果不是为了那点交情,老实说,真不愿花一个晚上的时间去“博”一个充满未知数的演出,但我还是来“表示支持”,也算多少对得起邀请方的盛情?只如果真的有那个必要,我更愿意以一种能力所及更为实质的方式来“支持”。
       二,几乎一辈子都在本地中西音乐圈子里成长渡过,所说的无论最终是对是错,本着取诸社会,还诸社会的心态,还是有责任老老实实讲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至于会不会或是不是一种“贡献”,除了见仁见智,就看时间的证明了?
22.7.201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